🐷【一切都是豬膀胱】🐷
豬或許是用途最廣泛多元的家畜,尤其古時候物資較為短缺,無論在東西方文化,豬身上的每個部位幾乎都會被物盡其用,一絲一毫都不放過,包含豬膀胱。
豬膀胱可以拿來做什麼?入菜、入藥,或做成樂器和玩具…等等,都是常見用途,另外,豬膀胱也曾經為藝術史貢獻良多。
------------
在旅居英國的美國畫家約翰・戈夫・蘭德(John Goffe Rand,1801-1873)1841年發明錫製顏料管之前,畫家需要從顏料商那裡買來由礦石或是植物所研磨成的各色顏料粉末,再回到工作室加入亞麻仁油或核桃油等油類,製作成油畫顏料。這些顏料有時就是被分別貯存在一袋又一袋的豬膀胱裡頭,等到需要時再擠出來使用。
雖然比起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室裡,學徒得由研磨礦物粉末,再調製顏料,一切從頭開始來得方便些,但是拿豬膀胱做為顏料容器並非如此完美,例如容易破損導致顏料溢出,或者戳破它們取用顏料時,還得想辦法密封開口。
〝被畫家耽誤的發明家〞蘭德一開始就為他的革命性發明向美國專利局申請專利。這種錫製顏料管不但方便貯存顏料和收納,使用時整潔得多,也不會有怪氣味,同時還可避免顏料變乾的問題,對於畫家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
不過即使提供極大便利性,因為錫製顏料管起初價錢高昂,豬膀胱還得再過個幾十年才會被逐漸淘汰。
就連法國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這種背景硬又名氣響亮的成功畫家也都繼續使用豬膀胱盛裝顏料,再擠到調色盤上,奔放揮灑出磅礡氣勢與華麗色彩。想像一下公共委託案眾多的德拉克洛瓦大師在工作架上埋頭工作,身邊被成堆豬膀胱包圍的情景,多~浪~漫~(咦😁
待到19世紀中期之後,錫管顏料越形普及,剛好成為印象派漫遊自然,追逐〝外光〞(en plein air)的有利條件。你想想,如果莫內和雷諾瓦每次出門畫畫,要努力捕捉轉瞬即變的光影變化已經很忙碌,還得背上一堆豬膀胱顏料袋,然後萬一不小心失手或是摔一跤,可能就會發生袋破顏料亡的悲劇惹…..
#豬膀胱顏料袋 看這裡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561926/Has-Gainsboroughs-paint-set-attic-former-home.html
------------
對於老百姓而言,豬膀胱除了入菜做成義大利香腸Ventricina、西班牙香腸Sobrassada,或是讓人口水流不停的法式佳餚「膀胱雞」,18世紀末的英國因為物資較為豐富,豬膀胱則更常被用來作為玩具。充飽氣體的豬膀胱就像顆氣球被丟來丟去,或是塞進乾燥的豆子在裡頭滾動碰撞發出聲響,都是可以讓小P孩消磨時間和精力的好選擇。
18世紀英國畫家-德比的約瑟夫・賴特(Joseph Wright of Derby,1734-1797)就畫了這麼一幅《兩個男孩和豬膀胱》(Two Boys with a Bladder,c.1769-1770)。
畫面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男孩,大男孩正鼓起雙頰就著吸管奮力為豬膀胱吹氣,小男孩則是眼巴巴地盯著大哥完成這項〝神聖的任務〞,想要快點玩到膀胱球。在一片漆黑的背景中,豬膀胱因為被後方的燭光映照,成為畫面中心焦點,就連上頭的血管都清晰可見。
真好奇有沒有怪怪的味道?
像賴特這樣運用單一光源所營造的夜景畫讓人想起法國最著名的〝燭光畫家〞之稱的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宗教畫風格,而男孩吹豬膀胱的題材也早在17世紀的荷蘭藝術中常有所見。
------------
荷蘭黃金時期由於新教信仰不主張崇拜偶像,以往繪製聖經故事和聖人事蹟的宗教畫失去光環,加上較為均富和階級平等的社會風氣,使得資產階級品味崛起,靜物畫、風景畫和風俗畫都成為受歡迎的主題。但是無論靜物畫和風俗畫不免都要隱含警世寓意,這樣才能在欣賞畫作的同時有所提醒增加深度,例如豬膀胱主題就是。
豬膀胱在這類荷蘭〝虛空〞(vanitas)畫作中,不僅僅是玩具而已,其實更像是肥皂泡泡的變體。而肥皂泡泡那瞬間迸裂的脆弱易逝,不就像世間生命與眾多事物般短暫無常嗎?
即使現代科技和醫藥已經有大幅進展,仍有許多人力所無法控制之情況,更何況是疫病侵擾、煙烽戰火交迭起落的古代?無力避免且不可預期的莫可奈何都讓古人更加感慨。因此豬膀胱氣球當然是玩具,但若成為畫作題材時,意義通常就不會如此單純享樂了。
------------
賴特是英國史上首位出了倫敦,回到故鄉,照樣能將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的重要畫家,他的夜景畫自然不可能完全承襲前人而來。
儘管賴特畫作裡戲劇性的明暗對比和光影效果確實受到荷蘭大師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和傑拉德・範・昂瑟斯特(Gerard van Honthorst,1592-1656)等人影響,然而身處工業革命發軔之地,賴特的夜景畫同時反映出啟蒙時代對於科學的專注和興趣,於是他的關注對象還包含科學實驗場景、新式機具器械和工業革命景況等等,並且在畫中探索工業技術和科學成就。
------------
另外,17世紀荷蘭風俗畫出現豬膀胱的背景,通常是農民、市井階級在節慶或是宰殺牲畜場景時。
從17世紀荷蘭畫家卡斯帕・內切爾(Caspar Netscher,1639-1684)所創作的《被屠宰的豬》(Slaughtered Pig,c.1660-1662),也能見到男孩正拿著吸管努力對豬膀胱吹氣。以背景看來,這應該是廚房角落,就樸素的服裝而言,男孩可能是個普通人家的孩子,說不定就是屠夫或是廚房傭人的小孩。
這類荷蘭風俗畫裡的屠宰牲畜主題源自中世紀每年屠宰季的傳統,尤其11月正是把豬隻宰殺之後,醃製或加工,準備年節和寒冬來臨之用。1640年代開始,荷蘭畫家越來越常繪製這類將動物宰殺後,吊掛在木梯橫桿上的景象,背景通常都是在廚房、穀倉或馬就廄裡,就連林布蘭也曾經創作現存於羅浮宮的《被屠宰的公牛》(Slaughtered Ox,1655)。
同樣都是屠宰動物,畫面意義卻會隨著對象而不同。
牛對農耕工作貢獻良多,又象徵精力旺盛的男性,也常被當成供品,因此自古代就有犧牲的涵義,被屠殺的牛同時也代表耶穌為了拯救人類而受難。不過豬就不同了,由於平常食慾太好,狼吞虎嚥又無法提供勞力回饋,因此宰殺豬隻有時含有貪婪寓意,而豬的貢獻得等到牠死後才能好好發揮作用。
------------
跟荷蘭風俗畫裡衣著平淡的男孩相比,在《兩個男孩和豬膀胱》中,賴特筆下的男孩卻穿得極為講究。你看他們的蕾絲領口和袖口、金色滾邊和緞面衣料,都不是一般老百姓的穿著。
事實上,這比較可能是賴特為了呼應英國當代流行的〝花俏畫〞(fancy pictures)風格所創作,而非呈現真實情景。畢竟賴特是位成功的肖像畫家,技巧與創意缺一不可,即使要畫農村產物豬膀胱,也要賞心悅目才能迎合金主們挑剔的品味啊~
同樣都是豬膀胱,賴特卻讓它增添了科學實驗的知識性和精緻感,為豬膀胱的人生開闢了另一條道路。要是這位豬膀胱地下有知,會不會給他有點感動?🐷🐷🐷
#一切都是豬膀胱🐽
#不要再誤會豬了🐖
#非洲豬瘟退散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只有建築設計才能創造空間嗎?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用土構築空間的製陶人:王瑞竺。 瑞竺畢業實踐大學建築,在創作畢業設計時將「土」作為空間創造的材料。畢業後任職於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期間因緣際會開始學習陶藝、被瀨戶內海藝術祭所展示的日本美學吸引而前往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学進修。 2019年4月畢業後,已在...
「藝術工作室學徒」的推薦目錄: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問題] 木雕工作室創業請益- 看板toberi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求】藝術背景工作經驗分享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好記台南美食- 【正能量】43歲再當學徒半年被李安重用人生 ... 的評價
- 關於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製琴師與他的學徒|小提琴油漆的藝術|曬琴|Luthier新作品 ... 的評價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錯過可惜的人生課程 #一分鐘搶先看 #趕快來體驗
感謝超過五百位老師、家長、青年朋友購買我們製作的課程。很感動的是,我們接收到觀眾給我們的回饋,讓我們覺得去年付出心力做這件事情是值得的!
最讓我感動的,是有位李老師(國中老師)寫給我說:
「最近有購買阿沙不魯線上課程,每一集都讓我眼界大開,真的太喜歡你們的安排了!但想要確認一下,這些影片內容,我在班級上公播給孩子們看,你們團隊是可以接受的嗎?」
我跟李老師說:「沒問題!盡量播,因為給孩子開眼,是我們的心願!」
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希望透過老師、家長的開眼,進而讓更多孩子也被開眼。
阿沙不魯的人生課程,早鳥優惠依然持續,歡迎大家把握機會,來看這麽用心製作的課程內容!
————
這次的一分鐘搶先看,我們讓大家看到街舞這個產業,是怎麼回事?學跳舞有沒有前途?學跳舞可以帶給你什麼?學舞又可以延伸出什麼樣的產業?
我們邀請到台灣街舞圈的大大、HRC 的創辦人、街舞線上教學 APP 「Swipe」的創辦人 Bojin Chen,來跟大家分享。
他有多厲害呢?除了霹靂舞拿到國際大賽的獎牌外,世界奧會更在上上週宣布,邀請他擔任世界奧會的顧問,協助 2024 奧運納入霹靂舞為正式項目的種種推動。
學跳舞,可以厲害到這樣,真的太強大了!
歡迎把握早鳥優惠,你千萬不能錯過 的人生課程👉🏻 https://bit.ly/3tRLIE9
(歡迎分享給好友!)
——————
課程介紹:【錯過太可惜的人生課程!】
這是 盧建彰 Kurt 導演跟我,還有我們的攝影同仁、還有剪輯同仁、後製同仁 陳韋廷,耗時一年規劃、拍攝完成的人生課程第一季,二十集。
你知道一個懵懂的大學生,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成為奧美董事總經理?
你知道一個愛畫的年輕人,如何變成修復文藝復興名畫的世界級大師?
你知道一個叛逆的小伙子,如何讓台灣街舞進軍世界並帶動整個產業?
你知道一個模具科的女生,如何一路變成台灣最大廣告公司的總經理?
你知道一個大學中輟學生,如何自己創業成為台灣群眾集資第一交椅?
我們還有國際攝影大師李屏賓、台灣搖滾教父倪桑、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名作家張瀞仁、諮商心理師作家周慕姿,在鏡頭前與我們述說他們的人生故事。
為什麼要做這個?三年前我曾經在我臉書上辦過投票,我問有多少老師或家長,會希望對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藉此給孩子更好的建議跟引導。
我非常震撼,那時候有超過五千位老師、家長投 Yes。
所以我跟 Kurt 決定,以我們的力量來訪談台灣各個領域的佼佼者,讓台灣的老師、家長、年輕人,看到有這麼多不一樣的人生成長歷程。也因此,讓自己更有自信。
看了這些訪談,你會知道如果一個孩子,喜歡廣告的話,你可以怎麼引導他。如果他喜歡音樂或街舞,你可以怎麼看待他走這條路。如果你想了解台灣孩子未來職場選擇,除了醫師、律師、老師、各種師之外,還有許多精彩的選擇,這二十集的影片,會讓你收穫滿滿。
為了幫助更多孩子也能被啟發,我們也開放版權,讓購買這系列人生課程影片的老師們,都可以公開播放給班上的學生看。
花了一年的時間,能把台灣許多最厲害的人的人生故事典藏下來,這就是我們成立阿沙不魯公司所想要做的事。我們第一次出品的好東西,期待你也能享受到!
————
阿沙不魯「人生課程」影集內容:
《廣告》奧美廣告總經理 莊若芸
* 創意都從哪裡來?解密廣告產業的秘辛
(廣告公司在幹嘛、廣告業的薪水、廣告人的特質...)
* 廣告好吃驚!企業家第二代原來都送進廣告業練功?
(廣告業的體悟、廣告業的基本功、廣告教父孫大偉...)
《跨國工作/運動經紀》Give2Asia 亞太經理 張瀞仁
* 通勤時間只要30秒!跨國工作的語言能力只要會講就好?
(Give2Asia的工作待遇與內容、遠距工作的型態、跨國工作者的特質...)
* 我的小宇宙都還沒燒完,不要跟我說不可能!
(如何進入大聯盟工作、運動產業的現況與發展、內向者工作的優勢...)
《公關行銷》奧美董事總經理 謝馨慧
* 提出自己的觀點,就能成為「稀有動物」!
(公關公司在做什麼、公關行銷的策略與方法、離開奧美再回歸的經歷...)
* 成為自己的朋友,Alone but Not Lonely!
(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情、多跌倒不會怎樣、公關行業所具備的特質...)
《媒體記者》報導者 總編輯 李雪莉
* 新聞標題又騙人?我們與媒體的距離...
(媒體產業的轉變與發展、報導者成立的緣由、當記者所需的特質...)
* 新聞看不見的影響力,支持站在我們前面的媒體!
(報導者的營運模式、新聞的影響力、現代的媒體素養...)
《心理諮商》心曦諮商所 諮商心理師 周慕姿
* 做決定像是談戀愛,因為理想化在一起,熟悉而分手
(29歲決定轉職、做決定需要練習、心理諮商產業的現況...)
* 面對自己的偶像包袱,沒有這麼多人在看你
(什麼是「夠了」、如何自我幫助消除焦慮、如何引導失去動力的孩子...)
《電音搖滾》搖滾教父 倪重華
* 50年前的108課綱,搖滾教父不設限的學習經歷
(教育孩子的理念、數位音樂與影視產業的併行、新型態的音樂製作...)
* 創造環境而不是創造天才,學習如何有「網」感
(音樂人的特質與養成、搖滾教父的電音課程規劃...)
《電影攝影》光影大師 李屏賓
* 你如果照我說的做,你就會成為nobody!
(如何成為電影攝影師、電影攝影師的待遇、如何尋找與建立自我美學...)
* 讓自己不斷前進的秘訣,先站在懸崖邊!
(工作的待人處事、教育的理念與方式、光影大師的自我挑戰..)
《舞蹈表演》HRC舞蹈工作室 創辦人 陳柏均
* 舞蹈造就不一樣的國際觀,出國比個賽就會講英文?
(接觸舞蹈的契機、學舞蹈的出路與前景、跳舞帶來的收穫...)
* 教官不要再抓我,拍照不再只比讚!舞出自己的life style!
(跳舞是種life style、承辦青年奧運的街舞比賽、跳舞帶來的勇氣與信念...)
《群眾集資》貝殼放大群眾集資顧問公司 創辦人 林大涵
*「結婚」是不是群眾集資?募資與集資的情愛糾葛
(什麼是群眾集資、群眾集資顧問的工作內容、進入產業所需特質....)
* 讓「懶惰、好面子、逃避」成為自己最大的武器吧!
(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標、貝殼放大公司如何面試、求職前的準備功夫...)
《藝術修復》蔡舜任藝術修復工事 創辦人 蔡舜任
* 一個40年內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藝術品的「醫師」的誕生
(接觸到藝術修復的契機、藝術修復的流程與觀念、藝術修復師的前景...)
* 獨享時間回溯的工作內容,廟在哪!我們人就在哪!
(藝術修復的學習、在義大利當學徒的日子、藝術修復師的必備條件...)
————
歡迎大家把握第一個月的早鳥價 $999,訂購第一季的人生課程第一季(十位名家,每位上下各兩集,共二十集)的影片。
給自己看,也給學生看、給孩子看。相信你們都會跟我與盧導一樣,得到我們訪談過程中的那些感動。
有趣、深刻、感動,是我們阿沙不魯團隊想帶給大家的。也希望我們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讓我們有資源為大家製作第二季、第三季、...的人生課程~
阿沙布魯出品「人生課程」,首月早鳥預購優惠連結:https://bit.ly/3q5YEUz
(歡迎分享)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國的商品視覺設計藝術大師-慕夏】
你或許有看過浪漫的「慕夏女性」(Mucha Woman)圖像,但不認識他的創作者畫家慕夏(Alphonse Mucha),這位感動了無數少女心、也達成自己畢生心願,見證捷克建國的藝術家。
⭐介紹慕夏之前,要先了解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
19世紀末、20世紀初流行於歐美的一種藝術,特別是裝飾風格,最大的特色是喜歡使用修長且蜿蜒、看似自然形成的線條,這種風格的作品多半為建築、室內裝潢、珠寶、玻璃工藝、海報與插畫設計上。是藝術家為擺脫傳統束縛,刻意抵抗19世紀以來所流行的模仿歷史風格的嘗試。
新藝術運動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充滿流動感且不對稱的線條,這些線條經常以花莖、花蕾、藤蔓或昆蟲翅膀或其他自然元素展現。代表藝術家有英國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西班牙的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i,1852-1926)、法國的愛彌兒賈利(Émile Gallé,1846-1904)以及捷克的 #阿爾馮斯慕夏(Alphonse Maria Mucha,1860-1939)等人。
#最受歡迎的新藝術大師
慕夏,1860年出生於奧匈帝國伊萬契采省莫拉維亞地區(Moravian, Ivančice,今位於捷克),是捷克建國浪潮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成長的過程中,尚末獨立的捷克對於奧匈帝國所推行的德語化政策日益不滿,因此民間掀起了一股以捷克語、捷克元素進行創作的風潮,青年時期的慕夏深受此潮流影響。
慕夏在為了生計不得不前往維也納成為繪師學徒,或回到家鄉成為肖像畫家都不曾忘懷那股以捷克元素創作的熱情,在精進繪畫技巧之餘不斷嘗試以不同以往的風格進行創作,冀望能創造屬於捷克的藝術。慕夏的堅持最終得到了回報,1880年代他獲得贊助者資助,前往慕尼黑與巴黎深造,最終站上國際舞台。
慕夏習慣在作品中使用自然元素,令當時的評論家習慣將他視為新藝術運動的成員之一,但慕夏本人其實不喜歡「新藝術」這個名稱。
「在他看來,Art Nouveau,的意思是『新的藝術』,」布拉格慕夏基金會策展人Tomoko Sato表示,「但他認為藝術應該是永恆的、普世、不朽的。」但不論慕夏主觀的看法為何,他的確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
#創造新風格聲名大噪
慕夏藝術事業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於1895年為莎拉貝娜哈特的戲劇《吉絲夢妲》所繪製的宣傳海報了。
當時石印印刷技術已相當成熟,讓平面印刷能夠展現出較過去更為豐富、飽和的色彩,令巴黎街頭成為色彩繽紛的圖像藝廊,而慕夏的設計之所以能在玲瑯滿目的圖像中大獲成功,除了他刻意避免使用時下流行的鮮豔飽和色彩外,就是他將以往較為集中的影像尺寸,拉長為真人大小,立即在巴黎掀起一陣收藏熱,甚至有些零售商開始囤積這張海報。
#融入自我認同的商品視覺設計
隨著慕夏的名氣逐漸攀升,巴黎印刷商Ferdinand Champenois與他訂訂了合約,邀請慕夏參與一系列產品的視覺設計,其中經典之作包括1869年的JOB捲菸紙、1897年的理想巧克力,以及1899年的酩悅香檳等。
所有的商品視覺中都可以看見具標誌性的「慕夏女性」形象,這種平易近人的影像很快就走入一般家庭,1899年的《一日時序》(The Time of Day)以及1898年的《花之女神》(The Flowers)等,均是為居家裝飾所製作的印刷品。
對捷克民族的強烈認同感,也令慕夏經常將斯拉夫文化中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例如家鄉莫拉維亞地區民族藝術中常見的花草裝飾,或是拜占庭聖像畫中使用的拱門或圓形背景。
#永遠心繫捷克
1910年,離開家鄉25年的慕夏終於在捷克成功建國後返鄉定居,此後他不再接受商業廣告委託,只願意為推廣捷克文化進行創作,如1911年為捷克音樂家奧斯卡納德巴爾(Oskar Nedbal)的芭蕾舞劇《風信子公主》(Princess Hyacinth)所創作的視覺,就採用了捷克傳統神話的元素。
1928年,在捷克共和國建國10年之際,慕夏終於發表了他耗費18年完成的《斯拉夫史詩》,將自己作為愛國藝術家的事業推上巔峰。不幸的是,11年後二次大戰爆發,捷克隨即遭納粹德國佔領,當時高齡78歲的慕夏作為捷克民族主義的重要人物也被逮捕審問,雖然後來獲釋,但亡國的打擊令他返家後不久即與世長辭。
這次我們可以透過《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特展,更近距離欣賞、感受這位愛國的商品視覺設計藝術家的浪漫。
⭐《永恆慕夏-線條的魔術》展覽資訊:
日期:2021年6月12日至9月21日
地點:中正紀念堂1展廳
以全新的呈現方式,從「慕夏風格的靈感泉源」展區出發,展示慕夏昔日的生活紀錄,包括當時他在工作室內擺放的琳瑯滿目異國珍寶,以及藝術品、工藝品及藏書收藏。更多展覽訊息>>https://bit.ly/3nsR7zq
#BeautiMode #慕夏 #展覽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只有建築設計才能創造空間嗎?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用土構築空間的製陶人:王瑞竺。
瑞竺畢業實踐大學建築,在創作畢業設計時將「土」作為空間創造的材料。畢業後任職於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期間因緣際會開始學習陶藝、被瀨戶內海藝術祭所展示的日本美學吸引而前往日本武蔵野美術大学進修。
2019年4月畢業後,已在台中發展出個人陶藝工作室。希望能將建築空間的經驗與日本陶藝工藝精神、本質做結合,和生長的土地交流分享。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瑞竺開始陶藝創作的契機 及在日本求學時的經驗。
0:00 Intro
2:33 從建築轉往陶藝創作的契機
4:37 為何去日本進修陶藝
7:48 武蔵野美術大学 工芸工業設計學系?
11:51 工藝工業設計系是學徒制嗎?
11:47 如何選擇指導教授
19:56 建築背景對陶藝創作有什麼影響
22:26 選擇回台灣發展的理由
24:51 在台灣開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官網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訂閱Youtube收聽節目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支援離島人生存計畫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03- 用土構築空間的製陶人:王瑞竺
#台中 #陶藝創作 #武蔵野美術大学 #實踐建築
🔗 https://www.instagram.com/juichuwang/
🏆經歷
- 台灣_王瑞竺陶藝工作室負責人
- 台灣_邱文傑 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學歷
- 東京_武蔵野美術大学 工芸工業設計學系 陶磁專攻 碩士
- 台灣_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 學士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仙跡》創作時間軸跨越十年(2009-2019),葉偉立直言,這原先不是一個長期計畫,只是剛好擁有這麼長的時光,實際上做完前6張攝影作品,《仙跡》就擱置。而後,因為邀展,才回過頭再檢視,也才有最後2張照片。
透過8張相片+1張歷經多次合作修復的椅子+8段中英說明文字的組合,《仙跡》展現出物件、地域和時間的多層次變化。葉偉立表示,藝術家的工作,其實就是時間,表達所身處時空的真實感受,甚或可說是唯一的工作。
談起《仙跡》的緣起,葉偉立表示,是關於一個鬼附身的故事。住在景美7年的葉偉立,某日與妻子吳語心前往仙跡岩步道,無意間發現一處廢墟也如的屋宅,裡頭有個彩色馬賽克浴缸,讓他印象深刻。數月後,他在楊梅的工作室要舉辦活動時,就起心動念想要使用那個浴缸冰鎮啤酒,碰巧其學徒與友人來訪,晚間九點三人驅車前往搬取。
當浴缸移進車中後,葉偉立聽見碰擊的聲響,到後頭一看,學徒鄭盈下半身呈現奇怪的拗折,被車門夾住。他們急忙開門,將失去意識的鄭盈抱出,隨後他出現滿臉大汗、眼睛翻白、發出詭異長嚎的狀況。所幸後來學徒恢復意識,請教有相關神祕學知識的朋友後,翌日他們將浴缸搬回屋裡,並拜拜道歉,鄭盈也回鄉到宮廟進行驅魔儀式。
事件後,葉偉立有好陣子心慌神亂,精神不穩定,生活無有動力,老關在家裡,不移不動。有一天,他決定必須外出散步,也就莫知所以地獨自到那屋宅,浴缸還在,但房裡忽然多了一張單人沙發椅。椅子對葉偉立有種難以抗拒的魔力,彷如個人癖好,且有存在與缺席的對比性象徵。他乃想要將椅子修復,並以之為主題做《仙跡》系列創作。
葉偉立以為視覺藝術分為兩類,一種是直覺性藝術,無須再附加說明,眼前看到的就能逕自傳達情感,另一種是敘事型藝術,必須佐以其他元素,如文字與物件,他傾向於後者,因此致力於用各種手法勾引觀者進入他所塑造的故事時空。
小檔案
葉偉立,1971年生於台灣台北。1997年畢業於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獲攝影碩士學位。
重要個展計有《古董級垃圾研發公司》、《葉偉立作品2008-2011:日新街+寶藏巖選件》、《仙跡》、《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第五階段:勘誤》、《叟勒特大道20號》、《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第四階段︰花園與阿凱夫》、《葉偉立:三個地方:2002-2005攝影展》、《客人:有關家的課題》,展場遍及台北、桃園、苗栗、楊梅、香港、紐約、溫哥華等地。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求】藝術背景工作經驗分享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工作內容與藝術相關均可:D 譬如電影美術指導、動畫、畫廊簽約- 面試經驗, ... 設計公司看是當學徒還是上班都可以考慮,不然有錢可以自己開工作室。 ... <看更多>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好記台南美食- 【正能量】43歲再當學徒半年被李安重用人生 ... 的推薦與評價
一身領口寬鬆的T恤,鬈髮中還沾著木屑和灰,就連旁邊的學徒都穿得比他亮眼。然而,手上拿著啤酒的阿發,是台灣最大電影質感工作室——法蘭克質感藝術中心創辦人,他是李安、 ... ... <看更多>
藝術工作室學徒 在 [問題] 木雕工作室創業請益- 看板toberi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創業前輩好,我想在明年底成立一間木雕工作室,但成立工作室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
,
本身有研究一些功課但還是有許多地方還沒釐清,所以上來這裏跟各位請益,希望能給我
意見,
先說說我的狀況,
23快24歲81年生,退伍後正在高雄當木雕學徒
大學學習藝術相關科系
大二開始跟女朋友創業,飾品小品牌,副業兼職性質,假日擺創意市集
一個月擺八天加上網路行銷可加薪一萬到兩萬五
學徒月薪一萬八
木雕工作室主要收入將以以下項目為主
1.木雕代工
2.作品販售
3.茶盤、聚寶盆等藝品代工
4.筆、手珠、飾品等細木作
5.教學
預計剛開業時以1、3、4為主要收入來源,沒單接的時候就做自己的作品販售
開業機械設備買齊成本約40萬,目前已購五萬部分設備,
場地預計在北高雄40-100坪廠房,能找到有天車更好,因為會有許多木工機具以及怕擾鄰
所以空間要夠大,查了查行情月租約2.5萬到3萬,
但三萬的月租是很大的固定成本,所以我想請問各位前輩,如果我從現在開始籌備青創與
天使企劃書,加上存錢,200萬元在上述的內容內會不會太吃緊?
另外如果月租100坪廠房想找陶藝家合租大家認為合適嗎?
而青創與天使計畫有什麼應該注意的細節呢?
希望各位前輩能給我一些建議與經驗分享,謝謝
下面是我的作品,是接單下班時與平時放假做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6.3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65180142.A.575.html
※ 編輯: songwai (218.164.114.66), 06/06/2016 10:35: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