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日本知名的菜刀「藤次郎」、戶外品牌「snow peak」、掛燙機很有名的「TWINBIRD」,全部來自日本鄉間小鎮「燕三條」!喜歡日本製商品的人,一定要認識這個城市!
藤次郎產地 在 漢娜在翻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潟必去口袋名單-4
天啊遇到美女職人!!!笑起來也好美!手作課程一邊進行一邊忍不住一直偷看美人師傅,心頭小鹿亂撞!😳
她教我的時候我也都不敢抬頭看她,一直盯著自己的手跟手中的器具,點頭嗯嗯嗯,連聲音都好美好溫柔好有氣質~!🤤(癡漢臉)
這裡是新潟的一個叫作「燕」(つばめ)的市,是世界有名的金屬加工之城!日本的鍋鏟瓢盆、菜刀、湯匙餐刀等等,百分之九十都是在燕市這裡生產出來的。
日本人在小學的時候都會在課本上學到,燕市是日本數一數二的「金属洋食器」產地✨✨
燕市生產的金屬西餐具,還曾經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晚餐宴會上使用!!是不是很厲害!難怪日本人這樣引以為榮。
也因為這裡金屬加工技術很發達,所以有很多可以體驗和參觀的工房跟工廠。
美人師傅的工房是「FACTORY FRONT」,這裡可以玩「真鍮アクセサリー体験」(黃銅飾品手作體驗),可以選擇製作湯匙、叉子、或是髮圈、項鍊、戒指!😍
我選了髮圈,照片就是我做的髮圈哦!!師傅很專業又很耐心,一步一步帶領我~意外的簡單好玩,黃銅敲打出來的飾品看起來好有高級感啊!👑
自己的髮圈自己做,戴起來特別有種滿足感,後來綁在頭上的時候,一直散發出「這個我自己做的哦~」的氣場然後甩馬尾(並沒有人聽得到)😂
體驗結束以後,美人師傅說要變一個魔術給我們看,然後帶我們到外面的櫃檯,要我們看著一個什麼都沒有的金屬方塊⋯⋯❓
這個神奇的魔術影片在個人頁:https://www.facebook.com/komatsu.hanna13/videos/10219043268326349/
還在燕市參觀了藤次郎的刀具工廠「藤次郎OPEN FACTORY」。
看到裡面的刀職人每個人都負責一種分工,每個人一整天在執行的都是同樣的任務,不斷的不斷的重複,但每個人都專注又不厭其煩的做好屬於自己那一件事情。
覺得好辛苦,又打從心底佩服,這就是職人的工匠精神吧。
印象很深的是叫「ORIGAMI」(摺紙)系列的刀子,一把刀就像摺紙一樣折來彎去一體成形!(後有照片)
但是最最最酷的!是他們的刀子上的署名。
菜刀上面常會有一小行字寫品牌名字,平常在市面上看到的通常都是印上去的,但他們是用工具敲打,一筆一畫刻出來的!!😱
「藤次郎作」一行字,居然工整瀟灑得像楷書書法!如果不是現場看他徒手手工敲出來,真的不敢相信!
因為是手工在刀面上刻字,每個職人刻出來的字體都會有點不同,還看到了練習用的刀片,學徒的字有點笨拙很像小學生很可愛😆(後有照片)
刻字的職人看到我們嘖嘖稱奇的樣子,就說可以幫我們打一支自己名字作紀念,吊飾是一個菜刀形狀的小金屬片,我把名字寫給他,只見他敲一敲就在小刀片上漂亮的刻出我的名字「はんな」!(後有照片)實在是太帥了!❤️
💍可以跟美女職人一起做手工黃銅飾品的【FACTORY FRONT】
📍新潟県燕市東太田14−3
JR弥彦線 西燕駅徒歩5分
https://www.factoryfront.com/
※沒有預約直接來現場也可以玩!
🔪可以參觀製刀過程和買刀具的【藤次郎オープンファクトリー】
📍新潟県燕市吉田東栄町9−5
https://tojiro.net/openfactory/
※參觀工廠需要預約哦!
- - - - - - - - ♡ - - - - - - - -
Hanna Komatsu
instagram.com/hannainjp
藤次郎產地 在 米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沖繩的海洋氣味與壺屋燒讀谷村
『米力的器物世界』X溫事 vol.24
從米力的器物寫作中,關於民藝陶器部分,從日本東北的會津本鄉燒、益子、九州的小鹿田、四國的砥部……等地拜訪。跨海來到位於太平洋與東海之間的小島嶼—沖繩。探訪位於日本最南端的民藝陶磁聖地「壺屋燒」。
沖繩是民藝陶重要產地之一,在日本的民藝店鋪中,沖繩陶磁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源自民藝時代起運動發起人柳宗悅、濱田庄司等人的推崇。有了知名度後,慢慢走進一般人的居家之中。
民藝陶本來就合適居家使用,特點是厚實、款式家常,不會作太多取巧的造型,所製作的器物一定要能符合日常使用。然而沖繩陶自成一派氣味,海洋氣息、素樸的質感與鮮明的色彩處處流露出風土精神。
來自沖繩本島中部著名的讀谷村殘波峽的一翠窯工房,窯主Takahata shinya說:「台灣是他在日本學陶以後第一個踏上的土地,雖然他一句中文也不會,但是感受到人們非常親切。「有一天我會再來台灣」就是在那時立下的志願,而在2014年在台灣也展開了第一次的沖繩民藝「一翠窯工房」個展。
Takahata shinya 很像台灣人的個性,豪爽不扭捏又好客。住在島嶼型的人們多半這麼熱情,就如同他所表現的作品般,大膽摩登的花樣大受日本各地的好評。那代表海洋的青、大地的茶、生長茂密花草的綠....這樣的氛圍及氣候,造就了獨特的海洋島國器物一個個手繪上彩,感受一筆一劃的手感魅力。
「不要小看這圓形喔!需要非常均勻而不能有誤失的繪在器物的表面上,需要全神貫注的力量才能畫的好看」
一個器物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畫好。而每個器物看起來相同卻又那麼不同,這就是手繪的魅力。雖然代表著摩登一面,但是屬於沖繩陶藝特色上特殊技法擠花、印花、線雕、唐草紋、跳點彩繪、赤繪等都能運用的上。陶土也使用本地產的,這樣才能做出屬於沖繩的代表陶藝。
二戰後的1972年沖繩回歸日本後,因那霸市的人口不斷增加,屬於高空氣污染的陶磁產業對日常人民的生活影響嚴重,於是由當時著名的陶磁職人金城次郎(日本人間國寶)建議,移往中部的讀谷村。因為靠近廣大的美軍嘉手納基地,人口少也多平原,很合適發展工藝。
壺屋燒最著名的是人間國寶金城窯,那古典的線雕彩繪的魚、蝦等充分表現庶民的日常景物。至今傳到第二代由長男金城敏男繼承的陶屋,仍維持父親傳承風格,六連房式登窯也繼續運作著。
午後,喝著金城先生準備的冷飲,一面聊天一邊欣賞的他和父親的創作。在定番品外,金城先生也會創作一些自己喜歡的器物,我買了他原本不打算銷售的黑釉擠花葡萄藤酒器,這支瓶我打算用來插花,就算只是當作靜物擺設,都相當古典美麗。
讀谷村除了陶磁外,還有玻璃工房。這裡的玻璃原料大半來自美軍帶來的可樂文化。大量的玻璃空瓶被再製成美麗的琉璃器物,亦是沖繩工藝的一大特色。
「要瞭解壺屋燒讀谷村,必須從座喜味城開始」Takahata shinya 站在城牆上望著海洋不自覺的說:「我的家鄉很美,我很喜歡這塊土地。」建立於1416年的座喜味城,眺望海洋。從島嶼另一端古薩摩、朝鮮、中國文化的輸入,從這座城牆背後開始發展庶民的器物,而文化也由此融合與發展……
1972年沖繩回歸日本。說它像日本其實也不完全相像。它就是那麼沖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之地。
『米力的器物世界』X溫事
http://www.studioss.com/season/milly.htm
歡迎在溫事感受美好的器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