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 如何異業結盟、整合產業鍊、開發國際商機?
【座談會】臺灣再生醫療綻放奇蹟-建構細胞醫療產業鏈邁向全球
8月17日(二)上午10點與您 #線上見面!
⠀
活動報名:https://forms.gle/RW9F1MA1afXJBoZB9
座談會連結:https://youtu.be/AdArTdmPxjk
⠀
▋焦點對談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技 涂醒哲董事長
針對臺灣再生醫療優勢,及與貿協結盟合作進行對話,帶出座談會亮點:
⠀
🏅️再生醫療趨勢分析
⠀
▎科睿唯安解決方案 趙宇薇顧問
介紹細胞治療國際市場授權概況
⠀
▎中國醫藥大學校院務發展委員會 鄭隆賓執行長
講解新特管辦法如何加速臺灣細胞治療起飛
⠀
🏅️臺灣再生醫療產業鏈創新海外行銷模式
⠀
▎主持人: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劉韋博副處長
⠀
▎與會來賓: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曾頌惠主任
學界代表華華大有國際(股)有限公司 林泰元副教授
⠀
▎產業界專家:
啓弘生物科技(股)有限公司 阮大同董事長
通用幹細胞(股)有限公司 蘇鴻麟教授
承寶生技(股)有限公司 官建村總經理
⠀
線上座談會將以專業生動的口吻,介紹臺灣再生醫療產業,極有可看性!
⠀
讓臺灣健康產業業者在疫情期間升級產業專業知識,了解國際趨勢,並能夠進一步規劃未來海外行銷的藍圖!
⠀
敬請期待 ! 我們8月17日線上見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位於新北汐止 的 #台康生技 是全台唯一一家擁有 #載體蛋白 的生技公司,日前 #侯Sir 和 #吳明機 副市長、市府經發局團隊來關心產業的防疫能量。#劉理成 總經理跟侯Sir 說,#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剛開始他們就與 #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等單位合作,現在已...
藥技中心劉總經理 在 我是產業隊長 張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康生技(6589)
我們在去年12月曾參訪台康生技👇👇https://www.facebook.com/Capt.industry/posts/504058964320684
產業隊長企業參訪第2站:台康生技,
那時股價4字頭,如今股價120元!
產業研究在前,股票才飆漲在後!
資本市場中,資訊領先勝過一切!
台康生技4月6日晚間宣布,鴻海(2317)暨永齡創辦人郭台銘將投資50億元入股台康生技,成為持股18.56%的最大股東,加速台康生技拓展全球生技藥品事業。
台康生技表示,公司是在4月6日的春酒宴席上,在董事、大股東們及公司經營團隊的見證下,由郭台銘與台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簽訂了投資意向書,郭台銘規畫投資台康生5,500萬股、以私募的方式挹注,私募的價格與本次現金增資的價格同價,以符合市場機制;私募案將於近期的董事會提出,並將在6月的股東常會上表決。
依《證券交易法》第43條之6及台灣證交所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規定,上市(或上櫃)公司辦理私募有價證券,應自該私募有價證券交付日起滿3年後,及獲利的要求後,取得證交所(或櫃買中心)核發符合上市(或上櫃)標準的同意函,才能申報補辦公開發行,在股票市場從事交易。
台康指出,郭台銘10多年前親身體會健康對於親人及家庭的重大影響,並從年輕時期就感受到經國先生身前的座右銘「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的感召,開始致力並投入慈善醫療健康事業;除設立永齡基金會致力癌症之治療與預防外,並且大力支持技術研發與培育人才。
這次投資台康生技是歷經4個月以上嚴謹及不同面向的審慎評估,郭台銘說:「我的2個評估團隊都一致把台康生技列為首選,在與經營團隊見面後,了解經營者的理念及看到團隊踏實的精神及宏觀的國際化視野,更確定了我投資台康生技的決心。我將從旁協助,提供全球經營人脈網絡及自動化宏觀思維協助台康公司拓展國際事業版圖,一步一步落實產業國際化與自動化,並加速建構台康生技在全球生技的地位與價值。」郭創辦人不僅看好台康生技也看好台灣健康事業未來在國際發光的契機。
台康生技上個月乳癌生物相似藥臨床三期主要療效數據成功達標,符合美國及歐盟生物相等性標準,生產廠去年也優先取得日本厚生勞動省PMDA查廠通過,後續美國FDA與歐盟EMA也將進行查廠,且委託開發製造生產CDMO業務也正逐年快速成長。
劉理成說「台康成立已邁入第9年,一直堅持雙引擎的商業模式,如今我們看到這2個引擎都已發動,並帶動這1、2年營收的快速成長;但環視全球的競爭態勢,要與全球一流的公司競爭,常感到資金與國際人才的不足,郭創辦人此時的資金挹注並無私地提供他長期在全球政經及產業所擁有的人脈資源,此時將是台康生技啟動全球策略布局的時候,我們將加速並擴大在生物相似藥產品線開發及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雙軌事業版圖,在既有基礎下擴大多樣化產品與產線,連結並整合生物藥開發與生產之上、中、下游,並延伸至細胞及基因治療領域的開發及生產,除台灣既有布局外,將積極展開國際間各種形式的合作、聯盟及購併的機會,打造台康生技成為全球生物藥的重要開發與製造中心。」
#現場及線上課程 #張捷產業冠軍班👉🏻👉🏻👉🏻 https://reurl.cc/E2Qd2v
藥技中心劉總經理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研發新冠疫苗缺實驗猴,美媒居然賴中國“閉關鎖猴”】
猴子,這是美國《紐約時報》最新找到的攻擊中國的借口。當地時間23日,美國《紐約時報》發布題為《新冠疫苗研發背後的中美“戰略猴子儲備”競賽》的長文,指責實驗室猴子的短缺因為中國“最近出售野生動物的禁令”而加劇,進而阻礙美國研制疫苗“拯救百萬人的生命”。
《紐約時報》:新冠疫苗研發背後的中美“戰略猴子儲備”競賽
文章一開頭就直接將中國出口實驗猴和“數百萬人的生命”聯系起來。
這位馬克·劉易斯是Bioqual公司的CEO,他為研發疫苗的美國藥企莫德納和強生等供應實驗猴。
據報道,去年新冠病毒席卷美國,在世界各地都很難弄到這種特殊培育的猴子。世界需要猴子來開發新冠疫苗,它們的DNA與人類非常相似。
緊接著,《紐約時報》就把“鍋”扣到了中國頭上。報道聲稱,大流行導致全球供應短缺,而中國最近頒布的野生動物禁售法案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中國是這種實驗室動物的主要供應者。
而實際上,我國早於2020年1月頒布《關於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要求“各地飼養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時間上並不是《紐約時報》所說的“最近”。
《紐約時報》甚至還援引中國外交部的說法稱,該禁令並非針對特定物種或國家。
報道同時也提到,美國曾經依靠印度來供應恒河猴,但1978年在印媒爆料猴子在美國被用於軍事實驗後,印度停止了出口。最終,他們找了中國。
實際上,《紐約時報》還援引媒體報道,說明了實驗猴在中國本國的短缺問題。報道提到,今年1月,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總經理沈偉國告訴當地人大代表,該市三家大型生物醫藥公司去年短缺2750只研究用猴。沈偉國說,在未來五年裏,這一缺口預計每年增長15%。湖北天勤生物科技公司飼養猴子是為了自己的研究和出口。此前,美國是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但該公司目前已經沒有足夠的動物來進行自己的實驗,銷售經理嚴朔說。“現在不是多少錢的問題,”嚴朔說。“現在沒有動物可以對外賣。”
其實,《紐約時報》在文中也承認,美國要為沒有足夠的研究用猴承擔一定責任。
報道說,十多年來,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預算要麽持平,要麽下降。加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傳染病專家考恩·範隆佩(Koen Van Rompay)說,聯邦政府在大約10年前要求該中心擴大其繁殖群,但是沒有給它更多的資金,所以它反而縮小了繁殖群的規模。“我們在一些情況下采取了避孕措施,”範隆佩說。“所以春天出生的幼崽會更少。”
在國家衛生研究院2018年12月組織的一次研討會上,科學家們討論了美國靈長類動物供應面臨的挑戰。加州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傑弗裏·羅伯茨(Jeffrey Roberts)說,當時人們意識到,“如果中國決定停止供應,我們就有大麻煩了。”
與會者“一致認為,國內培育食蟹猴至關重要,如果不能滿足,可能危及整個美國的生物醫學研究,”會議報告寫道。“他們強調說,現在解決這種需求可能已經晚了,但過幾個月肯定就太晚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019年曾對中國加征新關稅,並在當時引起一些美國研究人員的憂慮,後者使用實驗室的猴子研究人類疾病。時任美國國家生物醫學研究協會 (NABR)執行理事馬修·貝利當時說:“對(中國輸美)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加征關稅,或將嚴重損害美國國內至關重要的靈長類動物研究工作,並使美國境內的研究不得不遷往中國。根據NABR的數據,在美國,用於科學研究的所有進口靈長類動物中,80%來自中國。這些猴子被用於研發治療艾滋病、埃博拉和帕金森等疾病的療法。隨著對實驗室猴子的需求持續上升,美國科學家報告稱,由於無法獲得足夠的(實驗室)動物,一些研究項目出現延誤。
藥技中心劉總經理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位於新北汐止 的 #台康生技 是全台唯一一家擁有 #載體蛋白 的生技公司,日前 #侯Sir 和 #吳明機 副市長、市府經發局團隊來關心產業的防疫能量。#劉理成 總經理跟侯Sir 說,#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剛開始他們就與 #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等單位合作,現在已拿到治療病毒抗體的序列,正在研發篩檢試劑,預估半年內會有成果。同時,也提供免費 #載體蛋白 ,讓各界能更快速製造檢驗、疫苗和抗體,一起與病毒來場團體戰。我們特別問能否像 #韓國 一樣使用快篩試劑,在群聚的場所進行快速篩檢。他們也分享台灣有能力做到,目前正在克服精確度問題,可以用好幾個不同抗體來辨識有沒有感染,而從武漢肺炎病毒的序列來看,開發出疫苗的機會很大。
新北市面對防疫採最高規格應對態度、超前部署,感謝許多企業和廠商與我們並肩作戰,共同為對抗病毒而努力。台灣經歷SARS風暴後,累積很多防疫經驗,希望業者加速研發篩檢試劑等相關治療藥物,廠商如果遇到問題,市府團隊將會全力協助,提供紓困方案。
#新北市超前部署 #新北有你真好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kutXgfb5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