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蘇格拉底產婆法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蘇格拉底特別喜歡向別人提問,在提問過程中又特意「挑刺」】#精選書摘
「批判思維」,指的是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基於事實對錯誤的思想或言行進行批駁和否定的客觀反映過程。
批判思維的使用者中比較出名的,當屬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倡導了一種叫作「蘇格拉底法」的學習方法,蘇格拉底將它稱為「產婆術」。
我們可以從蘇格拉底與學生共同討論「正義」與「非正義」的故事看起:
#邏輯思維基本概念 #邏輯 #批判思維 #產婆術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產婆法 在 Chun偶包媽咪勁量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婚姻的五年魔咒 #雙薪家庭的考驗
根據內政部統計,108年離婚對數中,結婚未滿5年的對數佔了34.6%,為近10年新高。為什麼有越來越多夫妻無法打破婚姻5年魔咒?
前幾天剛好追完2018年韓劇-「認識的妻子」,是一部讓已婚育兒的職業媽媽超有感的韓劇,婚姻的五年魔咒與解答就在其中,很推薦夫妻一起看。
故事的開頭是以丈夫(男性)的角度出發,蘇格拉底說過:「娶良妻將使你幸福,娶惡妻將使你成為哲學家。」覺得自己變成哲學家的丈夫向好友們訴苦,因無法忍受妻子的憤怒情緒失調萌生離婚的念頭。
"本來好好的,但只要一抓到機會,就會不分時間地點的暴怒,她變了好多,我覺得好可怕。不知道我心中那個可愛開朗的女孩,究竟跑哪去?我有跟怪物同床共枕的感覺。"
或許是老天聽到他的吶喊,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穿越時空回到與原本妻子初次見面的2006年,他決定扭轉命運選擇不與妻子相識,過另一個人生。新的人生開始一切都如此美好,但慢慢地他也發現也有需克服得難關的挑戰。於是他開始後悔想要恢復原狀卻沒有再次重來的機會。
2018年的妻子在知道事實後,了解到婚姻的痛苦並不是一個人的錯,也不是單方的責任,她決定也穿越回到相識之初的2006年,希望能改變丈夫因為害怕讓她變得不幸而選擇逃避的想法。
故事最終夫妻再度走到故事開頭事件,結婚三年後的人生關卡,兩人展現高度默契的隊友精神來處理相同一件事。
第一集前五分鐘,韓志彣飾演的女主角獅吼功,這一幕真是絕了。讓我回想起婚前從沒生氣大聲過的我,在婚後第三年那時二寶剛出生,那時的我不知不覺也變成這個模樣,有時候我們怪婚後男人變了,其實男人也害怕女人變了。
最後以有領悟的丈夫對妻子說:
"人生中本來就有大大小小的波折,我們會經歷各式各樣的事情,走過大家都曾過的路,每天鬥嘴吵吵鬧鬧,累積對彼此的愛與恨,也累積屬於兩人的隊友情誼(革命期感)。"
#克服婚姻倦怠期與工作家庭的雙重壓力
如果你也面臨婚姻的倦怠期,被家庭與工作壓得喘不過氣,對當初進入婚姻開始產生懷疑,以下這段話或許可以帶你回想初衷。
在最後一集,丈夫給正逢婚姻倦怠期的好友建議:
「絕對要站在老婆的立場思考,絕對要」
「你有多久沒有叫她的名字了?主婦們通常都會被稱為某某媽媽,這是多麼令人討人厭的一件事,自己的名字消失了,一輩子只能當某某人的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去工作、跟朋友見見面並不容易,所以她們當然會無時無刻很容易憂鬱,如果你可以努力了解你老婆的心情,這樣你老婆跟你說話的語氣應該就會跟著改變了,因為夫妻關係本來就是相對的。」
#每天稱讚老婆一次一天一稱讚
"你好像瘦了一點ㄝ"
"你頭髮放下來好像大學生喔"
"怎麼可以菜煮得這麼好吃"
"你這麼可愛,我該怎麼辦才好"
(戲劇就是戲劇😂😂😂)
#認識的妻子 雖然是婚姻家庭較沉重的老題材,但用奇幻穿越的敘事來呈現婚姻與人生的問題,加上劇中不時許多笑點,讓人在輕鬆之餘能有省思。像今年火紅的「夫婦的世界」我就沒有看,因為太血淋淋的寫實,我怕我消化不良。這齣「認識的妻子」,敘事的第一集和最後一集的強烈對比,真的堪稱是人生教材,可惜我們人生沒有從來的機會,如果早一點明白不同做法結果會有所不同,那麼應該可以幫助許多婚姻安然度過五年魔咒。
如果沒有時間慢慢追的朋友可以看第一集和最後一集,一定要叫 #老公一起看。
全文 👉 https://chunbaby62.com/articl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