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二鍋頭
很多年前,我剛開始在大學教書,在還常因為抓不準備課的份量而總在上課的前一天焦躁到想逃學的一個離中秋節不遠快開學的周末,被父親召喚到了北京,參加一個中共外交部與法國外交部合辦的活動。在這個活動裡,中法兩國的賓客在白天會一同登上萬里長城,在長城上,則是由法國政府請來的一票戴著白色高帽與藍白紅三色領巾的法國廚師團,進行一場在千年歷史古蹟上,共享法國美食美酒的午宴。晚上則是移師回北京的頤和園,在月光照映下的中國古代園林中流瀉著歐洲古典樂的設定下,由蘇菲瑪索的出場掀起這場活動的高潮。
只是,沒等到這個活動的高潮到來,我就和父親說,我想走了。
在我們下榻的王府井酒店附近,我找了間賣餃子的小店,點了二兩餃子、一些小菜,然後喝了幾瓶小二。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是因為實在不想在這場歷史大戲裡做邊緣人,因此在這城市裡找到一個可以做自己的空間。在路邊街角喝酒,是與城市做最掏心掏肺的交談。
小二就是小扁瓶的55度紅星二鍋頭。另外還有原本65度,1986年之後改為55和56度兩種不同度數的綠色大瓶的大二。大陸以前有個叫《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中,裡頭有個橋段就是男主角姜文拿著一瓶「大二」跟美國人說:「這叫二鍋頭,中國最好的白酒」。
「一杯二鍋頭,嗆得眼淚流。生旦淨末醜,好漢不回頭。」沒有二鍋頭,怎麽能講好故事。1950年代,紅星是北京唯一的白酒廠,親民的價格使得它成了北京人不管是擼串、吃火鍋、喀花生米、吃醬牛肉、吃爆肚,失戀時哭、贏球時笑、和父親爭執著自己的未來、和兄弟訴說著彼此的夢想,陪著大家一起變老的,不會因為你失意就背棄你,因為你孤僻就嫌棄你的朋友。
1949年,原本北平的「源昇號」、「龍泉」等十二家老酒坊被收編,成立國營釀酒廠華北酒業專賣公司實驗廠,在九月份生產出第一批二鍋頭酒,得名「紅星二鍋頭」。其中的「源昇號」,乃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北京前門外釀酒作坊技師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三兄弟為了提高燒酒質量,發明了掐頭、去尾、取中段的蒸餾工藝,所創造出的北京二鍋頭傳統釀製技術的酒坊。康熙暢飲二鍋頭後,還提筆書寫了「源昇號」三個大字御筆賜匾,使其成為了清代王致和、同仁堂、松竹齋(榮寶齋前身)等四大商號之一。現在北京的源昇號博物館的後廠正衝大門雕刻則有著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的頭像,館內的一面牆壁上還有這樣記載著:「北京地區的白酒(古稱燒酒)起源於元代,距今已有800年歷史。」
因此,二鍋頭並非品牌,而是一項十三世紀由中東傳入中國的造酒技藝。高粱等穀物蒸熟了冷卻,拌入酒麴發酵後放入蒸鍋蒸餾後出酒,這樣的過程稱為頭鍋或一鍋。二鍋則是再繼續掺入原料,同過程再重覆一次,
第一家用二鍋頭為酒名的是1949年之前河北省石家莊的一間酒廠下面的一個分廠,並且在1951註冊了紅星這個商標。到了1954年,中共的輕工業部將紅星二鍋頭的商標從石家莊轉給北京東郊釀酒實驗廠。1965年,國營的北京釀酒廠受到政府委託,向北京周遭的縣市包括牛欄山等19家酒廠傳授製作二鍋頭的釀造技藝後,帶動了北京二鍋頭的發展。但是,在1981年,為了二鍋頭這個行業整體發展及為北京其他白酒企業留下生存空間,紅星主動放棄了「二鍋頭」的全名稱商標註冊,只用「紅星」註冊了商標,與其它各家二鍋頭產業共享二鍋頭之名。
和茅台或五糧液這些醬香與濃香型白酒比起來,二鍋頭這種清香型白酒要便宜得多。這是因為不同香型的白酒,其蒸餾取酒的次數是不一樣的。比如醬香酒型白酒就要取七次酒。而二鍋頭只取三次酒,第二次取出來的酒口感最好、酒體最正,所以取名「二鍋頭」。
在清代中葉之前,這種烈性白酒由於是燒鍋燒出來的,因此被稱為燒酌。又因為當時酒質不純,入口辣如利斧,而又被稱之為「燒刀子」。像是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外郎,這場事多虧了你,叫張千去買一壺燒刀子與你吃咱。」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三》:「京師之燒刀,輿隸之純綿也。然其性凶憯,不啻無刃之斧斤。」明阮大鋮《燕子箋》第八出:「老兒,我曉得你的尊性,裱完時,就要幾杯燒刀兒到口了。」說的都是還沒取二鍋前的蒸餾白酒。
#紅星二鍋頭
#北京
蘇格登17年原酒價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15紐約時報
*【民主黨呼籲對來自污染國家的進口徵稅】
民主黨人達成共識,要對缺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國家進口商品徵稅,這是一項規模達3.5兆美元的預算案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含旨在減少美國化石燃料污染的其他條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climate/border-carbon-tax-united-states.html
*【歐洲公佈新能源計畫,未來九年不使用煤炭天然氣,課徵碳稅 】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的關鍵時刻,歐洲向全球提出新挑戰,在未來9年內不再使用化石燃料,這一計畫也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爭端。最直接地,也是最有爭議的,就是向氣候保護規則不那麼嚴格的國家,針對有污染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些提議還包括,14年內,取消新型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的銷售,以及提高使用化石燃料的價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climate-change-carbon-green-new-deal.html
*【Delta變異病毒株蔓延,紐約市的確診病例又上升】
就在幾週前,紐約全市平均每天只有200例新病例,這是大流行初期以來的最低水準。但現在,已經連續幾天出現逾400起病例。測試陽性率翻了一番:從平均低於 0.6% 增加到約 1.3%。這些數字仍然很低,但增長迅速,令一些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感到驚訝,他們沒想到在整個 6 月份保持水準後,病例會如此迅速地增加。儘管如此,由於該市約有 64% 的成年人已完全接種疫苗,流行病學家表示,Delta變種不太可能造成像過去兩波 Covid-19 那樣具有破壞性的條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nyregion/delta-variant-coronavirus.html
*【去年藥物過量致死人數激增 30%,逾90,000人】
隨著 Covid 的肆虐,另一種“疫情”也打擊著美國。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佈的初步統計數據,2020 年藥物過量死亡人數上升了近 30%,達到創紀錄的 93,000 人。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年增幅。除了南達科他州和新罕布爾州這兩個州之外,每個州的死亡人數都在增加,南部和西部的死亡人數明顯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7/14/upshot/drug-overdose-deaths.html
*【Delta變異將美國區分為二: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
聯邦衛生官員本月報告說,這種變異是迄今為止最具傳染性的冠狀病毒,占美國新感染病例的一半以上。該變種的傳播,促使拜登政府加大推動疫苗接種,聯邦官員正計劃,向可能爆發的社區派遣醫療隊。在阿肯色州、密蘇里州、德州和內華達州等一些疫苗接種率較低的州,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數正在迅速上升,而其他州也都開始出現小幅上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health/delta-variant-uk-usa.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隨著Delta病毒在美國保守派的蔓延,一些共和黨官員面臨著來自公共衛生宣導者的龐大壓力,不僅要呼籲支持他們的選民接種疫苗,還要反對質疑疫苗的媒體人物和政治人物。
#印尼週三報告了超過 54,500 例冠狀病毒病例,連續第三次創紀錄的單日上升,該國已超過印度目前的每日病例數。澳洲格里菲斯大學印尼流行病學家Dicky Budiman表示:“根據過去三天的數據,我可以明確地說,印尼已成為世界新的震中。
#倫敦市長Sadiq Khan表示,即使政府於 7 月 19 日取消了戴口罩的法律要求,倫敦的地鐵和公共汽車仍將繼續強制要求戴口罩。
#擁有美國專輯暢銷排行第一名的18歲流行歌手Olivia Rodrigo至白宮訪問,藉由她的人氣和影響力來鼓勵尚未接種的年輕人施打疫苗。
#在持續政治動盪的海地以及近期街頭運動情緒高漲的古巴,使防疫工作難上加難。
#紐約市上半年的新數據顯示,完全接種疫苗的人被感染的人數很少。根據耶魯大學流行病學家在紐約市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疫苗為紐約市提供了強大的冠狀病毒保護,在去年 12 月至今年 7 月期間遏制了第二波病毒並挽救了約 8,300 人的生命。
#酒吧和餐館重新開業幾週後,荷蘭的病例激增。據衛生當局稱,上週荷蘭的新冠狀病毒病例激增了 500% 以上,病例激增迫使該國總理Mark Rutte因他過於倉促地解除了限制,公開道歉。
#澳洲雪梨當局表示,週三又報告97 例感染後,該市的嚴格封鎖將至少延長至本月底。這些限制原定於週五結束,但由 Delta 變體引發的疫情尚未消退,導致該市 500 萬人口和附近地區的居家令和遠程教育延長。
#據新加坡報紙《海峽時報》報導,40 歲的乘客檢測呈陽性反應,一艘遊輪於週三返回新加坡。衛生當局進行接觸者追蹤時,近 3,000 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正在他們的機艙內隔離。
#西班牙衛生部已決定允許藥店出售冠狀病毒居家測試劑,以更好地追蹤該疾病的傳播
#馬來西亞的一家 Covid 疫苗接種中心在近一半的衛生工作者檢測出冠狀病毒呈陽性後關閉。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14/world/covid-variant-vaccine-updates
*【巴基斯坦巴士爆炸,至少九名中國公民死亡】
巴基斯坦官員稱,另有三名巴基斯坦人喪生,41人受傷;部分中國乘客是達蘇水電站的工程師。爆炸的具體原因尚不確定,巴方稱這輛大巴發生“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洩漏之後引起爆炸”;中國外交部起初將爆炸描述為炸彈襲擊,但後來改變了說法,稱不排除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達蘇水電站專案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已向巴基斯坦的基建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pakistan-bus-explosion-blast.htm
l
*【“沒有疫苗能治種族主義”:仍活在恐懼中的紐約亞裔】
半年來紐約市出現了一系列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凸顯出當局在防止暴力和懲罰嫌犯上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證明仇恨犯罪方面。焦慮和創傷仍然籠罩著這座城市的許多亞裔社區。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714/asian-hate-attacks-police/
*【德國總理梅克爾定於週四抵達華盛頓,將在白宮與拜登總統會面】
這很可能是她卸任前最後一次訪美,此行的重點部分涉及政策,部分則關乎其政治遺產。美歐在北約、貿易和多邊主義等諸多議題上存在分歧,梅克爾的首要目標將是恢復雙邊關係穩定性和彼此信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europe/merkel-biden-germany-white-house-washington-visit.html
*【阿富汗北部城市昆都士每天都在發生街頭戰鬥】
塔利班佔領面積不斷擴大,美軍撤離後,塔利班正從戰略上向昆都士等北部省會城市施壓,該地區巷戰不斷,每天有數十人死亡或受傷。塔利班試圖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手段,收緊對首都喀布爾的包圍。週三,塔利班宣稱佔領了與巴基斯坦接壤的一個重要過境點,這是該組織不到一個月內佔領的第四處過境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world/asia/afghanistan-kunduz-taliban.html
*【可口可樂再次改變味道】
可口可樂將推出新版“零度可樂”:更改配方和包裝,口味更貼近“經典”可樂。它會受到歡迎嗎?還是像1985年推出的“新可樂”一樣,淪為一次失敗的嘗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14/business/coke-zero-change.html
蘇格登17年原酒價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07紐約時報
*【Eric Adams贏得紐約市長選舉民主黨初選】
在對11.8萬張缺席選票進行統計後,布魯克林區區長Eric Adams的領先優勢縮小至一個百分點(8400票),險勝Kathryn Garcia,拿下民主黨提名。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參選人是否會對結果提出異議。若沒有人這樣做,Eric Adams將有可能成為這個美國最大城市的第二位黑人市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nyregion/eric-adams-wins.html
*【瓦礫中發現了更多遇難者遺體】
邁阿密公寓倒塌死亡人數升至36人,熱帶風暴“Elsa”加大搜尋難度。在剩餘樓體被拆除後,更多遇難者遺體被發現;救援人員沒有在廢墟中發現生命跡象。搜尋工作仍在繼續,官員們試圖確認在倒塌時大樓裡到底有多少人。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6/us/miami-building-collapse-updates
*【不斷上漲的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增加了美國的經濟挑戰】
專家表示,燃料價格上漲的時期可能很短暫。但如果消費者開始有感,這可能會給拜登和美聯準會帶來問題。美國油價基準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週二觸及每桶 76.98 美元,為六年來的最高水平,因為OPEC、俄羅斯及其盟友再次未能就增產達成一致。當天晚些時候價格有所緩和,但仍比 5 月中旬高出近 10 美元/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business/economy/gas-oil-biden-economy.html
*【OPEC衝突的背後:海灣地區日益激烈的競爭】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希望增加石油產量,這讓它的競爭對手沙烏地阿拉伯很惱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business/Saudi-Arabia-UAE-OPEC.html
*【五角大樓取消了有爭議的100億美元技術合約】
美國國防部新聞發佈會上說,被稱為“JEDI”的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的合同“不再滿足其需求”,但它表示將就未來的雲計算合同向亞馬遜和微軟招標。五角大樓的聲明是為了安靜地結束多年的法律糾紛和技術索賠,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為聯邦政府提供雲計算服務的重要合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technology/JEDI-contract-cancelled.html
*【“不要為了參觀泰姬瑪哈陵而犧牲生命”:印度重新開放但恐懼蔓延】
印度從第二波疫情重創中逐漸復甦,並且開始逐步放鬆限制性措施,包括重新開放泰姬瑪哈陵等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但對新一波感染可能來臨的擔憂給正在恢復正常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該國14億人口中僅有 4%接種了疫苗。一名導遊說:不要為了參觀泰姬瑪哈陵而送了你的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world/asia/india-covid-taj-mahal.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Delta 變種席捲全球,研究人員正在追踪疫苗對它的預防效果,並得到不同的答案。在英國,研究人員在 5 月份報告說,兩劑輝瑞-BioNTech 疫苗對預防 Delta 引起的症狀疾病的有效性為88%。蘇格蘭 6 月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該疫苗對該變體的有效率為79%。加拿大的一組研究人員將其有效性定為87%。以色列衛生部宣布,輝瑞-BioNTech 疫苗對所有冠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 64%,低於5 月份的約95%,之後 Delta 變種開始在以色列幾乎完全佔據主導地位。儘管這些數字的範圍似乎令人困惑,但疫苗專家表示,這是意料之中的,因為單一研究很難準確確定疫苗的有效性。
#美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步伐相對平穩,拜登總統週二呼籲雇主在工作場所設立診所,並為工人提供帶薪休假,這是重新推動數千萬仍未接種疫苗的美國人的一部分。拜登在簡短的評論中說:請現在接種疫苗,它有效,免費,從未如此簡單,它從未如此重要。
#上個月在德州參加一個宗教營地的超過 125 名兒童和成人的 Covid-19 檢測呈陽性,該聲明還警告說,可能還有更多人接觸過該病毒。
#美國移民拘留中心報告說,被拘留者冠狀病毒感染的人數大幅增加。公共衛生官員指出,很少有被拘留者接種了該病毒的疫苗,而日益擁擠的設施可能是爆發的熱區。
#以色列和韓國達成輝瑞疫苗置換協定。根據該協定,以色列將把70萬劑即將過期的疫苗送往有緊迫需求的韓國,韓國將在9月和10月送回同樣劑量。此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一項類似協議宣告破產,後者認為該批疫苗過於接近保質期。據時報資料庫,以色列是世界上接種疫苗最快的國家之一,該國57%的人口已完全接種疫苗,韓國這一數字僅有10%。
#經濟困境開始出現在吉隆坡和其他馬來西亞城市的社區:人們家門外掛著白旗,表明他們需要食物或其他援助。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隨著馬來西亞冠狀病毒病例繼續上升,過去兩周平均每日感染率上升了 19% ,政府週六宣布收緊幾個地區的限制,包括吉隆坡和雪蘭莪州的大部分地區。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該國上週每天有 6,539 例病例,只有 8% 的人口接種了疫苗。
#希臘是一個嚴重依賴旅遊業的國家,該國於 5 月重新開放給外國遊客,該國的官員周二宣布對該國的酒吧和俱樂部實施更嚴格的規定,原因是新的Covid-19感染突然急劇增加。病例激增加劇了人們對在旅遊旺季爆發第四波疫情的擔憂。
#澳洲最大的兩項體育賽事大獎賽和機車大獎賽原定於秋季舉行,但當局宣布,將連續第二年取消。維多利亞省體育部長Martin Pakula發表聲明:令人非常失望的是,這些備受喜愛的賽事無法繼續進行,因為這就是大流行的現實,在我們獲得更高的疫苗接種率之前,我們無法恢復更多正常設置。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6/world/covid-19-vaccine-coronavirus-updates
*【塔利班在爭取勝利的過程中試圖美化自己的形象】
叛亂分子在佔領新的領土時,正試圖把自己重新包裝成有效的統治者。但有更多的證據表明它們是未經改革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world/asia/afghanistan-taliban-women.html
*【俄羅斯一架載有28人的客機墜毀,據悉無人生還】
當地媒體報導,這架飛機當時正在執飛遠東堪察加半島的區域航線,似乎是在大霧天氣,第二次試圖降落時,撞上了山崖。這是過去三年半以來俄羅斯發生的第三起重大民航事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world/europe/russia-plane.html
*【員警被刺傷暴力事件分裂香港】
警方週二稱逮捕了包括六名中學生在內的九名男女,稱其涉嫌製作炸彈、策劃恐襲。此前一名男子在七一當天刺傷員警後自殺,港府同樣如臨大敵。當局認為,這些“黑色暴力”突顯了北京實施新國安法的必要性,並暗示可能需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這也在民主運動內部重新引發了令人不安的辯論:在沒有一個合法和平抗議的威權環境下,民主運動是否可以寬恕乃至支持暴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world/asia/hong-kong-bomb-violence.html
*【對中國商業精英來說,不碰政治不再是可能選項】
自去年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以來,中國開始不斷加強對本土科技公司的監管。對滴滴的打擊可能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商界人士和企業家表示,這是北京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即不鼓勵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尤其是在兩國為科技霸主地位而爭鬥之際。而對於商界人士來說,不管他們喜歡與否,中國現在的科技與政治已經密不可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6/technology/china-business-politics-didi.html
*【死在學校裡的孩子:原住民兒童遺骸揭開加拿大的種族傷疤】
幾代加拿大原住民家庭被迫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接受同化教育。這些學校中還廣泛存在著身體、性和情感虐待。新近發現的一批兒童遺骸令這段歷史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706/indigenous-residential-schools-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