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不對就很容易爛根或是染病,最大的重點是要找到保水又透氣的黃金平衡點!
調配介質,先給大家一個大原則「介質顆粒愈小(如泥炭土)保水性就愈好、相對排水性就差,根太細密的植物容易爛根。顆粒愈大的(如小石子)排水性愈好,水會很快速地通過然後流失掉,根系不夠發達就吸不到水。因此我們會以固定比例混合兩種介質,讓它兼具排水性與保水性。
一般我們在外買到的植物出售時是幼苗,會使用保水性強的介質,購買回家植物長大一點後,介質過於保水就會造成爛根,建議要替換介質
最基本的是泥炭土與其它疏水介質1:1的混合。我們推薦用以下三樣介質來混搭:乾淨的泥炭土、珍珠石、與發泡煉石
泥炭土屬於有機介質,而珍珠石、與發泡煉石是無機介質。室內通風較差,盡量減少有機的介質(土、椰纖、樹皮)的使用,避免生蟲或腐壞,但完全無土又難以保水保肥,所以我們用一點經過殺蟲殺菌的乾淨泥炭土,搭配其餘的無機介質。
蔬菜介質的黃金比例:
★發芽階段需要90%-100%的濕度 因此可以使用全泥炭土(或混合少量珍珠石)
後期可以增加排水性,或是時常鬆土並降低澆水頻率
居家觀賞植栽的黃金比例:
★根系較需要保水的植物如蕨類、觀音蓮、圓葉花燭、龜背芋、蔓綠絨、彩葉芋等
請使用保水介質比例:
泥炭土2:珍珠石1:發泡煉石1 (補充介質:赤玉土+稻殼灰或碎竹炭)
★根系較需要排水的植物如虎尾蘭、粗肋草、香草類、椒草類、塊根類、多肉類等
請用疏水介質比例:
泥炭土1:珍珠石1:發泡煉石1 (補充介質:赤玉土+稻殼灰或碎竹炭)
———————————————————————-
除了剛剛介紹的三種基本介質,進階版可再自行視需要 加入以下輔助介質:
赤玉土:風化的火山礫,含鐵呈赤褐色,弱酸性,有機質含量少,保水性及排水性佳,可調整土壤酸鹼度
椰纖土:椰殼的纖維加工製成,排水性良好用於加強基質的透氣性。使用之前須先洗淨泡水去除鹽分,呈酸性,酸度過強時需要調整,有機介質也需注意腐壞問題
山砂、河砂:硬質不會分解的砂石岩塊,供混合介質,常與泥炭土混合使用,增大孔隙度,可用於多肉植物,但久了容易板結
水苔:苔類植物採集晒乾製成。水苔富含纖維素,如海綿般非常保水,觀葉植物幼苗栽培時採用,長大後建議替換介質避免過濕爛根。
蛭石:為雲母礦石經高溫處理燒製而成的灰褐色具有光澤的物質,質輕清潔無菌,且保水、排水、保肥及通氣性均佳呈微酸性
樹皮:塊狀有機質,大顆粒,不能直接拿來種植,通常用於盆土美化、鋪在花盆底部排水、保土用,注意腐壞問題。
竹炭:質地堅硬、通氣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抑制細菌,多孔質還能讓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寄居。鹼性,避免土壤酸化
火山土:火山土是由火山噴發後的灰燼凝固而成,蘊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高通透性與保水性更是廣泛用於多肉植物的栽培基質�
鹿沼土:產於鹿沼地區的火山區,是由下層火山土高溫生成,呈火山沙的形式,PH值呈酸性,有很高的通透性、和通氣性
白火山石:土耳其火山石,又稱浮石、蘭石,質地堅硬不易粉碎、崩解、不結塊、耐久佳排水透氣,吸附力強,適度保水保肥力。
適用於多肉植物,有利於增加作物通氣性,排水性。富含微量元素
黑火山石:開採自印尼天然火山岩,富含礦物質及吸收水中雜質的雙重特性,質地堅硬、疏鬆多孔、透氣性良好,富含多種常量元素,長時間栽培不崩解,適用於多肉植物,呈中性
硅藻土:吸水、保水性能強,是作為多肉植物、景天、生石花等鋪面土,混入泥炭土中使用時要注意避免傷根
稻殼灰:質量輕,透氣性、保肥性好,吸附性強。含有植物所需的磷、鉀、鎂等元素。同時稻殼灰有很多的細孔,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PH值呈鹼性
貼文上標記的是配好的三種介質組合包,另外需要其他介質的盆友也可以參考網站上的多肉專用石哦
部分內容資訊參考園藝造景師:
@hop_hortidesign
#介質 #黃金 #比例 #多肉植物 #室內 #植物 #栽培 #泥炭土 #珍珠石 #發泡煉石 #城市小農 #plant #urbanfarmer #growing #media #ratio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嫁到新加坡 Sylvia in Singapor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拍影片兩年多以來,其實一直在摸索什麼樣的內容比較適合自己。之前的都太尷尬了,終於找到我的命定主題!你們看了就會知道我本人話有多多,根本唐僧。 ❤算命先生說我會在新加坡發光發熱❤ 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lovesg Instagram /...
「虎尾蘭發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黑松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嫁到新加坡 Sylvia in Singapor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Amy TV阿美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阿美美)虎尾蘭大量繁殖成功了發根了How To Propagate ...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繁殖虎尾蘭的2種方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水耕繁殖的味道與口感,YOUTUBE、PTT和網紅營養師 ...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水耕繁殖的味道與口感,YOUTUBE、PTT和網紅營養師 ...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種花木- 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虎尾蘭天然的清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問題]有關虎尾蘭水耕的疑惑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發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發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水耕發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虎尾蘭發根 在 虎尾蘭水耕發根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虎尾蘭發根 在 Urban Farmer 城市小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想再焦邊🍂?那就一定要在意空氣濕度~」
許多觀葉植物根系不能長期泡水,葉片卻需要60%以上的空氣濕度💧,部分雨林植物🪴甚至要80%以上!
實測陰天窗邊的空氣濕度約在65-70%左右(晴雨天將有差異),台灣氣候其實是很適合種植各種美麗的植物的,不過冷氣房內卻只有55%以下,一不小心就焦邊,但夏天不開冷氣真的不行呀!
該如何提升冷氣房內空氣濕度呢?
1、 將植物群聚,再對葉片噴霧,營造微氣候
2、使用加濕器💦
3、在盆栽下墊一個大水盤,水盤內放滿小石頭或發泡煉石,再將水加滿水盤,盆栽附近的空氣濕度就會稍微提高,也不會讓盆子泡在水中
4、部分需要高濕度的植物可以種在密閉的生態瓶中
🌿加碼分享各類植物需要的空氣濕度(此為搜集國內外網路資料統計而成,歡迎專家指正)
♦多肉植物 <40%(但也可承受高濕度環境)
♦虎尾蘭 40+%
♦粗肋草 50+%
♦彩葉芋 55+%
♦塊根植物 60+%
♦龜背芋 60+%
♦蕨類植物 70+%
♦蔓綠絨類 70+%
♦觀音蓮類 70+%
♦火鶴/花燭類 70+%
♦竹芋類 70+%
♦海棠類 80%
♦菇類 80-90%
♦芽/蔬菜種子發芽階段90+%
#空氣濕度 #humidity #humidifier #觀葉植物 #雨林植物 #室內植物 #加濕器
虎尾蘭發根 在 黑松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分享星點海棠換盆~一家烤肉三家香!
養了半年的星點海棠終於可以分株了💚💚💚
這次用的介質是泥炭土混多肉植物用土,這樣會比較疏水,很適合悶熱的台灣夏天,如此一來,植物就比較不會爛根而生病。
溫柔地把土撥開之後,找到適合分開的根部(用乾淨的剪刀)剪開,然後用點發根粉(類似營養劑)讓根部發得更快,再種到土裡就完成了!!✅✅
❤️❤️搭配之前就在蝦皮買好的漂亮盆器,擺起來真是賞心悅目。
#星點海棠 #銀后虎尾蘭 #虎尾蘭#彩芋 #urbanfarmer #積水鳳梨 #觀音蓮 #換盆
❤️IG帳號是 heysonglulu
https://instagram.com/heysonglulu?igshid=1x5jagzw941ny
虎尾蘭發根 在 嫁到新加坡 Sylvia in Singapor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拍影片兩年多以來,其實一直在摸索什麼樣的內容比較適合自己。之前的都太尷尬了,終於找到我的命定主題!你們看了就會知道我本人話有多多,根本唐僧。
❤算命先生說我會在新加坡發光發熱❤
粉絲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lovesg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sylvialovesg
工作郵箱 / sylvia19821106@gmail.com
✔✔✔今天影片出現的清單
本集影片介紹的書 / 一個新世界。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生猛螃蟹 / 實龍崗捷運站旁邊的wet market。
老師送我的麵包禮籃 / 官網: https://www.knotsandgifts.com/
復古綠烤麵包機 / 品牌:德龍 DeLonghi
提提研面膜 / 極輕絲系列。亮白款。新加坡官網: https://www.ttmask.com.sg/
羅勒口味橄欖油 / 烏節路上Isetan 的Johan Paris Bakery
吃播的火鍋 / 海底撈
茶樹精油 / Muji
室內植物 / 龜背芋,虎尾蘭。官網: https://hawaii.sg/
影片編輯 / 威力導演
相機 / Canon EOS M50
音樂 /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FTC: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Some of the links above are affiliate links.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support!
影片非贊助喔~有些私物的購買連結是聯盟行銷,非品牌合作。感謝你們的支持?
#ReadingVlog #一個新世界 #新加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_RNud4ngi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inA94O8DFnofl_dlAoKsUaNx1lQ)
虎尾蘭發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明麗
內容簡介:
探訪台灣在地日式老建築,時空背景回溯百年前,
一磚一瓦,一片牆一根柱,都有歷史和典故……
上個世紀,小小的台灣島在日本殖民下,
一座座日式屋舍、鐵道車站、糖廠、神社,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根。
金瓜石採礦風華,留下許多日式老宅和礦業文物;
嘉義林場帶動木業興盛,築起可觀的日式民居;
日本子民大量移居花蓮豐田,移民村藏有東洋生活樣貌,
甚至,因製菸業而築起鳳林一帶綠意環繞的菸樓聚落;
加上一條縱貫線鐵道開通,串起全台北中南七大經典日式風格車站……
這種種,成就了今日島嶼上、街巷間一簇簇溫婉細緻的建築風情。
◎28幢和風老屋──承載時代記憶與人文土地的故事
台灣這片土地,歷經1895~1945日本殖民五十年,從鐵道車站、州廳官舍、醫療院所,到糖廠、酒廠、菸廠、林場、茶廠,甚至連監獄、穀倉、碾米廠都有東洋氣息,處處可見日式建築的蹤影。
歷經時代演變,老屋修復或翻新,如今成了旅人懷舊尋幽的去處。本書精選全台28個日式特色建築,包含純日式屋舍,以及融入西方巴洛克、文藝復興建築語彙的和洋折衷式樣。
走進一幢幢日式老房子,看日治時期小販市場的景況、百年製茶廠的歷史珍寶;教職員的宿舍裡,重現教育家昔時的生活情境;走進日治時期監獄,一窺木造、磚造、鬼瓦融合,並開有「貓道」的監獄建築文化;紅磚搭配灰白泥牆裝飾的洋樓官邸,不分古今,持續散發古典與優雅氣息;旗山車站八角形尖塔散發的哥德風情,教人目光一亮;到碾米廠去看三層樓高的木造碾米機,在老建築裡來一趟稻米文化旅行……
建築是城市的風景,老建築更有著訴說不盡的故事。循著時光線索,在洋溢和風的屋宇中,一邊欣賞匠人的巧思,了解建築技法和美學價值,一邊聽舊時代的故事,還可學習茶道、劍道,穿上和服飲茶、賞日式庭園,了解日治時期礦業、林業、製糖、菸草產業的興衰景況,重溫百年前的生活情境。
◎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看熱鬧也懂門道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名詞是入門的功課。本書精選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帶你認識懸魚、鳥居、破風、鬼瓦各有何作用?屋頂、門廊、天井、雨淋板藏著哪些建築意涵?從而了解日式老屋經典的造型式樣、建材工法、裝飾擺設及生活空間運用等,見識早年的生活智慧,來一趟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旅行。
◎10個老屋特輯──散步懷舊街廓,新與舊演繹風華
一座日式建築,就是一個時代與土地的故事,串起豐厚的人文地貌。本書延伸10個老屋特輯,以「老屋改建新風貌,走入空間活用」的概念,帶你穿街走巷,在日式氛圍濃厚的屋舍、街廓間,來一趟和風小旅行。台灣從北到南皆有日式建築遺蹟可賞:
✽保有日治時期蓬勃商業街廓風貌的迪化街──早年台北城繁華的縮影,從南北貨、中藥材鋪,乃至轉型經營的藝文空間或餐館,融合新舊建築之美。
✽有背山環水地理優勢的大溪──日治時期陸續興建公會堂、武德殿與四連棟警察宿舍,百年來,老屋老樹相依相襯,保有濃厚的舊城風光。
✽自成一股文風的雲林斗六、虎尾街市──早年因虎尾糖廠設立,帶動運輸鐵道興建,讓雙城同時沾光,留下官邸、郡役所及日式宿舍群遺蹟,如今文創小店進駐,翻轉新意,飄揚著書香與咖啡香。
✽水陸運輸發達的哈瑪星──日治時期高雄港邊通往魚市場的一條鐵道,早年企業會社與行政機構紛紛進駐,日式傳統屋宇、和洋折衷樓房、老車站、日式茶亭與文史工作站,都是古蹟散步的亮點。
喜歡老舊事物的你,跟著這本書在島嶼上遊逛,悠閒尋訪日式老屋串起的街巷風情與人文故事。這些舊時代建築歷經整修或重建,改以咖啡館、民宿、食堂、書店、茶樓、文創空間面貌展現,洋溢嶄新的東洋風情,持續在島嶼上熠熠發光閃亮。
作者簡介:江明麗
曾任職於多家旅遊媒體記者,因職務跑遍世界,包括日本、荷蘭、德國、泰國、美加、中國、俄羅斯、埃及等,其中以中國、日本最為密集,目前專攻台灣旅遊、美食之報導。個人著作有《量身訂作住民宿》、《百年好店》、《嚴選正港台灣味小吃南部篇、東部篇》、《宜蘭美好小旅行》、《花蓮美好小旅行》、《嘉義美好小旅行》、《高雄美好小旅行》、《苗栗美好小旅行》等超過10本著作,現為自由撰稿者及HERE雜誌固定特約記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C9_bZn_Am8/hqdefault.jpg)
虎尾蘭發根 在 繁殖虎尾蘭的2種方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繁殖 虎尾蘭 的2種方法. 107,512 views107K views. Oct 16, 2018 ... (阿美美) 虎尾蘭 大量繁殖成功了 發根 了How To Propagate Snake Plant. Amy TV阿美美/. ... <看更多>
虎尾蘭發根 在 種花木- 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虎尾蘭天然的清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虎尾蘭天然的清道夫(龍舌蘭科) Sansevieria ... 極易栽種,只要剪下葉片將較近根部的切口朝下插入砂質地,約一個月後即會發根萌芽。 ... <看更多>
虎尾蘭發根 在 (阿美美)虎尾蘭大量繁殖成功了發根了How To Propagate ... 的推薦與評價
(阿美美) 虎尾蘭 大量繁殖成功了 發根 了How To Propagate Snake Plant. 74,157 views74K views. Jan 18, 2019. 1.2K.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