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半夜我忙完要回家,居然一路開回舊家,只能無奈調頭開回新家。開回到新家車庫的時候,我還不小心A到車門,有點慘,但我還是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倒車入庫回家睡覺。
第二天老公載小孩上學回來問我說那個車子撞凹是我用的嗎,我還突然想不起來,想說什麼事?我不知道啊?哈哈哈哈哈😂
然後昨天上班怕遲到想說坐計程車比較快,可能因為下雨天吧,我居然招不到計程車!然後我就遲到了;上班的時候找客人的東西找半天找不到,我同事看一眼就找到了;後來我同事說她不要跟我上班,我東西都找不到,連計程車都不會叫😂😂😂
最近處理事情的速度變慢、反應也變慢,一次只能記一件事,而且我真的沒有懷三寶,怎麼會這樣,有一種腦袋想休眠的感覺🤷♀️
這陣子育兒生涯終於有點突破了~兒子這幾個月常常說一些負面的話,很不好的那種喔!還說什麼不想被生下來,真的快氣死老娘;我跟老公百思不解,雖然我兒子很皮,但是他還是很幼稚的那種天兵小孩,我們在家講話也不會說那些不好的詞彙,到底為什麼~這幾個月教的好辛苦,一直想辦法引導他、理解他,試著找出原因,後來兒子說他原本不知道為什麼他說那些話我們要罵他,但現在他知道那是不好的話不能說。問他從哪裡聽來這些話的,他說是聽同學A說的。我請班上別的同學的媽媽幫我打聽到底是什麼情況,原來同學A真的很常對我兒子說一些負面的543的話,舉例:若有同學在走廊看別人在操場玩,同學A會說:你要跳樓自殺喔?
尬的!是不是很可怕!我老公直接跟我兒子說離同學A遠一點~但我發現真的要注意小孩的同學跟朋友,苗頭不對就要想辦法拉出距離,我最害怕遇到的是在爸媽面前很乖,爸媽不在的時候說出來的話真的很難聽的那種,但我也怕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呼,未來的路還漫長呢,一起加油吧大家!
#我的私藏美食名單中的一口烏魚子開團中!
#有在私訊問的人請加入康承親子好好買HoHoBuy社團就可以喊單啦~~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命》數位聆聽:https://orcd.co/godsplan 在與嘉賓對談之後,吳克群所創作的新歌《天命》有別於此前治癒系慢歌,這首歌裡融入了林書豪的人生經歷與感觸,吳克群坦言甚至想把林書豪受過多少次傷都寫進歌詞中,所以《天命》一定得是一首rap,在錄音的過程中自己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辦法ra...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的推薦目錄: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偉賢老師和您一起複習M&Y》效率和效益哪個比較重要呢?百度文庫解釋,效率和效益向來都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二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效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強調的是數量、產量。效益是完成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強調的是結果,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經濟的、社會的等等。經濟效益是指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效果和利益,強調的是產值。
可見,有效率不一定會有效益。比如:企業員工工作效率很高,但耗費很多或做的根本就是錯誤的事情時,其經濟效益就無法保證。再如,當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很高,但對社會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大量排污等,其社會效益就很低,長期來看其經濟效益也必然受到影響!
從經濟學角度看,只有當一個企業正常進行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在提高效率的同時,考慮各方面因素,保證其效益,這時才能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進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因此,企業應當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實現高效率和高效益發展的有效結合。
效率是完成一件事情的速度快或慢,效益是最後結果的大或小、對與錯或者正或負;無論是很快的完成一件結果很小或做錯的事,甚至是負效益的事,即高效率低效益;或者是很慢的完成一件正面結果很大很正確的事,即低效率高效益;都是非常可惜的!現代企業追求的是高效率與高效益兼具,我們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正面結果最大最正確的事,才是最有價值的!加油!(6-30)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 在 林伟贤老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偉賢老師和您一起複習M&Y》效率和效益哪個比較重要呢?百度文庫解釋,效率和效益向來都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二者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效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強調的是數量、產量。效益是完成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強調的是結果,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經濟的、社會的等等。經濟效益是指在經濟方面取得的效果和利益,強調的是產值。
可見,有效率不一定會有效益。比如:企業員工工作效率很高,但耗費很多或做的根本就是錯誤的事情時,其經濟效益就無法保證。再如,當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很高,但對社會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大量排污等,其社會效益就很低,長期來看其經濟效益也必然受到影響!
從經濟學角度看,只有當一個企業正常進行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在提高效率的同時,考慮各方面因素,保證其效益,這時才能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進而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因此,企業應當處理好二者的關係,實現高效率和高效益發展的有效結合。
效率是完成一件事情的速度快或慢,效益是最後結果的大或小、對與錯或者正或負;無論是很快的完成一件結果很小或做錯的事,甚至是負效益的事,即高效率低效益;或者是很慢的完成一件正面結果很大很正確的事,即低效率高效益;都是非常可惜的!現代企業追求的是高效率與高效益兼具,我們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正面結果最大最正確的事,才是最有價值的!加油!(6-30)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 在 吳克群官方專屬頻道 Kenji Wu'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天命》數位聆聽:https://orcd.co/godsplan
在與嘉賓對談之後,吳克群所創作的新歌《天命》有別於此前治癒系慢歌,這首歌裡融入了林書豪的人生經歷與感觸,吳克群坦言甚至想把林書豪受過多少次傷都寫進歌詞中,所以《天命》一定得是一首rap,在錄音的過程中自己嘗試了很多次都沒有辦法rap出自己想要的感覺,所以找來了喜歡的rapper那吾克熱一起合作,因為他的rap十分具有速度感和力量,讓人聽完之後會有一種全身熱血與瘋狂的感覺,也正如歌曲想要表達的生活裡,我們很多人都是小透明,要讓自己被看見,不是跪舔,而是一次一次站起來!
每個我們所熱愛的事情都“很值得很辛苦”
在《天命》MV中,不同于以往實景拍攝,也不是劇情MV,而是用了很多色彩視覺和細胞分裂的動畫素材,想要用細胞的分裂與再生來表達“我信命,但我不認命”的主題。
細胞發展過程中,並不會因為外力而中斷,寓意著人的命運不會因為外力或是人為阻擾而斷送,而是可以在一次次的刺激與一次次的分裂當中,越來越強。
而每一次在發展和分裂中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提供你履行天命時所需的力量與爆發力。所以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細胞都在為自己的天命一搏,更何況是作為生命主體的我們?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輕易放棄呢?我們更需要在逆風前行中,告訴這世界我可以,我曾受過傷流過的血和淚終究會給我最好的答案。
《天命》
OS:林書豪
Yo what’s up man
You ready?
Let`s go get them
那吾克熱:
面對敵人握緊拳頭 去當戰士們的領袖
將兄弟們的力量拚湊 為了目標一起拚鬥
眉頭緊皺把僅有的力量 親手浸透在彼此的心頭
這條路沒有盡頭,逆水行舟
我依舊行走,從未停留 Ay!
發現這條路,好像沒盡頭我
依舊在行走,卻不願停留過
銘記這每一刻,讓我們啟迪著
拒絕著懶惰,不停的One more
用應有的領袖氣質面對鏡頭還在信守不斷拚鬥
打敗所有陰謀,絕不停手My Flow 晶瑩剔透
究竟能聽不聽的清音頻已經侵入你的心靈
行業的菁英,足夠的信心,專注地傾聽,
讓你們,越聽越清醒
不管在新疆還是在北京
邁出的步伐從沒有過後悔的心
即使遠在他鄉我們隔著屏幕
也能融化你們心中的冰
每一次的困境讓我躁動
Tell me who I am
我習慣擁抱挫折不被操控
Tell me who I am
我的個性一向固執
Tell me who I am
這讓我心臟快速跳動
Now just Tell me who I am
吳克群:
被人將頭按進水面
再掙扎也沒人看見 尊嚴和呼吸全都被抽絲剝繭
拚了命要浮出水面
不仰求誰給我顏面 流的血讓我清楚知道 Who I am
那吾克熱:
想成功就得扛到最後一秒
哪怕韌帶撕裂
原諒我目中無人忽略一切
的態度,導致你直接被我肆虐
叫我Gank machine
直接殺進野區,無所畏懼地吞噬所有的BUFF
I`m tough 將會是對你最好的報復
正鋒相對在三岔口
隨便三下就拿下了Penta kill
你不敢插手,只能轉下游
找不到任何辦法就只能在
塔下乾發愁 So you know my bro!
Where you gonna go !
觀望四周,無路可走,只能夠垂下頭瑟瑟發抖
沒有任何挫折將我逼退
我將毫不浪費把握,每個機會,把它們擊碎
哪怕身體疲憊,那也絕對不會輕易將我擊退
體內積累的Power支配我擊潰所有的詆毀
這意味著我絕對不再沈睡像個猛獸
會讓你萬念俱灰
那吾克熱:
腦袋一片空,不知應該去向何方
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但我依然期待曙光
當我看見前方的一束光,彷彿找回了當初的希望
去放手一搏,勇敢的啓航
靈魂被激活,充滿著力量
傲人的氣魄,堅定的立場
在任何時刻,堅信著信仰
Ay!
OS:林書豪、那吾克熱
Stay strong y’all
作詞 Lyricists:吳克群Kenji Wu、那吾克熱 -NW
作曲 Composers:吳克群Kenji Wu、那吾克熱 -NW
演唱 Singer:吳克群Kenji Wu
饒舌Rapper:那吾克熱 -NW
口白OS:林書豪 Jeremy Shu-How Lin
製作人Producers:吳克群Kenji Wu、奧斯卡Oscar Wu
執行製作Associate Producer:李雨軒 Leo Lee
編曲Arrangers:Jacob Attwooll、奧斯卡 Oscar Wu、那吾克熱 -NW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建良 Eric Chen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Wonder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Bob Hor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 Echo Bar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 Alex DeYoung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DeYoung Master
💖《你說 我聽著呢》社會影音小說觀看:https://reurl.cc/yyDd1a
#吳克群 #天命 #你說我聽著呢
🔔 訂閱何樂音樂頻道:https://reurl.cc/mnKOn1
🔸更多吳克群消息🔸
▪ 吳克群官方臉書:https://ppt.cc/foo86x
▪ 吳克群官方Instagram:https://reurl.cc/QpWn3M
▪ 吳克群官方微博:https://reurl.cc/6gLVyb
▪ 何樂音樂 - 官方粉絲團:https://reurl.cc/pGg9b
▪ 何樂音樂 - Instagram:https://reurl.cc/Xo4mR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匱乏經濟學》裡面的「稀缺心態」。
「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進入一種「隧道效應」,同時也會讓我們進入一種「預支」跟「透支」的生命形態。
那除了隧道效應,跟預支與透支之外,稀缺心態還會怎麼樣全面性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接下來談第三個影響哦!第三個影響就是,稀缺心態會導致我們沒有辦法留下任何的餘裕,也就是沒有多餘的「時間」跟「空間」。
其實你不妨想一下,為什麼那些窮人他們會覺得生活特別的累?
其實回到真實的生活現場裡,如果你活在一種「花一塊錢」都要糾結、比較一下;花一點時間都要考慮再三,這個時間用在別的地方會不會更有效?
這樣的一個思維,直覺上看起來好像都是很審慎評估的,但其實如果你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分錢都要進行這樣的執行的話,那會讓你造成很龐大的心智負擔。
而這些心智負擔會消耗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精力,進一步又強化了你的「隧道效應」,因為你已經沒有辦法再處理別的訊息了!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你使用手機或者使用電腦,你裡面預備要執行的程式太多,你都沒有去把它刪掉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開機、每次關機,或者是每一次執行新的程序,花很長、很長的時間。
甚至於你有一種好像覺得自己的手機,自己的電腦跑不動的感覺!那為什麼會跑不動?就是因為你的不管是記憶體,還是CPU,它都沒有餘裕啊!
就像我們開車在路上,以一般的交通研究來說,如果一個道路的佔有率,超過了85%,它會塞車的幾率是100%的。
因為當車子多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只要其中有一個司機,腳踩了一下剎車,那麼後面所有的司機都會連鎖反應的踩剎車。
你可能有過那種經驗,開車在高速公路上,然後塞車塞了一陣子,你覺得前面一定是有什麼問題,或者是一定有什麼事故。
結果呢你慢慢開,開到了某個階段,你就可以盡情的踩油門,你也沒看到有什麼事故,沒有什麼意外呀!
對呀,因為當那一個區段的車子的佔有率,超過了一定的比例,其實根本不用有任何的事故,就會導致整體的速度放慢下來。
那麼你想想看,在你的生活裡不管是時間、不管是金錢,是不是也是如此?
就像是如果你平常沒有儲蓄的習慣,你平常沒有做時間規劃安排的習慣,特別是幫自己安排休息的時間。
是不是任何的意外,都會導致你的時間或財務,整體的崩潰,這就是因為「稀缺心態」導致你沒有餘裕啊!
那你可能會想那「稀缺心態」導致沒有餘裕,到底是因還是果呢?其實我會覺得它是互為因果的。
因為有很多時候,比如說工作來講好了,你總覺得要把時間塞滿,才叫做有做事;可是呢,我反而在自己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我有特別提醒!
千萬記得哦,不要以為把時間塞滿叫做「有效率」,真正有效率的人,反而要把自己的休息,把自己的放空,有意識的排進自己的行事曆。
因為我雖然這種時間的餘裕,看起來好像會讓一個人效率沒有辦法提高,但是它帶來的整體的正向回饋,是非常高的。
因為你心中覺得自己可以休息,它就是一種很奢侈的心理感受,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用急忙、不用匆忙。
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會感覺更放鬆、更自在;就算犯錯了也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奢侈呀!而這樣的享受感、奢侈感,對於一個人的主觀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金錢也是一樣,今天你可以花一筆錢,不用太考慮它的CP值,或者是不用太考慮它的對價關係;在合理的範圍裡,這樣的感受,是不是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棒呢!
所以呢,如果長期讓自己處在「稀缺心態」裡,這真的很容易讓人沒有辦法有任何的餘裕;而這裡面最凸顯的,就是從小到大我們接收的信念。
好像有些人會覺得休息是不好的,或者是好像買一些對自己好的東西,就叫做浪費錢!你沒發現其實不一定是你沒時間沒錢,而是你的信念,導致你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留有餘裕啊!
而第四個稀缺心態影響的部分,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會引發我們認知頻寬的不足,什麼叫「認知頻寬」呢?
它就是我們所有、所有認知能力的總和,包含我們去計算權衡,包含我們去關注一件事,包含我們決策去執行,甚至於是抵抗誘惑的能力,這些都是我們的認知頻寬。
就像是前面舉的例子一樣,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心智的CPU。
你可以感受一個情境噢,你手上正在忙一件事,同時有人找你講話,而這個時候旁邊的電話又響了;然後你發現你後面正在燒開水的水壺的聲音,也發出了煮沸的聲音,請問一下這個時候,你能夠同時做好這些事嗎?
可是呢,有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可以同時做好很多事。所以呢,你同時應付別人、同時眼睛在看螢幕,然後還瞄一下你的手機響的那個畫面到底是什麼?
然後腳呢,同時往後走,你會發現這樣的狀況就是,你每一件事情感覺上都做了,但是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
然而久而久之呢,這一定就會傷害我們對於長期真正重要事物的規劃。什麼叫做「長期規劃」?
在財務上面,就包含有意識的儲蓄,有意識的去理財,然而對個人而言,就是有意識的去學習,去運動、去健身。
可當你的認知頻寬還不夠的時候,你可能都會在忙於這些表面的事物,所以那些投資未來的事情,要麼你就根本不在乎,要麼就是你理論上知道要在乎,但是你實際上根本沒有去做。
所以呢,它會造成一個很矛盾的現象,理論上來說對一個窮人就是沒有錢,可是你會發現,他們要麼就是太過在乎錢,要麼就是太過不在乎錢,而且我遇到蠻多的是太不在乎錢!
怎麼說呢,先不管他們表面上的認知如何,回到他們的行為,你會發現這些進入財務惡性循環的。
常常是透支他們的信用,常常是衝動消費、衝動購物,常常是把錢花在短期的享受,而不是長期的投資!這就導致他們的債務永遠沒有還完的一天,而且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
那如果體現在時間的管理上,你會發現這樣的人,他們理性上都知道,他們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
可是他們通常在實務上,就會關注太多的事情,而關注太多的事情,因為自己的恐懼,而恐懼就是稀缺心態,又會導致他們認知頻寬嚴重不夠。
所以呢,在他們的心中,再茲念茲的都是那些沒有做完的、應該去做的,或者是很急迫、有壓力的那些事,這就是心理學裡面講的「蔡尼格效應」。
那些事情一直縈繞在他們的心中,那也因為如此,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頻寬去處理真正重要的事。
於是更容易出現錯誤的決定,然而在錯誤的決定之後,又會導致他們的時間跟財務更加的稀缺。
聽出來了沒有,其實當你沒有給自己餘裕,當你把自己的認知頻寬全部佔滿了之後,那只是讓你有一個好像「你很努力」的錯覺,就像我常說的,你無論做任何事情,你不能讓自己只是很努力而已。
你要讓自己很清楚知道,你為什麼做、你為何而做?而當你做它能得到什麼,並且去檢核是不是真的能夠得到。
然而這一切的動作,都需要你在心中要先「留有餘裕」,而且要能夠留下你的認知頻寬。
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發現了,這一切的結果好像跟我們內在一些很核心的信念是有關的。
沒有錯!其實我們的信念,都受到我們過去的經驗,還有原生家庭的影響。
尤其是我們在面對財務的時候,原生家庭到底在你的心中種下什麼樣的信念?這個是你需要好好的認真看待的。
如果你沒有發現這些,或者是你沒有好好的覺察這些的話,你會發現你可能很看不慣自己父母親,面對財務的方式,然而你很有可能就複製了他們的行為。
又或者是你的父母親真的很有錢,可是你因為自己內在的一些功課沒有穿越,你會反其道而行,從此討厭錢。
可是你的理性上,又知道自己必須要好好的看待錢,然而你的行動怎麼樣就是做不到,我相信置身其中的你一定很辛苦吧!
所以呢,這些稀缺心態,導致我們信念跟行為的因果關係,我覺得它們真的很重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去看看,自己在面對金錢面對財物的時候,你的核心信念到底是什麼,而又怎麼來的?
並且從中找到適合自己調整的方法,用很實際的,不管是記帳啊,財務規劃,讓自己活出一個更富有的人生。
其實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加入嘉玲老師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
尤其是【理財心裡學】哦,到6月30號的晚上12點前,都可以用1399的優惠價加入學習。
我想無論你的功課是面對財務,還是更廣大的人生怎樣活得富有,這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你加入了嗎?歡迎你的加入~
然而更希望你透過我們這一系列的分享,讓自己開始活得更好,活得更自由;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理財心裡學】,相關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你的加入。
也期待你能夠把握6月30號1399的特別優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處理 事情的速度 很 慢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由演奏李斯特「鐘」的同學寫下他練琴時的「自我對話」,如何克服這些艱難的練習曲?另一方面他也窺見這個奇特現象:為何大師常說自己不太練琴?!
———————————————
以前總會懷疑困難的技巧怎麼有辦法彈的順暢,就算音都彈對了速度也是非常緩慢,#但能夠放鬆演奏之後根本沒有問題,常常練的太熟導致速度衝太快,像是我之前練的蕭邦練習曲25-5,譜上標記的速度大概是180,然而在上台前因為緊張的關係竟然不小心把速度彈超過200,雖然彈這麼快是不好的,但也證明了 #只要放鬆,#速度完全不是問題(所以李希特的蕭邦練習曲才能飆這麼快,同時我也發現要有能力彈到那麼快才有心思作音色上的表達,若能夠彈奏的速度上限只有180,再加上音色的處理之後大概就只能用160的速度演奏了)。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覺得已經不像傳統認知的『練琴』了,#比較像是不停的與自己對話,在做兩音連結的練習時,除了要仔細觀察手部的動作,同時也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想事情(常常想說來慢練一下,一個小時就過了),兩音連結練到手指站穩後,就要開始找運動模式,➡️這時候不是拼命彈就可以了,➡️過程中需要一直去思考如何成功找到運動模式(透過觀察手指、反覆提醒自己放鬆彈奏的基本原則...),還有一個重點是 》不要去想『我今天一定要找到這個運動模式』,要是練習時一直想著這件事情,大概永遠都練不起來,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練琴就是不停的與自己對話。
因為有上台的壓力,隨著時間越來越近就會越想趕快練好,這時候就會逼迫自己每天都要達到一定的目標,#然而這是阻礙你進入放鬆運動狀態的一大原因,我覺得要進入放鬆的運動狀態的關鍵就是:順其自然,為了不要被上台的壓力打亂練琴節奏,只能不斷的與自己對話,「告訴自己要放下一切,時間到了就會練起來了」,這樣的效果往往超乎想像,練琴非常的有效率,感覺每天都在進步,一旦又開始被壓力綁架,有著命令手指趕快找到運動模式的想法,練習就會開始在原地打轉。
另外,放鬆練習有一個跟一般苦練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倍速的成長」,前面一兩個月都是慢練,到第三個月可以加快找運動模式,這個時候其他人大都已經用力抓緊練完曲子了。建立過程中,大約半年是初步練完一首曲子的時間,不但放鬆了而且速度也可以很快,音色處理上也有了輪廓,三個月就練完曲子的人基本上之後的時間就是繼續的練熟,速度可能可以再快一點點,但幾乎到了極限,而且手很緊很痠的問題依然存在。困難曲子要在音樂性跟技巧都能得心應手的演奏,我覺得要一年,一年感覺很久,別人都練三個月就可以上台了,然而我敢肯定用力抓緊練一年的成效是不可能超過放鬆練習的,所以耐心真的很重要,當你看到別人都練完的時候,還是要穩住自己的情緒,乖乖慢練。而且真的不要小看放鬆練習的「倍速成長」,起初一首曲子需要一年,但之後遇到技巧相似的曲子,就只需要半年,再來可能只要三個月、甚至一個月,#我可以感受到為何很多大師都不太需要練習,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朝這個方向越來越近,那其他用力苦練的人可能受傷了,或是卡在一個瓶頸而遲遲無法跨越。(完)
———————————————
透過經驗陳述,大家可以瞭解怎麼練最有效率。通常演奏越難的曲子需要更用力控制,但我們選擇另一條路,很高興這位同學能放鬆演奏世界公認最難的曲子之一「鐘」,這是一個相當卓越的紀錄。
✨周子硯/20歲/
✨手指建立時間:3年
✨指導/Dawson L.
《影片為蕭邦練習曲演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