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一個幼兒園社團發的文....不管孩子是不是讀了幼兒園、未讀、或者畢業!我想裡面還是有些內容,希望大人都可以思考。
群組最近的聲音很多....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遇到好老師,每一個老師也都希望遇到好家長,都希望對方能成為我們心中的那位「對的人」。
但是是否自己想過,自己願意先成為一個對的家長嗎?願意當一個對的老師嗎?願意成為別人的貴人?願意做一個良善的好大人幫助每一個孩子們?
很多時候家長可能在不瞭解、不清楚、甚至不負責的情況下選擇了幼兒園(畢竟這不是我們的專業領域)。我們也因為早期觀念建立,相信老師就是與「專業」劃上等號,我們也因為孩子需要學習「社會化」等等因素讓他們參與了教育。
殊不知...現在的老師「專業」與「不專業」的都很多,差異也大。(而專不專業在於人的角度不同,也有所不同)。相信群組裡一定很多老師,但身為老師的您該如何提升「專業」,該如何提升「信任」,該如何為身為教育人應有的「態度」負責。
殊不知....現在的家長遇到問題,不是解決!許多只是盲目的追尋自己想要的答案。或是要求孩子,這就是「社會化」你該適應。卻少有大人想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也沒想過這些需要面對的人僅是孩子,卻要他承擔這個沉重的名詞,拿著大人也是在工作上,會遇到的「社會化」來比較。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真的關心孩子們受教育是為了什麼?我們自己是否不足?是否該為了孩子一起學習、修正。
在群裡一定有好老師遇到好家長、好老師遇到不好的家長、不好的老師遇到不好的家長、好家長卻遇到不好的老師....
對於老師....我想說的是這真的是很神聖的工作,不是有證、有讀這科就代表夠格....那個格是你的品格、你的態度、你的溝通、你的理解、你的包容、你的有愛、你的觀察....很多都需要具備。更重要的是你在乎孩子的安全,不讓他們受傷,尤其是孩子的心....所以當老師真的難啊!但我真的遇過讓家長尊敬跟一輩子感念的幼兒園老師。老師如果要人尊敬,也必須要拿出自重與尊重他人的態度出來,希望老師們不是只是來上班。加油!厲害的老師不需要說自己多認真、多辛苦,只需要多付出、溝通,家長認同後你會得到更大的反饋。
而家長們⋯孩子是我們自己生的,孩子的好壞我們是最大因素,當然大家都第一次當父母,會一直遇到沒遇過的教養問題,會很無助,但當尋求問題解決時,請先學習察覺自己,檢視自己帶孩子的方式,觀察自己對孩子的教養是否正確,與是否願意修正自省。
我們將孩子放入幼兒園後,常要求老師要做好,但自己在家卻沒有一起協同老師幫助孩子(舉例....戒尿布這件事,我想很多家長是週一週五老師戒,假日尿布又穿回去,孩子一直被不同的方式混亂者,就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戒斷。另一個例子....吃飯,常說孩子吃飯慢,當然有一部份孩子是天性,但我常在外面看到吃飯配手機、電視的孩子、吃飯挑食、吃飯被餵的孩子(已經2Y以上...孩子只要願意吃1y就能讓他自己來,剩一些尾巴時大人在輔助就好),每一個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以前都該試著讓孩子練習(吃飯、穿衣、告知上廁所,甚至能自己上)這些基本,就算是做不好不熟練也沒關係!但千萬不要有去幼兒園老師會教的想法。
請試想光新的一年,老師一次要新認識這麼多孩子,幫每一個孩子做這麼多事情,如果每個孩子做任何事都需要被幫助,一天下來,老師課也上不到,也無法了解這個孩子。家長又只關注者自家的孩子是否妥善被照顧,忽略了其他孩子,孩子的受教權益也被影響,長時間下來,老師情緒爆炸或者態度冷漠,家長不信任也出來,惡性循環之下,就出現只會謾罵的家長、老師在互相對立者,我們雙方該做的是一起為每一個孩子們好,互相學習、協助一起共好才是教養的根本。
而這裡的每一篇文章,我想大家解讀都不會百分百一樣,因為我們的經驗、背景不一樣,看到的角度也不一樣,我們不是當事者也無法親身經歷。
而發文者也不一定正確詳述....看文者甚至不會詳讀、詳答別人的文,也可能只看自己想看的,回應自己想說的,或者跟著別人的話走,這種情況下文變得無法客觀....也很容易偏向。
因為在探討事情時,大部分的大人都忘記自己曾經是孩子,都用著大人的視野看著孩子.....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每一個孩子公平的對待。
群組裡許多意見肯定有正反兩方(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其實寫這麼多,也是希望大家看到群組裡的問題,都該多角度觀察、不帶情緒、審慎思考、回應。盡量給予正向、客觀、不批判、虛心學習。
最後我們該做的不是分化家長、老師,而是該努力讓家長、老師變得更好。當然還是希望大家用「良善」教育著孩子們,孩子們才能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長大才會用愛回饋。
文可能寫的沒有很順⋯⋯但還是希望大家能好好思考加入群組究竟為了什麼?
虛心受教例子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駕馭不適圈》:最怕坐在副駕駛座,還指指點點
很多朋友認為我很有耐心,
其實他們大錯特錯,
我超沒耐心,但你看不出來。
因為我有兩種溝通模式:
「客套系統」和「真話系統」
決定我用哪個系統的關鍵是,
對方是否真心想脫離舒適圈。
當對方請教我,卻早預備藉口時,
我就會開啟「客套系統」,
比如像有人問:
「歐陽老師,
要怎麼樣才能跟你一樣出書?」
我說:「你可以先從每天
在臉書上寫100字文章開始。」
你:「可是我工作很忙……」
我:「哦哦哦!那真的很辛苦。
其實也不一定要出書啦!」
注意到沒有?
這就是客套系統。
因為我知道這類型的人,
要的不是方法,
而是要你認同他的藉口。
但有另一種人,是真心想改變,
這時,我的「真話系統」就啟動了!
「歐陽老師,
我的文章點閱率為何不高?」
「你寫得不錯,但用詞太拗口,可以口語化些;
再來,試試看104法則,10字一行,4句一段。」
給完建議的隔天,
他還真的就做到了!
我知道那不容易,
因為脫離舒適圈是逆人性的。
也正因如此,
成功的人才如此稀有。
好,重點來了!
那脫離舒適圈有方法嗎?
很多人以為脫離舒適圈,
靠的是「堅苦卓絕」,
這有說跟沒說一樣。
直到讀完《駕馭不適圈》,
我簡直跟阿基米德
從浴缸跳出來一樣,雀躍不已!
《駕馭不適圈》是由法拉‧史托所寫的,
她是英國優秀的總編輯和記者,
她根據自己自身經驗,
以及採訪過的成功人士,
開發出一套駕馭「不適圈」的方法。
這套方法叫做:「123間歇心法」
第一步,承認自己的恐懼
第二步,找出令你不適的事物
第三步,化不適為安適
如果你只習慣看封底抓要點,
這本書到這算是講完了。
但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內文比封底還要精采100倍!
作者文筆很詼諧,翻譯也非常到位,
是我見過少數讀起來酣暢淋漓的翻譯書。
我從書中得到兩大啟發:
一、主動爆料自己害怕,才是真正的堅強
人為什麼無法脫離舒適圈?
因為比起失敗,
我們更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明明想改變,
卻怕失敗後大家會笑你。
所以你乾脆退回舒適圈,
避免面對別人的看法。
解法是:
「搶在別人之前,爆料自己的害怕。」
為什麼呢?
因為當你主動爆料自己的害怕,
你就會進入「挑戰模式」,
這種模式會引發正面情緒。
而且更有趣的是,大家喜歡。
舉個例子,
我以前演講時,
很怕問聽眾問題,
因為要是沒人回答,
氣氛就會非常尷尬。
可後來我領悟這招後,
只要沒人回答,
我就會這麼說:
「唉呀!氣氛有點尷尬,
我們直接跳過這回合好了!」
神奇的是,
聽眾笑了,我也放鬆了。
然後就有人自願回答了!
二、聽是一回事,「聽進去」又是另回事
我發現,
成功者和失敗者,
都有各自的「循環模式」。
成功者循環是這樣:
嘗試→回饋→修正→再嘗試
失敗者循環則是:
嘗試→回饋→藉口→嘗試
你發現兩者的差別沒有?
最大的差別就是:
虛心受教,修改錯誤
失敗者只是假裝聽建議,
但並沒有聽進去,更別說改變了。
舉個書中我很愛的例子,
達美樂曾在披薩界呼風喚雨,
可後來執行長派屈克發現,
達美樂業績不斷往下掉。
他找到變心的前粉絲,找出問題。
原來,由於達美樂把重心放在「外送」,
導致忽略披薩真正的重心:「味道」。
好,如果你是執行長,
你接下來怎麼做?
我猜可能就是開開檢討會,
主管開示一下,就結束了。
但這樣做是沒用的!
派屈克下了一手險棋:
他把這些試吃者提出的反饋,
當成行銷廣告的重點,
在全美電視頻道上,反覆播放。
你說:「這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別急,還沒完呢!
達美樂把這個宣傳活動,
取名為「披薩變身記」。
他們帶了全新配方的披薩,
到那位罵最兇的顧客家中,請他試吃,
全程錄影,再放進廣告中。
這手險棋竟然見效了!
三個月內,達美樂買氣回溫、股價上漲。
達美樂做對了什麼?
他們真心把回饋聽進去,做出改變!
我知道你有夢想,
也知道你願意付出改變。
如果說「不適圈」是輛車子,
你正要開這輛車子。
好,那最後,
請你幫我確定一件事就好,就是:
你是坐在駕駛座上?
還是坐在副駕駛座上?
成功者
坐在駕駛座,駕馭不適圈;
失敗者
坐在副駕駛座,
還對駕駛指指點點。
駕馭不適圈,
就從拒絕坐副駕駛座開始!
......................................................
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802
#歡迎分享
#采實文化
#忠言是成長最好的養分
#常經歷不適才能建立思考模式
#很久沒看到這種理論兼顧趣味的好書了
虛心受教例子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書推薦】《駕馭不適圈》:最怕坐在副駕駛座,還指指點點
很多朋友認為我很有耐心,
其實他們大錯特錯,
我超沒耐心,但你看不出來。
因為我有兩種溝通模式:
「客套系統」和「真話系統」
決定我用哪個系統的關鍵是,
對方是否真心想脫離舒適圈。
當對方請教我,卻早預備藉口時,
我就會開啟「客套系統」,
比如像有人問:
「歐陽老師,
要怎麼樣才能跟你一樣出書?」
我說:「你可以先從每天
在臉書上寫100字文章開始。」
你:「可是我工作很忙……」
我:「哦哦哦!那真的很辛苦。
其實也不一定要出書啦!」
注意到沒有?
這就是客套系統。
因為我知道這類型的人,
要的不是方法,
而是要你認同他的藉口。
但有另一種人,是真心想改變,
這時,我的「真話系統」就啟動了!
「歐陽老師,
我的文章點閱率為何不高?」
「你寫得不錯,但用詞太拗口,可以口語化些;
再來,試試看104法則,10字一行,4句一段。」
給完建議的隔天,
他還真的就做到了!
我知道那不容易,
因為脫離舒適圈是逆人性的。
也正因如此,
成功的人才如此稀有。
好,重點來了!
那脫離舒適圈有方法嗎?
很多人以為脫離舒適圈,
靠的是「堅苦卓絕」,
這有說跟沒說一樣。
直到讀完《駕馭不適圈》,
我簡直跟阿基米德
從浴缸跳出來一樣,雀躍不已!
《駕馭不適圈》是由法拉‧史托所寫的,
她是英國優秀的總編輯和記者,
她根據自己自身經驗,
以及採訪過的成功人士,
開發出一套駕馭「不適圈」的方法。
這套方法叫做:「123間歇心法」
第一步,承認自己的恐懼
第二步,找出令你不適的事物
第三步,化不適為安適
如果你只習慣看封底抓要點,
這本書到這算是講完了。
但這本書最有意思的地方是,
內文比封底還要精采100倍!
作者文筆很詼諧,翻譯也非常到位,
是我見過少數讀起來酣暢淋漓的翻譯書。
我從書中得到兩大啟發:
一、主動爆料自己害怕,才是真正的堅強
人為什麼無法脫離舒適圈?
因為比起失敗,
我們更在乎別人的看法。
你明明想改變,
卻怕失敗後大家會笑你。
所以你乾脆退回舒適圈,
避免面對別人的看法。
解法是:
「搶在別人之前,爆料自己的害怕。」
為什麼呢?
因為當你主動爆料自己的害怕,
你就會進入「挑戰模式」,
這種模式會引發正面情緒。
而且更有趣的是,大家喜歡。
舉個例子,
我以前演講時,
很怕問聽眾問題,
因為要是沒人回答,
氣氛就會非常尷尬。
可後來我領悟這招後,
只要沒人回答,
我就會這麼說:
「唉呀!氣氛有點尷尬,
我們直接跳過這回合好了!」
神奇的是,
聽眾笑了,我也放鬆了。
然後就有人自願回答了!
二、聽是一回事,「聽進去」又是另回事
我發現,
成功者和失敗者,
都有各自的「循環模式」。
成功者循環是這樣:
嘗試→回饋→修正→再嘗試
失敗者循環則是:
嘗試→回饋→藉口→嘗試
你發現兩者的差別沒有?
最大的差別就是:
虛心受教,修改錯誤
失敗者只是假裝聽建議,
但並沒有聽進去,更別說改變了。
舉個書中我很愛的例子,
達美樂曾在披薩界呼風喚雨,
可後來執行長派屈克發現,
達美樂業績不斷往下掉。
他找到變心的前粉絲,找出問題。
原來,由於達美樂把重心放在「外送」,
導致忽略披薩真正的重心:「味道」。
好,如果你是執行長,
你接下來怎麼做?
我猜可能就是開開檢討會,
主管開示一下,就結束了。
但這樣做是沒用的!
派屈克下了一手險棋:
他把這些試吃者提出的反饋,
當成行銷廣告的重點,
在全美電視頻道上,反覆播放。
你說:「這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別急,還沒完呢!
達美樂把這個宣傳活動,
取名為「披薩變身記」。
他們帶了全新配方的披薩,
到那位罵最兇的顧客家中,請他試吃,
全程錄影,再放進廣告中。
這手險棋竟然見效了!
三個月內,達美樂買氣回溫、股價上漲。
達美樂做對了什麼?
他們真心把回饋聽進去,做出改變!
我知道你有夢想,
也知道你願意付出改變。
如果說「不適圈」是輛車子,
你正要開這輛車子。
好,那最後,
請你幫我確定一件事就好,就是:
你是坐在駕駛座上?
還是坐在副駕駛座上?
成功者
坐在駕駛座,駕馭不適圈;
失敗者
坐在副駕駛座,
還對駕駛指指點點。
駕馭不適圈,
就從拒絕坐副駕駛座開始!
......................................................
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7802
#歡迎分享
#采實文化
#忠言是成長最好的養分
#常經歷不適才能建立思考模式
#很久沒看到這種理論兼顧趣味的好書了
虛心受教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父母的集體焦慮「孩子怎麼教不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我的工作領域來說,一個孩子個性的養成,或者一般所謂的品德教育,其實對於和諧社會會有無法替代的優先性。 ... 還是持續切割與責備? 張媽媽的選擇,讓我虛心受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