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一些很棒的虛擬實境 (VR) 遊戲,但 VR、AR 和 MR 將以比遊戲更多的方式,塑造我們的未來。以下是已經採用 VR 的行業列表,以及這將如何影響該行業的未來。
對於那些不太了解 VR 的人,這裡有一個非常簡短的定義:VR 是用於描述某人可以探索,和與之交互的電腦生成環境的術語。使用者沉浸在環境中,大腦基本上會被誘使,認為某人在虛擬世界中看到的是真實的……
同時也有1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虛擬環境應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3S Markets「全球科技智慧應用」市場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電腦王阿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12. 虛擬環境與套件 - Python 3.7.0 說明文件 的評價
- 關於虛擬環境應用 在 NVIDIA + VMware從應用到管理-GPU虛擬化大詳解線上研討會 的評價
虛擬環境應用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D 虛擬技術,正在顛覆真實世界!電動車、半導體、新零售領域又有哪些切入契機?
達梭系統和代理商士盟科技,帶你用快狠準的建模策略劃破虛實界線、大秀創新應用實力
加入達梭系統 3D 體驗周論壇,馬上收看模擬分析及應用多支精采影片 >> https://supr.link/Li7Xt
▪SIMULIA 結構模擬分析
▪CST 電磁模擬分析
▪Opera 變壓器分析環境範例
▪XFlow 流體力學分析
▪3D 體驗模擬分析應用
虛擬環境應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虛擬環境應用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環境生態考慮
11:37 推廣綠色生活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YRXRxvwLAM/hqdefault.jpg)
虛擬環境應用 在 電腦王阿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其實很多人與人的交流都被迫中斷;尤其是與國外友人、同事遠距離或跨國的交流也越來越困難,傳統的視訊通話也不一定能完全滿足人們在社交、工作、商務等各方面的需求,此時 VR 就是一個蠻不錯的選擇,不管對方在天涯海角,都能在同一個虛擬空間中一同交流互動。
而今天要介紹的「XRSPACE MANOVA」打造了一個可以讓全世界各地的人能在一起生活娛樂的虛擬世界,在同一個空間中能容納數十甚至上百人以VR的形式互動,讓一級玩家的世界即刻來臨!
XRSPACE MANOVA 銷售管道(電腦王阿達讀者九折折扣代碼:KOCPC):
https://shop.xrspace.io/products
中華電信購買:
https://www.cht.com.tw/home/consumer/mobservice/device/smart-watches/000600003049#color:712208269102
中華電信租賃方案(七天只要350元)
https://www.emome.net/channel?chid=106&pid=4433
#XRSPACE #MANOVA #VR
00:00 前言
01:55 開箱
06:24 XRSPACE MANOVA 基本介紹
08:09 XRSPACE 各區域環境簡介
13:06 遊戲與其他應用
15:41 結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HPSehDCXx0/hqdefault.jpg)
虛擬環境應用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之下冇得飛,喺屋企對住四埲牆好鬼悶?唔使驚!除咗去 Staycation 同Flycation 之外,有無諗過喺屋企可以隨時用隨意門週圍去?今日介紹嘅法寶就幫到你!
講緊嘅就係呢款 au XR Door!等我 download 嚟玩下先!
今日我就喺呢一條走廊,試一試呢個 au XR Door 有幾勵害!只要將手機鏡頭放到一個比較空曠嘅平面上,當個 app scan 到一個合適嘅位置之後,佢就會有一道門出現。行近度門度,然後你再點擊一下門柄個位,你揀嘅風景就會喺你眼前出現!
而家個 app 內置咗好多個唔同嘅地方同場景,例如日本嘅沖縄、伊勢志摩、意大利古城、同埋德國嘅建築,亦都可以體驗唔同嘅酒店,甚至有啲得意嘅遊戲,例如恐龍射擊添,係咪好過癮呢!
喺唔同場景裏面,只需要移動手機,就可以盡情體驗嗰個場景。不過喺專心遊覽嗰個場景嘅時候,都要留心身邊嘅環境以免撞親啊嘛!
而家呢個 app 支援 iOS11同 Android 8 以上嘅手機系統,不過如果你 Profile 喺香港或者馬來西亞,暫時就只係開放俾 iPhone 用戶,而 Android 手機就暫時搵唔到呢個 app。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ORaIj9QWM/hqdefault.jpg)
虛擬環境應用 在 NVIDIA + VMware從應用到管理-GPU虛擬化大詳解線上研討會 的推薦與評價
本次直播研討會將帶來新一代虛擬桌面思維議程,詳解VMware Horizon 搭載NVIDIA GRID vGPU 如何讓傳 ... ... <看更多>
虛擬環境應用 在 12. 虛擬環境與套件 - Python 3.7.0 說明文件 的推薦與評價
簡介¶. Python 應用程式通常會用到不在標準函式庫的套件和模組。應用程式有時候會需要某個特定版本的函式庫,因為這個應用程式可能需要某個特殊的臭蟲修正,或是這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