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算是第一次夜觀,
走了四個多小時,
收穫算不錯,
但我這眼力從頭到尾只看的到一堆樹而已,
全部都是由女友跟同行的高手指點才有得拍。
那當然身為專業不肖學生的我,
大部份的名字都不記得,
只記得了紅竹、蚰蜒、青蛇、食蛇龜這類好記印象深的。
值得一提的是,
照片中有一隻路殺的食蛇龜,
他的頭銜很長,
二級保育類動物,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台灣原生種。
想關心一下他們處境的,
在此附上連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9199
因長期被不肖人士抓去「外銷」中國,
數量一直在減少中。
不幸的是,除了被抓之外,
還有像路殺等等這樣那樣的原因在向他們索命。
當然以台灣政府對待原生種的政策,
食蛇龜的遭遇不孤單,
台灣還有很多的原生種跟他們遭遇差不多。
我人小力薄,
也不敢想可以影響到什麼,
但我慢跑看到路殺的蛇跟小動物的頻率高到…
比正常人吃麥當勞的頻率還要高很多。
所以當你看完這些照片的時候,
如果可以,請在心裡記一下:
開車/騎車的時候提醒一下自已,
慢一點,尤其是晚上。
對行車安全、小動物的安全都更有保障,
不是嗎?
再請大家多多幫忙了。
題外話,
照片沒什麼特別厲害的,
歡迎隨意分享,
但請記得 # 出處,
因為以前職業的職業病,
我很在意這件事。
#已成年登山隊
#夜觀
#別問地方窩不會說的
#開車慢一點心情放鬆一點
蚰蜒台灣 在 蝶小小的自然影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頭來了.....
這畫面老實說是比較不舒服一點。
這類唇足綱的生物,
最大的特色即是第一對步足特化成顎足,
(埋在頭部底下的就是了)
顎足可以用來捕食注射毒液,
在台灣蜈蚣有一個近親,就是蚰蜒,
馬陸外型雖然很相像,
但其實兩者是分屬不同綱的生物,
下篇再來介紹,屬於倍足綱的馬陸。
【拍攝資訊】
5D3 +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100mm ISO200 1/100sec 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