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吉的三歲生日|#家人慶生是阮叨的必定儀式感😋
快要生啾吉的前夕,是秋日甫開始,氣候宜人的季節,所以算出預產期時,我很開心地向老公說「秋高氣爽是個生小孩的好日子。」#當時什麼神奇的感想
老公與我相處幾年來,我平時個性海派又少根筋(與做事時嚴謹態度反差很大⋯)啊,怎麼說咧?
那時已滿足月了,離生產日還有兩星期之久,護理師通常多會鼓勵產婦,多走走或爬樓梯,這樣一來就會比較好生。
·
#關於生啾吉
有別於青蛙哥的到來,帶著奇幻的故事,懷啾吉完全是「緣分天註定」,在做好完全準備下(是預防措施⋯)還中獎!不知道要高興還是⋯
直到第三個月生理期還是沒來,拖著老公跑了一趟婦產科,才知道粗線條如我,又當媽了⋯
那時還心慌地打電話給娘家媽媽,連珠炮地與她訴說我的驚嚇「媽媽,怎麼辦?我還要工作,還沒想好要生第二個啊!」
媽媽則是超淡定的說「都已經做好萬全準備還要來,那就是緣分啦!啊,不然我怎麼會生四個。」(忘了電話另一端的這位多子多孫多福氣⋯😅
平順的孕程好像是個夢,除了後期壓到恥骨頂到胃,還有男寶暴走式的胎動,讓我期望早點卸貨以外,都好吃好睡還出國去參加美容技藝比賽,工作到預產期的前一個月,才掛牌休息。
·
倒數第二次產檢,到了診所,喜孜孜與熟捻的護理師說,為了好生一點,我們等等要去擎天崗散步,指指腳上的球鞋。
例行內診時,護理員和我閒話家常,接著從我肚子下方,驚訝地抬頭問我「媽媽,妳現在有什麼不舒服嗎?」
蛤?沒有耶!整個人很好啊,等等不是還要去山上,哈哈哈哈。
「媽媽,你老公咧?請他上來⋯妳不用去爬山了,因為妳已經開兩指,準備要生了。」
這句話令我頓時呆若木雞⋯總之,三年前的9月19日曾有個神經大條孕媽,要是沒有準時去產檢,啾吉可能就會在風和日麗的草地上誕生了😂
這胎內心篤定要選擇無痛生產(未提過第一胎生產過程太壯烈,總之⋯好不容易有勇氣挑戰再生二寶!? 當然想讓自己好過些⋯😌哈哈)
·
#戇戇欸就生完了
突如其來的登記住院,等待的過程也沒有太大的不適,指定老公幫我買了麥當勞套餐,然後吃著漢堡,看著診所電影台的搞笑片(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喔!😆
醫生中途來了三次,看到我像度假式的自在,忍不住笑著跟我說「上一胎看來吃了不少苦頭,忍痛力變得那麼好。」告訴我待會有急產還有胎位不正的幾位產婦,她先處理,最後再來幫我接生。
啊哈哈哈,好啊! 沒想到我是最早收進來,而最晚要開工的,也不知為何~一點緊張感都沒有,跟群組裡等待我順產消息的朋友們,有說有笑的聊天(老公在旁待命,等到快睡著了⋯
一直到下午兩點多,護理師才拉開布簾,精神抖擻地說「走囉!媽媽~去把小孩生出來囉。」推著床的護理師,中途還問我床榻旁那雙球鞋去哪買的,看起來很好穿。🙂(生完一胎後,變得好老神在在⋯
·
#最歡樂的生產過程
首先麻醉師進來,問我有沒有不舒服?我搖搖頭,託您的福,現在一點感覺也沒有。
「很好!很好~我會讓妳順利結業的。」麻醉師大姐對我們比個讚,還問我自己上得去產台嗎?
「當然是沒問題的!」看到我的精神抖擻,護理師與醫生說,看來今天可以準時下班啦!
生二寶的過程超放鬆,少了緊迫的陣痛感,整個產房圍繞著等待著新生命降臨的喜悅中,臨盆時還在討論著中秋節。
「醫生,妳們家晚上要烤肉嗎?」
「不會吧,想去吃燒烤不用自己收。」
「真好,我下班還要先載我媽去送柚子。」
護理師看著檢測儀器,時間差不多了,便去通知老公進來,更衣進產房時 ,護理師馬上拉他到我腦後區站著。
「站這邊,站前面怕你承受不了。」說完,我們哄堂大笑。
護理師與醫生共事多年,合作無間,默契十足!ㄧ方指導我呼吸與用力的頻率,一方嚴陣以待準備接出新生兒。
很快,很快!
‘’ 三個用力,三個憋氣,三個深呼吸。‘’
緊繃肚皮一鬆,呼嚕地像暖流流過。
(為什麼記得如此清楚,因為沒有太大的疼痛,便能心有餘力的去感受生產過程間微妙。)
不過,老公完全狀況外的,醫生剪臍帶護理完成後,才回神說他忘記拍照,被我們趕出去。😗
(選擇自己喜歡的生產方式,生小孩才會快樂)
·
那年的中秋節,家家戶戶烤肉團圓,我們是坐在月子中心大廳,帶來訪的親友們,吃月餅賞嫩嬰。
娘家爸媽帶著青蛙哥來看我時,一臉好奇,他盼頭張望的不停追問‘’我的弟弟‘’去哪兒了?
看著小孩長大,對時光的變換會非常有感!呱呱落地、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緩緩步行至牙牙學語,直到孩子開口說出第一句「爸爸」或「媽媽」那一刻,真是感到值得了。
直至今日,當我端出啾吉生日的第三個蛋糕,兩兄弟等待這刻許久,摩拳擦掌準備用手指進攻。每逢家人生日,我們習慣慶生,圍著壽星唱生日快樂,切下蛋糕許個來年的祈願平安。
·
當媽媽雖然不是很簡單,沒有一套固定的準則,但看著孩子一步一步,走過自己的成長路。嘟著嘴,神情滿足地吹熄蠟燭。
「謝謝孩子,你的到來豐富了我的人生。」
擁有小孩,是我最甘願也歡喜的決定。🥰
#啾吉寶貝蛋三歲生日 #好友們真是從小看他到大漢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其實放屁可播毒,事前必須滿足兩大條件!(大家真風騷) 思浩大談其實放屁可播毒,事前必須滿足兩大條件!(大家真風騷) 相關香港新聞:...
蛙姐爸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眼中嘅移民老師有兩種:正常嘅同癡線嘅,而佢(青蛙爸爸媽媽)係屬於前者。
一個人要移民,有好多原因。但如果一個Facebook page都要移民嘅話,通常原因只有一個:講太多乞人憎嘅說話、做太多神憎鬼厭之事,搞到啲reach底到垃圾級,唯有收皮再開新page,希望可以重新來過(同埋呃啲唔知嘅人,like足佢幾十個post先准入佢嗰個谷)。
在此熱烈狂賀香港老師也移民 在Facebook #走難 成功,搖身一變成為 香港老師Miss Pinky 移民倫敦,其貫徹其越移越霉嘅作瘋,呢種consistency真係令我好葡萄。
我覺得呢件事純粹係難為我,因為從此又要tag多個名,喂大佬幾十歲人仲叫Pink lin,不,是Pinky… 我tag起來也有點淡淡的尷尬感🙈🙈🙈
對了,忘了寫正經的:祝願真·香港教師
青蛙爸爸媽媽走佬記在這裡新生活愉快順利,如果有日常生活的疑難,也歡迎私底下pm我,我會儘力回答。英國係一個好多元嘅社會,當你願意擁抱呢啲多元價值時,大家也會樂意去擁抱返你,呢啲野係神憎鬼厭嘅 #關菊英、#TA姐 唔會明嘅。
#香港老師也移民
#香港老師MissPinky移民倫敦
#因為預左陳德刪係會untag
#唯有又tag多次
#點解我發現叫親Pinky嘅都總係不同凡響
#每次我見到TA姐話佢心口得勇字
#我心入面都會吐嘈
#你呢個太平公主梗係心口得返個勇字啦
蛙姐爸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學在即,您(和孩子)的暑假作業都完成了嗎?讓我們來回顧一甲子前的暑假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吧!
這是刊登於1957年7月15日《聯合報》第二版,一篇名為「為孩子安排一張暑假生活表」的文章:(註: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視」要到1962年才開播)
為孩子安排一張暑假生活表
.和英.
暑假已經開始了,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長假期。每天不用去學校了,生活上可能漸漸的就變得散渙無規律。當暑假開始時,母親可以幫著孩子畫一張「暑假中的生活表」,例如附圖,把一日的時間分配好,貼在孩子們的案頭。這樣可以使孩子在假期中生活也有規律,不至於整天嬉戲,到要交作業的頭兩天,才拚命的趕。
漫長的假期,不要白白的荒廢了,應當利用這段時間來啟發孩子們對各種事物的知識,與培養他們的興趣。
例如下面的幾項,都可以使孩子增加研究的興趣:
(一)自然界的觀察與研究:夏季的清晨,鳥語花香;日間,蟬鳴永晝;日落月昇後,蛙鼓田野,流螢繞戶。是孩子們對自然界,最感興趣的季節。在美國的小學生們,對自然界的探求,教師是不主張去採集昆蟲、草木的標本。因為小學生所製的昆蟲草木的標本,在學習研究上並沒有什麼價值,他們主張親自對生物觀察。一來是要孩子們養成對生物的感情,二來在研究的方面,必須自己用科學的態度,對於生存的東西「仔細觀察」。一個失去了生命的東西,它的生活與生長,是無法去觀察與研究的。
像勤娘子(牽牛花)是在清晨什麼時開花?蜘蛛是如何去織它的網,及怎樣去捕食被網住的昆蟲?雨量多時,花木上會密集些什麼害蟲?幼苗生得太密時,為什麼就生長不好?比較一下,栽種在蔭影地與向陽地方的花草有什麼不同?天氣與溫度的差別,烈日當空時,雨天,陰天,室內外的溫度比較等。
給孩子們幾本筆記簿及繪畫本,讓他們把自己的觀察,分門別類的記及畫下來。
(二)科學,趣味小新聞的剪集:報上有趣味的風土人情小新聞,及科學的新聞,剪集起來,貼在本子上。
(三)童話、詩歌的創作:隨該子們的興趣給他們指引,幫他們創作。
(四)繪畫日記:這是為幼稚園及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設想的。最早的人類,沒有發明文字時,傳遞消息及記事,都要依靠繪畫,兒童們最初對紙筆的感興趣,也是因為拿起筆來,可以在紙上隨心所欲的亂畫。要養成兒童記日記的習慣,最好先讓他每天繪一張畫,把這一天中,他認為最得意的事,畫下來。媽媽或是孩子自己(如果會寫字的話),在畫上加以簡單的註解。
譬如說
--今天在王媽媽家吃了一大塊西瓜。
--母雞孵出了四隻小雞。
--李姐姐送我一隻小豬⋯⋯等等。
每天繪畫的時間最好在午睡後,晚飯前的一段時間裡;晚飯後大家都要乘涼,小孩子也就沒有心情來畫。
(五)旅行中的紀念畫:假期裡,爸爸媽媽帶領著,到海濱呀,山中廟寺呀,去旅行;或是到鄉中親友家中小住;或是參觀工廠等等。在這些旅程中像--火車--田野風景--溪橋農舍--渡船--廟宇--工廠等,都是繪的好材料,繪下來留為紀念不是很好嗎?
夏日晚飯後,一家人圍坐院中乘涼,這可算是家庭的乘涼會。這時候哥哥姐姐各自發表一日間的心得,弟弟妹妹也舉著自已的繪畫與哥哥姐姐們所畫的互相傳觀。爸爸媽媽安祥微笑的輕揮圓扇,細聽兒女們的報告,並為他們解釋及改正。多餘的時間,講講故事,唱唱歌謠。涼風退暑,笑語喧嘩中,天倫之樂也融融。
兒童的天才,多半是靠父母的啟發,再加以培養。以上不過是舉幾個例子,也許有更多的好教材,來教育培植我們的下一代,總之,教育孩子,不是強迫而是鼓勵。
附圖內容:
07:00-07:30 起床漱洗
07:30-08:00 早點
08:00-10:00 作業
10:00-12:00 遊戲
12:00-13:00 午飯
13:00-15:00 午睡
15:00-16:00 遊戲
16:00-18:00 自由作業/家事代理
18:00-19:00 晚飯
19:00-20:00 沐浴
20:00-21:30 乘涼晚會
21:30-07:00 睡眠
報紙來源:國家圖書館
蛙姐爸爸 在 MAMADESG 妈妈狠有事【原 Kandie Famil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一次浮潜的A等,一下水就说他不行,来来回回很久,都没有办法成功,后来他说,他要自己的蛙镜,我们才知道,原来是浮潜的蛙镜他不习惯,之后他就很开心的跟着爸爸一起畅游大海了,可是妹妹还是一直在岸边喂鱼?~~直到我们离开之前,才趴在爸爸背上,游到另一边的海滩~~
-
妈妈六年前也到过Langkawi浮潜,当时看到好多小白鲨,但这次只看到一只,垃圾倒是看到不少,希望每一位到海边游玩的人,都可以为海洋动物着想,除了不乱丢垃圾之外,看到别人的垃圾也可以顺手捡起来丢掉,还给海洋生物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的子孙才可以拥有更美丽的世界哦!
#kandiefamily #parenting #family #langkawitrip #adenchen #katepang #andiechen #averychen #cutebaby #brotherandsister #kids #kidcomedian #momanddaughter #monandson #霏姐 #A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RsFwl3gNR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