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數學要進步,兩大條件💋
1. 一定要訓練小孩問問題,訓練孩子敢跟老師大大的互動,那一切就會持續進步囉!!
2. 讓孩子漸漸喜歡數學!!
(我發現很少老師辦的到,但在我手中,還真的很少讓我辦不到的!~)
--------------------------------
最近國一新班也教一大陣子了~將近3個月~
看著同學成長速度真的很不錯!!👍👍
早上才在跟一位國一媽媽聊天,3個月前,小孩對數學還超沒自信,3個月後蛻變到上我的課超活潑,學校小考連續很多次前3,最重要的是! 媽媽告訴我,小朋友跟他說,現在他最喜歡『數學!!』
其實分數對我不重要,我不會很因為小朋友分數而去指責他們,但如果學習態度差,會被我罵就是了!!
想想我們國一班,真的是可愛!!🥰🥰 每次4:40上課,4:35~4:45一定要先跟我分享今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規定我,要讓他們講10分鐘,才能開始上課(他們表示很有愛心,要等大家都到....)其實自己超愛講,哈哈!! (我不叫他們停,他們還停不下來....)
不過我很喜歡這樣的氣氛,小朋友到一個不像補習班的地方學習,聊聊訴說學校白癡的事情,快快樂樂上數學;回學校,輕輕鬆鬆考高分,那就是我最大的心願了!!!
(我其實也不喜歡稱自己是補習班,印象中的補習班就是冷冰冰的地方,可能我小時候的刻板印象~)
感恩~大家的配合啦!! (三方真的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6YingWei快樂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哈,我是6YingWei,很開心有機會在【66被拒絕100天】認識你。=D 我想和你分享,為什麼,我要進行【66被拒絕100天】的挑戰。 雖然,現在的我比以前開朗許多,也被稱呼為【快樂姊】 但是,其實我對一件事情非常感到害怕 那就是「被拒絕」 不知道你的成長環境,是不是和我相似 從小...
蛻變補習班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自我成長/散文《三十三歲的逆襲》】
「三十三歲,從來不如我想像中美好。
生活依舊充滿波折,內心也不夠成熟,
但我卻漸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我小學三年級的人生規劃如下:
北一女→哈佛大學→天文學博士→太空人→28歲和英俊富有家裡有酒莊的英國公爵結婚→30歲生一個小孩
是的,我只規劃到三十歲,在九歲小孩尚未發育完全的純真大腦裡(想和富有貴族結婚算哪門子純真!?),三十歲太遙遠,也足夠老了。而我認定三十歲的自己一定是位成熟美麗時尚有智慧的都會女性,身著剪裁優雅的黑色小洋裝,化著濃淡適宜之高雅妝容,坐在五星級飯店的高腳椅上淺酌長島冰茶。此時,Bartender遞了杯淺粉色的柯夢波丹給我,微笑道:「是角落沙發那位先生請妳的。」我轉頭向那位翹首以待的紳士微微頷首,輕輕舉起右手,示意無名指上閃閃發亮的鑽戒,無聲以口型回"I am married."
現在我早已超過三十,與兒時人生規劃最接近的,大概是曾在哈佛美語補習班上課,保溫壺裡時常帶冰紅茶,偶爾換成麥茶。
《三十三歲的逆襲》述說的正是人生迎來之蛻變期、長大的無奈與哀愁。作者徐妍珠是位三十三歲的韓國女性,未婚、與父母同住,平凡無奇的上班族。書中沒有任何激勵人心、美化現況、催眠自己之矯飾話語,而以生活化流暢文筆,正面迎向邁入中年的現實,犀利筆鋒字字直指三十代女性種種煩悶苦惱,令讀者產生巨大共鳴。
雖然我們已步入人生下半場,卻僅有生理年紀持續累積,心理仍像孩子般徬徨無助,對愛情、婚姻、友情、工作、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人生不如小說、戲劇那樣光鮮亮麗、高潮迭起,日復一日重複無聊乏味的day and night,髮間冒出的銀絲與眼角皺紋,在在提醒逐漸老化之跡象。
所以25歲後的聚餐地點從吃到飽改成輕食餐廳,只吃燻鮭魚沙拉和無糖黑咖啡,要忍住剁手的衝動才不會在回家路上買兩百塊鹽酥雞;聊天話題從男人、星座、韓劇,變成168斷食、減醣、生酮與皮拉提斯,避談花大錢的健身課程總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純粹是心理安慰劑。
沒有顯赫成就,卻已三十好幾,擔心被社會淘汰,死命攀緊救命索,這個沾一點、那個學一些,補習各種才藝,無論如何都想從這片泥淖中掙脫,看到同事朋友其實過得也不太好,便覺得比較安心。
這樣生活是否太焦慮、太辛苦了?因此作者說:
「春去秋來,這世界順向流逝的變化規則,是理所當然的,也是大自然的真理。
不過,難道因為秋天和冬天不開花,就認為這兩個季節沒有意義嗎?
難道因為脫離了年輕的中心,就是失去可能性嗎?到底誰有資格下定義?」
本書以洗鍊帶溫柔之筆觸,告訴三十代的女性,即使不費力抓住青春,這個世界依然舒適又寬闊,別被社會規範與定義束縛,正視自我內在的模樣,即便失去了不少,我們也得到許多(比如體重)(並不是),繼續接下來的生活,好好過日子,我們,依然擁有許多可能性。(就像我還沒放棄跟英國公爵結婚的夢想)(還是放棄吧!!)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三十三歲的逆襲:在不夠完美的人生裡,我允許自己軟弱卻依然認真生活》,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對於年紀漸長的焦慮是什麼?例如:
「《三十三歲的逆襲》:美貌不再!!(從來沒擁有過這種東西吧)」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9/15(三)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9/16(四)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三十三歲的逆襲 #33의3 #在不夠完美的人生裡 #我允許自己軟弱卻依然認真生活 #徐妍珠 #서연주 #時報出版 #心理勵志 #自我成長 #心靈練習
📖博客來:https://bit.ly/3txZTzd
📖時報悅讀:https://bit.ly/3k2ebER
📖誠品:https://bit.ly/2Xa10cH
📖金石堂:https://bit.ly/3tMIxPj
📖讀冊:https://bit.ly/3A8R9So
蛻變補習班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一系列課程的由來]
好幾年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有很會說故事的陳培瑜和我一起到立法院,找立委田秋堇。
為了越來越多愛說話、無法久坐、好動、愛幻想做白日夢的孩子,在學校被冠上"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直接往醫療推去,而學校卻協助有限。
我為了這次的拜訪,還到好幾所學校,拜訪了輔導主任和學務主任,了解學校的困難是什麼,在基層的老師有什麼建議能改善教育的無能為力。
那次,我們談得非常興奮,甚至想設立一所實驗學校,教室內不再是小朋友排排坐,而是可站可坐可躺可搖,每天都有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習得各種生活技能,有接觸各種體育與藝術活動的機會,回家作業多元化.....。
可是,終究只是空中樓閣。
台灣的主流教育,依舊著重記憶背誦書寫筆試,上課最好乖乖坐著聽,不要動來動去,更不要講話。不重視音樂體育美育藝術教育生活技能…..。大家無視於世界在變,社會活動與從前大不相同,仍然一如往昔,繼續拜著科舉制度,追逐分數與名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憐的是孩子。被大人安排學習著據說長大會有用的東西,然後,長大才知道過去所學,有用的沒多少,倒是最精華的童年和青春年華,都在安親班補習班評量中虛度了。
於是,人本教育基金會想著如何從讓大人了解孩子、協助各種各樣的孩子開始。無論是從學習上、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從最根本的人的價值去思考,進而改變大人,改變大人對孩子的看法,改變大人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改變大人對孩子的想像與期待,而養成一個能獨立思考,自助助人,生活快樂的孩子。
這是策畫”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系列課程的發想由來。
大力推薦系列課程中,每一位老師的課,都非常精彩,一堂都不能錯過。
很多父母一再抱怨孩子很難教,搞得一個頭兩個大。請不要只會抱怨。孩子真的不好教,我們來上課,學習重新做現代的父母與老師。
《讓小搗蛋變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
親職教育講座》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過動兒。每一個生命,本來就應該要動。大家熟悉的愛迪生,小時候被當麻煩大王,特別是在學校裡:無法墨守成規、愛思考(很分心)、愛發問(沒規矩)、愛自己實驗(不服從)…,製造很多麻煩,堪稱『小搗蛋』代表。然而愛迪生的母親卻很能欣賞他,很能看出他的優點,還能在別人指責『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子』時,挺身而出,說出愛迪生的過人之處,保護孩子並讓別人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他。
在家裡、學校中的現代「愛迪生們」,因為分心、過動、控制不了自己、不停地發問,常帶給身旁的大人困擾;但他們也同時具備善良、熱情聰明、有創造力、勇於冒險、不畏懼威權…的特質。當小搗蛋的父母、老師們擁有看見愛迪生的眼光,小搗蛋就能蛻變成屬於自己人生的愛迪生。
【啟迪工作坊】是安排給家長、教師及對教育議題有興趣者的系列講座,希望幫助您:
• 越過行為的表象而看到孩子們的本質與能力。
• 增長愛的能力,陪伴孩子面對困難、建立自信,並發展優勢。
• 協助父母發現並去除阻礙,以溝通取代命令、以行動取代焦慮,減少親子衝突等。
這幾年來,「啟迪工作坊」陸續在鳳山、苓雅、岡山、小港、旗山等區舉辦,引起熱烈響應,今年持續辦理,提供家長、教師們學習與成長的機會,請千萬不要錯過!
週三班課程表(9/1、9/8、9/15、9/22),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1(三)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08(三)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5(三)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2(三)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週六班課程表(9/4、9/11、9/18、9/25),上課時間:13:30-16:30
日期/星期 講題 講師
9/04(六) 是小搗蛋還是愛迪生?─理解過動的孩子 李佳燕(傳家診所醫師)
9/11(六) 以啟發取代懲罰─陪孩子面對問題 陳培瑜(兒童獨立書店創辦人)
9/18(六)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陳生慶(人本基金會資深親職講師)
9/25(六) 滋養孩子的大腦─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張萍(人本基金會全國校安中心主任)
上課地點:線上課程,將於課前通知發出邀請
免費系列課程,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連結網址或掃描QR CODE):https://reurl.cc/XeZ0dR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 承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
蛻變補習班 在 6YingWei快樂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囉哈,我是6YingWei,很開心有機會在【66被拒絕100天】認識你。=D
我想和你分享,為什麼,我要進行【66被拒絕100天】的挑戰。
雖然,現在的我比以前開朗許多,也被稱呼為【快樂姊】
但是,其實我對一件事情非常感到害怕
那就是「被拒絕」
不知道你的成長環境,是不是和我相似
從小,我就被教導要聽老師、大人的話
「聽話」才是「好」小孩
當我【提出自己的意見】時
通常大人第一句話會是:「不可以」
當我問【為什麼?】的時候
通常大人會說:
「跟你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你為什麼要問那麼多?」
「照我們說的做就對了」
「你不用知道太多」
「我是為你好」
這時候,大人的情緒會開始激動
而當我說「可是…」、「我想…」的時候
通常下場是被罵的很慘
你的成長環境,也是這樣嗎?
在這樣的影響下,
我變得非常謹慎、在乎別人的情緒、眼神
只要對方的表情比較嚴肅,我就會開始緊張
我不敢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害怕讓對方不開心、害怕自己「被拒絕」
害怕自己不是「好」小孩
然而,害怕「被拒絕」
並沒有為我的工作、生活帶來正向幫助
反而,讓我錯失了許多機會
在工作上,別人問我意見時
我會愣在那裡,不敢表達意見
也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意見中
茫茫然度過
在今年2017年4月,參加一場商業會議時
我看見,好多人都能侃侃而談、發表意見
而我,雖然有許多的想法和點子想分享
卻因為「害怕被拒絕」
將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一次又一次吞了進去
我發現,雖然現在的我變得開朗許多
但是,「害怕被拒絕」的恐懼
依然沒有改變
在參加完商業會議,回到飯店後
我想起第一次看到Jia Jiang「被拒絕的100天」的TED演講
當時,我就有一股衝勁
想挑戰【被拒絕100天】,尤其是Jia Jiang說:
「被拒絕」比失敗還令人難受
但如果你能夠克服它
還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
結果,我卻因為害怕,而拖延著遲遲不行動
這次,我決定
「我一定要開始我的【66被拒絕100天」挑戰」
雖然,我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解決「害怕被拒絕」的恐懼
我不知道,在這100天會遇到什麼樣被拒絕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會經歷多少的低潮與異樣眼光
我只知道,100天後,我一定會蛻變!
6YingWei加油!
你一定可以順利完成【66被拒絕100天】挑戰!
我要遇見更好的自己!=D
【66被拒絕100天】挑戰的系列影片
像是一種紀錄我成長的方式
所以,並不會做太多的剪輯等動作喔! =)
☆ 如何找到 6YingWei ☆
・facebook :@6yingwei
・Instagram:@6yingwei
・e-mail:6yingweitv@gmail.com
・郵件地址:51099 員林郵局第 669 號信箱
關鍵字:
挑戰被拒絕、從被拒絕到成功、成功蛻變、成功跳出舒適圈、成功遇見更好的自己、成功面對恐懼、挑戰恐懼、不再恐懼、自我成長、突破自我成長、自我成長跳躍、挑戰自我成長、自我成長蛻變、面對恐懼更有自信、面對被拒絕更有自信、自信成長、自信溝通、打敗恐懼提高自信、更成功、企鵝敲冰塊、企鵝敲冰塊遊戲、企鵝敲冰塊玩具、企鵝敲冰塊新玩具、玩企鵝敲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