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二)
[100題生活題目]NO.73醫院(下)
醫院(上)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292824844747882/posts/669761360387560/
------------------------
T子好不容易在老遠的路旁找到機車停車位。四周靜悄悄的,已經是凌晨1點,路燈微弱的光替她指引走上醫療大樓的方向。
路邊稀疏停著兩三台的計程車,幾名司機圍在一起抽著煙,路過時還撇了她好幾眼。
T子拎著大包的行李,氣喘吁吁的爬上醫院前的大斜坡,走進醫療大樓內。
空蕩蕩的大廳,放了一株裝飾華麗巨大的聖誕樹,還有許多的椅子,白天可能擠滿許多人吧?
門口的警衛跟急診室不同,掃了一眼見她有戴口罩,視線又回到他的手機上。
T子把行李放在椅子上,撥通電話後沒多久
爸爸和妹妹的身影匆匆出現,臉上掛滿愁容。
往上九樓的病房,電梯內還有一股消毒水味兒,到處都貼著新冠病毒的告示。
拿著磁卡進入了病房區大門,出現了明亮的走道和各式各樣的儀器,黑色螢幕閃爍著跳動的綠色線條。護理師們推著裝滿藥水和點滴液的推車在各病房穿梭,掏出口袋裡的筆在板子上做著紀錄,一邊低聲交談著。
T子跟著家人左彎右拐的進入媽媽的病房。
病房裡的媽媽的右手包著帶子,左手插著點滴管。氣色很差,見到T子後表示隔天就要開刀,剛吃了止痛藥,今晚過凌晨不能飲食,並喃喃抱怨著止痛藥讓她聞了普通的食物一直想吐。
這是一個雙人病房,隔壁還有一位病人,病床用簾幕圍了起來,隔絕兩床的隱私,還放著輕柔的水晶音樂,傳來輕微的呼吸聲,似乎睡的很沉。
「你今天睡這裡,明天中午爸爸會過來換班」
她沙啞的說,一邊指向牆角一張深紅色小到不能再小,不知道該稱為椅子還是床的椅子。
當T子坐上去時,塑料皮包著的軟墊發出噗咻洩氣的聲音,頂到墊著的鐵板。T子的眉頭皺了起來,這大概是有生以來最讓人不舒服的床鋪。
爸爸和妹妹交代一下護理師要注意的事項後,就回去休息,中午再過來換班。
T子默默的吃著從路上買來的滷味當作宵夜,手機充好電,準備好通宵看顧的守夜。
看著那個每天從日出做到深夜鐵打的母親
吃了止痛藥後時不時的乾嘔,
腫起的手腕讓她無法翻身,
護理師在兩床反覆進出換藥檢查
手錶上的光源指向了凌晨3點。
媽媽最後在反覆折磨中疲累到睡著。
T子口罩下的眼淚滴在手背上,她輕輕抽出衛生紙趕快擦掉。
從背包拿出一本筆記本、筆、螢光筆
透過簾幕微弱的光線,她拿著螢光筆沙沙的開始作畫。
「好痛,我睡不著」
過了一陣子媽媽被護理師走進來的聲音驚醒了。
「你要喝水嗎?」T子放下手上的筆問。
「我想上廁所」
T子小心的把點滴架從左側繞到床的右側,
連接母親手腕的管子,小心別勾到了床
輕輕摟住媽媽的腰,讓她坐起來
像捧著昂貴的陶瓷娃娃般,扶她下了床,
那些習以為常的小事,平常就可以自己來的事,竟然變得那麼困難。
T子先把媽媽扶到廁所門口,再側身把點滴架先抬起來,避開廁所門檻再推進去,邊注意滴管不能繃直扯到傷口。
第二次後T子就聰明多了,她把點滴袋拆了下來拿在手上,省去了許多彎彎繞繞的細節。
在馬桶蓋上鋪上衛生紙,抓好媽媽的褲頭輕輕脫下褲子,再扶著右手讓她左手抓著牆壁上的扶手慢慢坐下。
自己不能動時,以後也是這樣讓看護服侍吧?
T子胡思亂想著。
母親一共住院了三天,
爸爸和妹妹中午接著輪班,T子回家先倒頭就睡,醒來打開電腦做著下禮拜第一次上台演講的PPT,趕著在約定的時間交檔案以及和兩位老師對練簡報的流程
12點再背著行李回到醫院睡覺。
T子白天推著輪椅帶媽媽在各診室轉來轉去,
聽取手術前說明、照X光,等待數小時進行開刀。
做完手術後,媽媽的傷口等待休息和復原,
晚上帶了筆電開影片給媽媽看。
空閒時帶媽媽慢慢走去醫院樓下的商店街,
逛逛衣服和鞋店,不過她穿著病人服不能入內
只能在門口看看,在通道旁休息。
有一次回來病房時,
T子聽到病房傳來哭泣的嗚咽聲。
隔壁的病床太太有個令人悲傷的故事,
她是最近新聞報導的遊覽車失事事件倖存下來的乘客。身上多處骨折、內臟破裂的她被醫生從鬼門關搶救了回來,陪伴在身邊多年的丈夫和孩子沒能挺過這一關,醒來時獨留自己面對剩餘的人生。
活潑的實習護士不斷輪流進來安慰、逗她開心
也許是顧忌我們,所以她一直都很安靜,沒發出什麼聲響。
只有趁所有人都不在的時候,才能偷偷的哭著,也只能哭著。
幸好母親只是骨折。
T子把媽媽扶上了床上躺好,
心理默默的祝福,願她挺過這一關。
醫院裡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
T子和家人辦理出院事宜的同時
也討論著接下來的生活方向,
醫生宣布每個月要回來複診,
檢查骨頭的癒合狀況。
休息一個禮拜後,
T子家裡的攤子開始恢復營業。
看著母親依然在廚房忙碌著,
她說生活還是要過,
沒工作爸爸也很無聊。
T子和妹妹對望一眼,
「生活還是要過,對吧?」妹妹說
「你說的沒錯」T子淡淡的說。
-----------
🧙♂️小小的實驗室場外:
醫院的(上)、(下)是我模仿
哈利波特第一集《神秘的魔法石》
的文體文章,透過描寫景物來襯托
內心狀態的第三人稱的寫法,
讓習慣以「我」第一人稱、習慣寫內心的小劇場的我可以抽離自己,站在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待
這件事。得到很有趣的寫作體驗。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100道生活題目
#醫院
#第一次住院
#異業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圖文合作歡迎私訊三妍良語
螢光復原實驗 在 梁雨恩 Cathy Leu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ATHY聖誕送好禮!第一擊: OVERTAKE!]
識我嘅,都知我係OVERTAKE Player加粉絲!
我愛Overtake嘅程度,係一年365日長戴!
Overtake 究竟係乜呢?
佢係一個生物質能晶片產品,整合遠紅外線、負離子、量子與共振原理,再結合特殊的封存技術,將能量植入晶片之內。
主要功能有幾項: (抄自官網)
* 對我們人體具有增強力量、柔韌性、耐力及平衡。
* 促進身體能量和諧發揮,使您的身體 更加舒展自如。
* 提升運動機能,使體力更充沛。
* 改善由於缺乏運動,平衡能力差而造成的不良狀態,提高身體素質、優化身體機能、減輕勞累。
* 優化腦部活動,使精神集中,思考更靈活,瞬間提升效率。
當然,我不是科學家,好多科學原理我唔太明。不過我識睇科學測試結果,實驗顯示,戴左Overtake後,測試對象喺平衡性、肌肉伸延性、力量上,都有百分之十幾至二十幾嘅增幅!係勁嘅!
其實作為一個鏢手,感受到戴左Overtake真係無咁攰,兼隻手嘅復原時間快左,就已經無唔戴嘅理由!加上用黎襯衫,真係一流!顏色又多又靚,你睇我戴得幾靚!😍😍😍
Anyway, 台灣朋友好幸福,直接到殘心流Zansinryu旗下店鋪就有大量選擇!香港朋友呢,就要聯系Anson Chow購買啦!
🎁🎁🎁🎁🎁🎁🎁🎁🎁🎁🎁🎁🎁🎁🎁🎁
而家只需做齊以下動作,你就有機會獲得價值HKD$708的2018限量版桃紅色或螢光黃色手環一條!名額10個!
1. 讚好本專頁及此帖
2. Tag一位朋友仔,話佢知overtake 好正!
3. 再留言寫底Overtake強大功能之中,你覺得最正的功效。
例如: Haze Leung 喂,我覺得Overtake好正囉!最正係戴完個人都瞓得好左!😴
寫得最好嘅有機會得獎,得獎名單會喺12月18日公佈!
希望你地中獎啦,Merry Christmas!!!!
Thankyou to OverTake超越生技 for supplying the gift!!!
螢光復原實驗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一代後浪賞 #3
《#原創實驗工藝獎》
【SELF-SKIIN】 Designer/ 鄒雅凌
庚生-長庚工設系105級畢業展
由於我是工設背景,因此新一代後浪賞以工設產品設計為主要評選對象,但近年來作品設計跨界成為趨勢,已不再侷限於某類設計,因此在評選過程中,我也會順便看看平面設計作品,結果喜出望外地在平面作品中挖出這個好設計。
台灣因各種意外事件造成的燒燙傷患者高達兩萬人,近年來最讓人怵目驚心的事件可屬偶像歌手S.H.E的任家萱 Selina因工作被爆炸波及,全身造成54%灼傷,以及一年前的八仙塵爆事件,造成多人大片面積灼傷。
Selina因身份為藝人,復健之路走來格外艱辛,除了要能時時抵擋外界窺探的眼光,更要面對或許會讓她再也無法回到螢光幕前的現實。從發生事件到現在約6年,我們可以看見重新返回螢光幕前的她似乎比以前更為自信開朗,她也不避諱,一開始可能因皮膚狀況仍穿著壓力衣上節目,但不知何時,忽然看見她穿上清涼短袖,手臂上大片燒燙傷癒合後的疤痕就這樣大喇喇在大眾眼前呈現,即使她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相當樂觀開朗,但背後所滴下過的眼淚恐怕也有1公升那麼多吧。
燒燙傷患者除了因灼傷面積不同生存機率各異之外,即便幸運存活仍必須面對遙遙無期的復健之路,就算身體恢復健康,回到正常生活後面對旁人關心的眼光又是另外一份挑戰。設計師鄒雅凌在蒐集資料中發現,患者在漫長重建期中會以親水性敷料(俗稱人工皮)照顧傷口,親水性敷料因能讓傷口保持濕潤,加速傷口癒合以及不易造成疤痕等優點深受燒燙傷患者信賴,甚至即使傷口癒合也不願意離開敷料的保護。探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當貼著敷料的時候,雖然看起來就像是有包著一塊什麼東西,但至少外觀就像一塊皮膚一樣光滑,能帶給患者一種心理上的保護,假裝一切都沒發生過。其次就算不知道患者發生什麼事情的民眾,也會瞭解此人正在治療中,因此也不太會去過問病情,造成傷者多餘的壓力。
在傷口癒合後貼著敷料雖然不會造成皮膚危害,但患者過度依賴的結果,其實仍是在意他人眼光,在心理重建上反而造成阻礙。鄒雅凌為了讓患者能從這種被他人關心的眼神所產生的壓力中解放,以親水性敷料在吸收傷口組織液後會變白的特性,在親水性敷料上設計了各種不同圖騰花樣的割痕,敷上傷口後,吸收的組織液會自然導引到割痕裡使得經過的地方變白而讓圖案呈現。
鄒雅凌希望能讓患者在貼著這些擁有美麗圖騰的敷料時,除了等待傷口癒合之外,也能慢慢重拾面對外人眼光的信心,不再以長袖衣物遮掩受傷部位,反而能大方將貼著敷料的部分露出,漸漸接受這個已經不一樣的自己,等到不需要貼敷料的一天,能自信卸下武裝,回到正常生活裡。
這個作品是選了10個後浪賞的得獎作品中,我最有切身感受的一個。其實我多年前也因身體出現問題,全身長滿了濕疹,導致身體多處產生傷口,在不斷出現傷口、癒合的狀態下,皮膚早已千瘡百孔,因此當時我最害怕聽見的一個問題是:「你不熱嗎?幹嘛夏天還穿長袖?」,加上吃類固醇控制病情,身體也大幅變胖,面對眾多好意關心所造成的壓力反而讓自己病情更是雪上加霜。後來學會不去在意別人眼光,病情反而獲得控制,現在雖已康復,但皮膚上的眾多疤痕也時時提醒著我不可能回到從前一樣,自己也花了好一段時間,才克服穿短袖的心理障礙。
畢竟病情不同,我不見得能跟燒燙傷患者一樣感同身受,但對於自己身形與皮膚外觀的變化而必須遭受周遭關心眼光造成的壓力我多少還是能將心比心,如果這款設計能順利問世,或許我在貼著這些敷料等待復原的時候,也能鼓起勇氣穿短袖短褲,試著告訴自己其實沒這麼可怕吧。
此設計不僅為燒燙傷患者、也為一些皮膚有問題的患者朋友提供了一個心理重建的方案,但就我所理解的技術面,這個概念設計要落實到生產還有一大段路得走,不過科技總是為需要的人們存在,衷心期待未來的幾年內有機會看見這個設計問世,讓需要他的人得以藉此恢復得更快更好。
鄒雅凌設計師,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