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一番掙扎後,
把原來的家賣掉換了新房子。
新屋的屋齡有15年以上,免不了裝潢。
朴先是建築系出身,
工作領域以工業建築設計為主,
對室內裝潢不熟但很有興趣,
自從決定搬家後,
他一有空就直盯著韓國yutube 인테리어 쇼 (室內設計秀),
他的概念是:「簡單俐落」😔
畫了不下50張的傢俱配置圖和廚房結構圖,
研究人體空間學,
每天去現場監工,
我每天被他的方案和猶豫不決疲勞轟炸,
就連設計師都說:「跟朴先共事像同時接了好幾個案子一樣累!」
以上的插曲都還好,
反正他老小子有熱情開心就好,
我最受不了的是他的反覆不決和情緒化>__<
舊家客廳我們有個系統收納櫃,
主要是三個對開門,
中間空格可以放最大55寸的電視,
收納空間夠大但是櫃子的門泛黃又不太美觀,
於是我提議:
「要不要把電視收納櫃賣掉?
不然我擔心你想要的計效果出不來。」
他馬上訓了我一頓:「你不要這麼愛丟東西好嗎?這櫃子當初也花不少錢買的實在太可惜了!而且我們這麼多東西要收哪裡?」
投入在「創作」中的朴先非常敏感,常常口氣很大。
過幾天去逛家電,終於要把用了11年已經故障的冰箱換掉,
冰箱一決定好,朴先就跑去看電視機,
韓國男人幾乎都想要一個超大螢幕的電視機,
新婚時,經濟不寬裕沒有如朴先所願,
但他還是三不五時提到誰誰誰換了尺寸的大電視,
朴先平時也沒花什麼大錢,老婆一時心軟就「你想換電視就換吧?」
回答完「真的可以嗎?」興高采烈地問店員型號和功能。
銷售員一句:「30坪的房子都從75吋起跳。」
朴先毫不猶豫就下手這台75吋大電視!
回家後他又開始畫傢俱配置圖,小心翼翼地問我:「我們的電視櫃裝不下新的電視機,而且與客廳氣氛不搭,要不要就賣掉啊?」
所以為了他的大電視就能丟掉很可惜+收納空間多的電視櫃?!
搬家後,這老小子還給我收東西收到不斷鬧情緒,真的很抓狂!!
最後,我想盡辦法把原來櫃子裡的雜物塞到陽台的倉庫裡,
再買了個書架裝下那些書,配上以前的餐桌(這也是朴先簡單俐落概念下多出來犧牲品)
弄了這個露天讀書室。
搬家過程有好多故事想說,大家就等我接下來慢慢詳述吧!!!
最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炸機#mavicair2 #mavic2pro 大家好 今天想跟大家來聊一下如何防範炸機的方法 我們使用空拍機最怕炸機 而炸機的主因 不外乎個人操控習慣 與空拍機機械故障 之前有提到電力剩下百分之40就該返航 這是因為空拍機的電力並非穩定輸出 尤其在後期 消耗的速度都比初期要快 而且機型越重 越是...
螢幕 故障 效果 在 林薇Viv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線上與線下演講,就像用人,適得其所,才能發揮效用。
/
先說結論,希望疫情趨緩後,演講可以以1/3線上,2/3實體的比例進行。
我雖然還是傾向於實體演講,也認為實體演講可以帶給人的感動、震撼與交流,是線上演講無法完全取代的。
但我也同樣看見了線上演講所能帶來的,以往沒有辦法突破的地理、時間限制,及更多因安排上的彈性度高,所能產生的機會。
#以下正文
結束了連續一週線上演講馬拉松的日子,我發現自己精疲力盡。那不是因為演講場次排得滿,而是因為,在線上的場域裡,我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接收到那些讀者在實體場域中,可以透過眼神、動作、表情、甚至單純是場域中的氛圍,所回饋給我的非語言訊息。我也因此而發現這些訊號之於我,無論是作為一個講者,亦或是單純為人,的重要與必要性。
起初,在開始嘗試線上演講時,我還因為不用提早兩到三個小時出發去搭乘高鐵、不用為了擔心到現場設備會不會接不上投影機、不用因為一個演講活動,就耗費掉大半天,可能來不及趕回辦公室開會,而感到有些確幸。然而,在前面幾場超過30分鐘的演講後,我就開始發現這兩者之間,無法放在同一個標準上比擬的差異了——他們各有優勢,這些優勢是無法用另一個模式來取代的,但他們的劣勢與限制,卻也是另一個選項無從超越的。
舉例來說,在線上演講的狀況下,我可以因應設備的故障、網路的緩速,而進行即時的調整,卻沒有辦法像在現場,因為發現到觀眾們的氣氛低迷、眼神渙散、亦或是神情疑惑,而適時做出回應。在連線的時候,因為人們都有個潛在被時刻盯著的感受在束縛著,所以無法像單坐在椅子上聽,聽著台上演講那般自在。以至於,不只是講者,就連聽眾,也花了許多力氣,在想法把集中注意力,盯緊那其實盯久了,眼睛會又累又酸又模糊的螢幕。
在這樣的情境下,如果是知識型、乾貨型的演講,那麼參與者,可能還因為能同步用電腦做著筆記,並且為了在每一張投影片置換的時候趕上截圖,所以能集中精神、專注在內容,跟上線上課程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故事型、生命經驗型的分享,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那是一個很真實,生命在影響生命,用故事在感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也是演講對我來說,最享受,且引領著我持續走下去,很關鍵的因素。
然而,在疫情的衝擊之下,所有講座被迫轉型,我也因此花了好長一段時間調適與思考,自己究竟可以如何確保線上也能有線下的互動性與感受傳遞的可能。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像是善用各式軟體中的回應功能,也自創了許多跟讀者可以用聊天室互動的默契,同時參考了許多老師在線上教學社群分享的,透過置換可以用來傳達訊息、回答問題的虛擬背景,或是採用互動式軟體、網站,來優化聽眾互動體驗。但沒有一個方式,能讓我打從心裡認同,我透過線上演講的方式,達到了線下演講的效果。
直到那天有一個聽眾,在回饋中說到:「講師的線上演講,讓我更能專注在裡面的細節,但如果有機會,我好想親自感受講者眼神裡的光。」
我這才發現,之所以會有前面的掙扎難耐,與持續卡在線上演講無法達到線下成效的死胡同裡,正是因為我一開始的前提假設就錯了——線上與線下演講,本就不同,他們沒有哪一個最好,只有適得其所,才有機會發揮彼此優勢,達到那一場演講在決定舉辦時,所設定要達成的目標。
就像是帶人、帶團隊,我們將不適合的人放在某一個位置上,即便他的硬實力是可以承擔的、可以負荷的,但當他在工作上找不到熱情,在行事風格上、處事上,與該團隊成員不對盤、或是無法發揮除了硬實力以外的創造力時,我們便很容易發現,這個夥伴,好似事情都在時間內完成,品質也都有完成在標準上,但結果就是達不到驚豔、達不到突破。
自那一天的領悟起,我再也沒有在準備線上演講時,套用線下演講的思維了。
我將自己的演講內容,轉為更多數據、乾貨、知識,減少故事的時間,更多可以在簡報上清楚看見的圖片與資訊,讓聽眾能更加專心,也能不迷失在一個長篇的故事裡。
而這段沒有預期到會開始的,線上演講的經驗,也讓我發現自己無比珍惜每一次與人們實體的相遇,也發現自己好享受那可以感受到情緒脈動、現場氛圍的每一次互動與交流。我想,這些都會是我在疫情結束後,接下來的每一次線下演講中,格外珍惜的體驗吧!畢竟,在從沒有失去過的情況下,我們真的很常會忘記,原來一切,是這麼樣的難得。
從連續幾日的線上演講,我深刻體悟到了與人相遇的珍貴與無可取代,但也發現跨越地理與時間限制的方式,所能帶來的便利與好處,以及那些因為線上而從沒有想過可以將來自全球各地的人、許多日常無法接觸到的人,匯聚一堂的機會。
我也透過這些經驗,更了解到,線上與線下演講,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東西,與其追求完全達到一樣效果,不如探究兩者可以達到的不同目的,並善用各自優勢,讓每一種演講的方式,都能成為我們能自如用以表達跟交流想法的媒介。
而當媒介 #適得其所,正如人尋找到自己適切的定位,才有機會發揮,除了完成當下事情以外,更能長存於他人心中的深刻影響。
📷 小紅帽Little Red Hood
螢幕 故障 效果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嘉義看守所引進智慧應用 提升監管效率兼顧人道教化
資訊AI科技輔助監所管理 台灣首座智慧監獄上路
2021-01-25洪羿漣
法務部積極引進現代化科技提升戒護監管效率,日前以嘉義看守所為示範單位,打造全台第一座智慧監獄宣告正式落成。
此專案屬於109年度智慧型監獄設計建置案,由中華電信攜手台灣恩益禧(NEC)、大猩猩科技、山川科技、凌群電腦及陸奕營造共同執行。範圍涵蓋建立雙重辨識系統、消費購物與醫療、行動載具會面、車牌辨識與定位追蹤、電子監控智能電梯與通道建置、智慧監控平台等。
法務部部長蔡清祥指出,嘉義看守所推動智慧監獄成果,可讓大眾檢驗科技化模式是否可行。他強調自從續任法務部長之後,「提出法務部要朝向科技化邁進,所屬機關包括檢察、調查、行政執行、廉政,以及最重要的監所,皆希望引進新興資訊科技,建立現代化管理。」
以人為本管理教化收容人
矯正機關致力採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然而監所勤務工作皆須大量人力執行,儘管法務部矯正署持續增加戒護人員,仍無法兼顧戒護安全與社會對收容人人道關懷之間的平衡。對此,法務部矯正署於105年提出以科技輔助戒護管理的「矯正機關智慧監控系統及影像資料庫分析應用計畫」,積極爭取經費並陸續整合部分矯正機關既有的機制,新增監視系統來強化影像資料庫分析應用及監控、警報等功能。
如今嘉義看守所發布的智慧監獄,即呈現最佳的場域實踐,其運用現代化科技提升管理效率,有助於教化收容人復歸社會。本次專案最重要的特色是透過人臉辨識、人工智慧應用,達到安全管理的目標。另外也增進了收容人的生活與醫療照護,例如透過智慧手環,能夠掌握收容人身體狀態。至於生活需用品,以往填單向福利社購買必須等候冗長流程,現在運用智慧型設備即可加快取得的速度。
蔡清祥進一步說明,對於收容人的家屬面見,過去都是手寫申請單,如今已可透過智慧型螢幕,提高收容人面見家屬的作業效率。更重要的是若家屬因故無法來到看守所,亦可採用視訊方式,只要符合資格者透過預先申請,家屬即可採用行動裝置遠端視訊會面,藉此了解收容人的生活情形,同時讓收容人感受到家屬的關懷,透過家庭的支持提高教化效果。
「法務部近來推動的自主監外作業亦有所成,不但收容人有機會提早接觸外界,懂得自我管理,當台灣各個不同產業遇到缺工狀況時,可藉此得到協助,由表現優良的收容人,白天到外面工廠工作,晚上自動回到看守所,還可增加收入,可說是多方面都有效益的策略。」
增設人臉辨識降低戒護負擔
看守所辦公區到戒護區之間設置的三道門,只要其中一道打開,其他兩道必須為關閉狀態,以防止戒護事故發生。過去這三道門主要仰賴鑰匙開啟,在此專案建置下,引進NEC人臉辨識裝置與QR Code方式二選一,加快通道前進速度。臉部辨識技術運作方式是擷取臉部特徵,例如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與形狀,多重比對分析來提高準確度。萬一遇到斷電、系統故障等狀況,仍可採用傳統鑰匙開門。人臉辨識的設定,須事前在智慧運籌管理中心平台上設定配置戒護人員與收容人的行進權限,例如家屬面見通道,仍須由戒護人員帶領收容人才得以通過。
前述門禁管制為單人辨識,在戒護區則增設多人辨識攝影機,同樣為NEC提供的技術,可藉此清楚辨識收容人身份與人數,專案目標是20人必須在10秒內完成辨識,實際部署後測試,25人只要4秒即可精準辨識,藉此優化對收容人活動場域的管控能力。
至於消費購物與醫療系統,在嘉義看守所內初步設置了17台,為了讓不識字或不熟悉電腦的收容人也能使用,Kiosks機台除了可透過人臉辨識登入進行下單採買,亦可藉由掃描QR Code型錄選擇所需的物品。此外,系統內建掛號功能,讓衛生科主管可核准看診,以及了解收容人健康情況與醫囑等資訊,取代傳統人工收送填寫申請單核對才可就醫的麻煩。
NEC台灣總經理賴佳怡表示,這次將人臉辨識技術與門禁管制功能整合,協助嘉義看守所建立一個可以有效隔離收容人接觸、降低無戒護人員提帶風險,並且增加智慧廊道、優化收容人活動場域的管控能力。同時整合收容人生活所需的購物與掛號系統,以自動化作業機制取代人工紙本作業模式,加速收容人申請購物與掛號就醫的效率,優化嘉義看守所對收容人的生活照護能量。
此外,也為所內的工廠建置專屬智慧廊道,部署智慧監控,一旦收容人嘗試穿越隨即觸發廣播提醒警告。設置的目的是希望能讓收容人面見家屬或就醫之後,可以自主走過廊道來到中央台集合,無須戒護人員到工廠提帶。因為每當一位收容人面見家屬時,戒護人員須從辦公區走到工廠帶領,結束後再送回,總共就要4個人次。嘉義看守所戒護人員實際統計,平均每天得來回走53次廊道,若收容人得以安全地自主通過,可大幅降低戒護人力的消耗。為了同時達到監護效果,所有廊道皆設置在戒護視線內,電梯亦為透明式設計,從收容人搭電梯開始至抵達廊道,皆為戒護人員可監看的範圍,如此才符合矯正署對於戒護的基本要求,同時能以人道方式教化收容人。
附圖:法務部部長蔡清祥(右)致力引進現代化科技,輔助提升戒護管理效率與收容品質。左為NEC台灣總經理賴佳怡。
資料來源:https://www.netadmin.com.tw/netadmin/zh-tw/trend/F83F4E95FC524185A02B6339009FC14E
螢幕 故障 效果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炸機#mavicair2 #mavic2pro
大家好
今天想跟大家來聊一下如何防範炸機的方法
我們使用空拍機最怕炸機
而炸機的主因
不外乎個人操控習慣
與空拍機機械故障
之前有提到電力剩下百分之40就該返航
這是因為空拍機的電力並非穩定輸出
尤其在後期
消耗的速度都比初期要快
而且機型越重
越是如此
所以拍攝全景或是延時
甚至是一鍵影片的拍攝
都是要在電力十分充足的情況下
就要先執行
而操作智能功能的風險
又比自主操控要來得高
所以一定要熟悉空拍機後
才來操作一鍵影片的功能
例如漸遠或是環繞
而環繞是風險最高的選項
但也是拍攝效果最好的
所以都要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
確定無側向撞機的風險後
才來進行
此外第一趟飛行前
一定要放慢腳步
最好預留60秒的時間
檢查所有的設定
及空拍機的狀況
例如機槳有無破裂
還要確定自動返航位置已經鎖定
要看清楚螢幕所有的圖案
是否有紅色顯示
尤其是GPS
而逆風和順風的飛行速度差異很大
逆風返航是最容易出事的環節
有時就算動力全開
也不盡然能在電力耗盡前飛回
而這點是新手經常沒有留意的重點
越是一下就能飛行的很遠
越是要留意
最好一開始是小範圍的來回飛行
好測試飛行空域的風場狀況
直到熟悉
再大膽執行想要空拍的對象
當然如果假日要執行空拍
一定要避免在人群眾多的地方起飛
因為被螺旋槳打到
一定見血
當然有人看見空拍機就想靠近
尤其是小朋友
這是危機意識不足的關係
就算路人不多
也要習慣用身體阻擋可能有人誤入的路徑
另外別人的問候或是請教
盡量簡單回答
千萬別聊起來
飛上去就是風險
越是專注
越能避免炸機
海邊和高山
風場最混亂
且往往會出乎預料
飛海邊最好一大早
這時的風力最小
也最容易操控空拍機
個人經驗九點以後
其實風力就會逐漸變大
最後就是我們空拍的態度
而態度會決定我們的行為
當然心態越是保守
越能讓空拍機在我們身邊的時間越久
電池稍微膨脹
就換新
空拍環境不理想
就別飛
尤其是在山谷中
風力超過五級
就別玩
陰天的時候
就別外出空拍
因為就算勉強拍了
拍出來的畫面還是很難討喜
此外很多時候其實練習操控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比空拍還重要
當您越是熟悉空拍機的性能
越是能在危險狀況下
順利解決可能遇到的突發狀況
例如到山區空拍
就多少必須要用到姿態飛行的方式來空拍
而且自動返航的位置
通常不在起飛時的地面上
因為衛星訊號會不時被擋住
所以之前的練習就非常關鍵
最後空拍機要在網路上買
還是要到門市呢
個人的建議
空拍機的設定與操控
絕非如此容易
而且很多環節都必須留意
才能安心飛行
別人經驗的吸收
也很重要
所以越是高階的空拍機
一定要找有專人服務的門市購買
這樣遇到問題才有人可以詢問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的內容
也謝謝您的觀賞
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