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這樣以後會洗腎喔!」】
台灣可以說是世界上洗腎盛行率的難波萬~~ 😎
不是在洗腎,就是在洗腎的路上(?)
很多人每周2-3天都要到洗腎中心報到,
而且一洗通常就是一輩子,這個暫時死不了但又很麻煩的病必需好好認識,
台灣那麼多人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我們特別糟,
➡️ 主要是因為.....
🔸 老人和慢性病人口越來越多,這些都會引發腎臟病
🔸 不當的用藥習慣,包括西要和中藥造成腎負擔
🔸 台灣的健保制度寬宏大量,洗腎的錢國家都幫你出
(如果你在某些國家醫療保險不慷慨,得腎病只能假裝看不見喔。)
🔸 台灣腎臟移植率比較低,難脫離洗腎之路
➡️《 兩顆小腎臟的偉大功能 》
腎臟就像我們身體中的濾心,過濾血液中的廢物排出,
也可以調節血壓、水份和酸鹼平衡。
腎也可以說是個沉默的器官,不嚴重則不吭聲的那種,
當有一部分的小腎罷工時,
其他的小腎們會更加緊努力工作,然後最後大家一起累慘慘。🥺
因此很多人感覺到不對勁時到醫院檢查已經到慢性腎臟病第三期,
慢性腎臟病(CKD)的病程頂多維持不然就是惡化,
到第五期(末期)就要洗腎哩~
➡️《誰是高風險?》
得腎病可說是三成靠上天,七成靠自己了!
🔸 遺傳基因
有殘酷的研究指出說你的父母如果洗腎,你的洗腎風險會比一般人高出2.15倍。
阿如果是你的兄弟姊妹洗腎那更慘了,風險會來到快5倍。
🔸 生活飲食習慣
夫妻間沒有血緣關係洗腎風險也來到1.66倍,
常常吃太鹹就會被罵說是要洗腎喔!就是因為"鈉"會提高我們的血壓,
血壓一飆起來腎臟就要花力氣解決它,久而久之疲乏啦。
🔸 本身有慢性病者
國內洗腎病患有3成是「三高」患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
慢性病這種東西就是環環相扣的炸彈,
一個沒有處理好它們就作伙來呦!
所以平常有水腫、小便有泡泡、血壓都控制不好的人更要留意。
➡️《2種洗腎方式差在哪?》
專業一點的說法是「透析」,利用體外的機器代替腎臟排毒,
分為兩種「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是利用機器將血抽出來過濾乾淨後再送回去,
一周要到專業的醫療院所2-3次。
🔸 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不用抽血,利用腹膜作為媒介,
將透析液注入吸收身體的廢物和多的水分再排出,是可以自己操作時間比較彈性。
如果你是急性腎衰竭,通常只要洗幾次等腎功能恢復就不用再洗了。
➡️《 洗腎後要注意哪些事?》
雖然說慢性腎臟病洗腎是條不歸路,
好好控制還是可以活得很好、等到換腎的機會。😁
飲食方面從慢性腎臟病一直到洗腎的階段
所要遵守的原則可以說是很不一樣,
容我在找時間寫另一個長篇大論。
預防總是甚於治療,如果已經有慢性腎臟病的人也不要覺得人生從此黑白,
如果有好的藥物和飲食控制,是可以維持腎功能十幾年都有可能呦!
🔗來網站看看吧:https://dieticianlife.com/hemodialysis/
血液透析飲食原則 在 Q老師的營養教室-張佩蓉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週提到台灣的洗腎率排名世界第一!
倘若在前期腎功能開始衰退時沒有好好控制飲食,讓腎功能持續惡化至GFR<15甚至更低(慢性腎臟病第五期),此時就只能靠「透析」治療,也就是俗稱的「洗腎」了!
透析治療雖能幫助排除血中毒素,但同時也洗掉了部分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因此,腎前腎後飲食可說是大不同!
如何做好飲食控制,進而減少併發症的產生,維持洗腎病患的健康呢?
Q老師教大家掌握好"洗腎飲食6原則"~讓生活品質更美好!
趕快點擊圖片連結吧~
#洗腎飲食 #洗腎前後飲食大不同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https://queena337.pixnet.net/blog/post/467369951
血液透析飲食原則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病人的飲食原則大同小異,差別在水分跟鉀的攝取,腹膜透析自由度稍微大些,但不是沒有限制。
另外腹膜透析病人,透析液的葡萄糖也可以通過腹膜被身體吸收,可能因此造成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和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過高的情況,這是特別要注意的。
腹膜透析病人,因為是靠透析液中的葡萄糖造成的滲透壓差來脫水,在這同ㄧ時間,葡萄糖也可以通過腹膜被身體吸收,糖尿病病人可能因此血糖控制不佳,三酸甘油酯 (triglyceride)過高。
所以衛教重點要避免病人高血糖與高三酸甘油酯,也要補充隨透析液流失的蛋白質。
如果水分、電解質沒有太大問題,建議病人要:
1)避免過多甜食、含糖飲料
2)少一些精緻澱粉類食物的攝取
3)攝取足夠的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