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15-08-02
今日港大 明日中大
港大暫緩委任副校長的風波,延續數月之後,經已發展至公眾關注的層面,事件由原來院校內部委任主管人員的決策安排,變質為疑似受到政治干預影響任命程序。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陳文敏教授,公開說明有中間人勸退,清楚顯示確有勢力試圖影響大學內部決策工作。無獨有偶,本年底中大也要面對更換校董會主席的挑戰,現任中大校董會主席鄭海泉至今已在任6 年,雖然不少中大校董希望這位學生時代積極參與「保釣」運動的舊生繼續延任,然而,據悉鄭海泉向校董會表示鑑於政府的「6 年任期指引」,他獲大學監督(即行政長官)准予續任的機會不大。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條例》規定,中大校董會主席是由校董互選產生後,交由監督委任。本來中大作為公營大學之一,管治上跟隨某些政府規矩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監督有權不接受由中大校董會互選產生的主席,這將會引發破壞既有程序的危機。同時,各大專院校依照宋達能報告書建議,改變校董會的組成,美其名為精簡架構,實際上卻變成去民主化,讓校監可增加校外人士的比例,方便干預大學;另外更採用首席副校長責任制和委任院長制,形成了校長實權可以被架空,方便校外人士干預校政的局面,亦令決策由上而下,前線員工苦不堪言。
在港英時代,殖民地的大學由總督兼任大學監督,並透過大學撥款委員會,有利操控大學的發展,以符合殖民地政府的利益。政府並以控制大學學位數目,使只有一小撮人能夠成為社會精英,再透過政治吸納精英的方法,便利政府管治。回歸以後,本來過去社會與殖民統治者之間的利益矛盾,應該隨着「港人治港」而不復存在,但似乎今天的大學監督,希望讓全香港人看清楚他如何「依法施政」,把本來象徵性擔任大學的「虛位元首」,變為等同殖民地總督,直接干預大學運作,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曾經有人說笑道,2009 年中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唐英年是押錯注,加上過去3 年,有中大學生和老師積極參與「反國教」和「佔中」,令梁振英芒刺在背,半年前有傳張志剛可能獲委中大校董,隨即惹來張志剛可能取代鄭海泉擔任校董會主席的猜測。的確,當時依例6 名監督委任校董之一的李明逵任滿後,超過一年半仍然未能找到各方滿意的人選,乃至今年6 月才由與梁振英稔熟的梁乃鵬填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須積極提防政治干預
筆者在擔任中大校董的期間,有幸經歷上任主席鄭維健交棒予鄭海泉的過程。雖然現時改組前的中大校董會成員超過50 人,但按法例只有其中18 名校董有資格獲選為主席,包括6 名監督委任、6 名校董會委任、3名立法會議員互選、以及3 名校友評議會選舉產生的校董。由於中大創校以來,奉行書院制度,大學成員板塊眾多而且複雜,選舉校董會主席一向透過多方協商處理,主席候選人非獲成員書院及校友一致鼎力支持不可。如今中大校董會已啟動了提名下任主席的程序,有當前港大情况為鑑,中大為保校譽及自主,必須更積極提防和抵抗無形的政治干預。否則,政治干預中大,所觸發的反彈,必較今天的港大校委會事件,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陸耀文(中大前校董)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