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現代化十六講心得>
現代化十六講過去幾年也讀過 4-5 次了,第一次讀收穫很大,中間幾次就比較少,這次再讀又有很多收穫
伊恩莫里斯利用這四項指數來統計人類文明的發展:攝取能量的能力、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社會組織成員每天交流、儲存、記憶)、戰爭動員的能力
第一項攝取能源的能力。伊恩莫里斯所稱的能源大概是從光合作用到石化、動力這種能源。但如果放到企業的角度,能源也可以想成資源或經濟學所稱的生產要素,包含:人、土地、資本
而後面三項:社會組織的能力、信息技術的能力、戰爭動員的能力,也許可以想成消耗能源的方式。放到企業,那就是商業模式的選擇及組織架構的組成
人類文明的出現跟自然資源有很大的關係,有興趣的可以讀 <槍炮、病菌與鋼鐵>,簡單稱為天時與地利。那一間公司的出現,第一步也要看清楚天時,然後盤點一下地利。張忠謀望盡天涯路,看見 Fabless 這個天時、Jeff Bezos 看到網路每年好幾倍在成長的天時、巴菲特轉控股收購,可能也是看見美國企業接棒的天時。看懂天之後要來看地利,我有什麼。張忠謀第二步是盤點台灣資源,喔我沒有設計能力、沒有行銷能力,但高品質製造的能力或許有。
最後是打造組織的能力。李祿說人類文明兩個最偉大的制度創新,第二偉大的是中國發明的科舉制。核心概念是人類理性上追求機會的平等。建立了提供機會平等制度的社會都會繁榮進步、長治久安。一間公司怎麼打造機會的平等,leading by ideas、expert leadind expert,而不是老闆是對的,就很重要了。而最偉大的制度創新是自由貿易的市場,這是亞當斯密觀察到驅使人類經濟進步最重要的力量,自由貿易的競爭下,產生各國間的比較利益,帶來分工,後交換產生 1+1>2 的力量。這個力量一直存在,從不會自己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吃下另一個會產生能量的單細胞生物,把他收服變成粒線體開始,人類的分工創造出 1+1>2 的力量就不曾斷過。而在這之上,李祿提出在 3.0 文明中,分工交換產生的增量又進一步被放大,這是因為人的知識是可以積累的,單純的商品、服務的積累不太容易,但人的知識累積是比較容易的,知識思想交換時出現的情況是 1+1>4。交換雙方不僅保留自己的思想,獲得了對方的思想,而且在交流中還碰撞出火花。知識自由分享,不需要交換,不需要大米換奶牛
知識產生 1+1>4 這個觀察,我覺得是這次重讀最大的一個收穫之一(以前讀過過去還有點 Confuse🤣)。今天的人類不斷站在前一代的人類肩膀上疊代。我們沒有付出勞動,只付出了時間,就累積了前人所有的經驗和教訓。而平常的交流,也不是以物易物的交換,交流結束後雙方不會因為我把我的知識說給你聽,所以我的知識就消失了。這個重大觀察,是驅使人類經濟發展可以指數進展的根本原因。而如果要我大膽猜測,我會覺得人類進展可能越來越快。如果越來越多人加入到知識共享的體系中、整個經濟發展從越實體往越線上轉移、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情況下,也許會加速經濟進展的斜率,當然這只是我大膽的猜測
既然知道 1+1>4 的力量很重要,那企業要怎麼設計一個環境、系統或文化來產生上述兩個制度創新,可能是導致未來競爭優勢強弱很關鍵的決定。要讓員工勇於創新,並對每一次的創新嘗試,不論成功或失敗,都要做好詳細的資料收集工作。
來看看 Jenesn 是怎麼在打造 Nvidia 創新的文化。"很多公司說創新很重要,但我不認爲創新可以用說的來孵育除非你有 risk-taking 的文化。我要鼓勵我們的工程師、行銷、所有員工去 take calculated risk。但首先你要教他們,這是一個技能,第二個部分是勇氣。大多數人討厭失敗,但如果你們想要成功,我鼓勵你們 to grow tolerance for failure. 但如果你不斷失敗,你可能就真的會失敗。所以重點是你怎麼教會一個人失敗,但是是快速的失敗,然後只要一知道是一條死路,馬上就轉換。而做到這件事的方法,我們稱為 intellecture honesty"。不怕失敗可能是要創新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自古人類在沒有人鼓勵下就一直創新,從穀物的育種到亞當斯密說的工廠工人。那為什麼很多公司就不創新了?也許是失敗的時候旁邊的同事、長官沒有給予鼓勵:黑,你超棒,只是找到另一種證明此路不通的方法。
再來就是資料的收集。成功地記錄下來,下次就這樣做、失敗的也記錄下來,給後人參考。漸漸的,就成為一套不斷迭代的方法論。聽說台積電的 documents center 和蘋果的 Design Guide Book 就是在幹這件事
最終,看懂天時、了解地利,也設計了可行的商業模式和組織架構(人和)一切看似美好。但要小心謹慎,因為天不斷在變動,地也不斷在變動。適合 1.0 文明成長的地區跟 2.0 文明不同。所以組織要隨時根據環境變化而調整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ㄢㄢ小日常 Ann in Taip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謝謝網友指正🙇♂️我寫錯了👉海鮮翅煲不含魚翅😓sorry!字幕上有寫到 造成誤導很抱歉🙇♀️另外吃魚翅是不好的行為🙇 -------------------------------------------------------* 📣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𝐭𝐚𝐢𝐩𝐞𝐢_𝐬𝐞𝐫𝐞𝐧𝐚𝐝𝐞 ▶ ...
「行銷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行銷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行銷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銷所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行銷所 在 ㄢㄢ小日常 Ann in Taip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銷所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行銷所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行銷所 在 Re: 請問台灣的行銷研究所- 看板CareerP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行銷所 在 行銷所 的評價
- 關於行銷所 在 行銷所/ 行銷系- 文化大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行銷所 在 Re: [問題] 行銷研究所該選擇哪間努力呢? - marketing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行銷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陣子說到特別訂製的緊身衣就這個樣子!讓我在短短三個多禮拜瘦了11公斤,有六七成是它幫的忙,我覺得主要是物理上直接降低了我的食慾,所以後來我都盡量吃好的蛋白質,胃的扣打真的很少要珍惜,沒有什麼專門放甜點的胃!胃就一個!一個!!
我直接說了,我這身塑身衣超過三萬,不便宜,而且店家不缺行銷,所以我也不幫業配了,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剩下的三四成,之後再告訴你們,反正絕對不會是吃什麼減肥藥!
行銷所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元味料理-五訪)
今天講些有趣的事:朋友最近提到他這幾年的觀察,一個人的認知,十之八九是他自己所想,脫離不了他的眼界,所以批評的往往都是他自己的心路歷程(講白就是反應內心)。
覺得吃兩三千元的便當是沒房年輕人的小確幸 --> 他年輕時就是醬,老了之後吃很貴還po帳單給別人看就是在炫富,只是認為你們沒錢炫個屁,老子有錢才能炫...
年輕人買不起房,只能租房 --> 他以前就是買不起房(某老闆在跟我們講年輕人買不起房巴拉巴拉,結果在場的都有房..😆)
別人po什麼東西都是工商廣告 --> 因為他自己找人做過行銷,所以無法理解有人是做興趣
---->一個人,因為無法想像其他人的世界,只能由自己的經歷去映射,所以要警惕自己,將來千萬不要成為這種人,尤其是當別人在背後笑你時,你自己都不知道...
行銷所 在 ㄢㄢ小日常 Ann in Taip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謝謝網友指正🙇♂️我寫錯了👉海鮮翅煲不含魚翅😓sorry!字幕上有寫到 造成誤導很抱歉🙇♀️另外吃魚翅是不好的行為🙇
-------------------------------------------------------*
📣 𝐈𝐧𝐬𝐭𝐚𝐠𝐫𝐚𝐦:𝐭𝐚𝐢𝐩𝐞𝐢_𝐬𝐞𝐫𝐞𝐧𝐚𝐝𝐞 ▶ 來玩喲:)
📣 𝐅𝐚𝐜𝐞𝐛𝐨𝐨𝐤:ㄢㄢ小日常 𝐀𝐧𝐧 𝐢𝐧 𝐓𝐚𝐢𝐩𝐞𝐢 ☻
🔎 𝐂𝐋𝐀𝐈𝐑𝐄 𝐌𝐢𝐧𝐢 𝐂𝐨𝐨𝐤𝐞𝐫迷你電子鍋請往這裡:http://bit.ly/workinghouseCLAIRE
-------------------------------------------------------*
常收到網友的留言質疑:「妳是不是全聯的員工?」
😅我都要苦笑三聲。我絕對不是,也沒有接什麼全聯的業配。
我的正職是工程師,這些煮飯佈置,都是我愛的興趣,也是我的精神糧食🌷
我家最近的超市就是全聯,加上他們的小編實在很會行銷,所以我也常常跟著他們的腳步走👣
我知道很多人也很愛全聯👨🍳
/
全部最推那包佛跳牆。真的神好吃的!
是辦桌的那個味道沒錯!
3顆炸蛋簡直100分><
我超愛吃炸蛋!有人跟我一樣嗎?
第二名是臘腸。我對臘肉非常的挑。
很不喜歡吃起來難咬、油味重、死鹹、酒味太重的醃製肉品。
這一款臘腸,微甜不死鹹,
非常的順口涮嘴。
用來做臘味煲仔飯很好吃。
/
𝐂𝐋𝐀𝐈𝐑𝐄家的電子鍋,我在生活工場看好久(我很多東西都是生活工場買的)
這顆是聲寶底下的副牌𝐂𝐋𝐀𝐈𝐑𝐄出的,聲寶的東西我常在用。
因為我非常小心,很怕不好用的東西!
所以收到試用的時候,我太開心了。
這一顆剛好就滿足我的需求:輕巧、小、好看🤪、簡單好用。
𝟏~𝟑碗飯的份量,真的非常適合我!太喜歡了。
比我之前用的那一咖還要小,之前我的電器櫃有點擠,
剛好原本那咖送人,換這一顆,不會擠到電鍋,超讚的!
租屋族、小家庭或廚房很小的,這一顆你會用得很開心。
送一顆給我母,她簡直愛瘋了😅
整個被粉紅色迷惑🤣🤣🤣她很愛粉紅色的東西🤷♀️
以前看她煮飯都沒這麼開心😑
漂亮的廚具,做起飯來真的開心多啦!
不只我,我媽媽也是阿哈哈哈!😙
這顆電子鍋我用得很開心,喜歡!
真心推薦。🌷
(再說一次,不喜歡的東西我不會推薦)
📍生活工場可以看實品:https://tinyurl.com/y4wcqvsb
🔗生活工場賣場:http://bit.ly/workinghouseCLAIRE
🔗百利市賣場:http://bit.ly/e-paylessCLAIRE
🔗𝐂𝐋𝐀𝐈𝐑𝐄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lairejapanstyle
𝓟.𝓢.要是用到不好用的商品,我一定會講😅
所以有時候會得罪寄東西來試用的店家(之前某一支影片就有😎)
這一個小電子鍋我真的很推!很推!
尤其是租屋族或廚房很小的,真的很可以買這一顆!👨🍳

行銷所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沒有專坑有錢人的騙局?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在波利尼西亞盛產一種黑色的珍珠,在當時白珍珠是最值錢的,黑珍珠當地漁民根本就不要,有一個商人名字叫薩爾瓦多就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他就弄了很多黑珍珠帶到美國的紐約,見了全球最著名的珠寶商溫斯頓,兩人一拍即合把沒人要的黑珍珠設定了頂級珠寶的價格,接下來他們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黑珍珠標上令人驚訝的天價擺在了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頂級珠寶店的櫥窗裡
第二讓黑珍珠出現在當時最頂級的好萊塢明星的脖子
第三讓黑珍珠連續出現在了頂級時尚雜誌的封面
就這三件事讓來自深海不為人知的黑珍珠,搖身一變成為稀世珍寶,被各大貴族名流捧在手心黑珍珠的價格遠遠超過了白珍珠,名人淑女趨之若鶩,在19世紀中葉,黑蝶貝還被大量捕撈,人們不僅要取得黑珍珠,還要黑蝶貝的貝殼,為了滿足歐洲市場珍珠和鈕扣工業的需求。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瘋狂捕撈,到了20世紀中葉,大溪地的黑碟貝資源瀕臨絕種。
直到日本研究出了珍珠養殖技術,歷經了十餘年,大溪地的養殖珍珠才漸漸替代了市場上的野生黑珍珠。
黑珍珠稀有、珍貴,這也成為它能逆襲的重要原因。另外,因為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充滿別具一格的味道,所以黑珍珠一直以來也是時尚與個性的代名詞。
這就是著名的定錨效應,在比如鑽石LV包包等等品牌,很多天價的限量品都是人們製造出來的飢餓行銷,所以限量收藏的騙局請淡定

行銷所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南向政策,我們政府喊了那麼多年,但我總覺得聽起來像製造業的事,只有工廠老闆要去想:我到底要不要“南向“?
但這幾年經營臉書,我就發現,我們有很多觀眾其實是來自馬來西亞、越南、泰國這些新南向國家。我們在選題時,對這些國家發生的事,自然會多關注一些。最近我甚至積極在這些國家找KOL合作。
這次再跟商研院行銷所所長Thomas談到新南向政策,就又發現另一片天地。Thomas是用新南向國家的網民輪廓這個點來切入,非常有趣。
像大家都看的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打進全世界那麼多地方,在台灣那麼夯,但在印度跟越南就踢到鐵板。原因之一是因為印度人超愛看他們的國球(板球Cricket),全國有50%以上的人超愛看,但Netflix上面沒有播,印度球迷反而都到當地有直播板球聯賽的串聯平台觀看,印度影音串流平台Hot Star,聰明地利用印度人愛看板球聯賽的心理,把眾多流量吸到自家平台。而越南的情況又不大一樣,他們大概有九成的交易活動都還是使用現金,對於需要綁定信用卡付費的影音串流平台來說,自然有所不便。印度與越南,不管對內容的喜好或付費習慣,跟台灣都差很大。
我跟Thomas很有同感,我們對南邊鄰居的了解,實在太不成比例了。
來看看我跟Thomas的生動對談。你就會更了解「東協+印度」網民輪廓,掌握看不見的新南向市場數位商機~
|看更多|#新興市場情報誌 影音新浪潮|THOMAS X 范琪斐:新南向 雲漫遊|https://bit.ly/2Zs7dyk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行銷所 在 行銷所 的推薦與評價
請益企研所/行銷所選校. 我研究所採行台灣、英國兩邊同時申請,由於申請時沒什麼把握,所以投了很多間,這幾天結果陸續出來了,很幸運的正取很多間,但現在有點迷茫, ... ... <看更多>
行銷所 在 行銷所/ 行銷系- 文化大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只培訓血緣正統的"行銷人" !! . 我們是全台北高教唯一【行銷碩士班】 & 【行銷學士班】 !! . 當醫生,念醫學院/ 搞行銷,念行銷所延平南路127號, Taipei, ... ... <看更多>
行銷所 在 Re: 請問台灣的行銷研究所- 看板CareerPl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qqq123 (hi)》之銘言:
: ※ 引述《chocat (老公的老婆)》之銘言:
: : 我想念行銷...研究所
: : 但台灣好像不多...
: : 不知道有沒有人了解....
: : 台灣有哪些行銷研究所好咧??
: 請問行銷所畢業後
: 工作大都是做哪方面的?
: 如果國立大學畢業跟國立研究所畢業之後
: 起薪大約各是多少?
: 因為看了板上建議
: 再想是不是應該先去工作,再回頭考研究所比較好?
: 先看看自己在工作方面欠缺什麼,再來進修
: 只是礙於現實面--"錢"的問題
: 也還沒出去工作,
: 不知道行銷係在商場上大多從事什麼工作?待遇到底好不好呢?
: 謝謝
行銷系所目前就數量上,在台灣並不普及,和人力資源一樣,都在畢業生的就業市場
方面都面臨了蠻尷尬的局面,分述兩點:
1.全台灣的企管系所畢業生都是「當然」競爭對手。
我以前剛進大學時,台灣的大學裡設有企管系所的數目大約是30間,和電機系所差不多
,幾乎稍有規模的大學都會列為「必設」。十年後到今天,大學數目不可同日而語,
請自行想像企管系所畢業生的數目。
重點在於,商學院的專業技能就行銷、人力資源來說,都是屬於優劣不易明確判別,
個人創意涉入成分相對而言較重的領域,因此即使號稱「行銷」、「流通」、「人資」
等系所出身,無可避免的,還是會面臨企管系所、工管系所的強力競爭。
2.全台灣商學院以外的科系所也都是「潛在」競爭對手。
行銷常常也是傳播學院畢業生就業的當紅領域,除了媒體以外,含括廣告公司、一般公
司行銷部門,因此若您偏重行銷功能裡的「推廣」,一定會碰到傳播學院的畢業生。
若您偏重產品設計,一定會碰到設計學院,或一般大學裡的設計相關系所。
若您偏重通路物流,一定會碰到工管甚至工工系所的畢業生。
此外,也一定會碰到來自文學院、理工科系少部分畢業生的插花競爭。
回到「搞行銷需要不要念行銷系所」這個基本問題,竊以為:不需要。
甚至把行銷系所代換成企管系所,答案還是不需要。
然而,當然念了沒有壞處,尤其若是在研所階段,那麼搭配您大學時代的不同背景,
更容易在行銷領域方面凸顯您的優勢:多元背景、跨界思考。
重點在於,行銷這個領域並不一定要商學院出身才進得去,只是大多時候有這方面的
背景能夠讓您在跨越進入門檻、工作後的上手速度、面對問題時的應變加快很多。
若大學念的是企管系或行銷系,建議研所轉其他相關的不同領域,例如傳播、設計、
心理,在職場上會相當具有說服力。當然若企圖心超旺盛,難捨企研所的邏輯辯證與
實務個案研討,在工作幾年後,回到老本行拿MBA成為第二個碩士學位更好。
學歷不等於實力,眾所周知。這句話在行銷領域尤其明顯,這並不是說搞行銷的不必
重視專業科班出身所訓練的本科知識,而是說要多利用機會攝取不同領域,並培養
個人的思考架構,才容易在成千上萬的同質裏表現出您的優秀異質。
---
至於台大的行銷所...^_^
最後還是會面臨同樣的窘境,它的畢業生能做的工作,上述的相關系所那個不能做^^
不過在高教爆炸的今天,哪天這間學校開了通路所、創業所、顧客心理所、品管所...
把企研所底下每個分科都拿來成立研所,也不會讓人意外:台灣的大學都很缺錢,即使
是台大亦然
※ 編輯: baggy 來自: 59.112.99.136 (04/27 03: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