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被遺忘的瑪麗亞】
兩年前踏上南極旅程,南美洲第一站來到城市便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我住在最著名的七月九號大道旁老牌酒店Conte Hotel,走路五分鐘就可以抵達當地最著名的城市標示方尖碑,以科爾多瓦白石建造高67.5米尖塔,一旁就是著名的哥倫布劇院,這座歌劇院曾經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世界十大歌劇院之一。
沿路正在販售著探戈的門票,翻開任何一本旅遊書,都告訴你:「絕對不能錯過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欣賞一場激情又探戈表演。」
這裡正是探戈音樂發源地,源自十九世紀末,來自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單身淘金客,屬於生活最困頓的下流階層,單身的他們常流連在酒吧與妓院中,為了打發生活困頓,從原來走路的方式逐步發展成名為探戈的社交舞,輾轉成為當時蔚為的流行風潮。無論在街頭巷尾、酒館妓院、各種舞廳,阿根廷人會一路跳到天亮,經歷了百年發展,如今探戈成為了阿根廷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觀光客必訪的重點,跟體驗阿根廷烤肉一樣重要。
說起布宜諾斯艾利斯,不得不提這裡最美的港口-拉波卡,五顏六色的彩色房子與塗鴉,彷彿走入童話般的小鎮。這裡曾經是歐洲移民的第一站,如今卻也是惡名昭彰的貧名窟,當地的友人提醒:「千萬別離開拉波卡區Caminito主街,不然會扒光到一毛不剩。」這幾年阿根廷經濟一落千丈,失業率不斷攀升,物價起伏猶如波浪般,幣值貶落的速度根本沒有煞車的痕跡,如今竊賊已經到光明正大偷搶的地步。
隨便找一間咖啡廳坐著,突然,門口的舞者翩然跳起探戈,女舞者穿著鑲著蕾絲並透明的大紅洋裝,男舞者則是白色襯衫搭黑色背心,像極了端著咖啡服務生,或許他就是。隨著音樂,兩人舞動的臀部與身軀,最後彼此身軀緊貼,彼此眼神帶著迷濛,彷彿舞著是一場悲劇,我彷彿被感染生離死別的情緒。
瞬間轉身,男舞者抬起了女舞者的雙腿,右腳一個跨步滑了出去,我忘情熱烈的鼓掌,從舞著的眼瞳遙想,十九世紀的拉波卡會是什麼模樣?
會不會,有一個女孩叫做瑪麗亞,出生在這龍蛇雜處的貧民窟,她的美麗宛若帶刺的玫瑰,沒有任何男人玩的起她。遇到港口無賴癡纏著她,她會說:「你不配愛上我。」並用力的推開他。
致命又激情瑪麗亞,跳別人沒跳過的探戈、做別人不敢做的夢,寧可墮落在妓院中,也不歸屬任何一個人。然而移民城市本就不平靜,夜路走多了,瑪麗亞最終曝屍街頭遭遇不測,一群人把她的屍體掩埋在土堆中,而一旁老鴇與小賊則在跟眾人說起瑪麗亞傳奇。而一個同情瑪麗亞的幽靈,把她重新帶回人間重生,穿越了漫長的十字架旅程,讓瑪利亞找回救贖的自己。
以上的故事,不是我虛擬,而是皮亞佐拉1968年的歌劇作品《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麗亞》,他所帶來的新探戈風格(NuevoTango)在死後才被阿根廷廣為接納,並成為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精神代表領袖,他的作品充滿了對生命的炙熱,愛情的渴望以及靈魂之間相撞的爆炸體悟。
適逢皮亞佐拉百年誕辰紀念,2021年高雄衛武營與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共同製作《被遺忘的瑪麗亞》,再現《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麗亞》原作風采也積極展現當代新意。演出全長約110分鐘,全西班牙文演出,含中英文雙語字幕,序曲的手風琴音一下,保證顛覆觀眾對於「歌劇」的各種既定印象,臺港共同製作攜手指揮簡文彬、編舞家黎海寧,再現令人無法抗拒的探戈魅力!
疫情之下,你我都無法出行去世界各地,更別說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但透過這場「探戈輕歌劇」,帶你走進熱情又浪漫的拉丁南美,把探戈的精神與炙熱的生命態度,重新燃燒靈魂深處的感動。
//演出日期/時間/地點
2021.9.17(五)19:30
2021.9.18(六)14:30
2021.9.19(日)14:30
衛武營戲劇院
//更多資訊:https://reurl.cc/0j5O2o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邀稿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衛武營 紀念 幣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人現在看到六合夜市就想到韓粉夜市
最有名的就是韓粉直播主,被自己搞爛了
【六合夜市為何衰落?從時空對比中找到答案】
不少捧韓新聞廠商近日頻頻製造「罷韓後悔了」傳說,而六合夜市就是其中一個攻擊點,例如《中時》就報導,「人潮砍半、近50攤商要歇業」,「2019年因韓流業績高漲,如今卻迎來60年來最慘的1年。」等內容。
對於在地老高雄人來說,這種假新聞完全騙不了人。但對於年輕一輩或外地人,我們其實只需拿出六合夜市全盛期的圖片一比,就能輕易找出問題。這裡有兩張圖,一張是1987年六合夜市設置徒步區時的《華視新聞》影像,一張是《風傳媒》本週報導的配圖。看出其中差異了嗎?
#1987年的全民夜市
六合夜市乃二戰後中山六合路口空地的小吃群發展而成,在高雄市區往東擴展過程,六合夜市具有介在火車站前與五福商圈之間的地利,又鄰近當時夜生活繁盛的七賢路一帶,得以快速成長,形成一整條店面與攤販並存的夜市。
市府推動六合夜市徒步化的1980年代,高雄歷經工業化後的快速成長,市民經濟能力提升,在華視新聞畫面中,眾多的「牛排」和「海鮮」,正是當年代表性美食。而六合「#前攤後店」的共存模式,其實兼容「較高價店面消費」與「平價庶民消費」兩種模式。「紐西蘭牛排」、「好搭擋牛排」、「神戶牛排」...都是當年中產階級家庭會帶小孩去「體驗異國美食」的去處。而沿路的海鮮粥、擔仔麵等小吃,就服務深夜下班、下工出外覓食的眾多人群。
然而,隨著消費型態轉變,以及商圈轉移,六合夜市的中產階級不見了、夜生活族群分散了、市中心的龐大居住人口也往北高雄、東高雄移動,如今,想到吃異國料理,沒有人會再想到去六合夜市,購物中心的眾多選擇、多集中在重劃區、文教區甚至歷史復興城區的特色店面,都是中價位飲食的優先選擇。至於夜市小吃,也被瑞豐、青年等求新求變較快的夜市取代。
#2008年的中國客導向觀光夜市
面對此一狀況,六合夜市從兼有「中產消費」和「庶民需求」的「全民夜市」,轉型為以外來客為主的「#觀光夜市」。從「高雄看世界的方式」轉換為「高雄迎合觀光客凝視的方式」。然而,很不幸的,在這之中,六合夜市為了獲得短期最大的成功,失去了深化轉型的契機。
12年前,馬英九就職兩個月後,今周刊一篇〈六合夜市用美味和品味留住人民幣〉的報導,就說明了這段悲劇的關鍵一幕,文中提到:
「在六合夜市擺攤三十多年,素有「攤王」之稱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表示,因受限於法規和地理環境,六合夜市規模無法擴大,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北部的夜市,隨著鄰近的台南花園夜市、高雄瑞豐夜市崛起,加上前幾年經濟蕭條,六合夜市的人潮、攤數和營業額幾乎少了一半。
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際,在幾位有心攤商的發動下,找來了曾輔導過國內數十個商圈改造的行銷專家石志偉、詹金翰等人,合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為這個老夜市執行一連串救亡圖存的策略。
有別於一般商圈改造總是著重在硬體改造,六合夜市協會用了好幾個月進行消費生態的調查,發現國外觀光客來台,最想逛的就是台灣夜市。當時莊其章心想:『未來兩岸三通後,大陸客來台必定再為夜市注入活水。』因此,在種種元素評估下,將六合夜市定位為『#觀光客的夜市』,與強調滿足在地人生活的傳統夜市做出區隔。」
做「容易的轉型」,而不是「困難的轉型」,早就決定了六合夜市的命運。
#2020年狂歡後的餘燼
在2020年的六合夜市中,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康是美、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會看到「紅珊瑚」、「高山茶」這些高雄人根本不會購買的商店,以及許多標示著高雄特產、卻感覺有點類似的攤販。這樣的夜市,已經離開了孕育其成長的養分,全力吸取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依靠獨裁國家心情決定要不要放出來的中客群。
諷刺的是,主導六合夜市「轉型」的這位莊理事長,在2019年初還大讚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但僅僅10個月後,他就失望改挺蔡英文。而短期被注入中國製強心針的攤商,在韓流來襲後,看似迴光返照,卻是加速死亡,充斥韓國瑜紀念品的攤販,更讓高雄人卻步。終於,在韓國瑜任內,連最大韓粉杏仁哥的攤位都倒店大吉,六合夜市的最慘狀況早已在韓草包任內發生。
而近年,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衛武營周邊不定時出現的市集,新型態的攤車,這些都已經預見夜市經營模式的改變。新一代觀光客的凝視,早已看向高雄其他的區域。
六合的衰落,其實就象徵台灣在觀光的選擇上,要賺快錢,還是痛定思痛,賺長遠之財? 而六合的地主們,要壓榨出最大產值,還是想重振街區,把創意和在地文化再次引入夜市,讓「前攤後店」的雙重營業榮景再現? 作為街區經濟發展一個不成功的案例,六合並非已經無藥可救。拋開那些政治語言,認真思考再造之路,是攤商與業主們,下個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參考資料:
莊淑姿、曾國豪(2014),〈觀光夜市之建構與再現 ——以高雄市為例〉 ,《高市文獻》,4(3),頁27-61
陳奕愷(2018),〈食/實在高雄-六和夜市的民族誌觀察〉,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武營 紀念 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六合夜市為何衰落?從時空對比中找到答案】
不少捧韓新聞廠商近日頻頻製造「罷韓後悔了」傳說,而六合夜市就是其中一個攻擊點,例如《中時》就報導,「人潮砍半、近50攤商要歇業」,「2019年因韓流業績高漲,如今卻迎來60年來最慘的1年。」等內容。
對於在地老高雄人來說,這種假新聞完全騙不了人。但對於年輕一輩或外地人,我們其實只需拿出六合夜市全盛期的圖片一比,就能輕易找出問題。這裡有兩張圖,一張是1987年六合夜市設置徒步區時的《華視新聞》影像,一張是《風傳媒》本週報導的配圖。看出其中差異了嗎?
#1987年的全民夜市
六合夜市乃二戰後中山六合路口空地的小吃群發展而成,在高雄市區往東擴展過程,六合夜市具有介在火車站前與五福商圈之間的地利,又鄰近當時夜生活繁盛的七賢路一帶,得以快速成長,形成一整條店面與攤販並存的夜市。
市府推動六合夜市徒步化的1980年代,高雄歷經工業化後的快速成長,市民經濟能力提升,在華視新聞畫面中,眾多的「牛排」和「海鮮」,正是當年代表性美食。而六合「#前攤後店」的共存模式,其實兼容「較高價店面消費」與「平價庶民消費」兩種模式。「紐西蘭牛排」、「好搭擋牛排」、「神戶牛排」...都是當年中產階級家庭會帶小孩去「體驗異國美食」的去處。而沿路的海鮮粥、擔仔麵等小吃,就服務深夜下班、下工出外覓食的眾多人群。
然而,隨著消費型態轉變,以及商圈轉移,六合夜市的中產階級不見了、夜生活族群分散了、市中心的龐大居住人口也往北高雄、東高雄移動,如今,想到吃異國料理,沒有人會再想到去六合夜市,購物中心的眾多選擇、多集中在重劃區、文教區甚至歷史復興城區的特色店面,都是中價位飲食的優先選擇。至於夜市小吃,也被瑞豐、青年等求新求變較快的夜市取代。
#2008年的中國客導向觀光夜市
面對此一狀況,六合夜市從兼有「中產消費」和「庶民需求」的「全民夜市」,轉型為以外來客為主的「#觀光夜市」。從「高雄看世界的方式」轉換為「高雄迎合觀光客凝視的方式」。然而,很不幸的,在這之中,六合夜市為了獲得短期最大的成功,失去了深化轉型的契機。
12年前,馬英九就職兩個月後,今周刊一篇〈六合夜市用美味和品味留住人民幣〉的報導,就說明了這段悲劇的關鍵一幕,文中提到:
「在六合夜市擺攤三十多年,素有「攤王」之稱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莊其章表示,因受限於法規和地理環境,六合夜市規模無法擴大,不但遠遠落後於中北部的夜市,隨著鄰近的台南花園夜市、高雄瑞豐夜市崛起,加上前幾年經濟蕭條,六合夜市的人潮、攤數和營業額幾乎少了一半。
然而,就在危急存亡之際,在幾位有心攤商的發動下,找來了曾輔導過國內數十個商圈改造的行銷專家石志偉、詹金翰等人,合組六合夜市發展促進會,為這個老夜市執行一連串救亡圖存的策略。
有別於一般商圈改造總是著重在硬體改造,六合夜市協會用了好幾個月進行消費生態的調查,發現國外觀光客來台,最想逛的就是台灣夜市。當時莊其章心想:『未來兩岸三通後,大陸客來台必定再為夜市注入活水。』因此,在種種元素評估下,將六合夜市定位為『#觀光客的夜市』,與強調滿足在地人生活的傳統夜市做出區隔。」
做「容易的轉型」,而不是「困難的轉型」,早就決定了六合夜市的命運。
#2020年狂歡後的餘燼
在2020年的六合夜市中,我們會看到巨大的康是美、屈臣氏、日藥本舖,也會看到「紅珊瑚」、「高山茶」這些高雄人根本不會購買的商店,以及許多標示著高雄特產、卻感覺有點類似的攤販。這樣的夜市,已經離開了孕育其成長的養分,全力吸取來得快,去得也快,完全依靠獨裁國家心情決定要不要放出來的中客群。
諷刺的是,主導六合夜市「轉型」的這位莊理事長,在2019年初還大讚韓國瑜「成功翻轉高雄」,但僅僅10個月後,他就失望改挺蔡英文。而短期被注入中國製強心針的攤商,在韓流來襲後,看似迴光返照,卻是加速死亡,充斥韓國瑜紀念品的攤販,更讓高雄人卻步。終於,在韓國瑜任內,連最大韓粉杏仁哥的攤位都倒店大吉,六合夜市的最慘狀況早已在韓草包任內發生。
而近年,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衛武營周邊不定時出現的市集,新型態的攤車,這些都已經預見夜市經營模式的改變。新一代觀光客的凝視,早已看向高雄其他的區域。
六合的衰落,其實就象徵台灣在觀光的選擇上,要賺快錢,還是痛定思痛,賺長遠之財? 而六合的地主們,要壓榨出最大產值,還是想重振街區,把創意和在地文化再次引入夜市,讓「前攤後店」的雙重營業榮景再現? 作為街區經濟發展一個不成功的案例,六合並非已經無藥可救。拋開那些政治語言,認真思考再造之路,是攤商與業主們,下個必須認真面對的挑戰!
#參考資料:
莊淑姿、曾國豪(2014),〈觀光夜市之建構與再現 ——以高雄市為例〉 ,《高市文獻》,4(3),頁27-61
陳奕愷(2018),〈食/實在高雄-六和夜市的民族誌觀察〉,高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飲食文化暨餐飲創新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