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熾良緣【僧侶的衣服是怎樣的?】翁靜晶
僧侶的衣服是怎樣的?
僧侶與俗人從外形上看,最大的區別就是“剃髮染衣”。僧衣、光頭是人們區分僧、俗的第一標準,僧侶的衣服主要是“三衣”。
發式
佛教規定,僧人的頭髮,無論是男是女,自出家之時就要剃光。之後,每半個月就要剃一次,最長不能超過兩個月,稱“淨發”。受戒的僧人,在頭頂還要用線香燙出香疤,受沙彌戒時在頭頂燙三個香疤,受比丘戒時在頭頂燙12個香疤。
袈裟
佛教衣服對顏色、式樣、裁剪方法和用料都有嚴格的規定。佛教認為,僧人的衣著要體現斷除一切慾望,超越凡心的目的。所以,佛教崇尚的衣服偏偏是被世俗社會所輕賤拋棄的。
佛教僧人的衣服統稱為袈裟,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義為“不正色、壞色”。佛教認為,青、黃、赤、白、黑這五種顏色是正色,袈裟所指的“不正色、壞色”就是破壞了正色的顏色。這些顏色通常指以下三種:銅青色,類似於青褐色;泥色,又稱皂色、蒼褐色;木蘭色,指赤黑色。這三種顏色被稱為“法色”,是僧服區別於俗人衣服的顏色。
從僧人衣服的來源上講,主要有五種:(1)有施主衣,是指有名有姓的施主所送之衣服;(2)無施主衣,是指不明姓名的施主所送之衣服; (3)往還衣,指死人生前用過的衣服;(4)死人衣;(5)糞掃衣,指別人丟棄的破衣碎布。
在古代印度,人們把被火燒過、牛嚼過、鼠咬過及死人的衣服視同糞穢之物。僧人們揀回這些衣服,經過洗滌縫補再用,就稱糞掃衣。這些破衣碎布的來源主要是:道路棄衣、河邊棄衣、破碎衣、蟻穿破衣、垃圾堆衣。因此,僧衣又稱衲衣、五衲衣、百衲衣等。僧人自稱“老衲”也因此而來。
三衣
從衣服功能或形狀上來分,僧衣又分為三種,這就是三衣。
一、僧伽梨,即大衣。在我國又稱祖衣、雜碎衣等。大衣是僧人在升堂說法、出入王宮、降伏外道等正式場合所穿的衣服,由9至25條碎布縫合而成。
二、鬱多羅僧,即中衣。因是用七條布縫合而成,故又稱為七衣。僧人在禮佛、修懺、誦經、坐禪、赴齋、聽講、自我反省及一切集合僧眾辦事的場合都穿這種衣服,所以又叫上著衣、中價衣、入眾衣等。
三、安陀會,即小衣。五條布縫合而成,故稱五條衣。僧人在寺中的日常勞作、打掃衛生或者就寢時,穿這種衣服,所以又稱內衣、中宿衣、下衣、雜住衣等。
三衣是僧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服裝,三衣的製作不僅有嚴格規定,而且使用也有一定之規。僧人要把三衣等同於自己的皮膚一樣,要倍加愛護,時刻不能離身。
如果人、衣相離,那就是犯戒;外出時,不穿三衣就進入村莊,按戒律要進行處罰;大衣是三衣中最高級的,不能隨便穿用。
《十誦律》上說:穿大衣時,不能沾染石頭、泥土、草木等;掃地時不能穿;不能把大衣鋪在床鋪座位上;不能腳踩大衣;不能把大衣拖在地上。穿著時,如果附近有水源,應該冼乾淨手腳,用樹木葉子撣拭灰塵,再穿大衣。七條衣屬中等僧衣,應在乾淨的地方穿。五條衣是最低級的僧衣,日常活動中無論何時何處都可隨意穿著。
影片網址: https://youtu.be/4kXHqnTsGqY
袈裟百衲衣 在 啞巴女不小心把泔水灑在布匹店門口和尚見流氓老闆欺負她連忙 ... 的推薦與評價
啞巴女不小心把泔水灑在布匹店門口和尚見流氓老闆欺負她連忙脫下自己的 袈裟 擦地沒想到一夜醒來破 袈裟 竟然變成了 百衲衣 ! #濟公傳#古裝劇. ... <看更多>
袈裟百衲衣 在 袈裟的特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袈裟 的特色主講:寬揚法師#佛學用語#香光尼眾佛學院# 袈裟 內容簡介: 袈裟 的外型是一條一條的布料,然後拼接成為一塊像「 百衲衣 」這樣的布,今天我們 ... ... <看更多>
袈裟百衲衣 在 [轉載] 漢藏僧衣淺談(上) - 看板Buddhis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轉自:佛門網
https://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3383
漢藏僧衣淺談(上)
第350期明覺 文、圖:侯松蔚
2014-12-10
早前,筆者撰文介紹藏傳佛教的居士衣飾,1引起了法友們對僧俗二眾法衣及其名稱
的關注。有見及此,謹盡力嘗試介紹漢藏僧服給讀者。
一般社會大眾,對僧服的印象可能很模糊。螢幕上看到的「僧人」,有的僧服比較逼
真,有的則相差較遠。例如李連杰於電影《白蛇傳說》飾演法海、已故演員黎漢持於電視
劇《神雕俠侶》飾演一燈大師,都在底衣上披搭白色的「上衣」;內地數年前拍攝的《天
龍八部》中,少林寺高僧穿的橙、綠、紫色「上衣」,均非真正僧服允許使用的顏色。
袈裟不許「正色」
即使不是佛教徒,也許都聽說過僧服稱為「袈裟」。袈裟為梵文kasaya的簡略音譯,
意譯「壞色」、「不正色」,蓋佛陀規定出家人不能穿著簇新、完整、華美的服飾,故僧
衣不能是艷麗的「正色」,而要採用青、黑、木蘭(暗赤色、赤黑色)。不過,這些顏色
的具體細節,有種種異說。
佛滅後僧團分為若干部派,從那時開始印度佛教已有各別的僧衣顏色傳統。《舍利
弗問經》、《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等,記載了不同派別所用的不同顏色。
雖然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指出,袈裟其實是赤衣,並非僧服「三衣」的總名
,真正的僧衣統稱應該是「支伐羅」(civara,字義為「衣」),但從古至今一般都以袈裟總稱「三衣」。
真正僧衣有三種
三衣,即下衣、上衣、大衣,2古時也有依次稱作下衣、中衣、上衣等其他習慣,3現
在普遍使用前者。
佛制不許出家人穿新潔衣飾,只能以施主所施、垃圾堆撿回來或屍體身上沒用的破舊
衣料,重新縫合。下衣規定以五條布幅縫製,上衣為七條,大衣九條或以上,故又依次名
為五衣、七衣、九衣。不過,後世為便利故,都用完整的布料製作僧衣,另外縫上一條條
的布幅,象徵性地滿足「百衲衣」的要求。
漢人對下衣的有趣改良
下衣乃掩蓋下半身的裙袍,上身半赤露,供日常活動時穿著。這對於生活在熱帶地區
、無須勞動的僧眾當然沒問題,但中國天氣寒冷(尤其是許多寺院都位處高山),加上漢
僧往往要自己耕種食糧、勞動建設,五衣既不保暖又不便工作,故很少使用,而以漢服代
替。
除了下身的褲子外,上身分別有於僧舍作息時穿的短褂(形如在家人的短襯衣)、日
常於寺內辦事的中褂(稍長的袍子,又名羅漢褂)、平時外出的長褂(長袍、長衫)三種
。此等衣褲均非佛制准許的僧服,漢傳佛教遂於衣領加上橫幅的條紋,折衷地當作由碎布
縫合而成。
長褂,衣領上有象徵碎布縫合的條紋。長、中、短褂有不同顏色,源於不同地區的習
慣,沒有特別意思。
古印度有以衣袍「偏袒右肩」(只袒露右邊肩膀)來表示尊敬對方的習俗,故僧人謁
見、供養佛陀或上師時,要露出右肩;但自己成為弟子的禮敬或供養對象時,例如應供、
托缽、誦經、出行,僧衣應該覆蓋兩肩及胸口(稱為「通肩」),以保莊嚴4。
現今只有南傳佛教維持「偏袒右肩」與「通肩」的傳統。漢地由於寒冷,平時已穿漢
服包裹全身,並不真正「偏袒右肩」,僅以從左肩披搭上衣、大衣來代表;此外並無「通
肩」的做法,因為上衣底下早已穿了海青,覆蓋了右肩。
上衣和大衣
上衣是法會、布薩(寺院中每半月一次誦戒懺悔)時,沿左肩搭在身上的長布,上面
垂直縫製了六條布條,將之分成七格,象徵七衣,這些分隔稱為「田相」。上衣有咖啡色
、紅色等。由於漢人崇尚紅色,通常法會中領誦及打法器的僧人才穿紅色,沒特別職務者
則披其他顏色。
至於大衣,按文獻看來,九條或廿五條布幅等均屬於大衣之不同種類,但後世稱呼九
條的為大衣或九衣,廿五條的稱作祖衣。九衣在齋僧等個別場合穿著,祖衣則乃大型法會
、授戒、傳法(漢傳佛教確認某法師為某宗派傳人的儀式)或其他隆重場合(如古代覲見
皇帝)時所披。祖衣也有咖啡色、紅色等,大部份法師都推崇紅色;更有的繡上花、龍之
類的嚴飾,名為「千花衣」。
法會時如何披衣
法會期間,僧人並非於日常漢服上搭衣,而須先穿著海青在內。「海青」是古時江蘇
吳中地區對廣袖大袍的稱呼,後來漢傳佛教對「海青」賦以新的解釋:如「海」深廣而能
容萬物、波浪自在無礙,「青」出於藍、代代更勝。這實際上也不是佛制僧衣,只因比日
常漢服更莊嚴而採用。
古人的大袍敞開大大的袖口,佛門中的海青卻把袖口的大部份縫合起來,傅說這是因
為梁武帝的王后郗氏,不喜歡佛法,某次她命人做了一些豬肉包子,騙寶誌禪師師徒進宮
用齋。如果他們不吃,就治以逆旨不敬之罪;如果吃了,則羞辱他們犯戒。寶誌禪師乃得
道高僧,預知郗氏陰謀,事先命徒弟們縫合海青袖口,把饅頭預藏袖筒內。入宮應供之時
,取出饅頭來吃,而把肉包子放進袖筒,避開了兩難的局面。
漢傳居士參加法會,亦可穿黑色海青,法師則可穿黑色、咖啡色、鮮或暗黃色等;居
士若已受五戒或菩薩戒,可於海青上披搭縵衣。縵衣即沒有分割的袍衣,沙彌、沙彌尼因
未受具足戒,只穿此衣;比丘、比丘尼僅許於無法取得具田相的三衣時,才可暫時以縵衣
代替。不過,有謂沙彌、沙彌尼算是「半個」人天福田,故亦授予五衣。
東蓮覺苑弘法精舍的法會現場,可見僧眾分別穿上咖啡色、鮮黃色或暗黃色的海青,
最左邊沒負責法器者,搭黑色七衣;中央主法者披祖衣(分割較多),其左右兩邊的法師
各有司職,披紅色七衣(分割較少);最右邊的居士穿黑海青而搭縵衣(沒有分割)。
本文只能大概介紹漢傳僧服制度,不同的寺院對於三衣顏色、甚麼場合穿著,可能有
少許不同。例如個別寺院要求僧人平時也要搭衣,或於用齋時披七衣;多數寺院布薩時穿
七衣,有的卻沒硬性規定,有的則披九衣。當然這些均屬個別例子,《佛光大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皆載布薩時穿的是七衣。
僧服提高僧團的莊嚴紀律
僧服之所以有那麼多要求,都是為了讓出家人有別於在家人和外道,提高僧團的莊嚴
與紀律,塑造簡樸的清修風氣。《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謂袈裟有十種利益︰
一者、能覆其身,遠離羞恥,具足慚愧,修行善法;
二者、遠離寒熱及以蚊虻惡獸毒蟲,安隱修道;
三者、現沙門出家相貌,見者歡喜,遠離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寶幢之相,尊重敬禮,得生梵天;
五者、著袈裟時,生寶幢想,能滅眾罪,生諸福德;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壞色,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者、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作良田故;
八者、身著袈裟,罪業消除,十善業道念念增長;
九者、袈裟猶如良田,能善增長菩薩道故;
十者、袈裟猶如甲胄,煩惱毒箭不能害故。
律制規定僧人三衣不能離身,但現代為方便日常工作,多數僧人只會於法會時披衣,
僧衣僅置於自己附近;平時出門雖然只穿長褂,但也會隨身帶備上衣(通常不帶大衣,因
為應用機會較少,且不方便)。
無論如何,我們要明白,古代熱帶地區的習慣,一定不能完全應用於後世的漢地。漢
傳佛教對僧服的改良,都是為了讓僧眾更好地處理法務,而佛陀本身也允許弟子因應情況
調適律儀,故絕對不能批評漢人擅改佛制。
不僅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也針對其獨特環境而對僧服進行了改造,下期介紹。
※ 承蒙東蓮覺苑弘法精舍當家觀如法師、知客智愍法師,提供本文部份資料,特此鳴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19304463.A.AD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