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很大的盲點
1.招不到人,是因為你爸媽這代人太懶生太少,加上教育普及
招不到黑手工人很正常,這是正常現象。
你因為產業技術含量太低,徵不到數量最多的高知識技術的員工。
只想聘用高職生去做外勞也能做的工作。
#嫌年輕人不愛吃苦只是你不思長進的藉口。
.
2.你工廠還能生存到二十一世紀是因為央行壓低並且穩定匯率
代價就是全民幫你們買單。全部民眾的血汗錢與辛勞工作的成果
就在國際熱錢一進一出下,為了台灣製造業生存而割掉全民韭菜。
.
3.你家工廠能成功,起因於 #政府政策支持、#台灣人口結構相適,#勞工福利保障不足、#環境污染 下,盡情壓榨的結果。
.
4.你家工廠無科技含量,無產業升級的結果,但還能生存,其實就是資源錯置
導致台灣長年低薪,資源效率運用不彰,資本與政府上下交相賊的結果。
這種老闆看多了,繳稅跟提供就業機會整天掛嘴邊,
但整體社會為他們生存而付出的隱形成本根本虧大了。』
Re: [問卦] 年輕肯做的台灣人484越來越難請? https://disp.cc/b/163-e7VT |問卦原文 https://disp.cc/b/163-e7S7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中央大學台經中心 吳大任教授 主題:通膨怪獸襲捲台灣而來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30 #消費者信心指數 #吳大任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訂...
「製造業 低 薪」的推薦目錄: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分享] 台灣低薪元凶過度依賴服務業- 看板polit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亦不夠全面。低薪原因,初步可分為勞動供需面、產業面 的評價
- 關於製造業 低 薪 在 無薪假人數再破萬勞動部:製造及餐宿業最缺工 - YouTube 的評價
製造業 低 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股盤後〉華為孟晚舟獲釋並允許返回中國 標普連三紅
週五 (24 日) 中國央行宣布加密幣相關交易皆屬違法,區塊鏈概念股齊挫,科技股承壓,Nike 大跌,但聯準會 (Fed) 即將到來的縮減購債 (Taper) 推動華爾街再通膨交易 (reflation trade),銀行、能源等週期性股票支撐下,標普收漲 0.15%,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紅。
本週道瓊週漲 0.6%,標普週揚 0.5%,那指週漲 0.02%。
政經消息方面,「華為公主」引渡案出現突破性進展,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已與美國達「暫緩起訴協議」,加國法院已終止孟晚舟引渡聽證會,孟晚舟即時獲釋並已登機返回中國。
孟晚舟即時獲釋並已登機返回中國 (圖片:AFP)
孟晚舟即時獲釋並已登機返回中國 (圖片:AFP)
幣圈迎來一大重擊,中國央行宣布,所有加密貨幣相關交易均為非法非法金融活動,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應聲暴跌,週五區塊鏈概念股普跌。
恒大危機仍未解除,儘管恒大解決了週四 (23 日) 到期國內債券利息,但恒大卻錯過 8,350 美元境外債券利息的支付期限,恒大旗下子公司恒大新能源汽車 (恒大汽車) 還爆出積欠員工薪水、工廠設備款問題。
美國、澳洲、日本和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 (Quad) 首次領袖面對面峰會召開,本次峰會聚焦新冠疫苗、供應鏈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30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3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277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8.6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259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30 萬例。
週五 (24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33.18 點,或 0.1%,收 34,798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4.54 點,或 0.03%,收 15,047.7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6.5 點,或 0.15%,收 4,455.48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3.5 點,或 0.10%,收 3,453.9 點。
標普 11 大板塊有 7 大板塊收紅,能源、資訊服務和金融股領漲,房地產、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有 7 大板塊收紅,能源、資訊服務和金融股領漲,房地產、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領跌。(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僅微軟跌落。蘋果 (AAPL-US) 漲 0.061%;臉書 (FB-US) 漲 2.02%;Alphabet (GOOGL-US) 漲 0.71%;亞馬遜 (AMZN-US) 漲 0.28%;微軟 (MSFT-US) 跌 0.070%。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Nike (NKE-US) 下跌 6.17%;陶氏化學 (DOW-US) 跌 1.08%;雪佛龍 (CVX-US) 漲 0.54%;Visa (V-US) 漲 1.37%;Salesforce (CRM-US) 上漲 2.8%。
費半成分股多收黑。英特爾 (INTC-US) 漲 0.35%;AMD (AMD-US) 跌 0.33%;應用材料 (AMAT-US) 漲 0.57%;美光 (MU-US) 漲 0.014%;高通 (QCOM-US) 跌 0.022%;NVIDIA (NVDA-US) 下跌 1.78%。
台股 ADR 漲跌互見。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0.47%;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0.58%;聯電 ADR (UMC-US) 上漲 1.01%;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0.20%。
企業新聞
特斯拉 (TSLA-US) 上漲 2.75% 至每股 774.39 美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樂觀預期,半導體危機將在明年結束,因為很多晶圓廠正在建設中。
馬斯克樂觀預期,半導體危機將在明年結束 (圖片:AFP)
馬斯克樂觀預期,半導體危機將在明年結束 (圖片:AFP)
運動用品大廠 Nike(NKE-US) 大跌 6.17% 至每股 149.59 每元。發布悲觀的全年財測,並警告假日購物旺季會出現出貨延誤,主要是受到供應鏈緊縮影響。投行 Oppenheimer 預計 Nike 供應鏈問題將是暫時的,並建議將近期股價疲軟視為買入機會。
區塊鏈概念股血染,Riot blockchain (RIOT-US) 下跌 4.97%、 MicroStrategy (MSTR-US) 下跌 2.79%、美國最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COIN-US) 下跌 2.39%。
經濟數據
美國 8 月新屋銷售年化總數報 74.0 萬戶,預期 71.3 萬戶,前值 72.9 萬戶
華爾街分析
美國銀行援引基金情報公司 EPFR Global 數據指出,截至 9 月 22 日當週,美股基金中撤出 286 億美元,出現三年多來最嚴重的每週流出狀況,反映投資者擔心聯準會退場和恒大危機。
Oanda 高級市場分析師 Craig Erlam 寫道,本週美股風起雲湧,但沒有讓人失望。恒大仍處於風險之中,Fed 將很快 Taper,並且越來越擔心通膨可能不如預期那樣短暫,但這帶來逢低買入的機會。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投資策略師 Mark Luschini 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突破一些阻力,再通膨交易正在升溫。小型股、價值股和金融股持續推升走高。
華爾街下週將關注一系列美國經濟指標,包括耐久財訂單和 ISM 製造業指數,以及美國債務上限談判的進展。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638?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24(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製造業 低 薪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製造業 低 薪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中央大學台經中心 吳大任教授
主題:通膨怪獸襲捲台灣而來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30
#消費者信心指數 #吳大任
【財經一路發】專屬Podcast:https://pse.is/3k653s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pTZsMBgn6w/hqdefault.jpg)
製造業 低 薪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總覺得房東什麼事也沒幹
躺著就收這麼多租金
也過太爽了吧
不過Adam Smith認為
若是地主收取的地租低於市價、低於生產者利用其土地所賺取的自然利潤
通常是出於無知
我希望這世界上無知的地主多一些😂
每週一晚上9:30
#CLUBHOUSE 同步直播中,歡迎舉手參與讀書會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dearmarc1122@gmail.com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馬克讀書會 #國富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PPIZflF2s/hqdefault.jpg)
製造業 低 薪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為什麼行業的不同會影響勞動工資?
1. 人們對於該職業的討喜與厭惡程度
2. 學得工作技巧的過程難易與付出程度
3. 工作穩定與否
4. 此職業的執業者是否需要被信賴
5. 職業生涯獲得成功的機率大小
舉例:
1. 公關廣告媒體時尚產業的起薪如此低,而許多人趨之若鶩;礦工海員軍人的起薪則高得多
2. 心理諮商師需要通過碩士學歷與實習規定;路邊算命師與塔羅師人人可當
3. 一般公務員的薪水穩定,而在景氣好的時候,私人企業雖沒有鐵飯碗的保障,可是起薪高得多
4. 醫生律師會計師有社會地位,其執業的薪水就不會低於平均
5. 當一名上班族,成功機率大,薪水低;當一名NBA球員,成功機率小,薪水高
「凡身為人,只要身體和心情還不錯,多少會有這種毛病:對成功的或然率,每一個人多少都會高估;對失敗的或然率,大多數人會低估。」
「人類這種忽視危險並且奢望成功的心理,在每個人的一生當中,以選擇職業的青年時期最為活躍。對於不幸的憂慮往往被滿懷幸運的憧憬淹沒。」
先想會怎麼死,再想你要不要這樣活。
在家就來參加讀書會吧!
每週一晚上9:30
#CLUBHOUSE 同步直播中,歡迎舉手參與讀書會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dearmarc1122@gmail.com
_更多說書影片_ https://goo.gl/7viXT4
_給妳/你的有用提醒_ http://bit.ly/2UpUrjx
#馬克讀書會 #國富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JlxbV6uT8I/hqdefault.jpg)
製造業 低 薪 在 亦不夠全面。低薪原因,初步可分為勞動供需面、產業面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產業轉型緩慢,勞力密集製造業及傳統服務業微利化,導致企業多陷入壓低勞動成本的削價競爭模式,低薪現象普遍。 2016年受僱員工每月主要工作之經常性收入3萬元以下 ... ... <看更多>
製造業 低 薪 在 無薪假人數再破萬勞動部:製造及餐宿業最缺工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不過本周無 薪 假統計人數再破萬,達1萬1201人, 製造業 人數9327人最多。 ... 大缺工時代「寧待業」 網吐真相:缺 低薪 勞工【TVBS說新聞】20230617 @ ... ... <看更多>
製造業 低 薪 在 [分享] 台灣低薪元凶過度依賴服務業- 看板politic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Policy 看板 #1E723OoJ ]
作者: oodh (oodh) 看板: Policy
標題: [分享]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時間: Tue Jul 12 18:24:18 2011
台灣低薪元凶 過度依賴服務業
https://beta.tw.news.yahoo.com/台灣低薪元凶-過度依賴服務業.html
7月1日,陸客自由行,帶動觀光服務業大躍進,彷彿許了台灣一個夢:高污染工業、低階
工作外移,只要致力服務業與創意產業,就能享受經濟繁榮、又躋身高階工作的贏者圈。
事實卻不是如此。光有服務,沒有製造,不是美好的國家之路。過去10年,以金融業服務
業為發展主調的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先進國,從美國到歐洲都飽嘗製造業外移之苦
。
【風險1:製造業下探 GDP組成不夠多元】
當一個國家製造業不斷外移,也就失去讓新興產業發芽的機會。台灣的製造實力,曾讓創
新大師克里斯汀生讚嘆不已。但是,這榮景水波下,逐漸浮出警訊。跟美國一樣,台灣製
造業對GDP貢獻也逐年下降,從1990年代的40%,一路下滑到09年不到30%的新低,去年
才又回升到31%。台灣製造業未來如果一直往下探,降到美國、英國、日本的水準,GDP
組成將落入不夠多元的風險。
【風險2:就業與低薪】
製造業就業人口佔比,從90年代的42%降至36%,專家指出,這也是造成台灣長期低薪的
原因之一。台灣經濟研究院二所所長張建一分析,台灣服務業佔GDP約7成,雇用近6成人
口,但對經濟成長率貢獻卻不高,服務業也很難為員工加薪。台灣去年經濟成長率超過10
%,有7成還是來自製造業的貢獻。
【先進製造 創造好工作】
從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分析,台灣製造業前10名行業的平均薪資約6萬1千元,遠高於服務
業前10名行業的平均薪資4萬7千元。服務業當中薪資水準較高的行業,也是屬於支援製造
業的服務業,而不是受雇最多的批發零售業。
製造業對於工作機會的多重效益,是任何產業都比不上的。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精算,製
造業相較於其他產業,有最大的多重效益。製造業生產每1美元產品,將帶動其他部門1.4
美元的產出。
放眼經濟發展和搶救就業,全球各國都不得不加入這波搶製造的熱潮。不只美國,已經是
世界工廠的中國,更不願意放棄。
【台灣到底要什麼製造業?】
今年,台灣勇敢拒絕國光石化在彰化設廠,如果這是台灣人民的共識,不要高耗能產業,
那麼,台灣到底要留下什麼製造業?
「如果不努力轉型,一定會發生產業空洞化,」經濟部工業局局長杜紫軍憂心說。
杜紫軍接著說,拋棄單純靠投入資源與產量來提高產能的思惟。經濟部已經研擬具體的
2020年產業發展策略,包括提高附加價值率、無形資產佔固定資本比重提高到15%、綠能
佔製造業產值提高到30%。
以「產值」衡量產業存在價值的觀念,已經過時。新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這不只關係到
產業發展,更關係到台灣民眾明日的工作。
------------
呃… 給大家參考啦
看到這篇我真的對"天下"很失望,
當初說依賴製造業出口帶來低薪的也是這些人、要我們期待服務業內需觀光的是他們
看到新數據改口說依賴服務業造成低薪的還是這些人,又要政府加強製造業出口
我只能說「話都是你在講……」
一般而言,
服務業對人力需求的量都較製造業高
然而,靠內需來撐經濟就會拉抬物價
實質所得要提高,就必需要外銷,服務業也可以外銷
台灣的服務業外銷比例過低
這和台灣非英語系國家有關 -- 同時 又和中國有貿易、移動障礙
在高附加價值的商業服務(顧問、法律、金融服務)上比對香港上海有競爭劣勢
而低附加價值的商業服務(客服中心等)又不具成本競爭力、對台灣人來說也太低薪
兩岸不友善的關係,也讓台灣商務飛行的時間和成本大為提高
長期缺乏外銷市場,連帶會因國內市場不足,缺乏競爭和進步
就外銷條件而言,製造業沒有了這種文化門檻,運輸也多以海運為主
在歷史上自然也就發展得比服務業快
並不是服務業不值得發展,
「外銷型服務業」,不論是娛樂藝文、程式美感設計、商業專利法律顧問
和「高附加價觀光」、「海外醫學美容」、
甚至是 「連鎖業海外拓點」「大企業海外併購(增加國內研發、管理人力需求)」
對國內勞動品質與薪資都還是極具正面效應的
反過來說,即使是製造業,也面臨轉型的問題
我個人是一直希望政府大刀闊斧地搞產業轉型
但其實我也不敢肯定,產業轉型在現在政府進行的各項專案外,
是否還有「大刀闊斧」的可能
而轉型後的製造業,比如說科技業
在提供高薪資的同時也需要更多高品質智識人材,
如果台灣的高等教育無法提供對應的質量,
也許就還是得面對開放輸入以留住產業(留住其他工作機會)的問題
-- 這和外勞需求其實並沒有不同
我只能說,天下這篇討論的很淺,
他們過去為了讓白領覺得有批判性,抨擊大企業慣了
突然拿到數據,發現大企業給薪高、而台灣服務業比例高薪資水準卻低
也許有點不知所措吧
其實台灣服務業是「品質」還不夠,
和製造業一樣
不是產業別的問題,是「升級」的問題
即便不去期待可能會拉抬物價的內需服務升級,
在服務業外銷的努力上,政府也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在這點上,我相信同樣的資源投入,服務業因為落後多,所以轉型進步幅度也會大點
--
國家研究院->政治小組-> policy 政策板 █▆▆ █▆▆
遠離對政黨人物偏好 █ ◥ █ ◥
追尋「什麼對人民最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6.122.248
--
自幼家貧 既無嗜好 不學無術 亦無專長 唯打翻茶杯 或飲料罐 或新鮮屋
不乏瓶水 亦有碗麵 鋁鐵生熟不銹鋼 大小利樂錫箔包
有色無色玻璃 軟殼硬殼塑膠 凡立不曾未倒 寸地無一免溼
初時心喜 觸翻熱湯而後敗興 久之或憂 撞倒汽水反得釋然
本為一時之誤 積久成習 偶一為之 還傲世中無雙
故以為好 便作所長 因姓黃,自號「掐倒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6.122.2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