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文化的探索|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古代文獻對夏朝的論述雖仍系傳說,但是從《史記·殷本紀》關於商代世系的記載,已被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證實為信史的情況推斷,《史記·夏本紀》關於夏代歷史的記載,亦當有所依據。
因為迄今為止尚未發現類似甲骨文那樣的有關夏代文化的確鑿的實物資料,夏文化的遺物也難以辨識,所以,在夏紀年內,分佈於文獻記載中夏王朝主要統治區域的考古學文化,自然成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對象。夏代的紀年,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通行的歷史年表採用的夏代起訖時間,為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
傳說中夏王朝的都邑以及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諸多地點,古代文獻對其地望的記載頗多差異,後世學者的考證也分歧很大。但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在豫西,尤其是洛陽平原,伊、洛、潁水流域,以及晉南的汾河中下游,特別是汾、澮、涑水流域,學術界的看法基本還是一致的。
目前,學術界對夏文化探索的目標已經逐漸集中於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因對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掘,獲得大量的比較系統的資料而得名①。二里頭文化分兩個類型,一個是以河南省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類型,另一個是以山西省夏縣東下馮遺址②為代表的東下馮類型。東下馮類型與二里頭類型的文化面貌有許多相同或近似之處,也有某些差異,所以是同一文化的兩種地方類型。
①《新中國的考古學》,《紅旗》1962年第17期。
②《夏縣東下馮》,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二里頭遺址按時間順序以及文化內涵的變化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出土的標本經過碳十四測定,一期至四期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東下馮遺址測定的數據較二里頭遺址的數據稍晚。二者的年代大體都在夏紀年的範圍之內。
二里頭類型遺址已經發現數十處,主要分佈於豫西地區。除偃師二里頭遺址之外,經發掘或試掘的遺址,還有陝縣七里鋪,洛陽東乾溝、矬李、東馬溝、偃師灰嘴、高崖,登封玉村,澠池鹿寺,臨汝煤山,鄭州上街、洛達廟,浙川下王崗等地點。
古代文獻關於夏人在豫西活動的記載很多。《逸周書·度邑解》云:「自雒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朱右曾在《逸周書集訓校釋》卷五中說:「雒汭,雒水入河之處,在河南府鞏縣北。伊汭,伊水入雒處,在河南府偃師縣西南五里。」《史記·周本紀》索引云:「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無險固,是有夏之舊居」。《國語·周語上》亦曰:「昔伊洛竭而夏亡」。上述記載和考證清楚表明,河南省的伊、洛地區正是昔日夏人所居之處。二里頭類型遺址的分佈範圍恰與「有夏之居」的地望相合。
東下馮類型遺址也發現幾十處,分佈於晉南的運城和臨汾盆地。已發掘的遺址有夏縣東下馮、永濟東馬鋪頭、翼城感軍和襄汾南大柴等地點。晉南素有「夏墟」之稱。《左傳·定公四年》雲:「分唐叔以大路……命以唐誥,而封於夏墟。」服虔曰:「大夏在汾、澮之間。」叔虞為晉國始封之君,其地在夏墟,是古唐國的故土。叔虞封唐乃稱唐叔虞。《史記·晉世家》對此有所記載:「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古史專家徐旭生先生對夏墟的地望曾有詳細考證,認為「《左傳》所指的夏墟當在山西的西南部」①。東下馮類型遺址分佈於晉南,大致在汾、澮、涑水流域,與「夏墟」的地望相符。
龍山文化王灣類型的年代,經碳十四測定,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王灣類型分佈在以洛陽為中心的伊、洛水流域,主要遺址有洛陽王灣、矬李、孟津小潘溝、偃師高崖、臨汝煤山和登封王成崗等。在王灣遺址的發掘中,獲得大量富代表性的資料②,王灣類型因而得名。王灣類型的分佈地域與二里頭文化早期的分佈地域大體一致。在地層關係上,王灣類型又直接疊壓在二里頭文化一期之下。二里頭文化一期與王灣類型之間,在文化面貌上有明顯的承襲關係。所以,王灣類型晚期也應在探索夏文化的範疇之列。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的分佈區域集中於晉南的臨汾盆地,翼城、曲沃、襄汾、侯馬、新絳等地均有發現。其地域也正在「夏墟」的範圍之內。陶寺類型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其起訖時間約當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若此,則陶寺類型晚期在夏紀年範疇之內,亦當屬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對象。南大柴遺址屬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①,與陶寺遺址皆為襄汾縣所轄。兩地隔汾河東西相望,距離僅15公里。龍山文化陶寺類型早於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二者在時間上大致銜接。但是南大柴遺址的發掘資料表明,東下馮類型與陶寺類型的文化面貌差異頗大,二者並無明顯的承襲關係。可知陶寺類型的發展受到遏制,其去向目前尚不清楚。東下馮類型並未直接承襲當地的龍山文化,而是自豫西的二里頭文化發展而來的地方類型。
①《1959年夏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考古》1959年第11期。
②《洛陽王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1961年第4期。
①《大柴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87年第7期。
邊遠地區的一些考古學文化,例如甘青地區的齊家文化,經碳十四測定,時間為距今2000年左右,雖然大體在夏紀年之內,但因該文化的分佈,非夏人主要活動區域,其先民不屬夏民族,所以不在探索夏文化的範疇之列。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中國規矩最嚴農村,紅白二事都唔俾做!(大家真風騷) 日前,山西省襄汾縣大鄧鄉赤鄧村發出公告,稱禁止村民披麻戴孝,違者轉學上戶將不予辦理。此事經媒體曝光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當地政府指此公告違法,目前已經停止執行。 相關香港新聞: #唔俾 #思浩...
襄汾縣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去24小時 8. 31 中國 🇨🇳】
山西「聚仙飯店」慘案:下跪的老人與倒塌的壽宴...悲劇為什麼?
「誰也想不到,我們不怨誰。」中國山西省襄汾縣周六上午發生重大公安事故,一棟兩層樓的農村餐廳「聚仙飯店」突然無預警倒塌,並活埋正在歡聚祝賀村里長輩80大壽的百餘名村民。儘管山西政府全力搶救坍塌的聚仙飯店,但30日晚間搜救行動正式結束為止,已知29人死亡。事件過後,中國媒體也發出「過壽老人」的災後訪問,但失去妻子與眾多親友的這位爺爺,卻傷心地在鏡頭前面下跪,哭號著「要是自己沒過壽」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場意外?然而這段訪問在中國網路上,卻因「嗜血媒體騷擾無辜爺爺」而引發了全國悲憤與壓倒性的譴責聲浪;但同一時間,山西襄汾的聚仙飯店事件,卻也是繼今年3月份福建泉州的欣佳酒店倒塌後,半年內第二度上演的類似慘劇。因此當輿論仍糾結於訪問老人之際,慘案為何一再重演?也成為新聞情緒中,最灰黯不明的真正疑問。
▌本節重點:
• 山西襄汾飯店倒塌案:初判農村餐廳違建,無端崩塌29死
• 農村爺爺80大壽宴,不料飯吃到一半...親友鄰居卻遭死劫
• 半年來第二次飯店慘案?3月福建泉州欣佳酒店也無端崩塌
• 中國官媒:出事飯店是長年累積的公安漏洞「農村自建屋」
• 農村自建屋:鄉下自地自蓋房,農民工薪資返鄉的典型途徑
• 給家裡蓋個大房子!但農村自建檢查、 申請與規則都大寬鬆
• 法規的微妙:近年鼓勵「農村轉型」,官方支持「農舍商用」
• 轉民宿、轉飯店、轉商場都成,但工程品質和安全檢查沒跟上
• 案外案:中國媒體訪問「悲劇壽星李大爺」,惹火中國網路
• 鏡頭前自責痛哭下跪:「如果我不過生日,大家是否不會死?」
• 「嗜血記者噁心!」檢討媒體,但事故刑責、制度弊病反而討論少
#中國 #聚仙飯店 #倒塌 #山西 #襄汾縣 #農村 #農村自建房 #公共安全 #違建 #搜救 #李大爺
襄汾縣 在 曈逸館 吳炘曈師傅 風水 改名 擇日 算命 占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時看到古籍說某些日子會發生某事,部份描述日子預計情況的用字非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感覺浮誇,但有時卻偏偏讓你不可不服古人的厲害和睿智,擇日的目的就是為了避開危險。
翻查當日的日子,日子大凶,時辰亦凶,若舉行重要事情,其實老人家壽宴也算是重要事情,那麼3,6,9年內凋零落索......以前想像不太到,現在明白了。
願往逝者往生極樂淨土,傷者早日康復。
阿彌陀佛。
襄汾縣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思浩大談中國規矩最嚴農村,紅白二事都唔俾做!(大家真風騷)
日前,山西省襄汾縣大鄧鄉赤鄧村發出公告,稱禁止村民披麻戴孝,違者轉學上戶將不予辦理。此事經媒體曝光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當地政府指此公告違法,目前已經停止執行。
相關香港新聞:
#唔俾 #思浩
襄汾縣 在 考古新發現!山西襄汾發掘3座春秋"一級貴族"墓地出土青銅禮器 ... 的推薦與評價
山西 襄汾 發掘3座春秋"一級貴族"墓地出土青銅禮器14件.神秘墓主骨質增生嚴重推測患有"惡性腫瘤"【360今日大陸】20230817@Global_Vision. 15K views · 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