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太魯閣事件,讓人心情非常低落,真的需要一些溫暖的故事來振奮,這次要分享的京都迷故事,對我來說,就有這樣的力量。
幾個月前,我們全家到台中喝喜酒,正好,那天台中有很有名的島作市集,因為有朋友在市集,市集又剛好在喝喜酒旁,結束完喜酒後,就到了島作市集逛逛順道找朋友,愛看書的哥哥一向身上都會帶一本鐵道書,那天,他就在草坪上看著他帶著日本JR書籍,一位女孩找起了哥哥攀談搭訕,問他怎麼會在看日本鐵道的書(日文版的),我去買完咖啡回來後,就碰到這位女孩,簡單聊了起來,她說因為看到哥哥在看日文鐵道書覺得驚訝而搭問,然後,才知道原來女孩也是非常喜歡京都的人,甚至有很多朋友在京都,這位女孩就是這次的訪談人小靖。
後來也才知道原來小靖就是朋友的朋友,有了京都迷訪談計畫後,和她提出邀約,她很爽快的就答應,然後才知道原來這位女孩已經是個媽媽了,哈!
小靖住台中,曾經住台北,一次來台北的時候,我們約了南港高鐵站做這次訪談(訪談其實已經過了快三個月,現在才把文章發表,真是抱歉),訪談過程非常愉快,花了快三個小時,一開始就以她自己成立的台灣蔥翻譯事務所(也講起為何要取作台灣蔥翻譯事務所的意涵)做開始,因為認識很多日本人與京都人,才發現自己常常要和日人介紹台灣的好,很希望把更深度的台灣介紹給他們,所以用了台灣蔥的意象,希望能做為台日之間的橋樑,聽了覺得很感動。
訪談過程中,可以真實的感覺到小靖這個女孩的感性與熱情,聽到她與京都【御多福咖啡】和野田さん之間的許多緣分,還有野田さん和他的朋友為小靖做的事,真的會感動到起雞皮疙瘩,而我想,正是因為小靖這個人總帶給人溫暖又感性,這些在京都的朋友才會這麼如此溫暖對她吧!
訪談中,小靖好幾次都講到哽咽落淚,有曾經和她同遊京都卻已故的學姐,在病逝前,希望表達對京都的思念;有她為一位京都老爺爺找尋曾經在台灣遇見的青梅竹馬等,其實這些故事,都包裹著小靖這個人對人之間的珍惜與人情,很難不被打動,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這個訪談計畫,能聽到這些故事,其實那次訪談時間很久,聊了非常多事情,恕我真的時間不夠,沒辦法完整的把那天錄音的內容全部呈現出來,而是用了小靖書寫的版本(她寫的非常清楚),希望未來能有機會把完整的訪談內容上傳到網路給大家收聽。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 我是【台灣蔥翻譯事務所】的主理人小靖,大學唸日文系,畢業後曾在君悅飯店擔任日文服務人員1年,接著在某法人金融機構任職客服專員13年。
兩年前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決定改變生活模式,舉家從台北遷至我的故鄉台中。起初為了兼顧育兒而從事時間較彈性的翻譯工作,後來因緣際會開始了日語教學、擔任某臉書粉絲頁的日本資訊顧問、加入故事說演劇團。
這兩年的際遇很奇妙,像是打掉重練,又似乎是集過去大成,我有一種重新長大的感覺,很享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 大學時曾以交換學生的身分到千葉縣唸書,當時熱衷於用有限的生活費玩得超值,在2003年用青春十八車票去了東北、關西、九州,而京都就是那趟旅行的其中一個停靠站,那是我第一次拜訪京都。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 大約十多次,每次待兩週,有一年合計在京都住了30天。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 12年前我隻身造訪【御多福咖啡】,老闆野田さん招呼我到吧台入座後問我從哪裡來,當我回答台灣時,吧台的幾位常客們同時發出驚呼聲看著我,他們驚訝的原因是那時去京都的台灣人還沒有這麼多,更別說單獨泡喫茶店的台灣女孩。
在野田さん的介紹下,我和當時同席的常客們結識成為朋友,即使回到台灣,也常會收到不認識的日本人寄來「小靖妳好,我從御多福老闆那裡得知妳的聯繫方式,我很喜歡台灣~」這樣開頭的e-mail (當時還沒有LINE)。
每年回到【御多福咖啡】,野田さん都會再介紹新朋友給我,大概到了第八年,我發現自己的腦容量已明顯不足,有時看見熟識的臉卻想不起名字,於是我開始整理在店裡認識的朋友名單,這一整理,才發現野田老闆介紹給我的朋友已超過100位。
這些朋友之中有點頭之交,也有說是因為我所以愛上台灣、愛上台灣男、然後嫁來台灣的閨蜜,每次回去京都也完全就是探親行程,記事本裡記載的不外乎是去誰家開轟趴、去誰的店裡幫誰驚喜慶生、出席誰和誰的婚禮 ……,我就糊裡糊塗地像這樣開始參與著多位京都居民的人生,京都友人們戲稱我是候鳥,每年都要從台灣飛去京都。
5.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 我在造訪【御多福咖啡】的隔年結婚了,先生也熱愛日本,於是我們毫不猶豫地就選了京都作為蜜月旅行的地點。京都的朋友們得知消息後偷偷為我們安排了驚喜蜜月旅行,以為是一般出遊,沒想到集合的當天早晨,派了一身旅行社裝扮的朋友來到我們住的公寓,說是要迎接我們去「神秘的入口」。
步行一小段路之後看見路邊停了一台小巴,一群身著黑衣的人聚集在旁,當時我還在心裡默念:「請節哀。」但與這群人擦身而過時忽然覺得這些臉孔好熟悉,停下腳步定睛一看,怎麼都是御多福的好朋友們!
大家於是整隊喊口號:「祝賀Akira、小靖新婚快樂!」這天是12位朋友喬裝車掌、我們擔任2位貴賓的超豪華旅行,車掌們凌晨五點就開始佈置小巴,花藝、舖紅地毯、拉團體照用布條、舉旗領隊 ……,每個人各司其職,這是我首次親眼見識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日式團隊合作。
當天我們被帶到伊勢神宫向神明報告結婚一事,大家一起逛了伊勢老街、吃了伊勢烏龍麵和名產赤福,甚至到夫婦岩模擬活人夫婦岩,晚餐就在日本皇室常光顧的【大喜庵】設宴。當我和先生離席上完洗手間後回到包廂,朋友們已經換上了一件件手工噴漆噴上「X」字樣的T-shirt,原因是在這天之前大家並未見過我先生,只知道他熱愛X Japan,於是大家特別為他準備了這項驚喜。
野田さん將這天的完整記錄相片書收藏在【御多福咖啡】,等到能夠回到京都懷抱的那一天到來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向老闆借閱😊
6.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你來說,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或是對你產生了影響?
/【御多福咖啡】的野田老闆。
數十年如一日的西裝背心、魯邦三世鬢角、手沖咖啡,為人謙虛低調,總是認真側耳傾聽大家的心事,像是告解室的神父;奇妙的是對他傾訴煩惱後,煩惱就變得不像煩惱了,他和那家店有種能夠使人平靜的魔力。而野田的腦袋簡直就像個資料庫,裡面建檔了所有和他產生過關聯的人們的資料,當天時地利人和,野田就會不著痕跡地牽線,客人們彼此可能成為朋友,也許成為眷侶,也許成為生意夥伴……各種奇遇和羈絆,在野田沉穩的微笑中開始發酵。
【御多福咖啡】的店休日極少,但每月到了十五日必定會公休參加知恩寺市集。野田說,御多福是從知恩寺手作市開始發跡的,即使現在有了自己的店也不能忘本。
野田さん在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維繫中扮演著恰如其分的角色,去過御多福的客人,無論身在何處,總會不自覺地想起那個地下喫茶店裡的人情。
7.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 我應該是重視人甚於地,京都的朋友們不變,京都之於我便一如往常。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 我通常選在春、秋造訪京都,倒不是因為特別迷戀哪一道風景,而是在見識過京都的酷暑和寒冬之後,覺得春秋較適合步行和腳踏車。
/ 311那年野田夫婦和幾位朋友帶我去善峰寺,當時我還不認識御朱印帳,於是野田讓我選一本,然後請神職人員幫我在封面寫上我的名字。神職人員在得知我是台灣人後走出授与所、親自將御朱印帳交給我。他說:「對於日本政府因政治因素未能公開向台灣道謝,我感到非常抱歉。請讓我代替日本感謝台灣,謝謝你們願意對日本伸出援手。」然後對我深深一鞠躬。同一趟旅行中,哲學之道【日の出うどん (日出烏龍麵)】的老闆聽到我和同行的台灣友人對話,確認我們是台灣人之後送了禮物給我們,還問我們能不能讓他拍照並請我們簽名掛在店裡留念。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 喜歡散步,其次是騎腳踏車,放慢速度就有機會發現更多驚喜。
最推薦的還是直接在當地結交朋友,連功課都不需要做了呀 (噓)!
同樣的,剩下未刊完的完整訪談圖文刊在blog裡,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點入閱讀,前幾篇京都迷訪談文,也歡迎沒有看過的朋友,點入細細品味,也再次感謝大家對這系列文章的支持與鼓勵。
西來庵事件地點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史泡泡 ㊙️㊙️㊙️㊙台灣五大奇案是如何形成的?🔥🔥🔥
引言、提問/ 與談:
謝金魚 / 謝宜安
🔥最近,曾經與我合作過的 阮劇團 Our Theatre 製作了一齣相當複雜、龐大的舞台劇《十殿》,據說設定是將「台灣五大奇案」合併在一棟廢棄的綜合大樓中上演,雖說故事發想的大樓是嘉義的一個廢棄冰宮,但身為台中人,我在看到這故事時,更容易聯想到台中的一廣,《十殿》在四月底也會到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演出,我想,可能也會有更多台中人聯想到一廣吧?
💡💡💡購票由此去:https://reurl.cc/pmok9x
🔥🔥但說起五大奇案,讓我想起從前在成大讀書的時候,聽石萬壽老師說起他所經歷的「神明告教授」事件,起因是老師當年採訪的廟公說了一些關於女鬼「陳守娘」的故事。陳守娘是清代府城三大奇案之一,原是一位守寡的婦人,遭到婆婆、小姑與一位師爺設計逼姦後,又被婆婆小姑凌虐而死,而後含冤復仇,殺爆全城,最後驚動神靈,她才善罷甘休。在日後流傳的鄉野傳說中,是廣澤尊王打贏了女鬼,但在廟公的說法裡卻是打輸了、不得不請出隔壁善化堂的觀音收拾。不過,這有損神威的說法在老廟公去世後引起了糾紛,後來老師因此被告上法庭,最後在地方有力人士出面協調後和解。我對此事的印象很深,除了事件地點、宮廟都是熟悉的地方之外,老師也提醒我們,這些地點之間的地緣關係呈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圈。
🔥🔥🔥在2009年時,因為看到一篇討論神明吃案的文章後,我在ptt的古人八卦版(gallantry)寫下了「清末台灣最強女鬼陳守娘」這篇文章,當時的我,怎麼也不曾想到,這隨意寫下的「最強女鬼」稱號,在後來十多年間,隨著大家對於台灣鬼怪傳說的關注而慢慢發酵,如今「最強女鬼」已經成為陳守娘的專屬稱呼了。
🔥🔥🔥🔥雖然五大奇案究竟有哪五個,有不同的說法,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就是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加入發生在北部的「周成過台灣」和民國後才出現的「瘋女十八年」,但之所以為「奇案」,通常就是出了人命,前四者都與鬼神之說有關,「瘋女十八年」雖沒死人,但也有說法指出「瘋女」是助人驅鬼而遭到反撲。
🔥🔥🔥🔥🔥🔥在這些故事中,遭到迫害的、瘋癲的、冤屈難伸的女人都是主角,陳守娘身為寡婦卻被夫家逼迫受辱、林投姐帶著孩子等待負心的丈夫、呂祖廟燒金裡寂寞的女人藉由廟宇的掩護偷情、周成之妻渡台尋找丈夫卻被無情殺害、瘋女因為精神疾病被夫家禁錮,也不難看出在早期台灣社會中女性的困境。
🔥🔥🔥🔥🔥🔥她們或是大膽開放地追求情慾、或是服從傳統遭到虐待仍守貞守節,最終都似乎走向失控與瘋狂。但這些故事的根源與流傳實在令人好奇,專精於都市傳說的宜安對此也有研究,所以有了這次的紙上對談。
-------
🐳金魚:請問宜安,這些故事原本的源流是什麼?都是歷史事件嗎?
💖宜安:除了「瘋女十八年」明顯是真實事件以外,其他奇案都很難說是「真的」。「瘋女十八年」因1956年《中華日報》的報導〈十八年人間地獄〉而披露,當時事件本尊仍在世。至於其他奇案因為發生的時間點,跟現在知道的最早記錄,都有一段間隔。陳守娘是最接近真實的,被記下來的時間也很早。陳守娘遭逢小姑、婆婆暴力對待,堅持守節,最後下體被刺而死,官府一度企圖掩蓋,最後不敵民眾的怨氣。這故事初見於清代劉家謀的《海音詩》(1855),連橫的《臺灣通史》也提及。但是陳守娘死後、鬼魂大戰廣澤尊王等,就屬於民間傳說,難以確認真假。
其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都是清朝故事,但是最早文獻記載都是日治時代。林投姐的故事見於片岡巖《台灣風俗誌》(1921),林投姐原是名寡婦,因錢財被情人騙回中國,因此氣憤自盡,冤魂繼續在林投樹下徘徊,使當地仕紳建祠祭祀。這座祠就在台南火車站附近。耆老曾經見過林投姐的祠,因此林投姐故事的來源也是可考的。呂祖廟燒金的初次紀錄,可能是1930年《三六九小報》上的〈呂廟燒金〉一文:一名貢生讓士人至外地工作,看上士人之妻的屠夫,便藉機請呂祖廟道姑安排他與士人之妻私通。士人之妻因此假藉燒金之名,到呂祖廟與屠夫相會。故事中的呂祖廟是真有此廟,但是故事有些疑點,當時臺灣貢生並不多,故事中貢生的真實性存疑。
至於周成故事,最早記錄就是戲劇。我們現在比較知道的故事情節,是周成來到台灣,締結新歡拋棄原配,原配來台灣尋周成卻慘遭殺害,鬼魂向周成復仇,另周成殺害新歡並自殺。這個故事在1911年,就有劇團演出。關於周成故事的真假,有個有趣的說法。研究者王釗芬訪問了大稻埕耆老,耆老說周成真有其人,但故事不一樣。周成故事是在周成生意失敗之後,怨恨他的人編出來的。
🐳🐳金魚:五大奇案究竟都是怎麼流傳的呢?
💖💖宜安:這些奇案故事,很早就以戲劇或唸歌的方式流傳。1911年報紙提到台南座有劇團演出「臺南大奇案」的陳秀娘故事(應該就是陳守娘),後來1935年也有歌仔戲唱片。林投姐、周成過台灣的歌仔戲都有被記錄在1927年《臺湾における支那演劇と臺湾演劇調》。看來這些故事都是歌仔戲的重要主題。除此之外,奇案也流傳在唸歌中。國寶楊秀卿老師會唱林投姐、周成過台灣、陳守娘這幾個奇案。
呂祖廟燒金以衍伸出的俗語「呂祖廟燒金。糕子未記提」流傳(意指婦女偷情後心神不寧,忘記將供奉的糕餅帶回家),也有改編電影《屠夫》。「瘋女十八年」是因為1957年的同名電影而轟動,最早報導叫做〈十八年人間地獄〉,如今稱為「瘋女十八年」,顯然是受到電影影響。後來還有很多翻拍版本。
🐳🐳🐳金魚:在周成、林投姐跟陳守娘的故事中,移民來台灣的男性都擔任了欺騙、邪惡的角色,當他們無法承擔時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這種對於移民的印象是怎麼形成的呢?
💖💖💖宜安:周成跟林投姐剛好是一組對照:周成是來臺灣經商後,辜負了在中國的原配;另一個是負心漢騙錢後回到中國,辜負了在臺灣的林投姐。在當時,男性會因為經商而在兩岸間移動,但女性要移動卻很困難。周成妻來臺灣要沿路乞討,林投姐要道士協助才能到中國復仇,這都顯示出女性移動的困難。男性的移動優勢,讓他們可以負心、作惡而不必承擔責任。這在安土重遷的中國傳統裡,也是令人不安的例外狀態。可能就是因此,必須要以故事教訓這些負心漢。楊秀卿老師講述的版本中,凌辱陳守娘的師爺企圖坐船逃走,卻在關鍵時刻被鬼魂呼喚,一回頭,人就落網了。這也是呈現「移動」跟「免責」兩者間的關係——但把人留下來了,他就必須負責了。
🐳🐳🐳🐳金魚:陳守娘的故事曾經被記載在台南的地方志中,在台南的節孝祠中也有陳守娘的牌位,但宜安好像有找到資料,在這之前還有類似的故事?
💖💖💖💖宜安:我之前看到過歸有光的〈書張貞女死事〉,事件與陳守娘幾乎相同:張貞女的婆婆賣身,往來家中的恩客看上張貞女,張貞女不從,被婆婆跟恩客用利器刺下體而死。張貞女事件發生在1544年,在當時就很有名,因為符合文人稱頌的節烈價值而被頌揚。陳守娘的經歷與她基本相同,只差賣身的是小姑。其實最早記載的《海音詩》只說婆婆小姑虐待守娘、刺守娘下體而死,是《臺灣通史》才增添小姑賣身、恩客脅迫等事,不知是不是受到張貞女的故事影響。陳守娘故事逐步演變成「寧死不屈」,也代表這類烈女故事更符合道德價值、更容易留存於文人記載中。
🐳🐳🐳🐳🐳金魚:說到類似的故事,呂祖廟呢?
💖💖💖💖💖宜安:呂祖廟燒金的故事,看起來太像馮夢龍《三言》等明清小說,充滿了姦情、淫亂的寺廟跟殺害姦夫。小說中,能夠以宗教名義親近婦女的尼姑與和尚,形象總與淫亂聯繫,淨土會是小說中的淫窟。因此「婦女以燒金為名,在寺廟裡幽會」的主題很常出現在小說中,《清平山堂話本》的〈戒指兒記〉,也是一個男子透過尼姑牽線,在庵裡與心儀女子幽會的故事。婦人「假燒金真通姦」的偽裝,也像是《水滸傳》裡,潘金蓮以做針黹為名去王婆家、實際上和西門慶私通這類情節。在前面所提〈呂廟燒金〉一文中,道姑跟行奸的屠夫下場是兩人伏法。但是如今的主流版本中,後面添了一段士人殺姦夫、殺道姑的情節,這可能是受到潘金蓮故事中,武松殺西門慶與王婆一段的影響。
------
奇案之所以為奇、之所以百年來被各種戲劇與說唱藝術不斷傳唱,一方面有其「警世」之意,另一方面,是不是也代表著那些壓迫得用這麼激烈的方式才能夠被聽見?所有的故事最後都有天道輪轉必有報應的結局,但我想當時肯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壓迫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或許在聽到這些故事時,會讓受屈的人感到一絲快意吧?
那麼,放到今日,雖不能說沒有壓迫了,但可以有更多方式去尋求正義、替自己發聲的時候,五大奇案對我們的意義又是什麼?現代的台灣人又會怎麼樣闡述這五個看似老掉牙的故事?我很期待。
------
⚡️本節目由 臺中國家歌劇院獨具慧眼、熱情贊助,有興趣的朋友,現在在歌劇院還有仙女抽籤機可以玩喔!
Photo credit:
仙女抽籤機、角色劇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陳守娘牌位:藝術家陳飛豪先生提供
西來庵事件地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西來庵事件地點 在 西來庵事件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西來庵事件起因,西來庵事件宗教,西來庵事件地點,西來庵事件電影 ... 西來庵事件,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是發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大正 ... ... <看更多>
西來庵事件地點 在 西來庵事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西來庵事件 又稱「余清芳事件」、「玉井事件」、「噍吧哖事件」,是發生於臺灣日治時期大正四年(1915年)的武力抗日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