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希望這些確診數字不要再節節攀升
但……大環境造成身體的病變實在不可預期
家長們在照看孩子時也多留意一些細微的事
文中有一些注意重點大家都可以了解一下唷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國健署也提出9字訣呼籲家長多加注意:
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大: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於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kzVEPw?utm_source=copyshare
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視網膜母細胞瘤
閃光燈驗眼癌:澳洲媽媽海因斯(Melissa Hine)在Facebook發布一張打着閃光燈拍下的女兒照片洛拉(Lola)。圖中可見,自7月1日確診的洛拉右眼出現常見的紅眼現象,左眼瞳孔內卻出現白點。
提醒大家
若小孩瞳孔有白點、易流淚、視力變差、眼睛脹痛的症狀,爸爸媽媽就要小心喔!
視網膜母細胞瘤
這種腫瘤比較罕見,但卻是兒童最常見的原發性眼內惡性腫瘤。它在胚胎時期就已開始產生病變,只是多數在出生時未被發現,大約80%的兒童在3~4歲左右才被診斷出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生率約為1/20000,其發生率在兒童癌症中約佔2.6%,其中20~30%為雙側性。
為什麼會得視網膜母細胞瘤
家長常以為是自己照顧不周而致。其實視網膜母細胞瘤在胚胎期時,就已開始產生病變,只是出生時沒有症狀,需等到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發現。
由於腫瘤發生於嬰幼兒,早期不易發現。
通常被家長注意到的病癥是
白瞳症:大於50%以上的病童是因腫瘤發展而出現白瞳症(指瞳孔區呈現白色反光,看來像貓眼一樣)。
原因是患者因眼內腫瘤遮擋血管,經閃光反射出如「貓眼」般呈白色瞳孔
視網膜母細胞瘤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佳,早期透過化學治療或冷凍治療可控制腫瘤,保住眼球和雙眼視力。
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妹妹瞳孔有白點,竟然是眼癌 」
故事是這樣的~~
今天上兒童急診班,上午來一個小妹妹,因為小妹妹需要做眼睛的電腦斷層,眼科老師希望我協助給藥物鎮靜。
病人是3歲大的小妹妹,小妹妹家住在南部,爸爸媽媽今天一家三口從南部北上,專程來長庚眼科老師的門診就醫。
求診原因是:
爸爸2個禮拜前幫妹妹擦臉時,發現妹妹的左眼眼睛中疑似有一個髒髒的白點(爸爸的描述),爸爸及媽媽ㄧ開始不以為意,就覺得是眼睛髒而已,後來白點一直沒有消失,再加上爸爸媽媽說也有注意到小孩子看東西時,她好像都用「咪咪眼」來看!
所以爸爸媽媽先帶妹妹到南部的醫院求診,眼科醫師檢查發現妹妹眼球內疑似有腫瘤,於是轉診到長庚老師的門診。
妹妹做電腦斷層前,我先用我的手機拍下妹妹眼睛瞳孔的白點。(下圖)
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妹妹確定是視網膜母細胞瘤而且左右眼都有!
兒童癌症是每個父母最可怕的噩夢,
尤其妹妹可能因此失去視力及眼睛👀?
#提醒大家
若小孩瞳孔有白點、易流淚、視力變差、眼睛脹痛的症狀,爸爸媽媽就要小心喔!
#視網膜母細胞瘤
這種腫瘤比較罕見,但卻是兒童最常見的原發性眼內惡性腫瘤。它在胚胎時期就已開始產生病變,只是多數在出生時未被發現,大約80%的兒童在3~4歲左右才被診斷出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生率約為1/20000,其發生率在兒童癌症中約佔2.6%,其中20~30%為雙側性。
#為什麼會得視網膜母細胞瘤
家長常以為是自己照顧不周而致。其實視網膜母細胞瘤在胚胎期時,就已開始產生病變,只是出生時沒有症狀,需等到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發現。
由於腫瘤發生於嬰幼兒,早期不易發現。
通常被家長注意到的病癥是
#白瞳症:大於50%以上的病童是因腫瘤發展而出現白瞳症(指瞳孔區呈現白色反光,看來像貓眼一樣)。
原因是患者因眼內腫瘤遮擋血管,經閃光反射出如「貓眼」般呈白色瞳孔
視網膜母細胞瘤愈早發現,治療效果愈佳,早期透過化學治療或冷凍治療可控制腫瘤,保住眼球和雙眼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