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份市上下公園與早市周邊的交通環境混亂、尤其違規停車嚴重,一直以來都是居民們相當期待被解決的問題。
上一次臨時會得知縣警局將在早市周邊裝設科技執法,但我們認為其方案未盡周延,也希望借此機會,將附近的違規並排問題、標示標線、公車路線、停車格不足等問題一起討論,請縣警局再次舉辦了一次會勘,當時轄區多位民意代表都有參與,由於尚無達成共識,故後續仍陸續有多次協調會議。
但有部分鄉親因為獲得之資訊不完全,並誤會科技執法之內容,以為壓到路邊邊線或停在白線旁就會受罰,將嚴重影響商家權益,並認為是由我和煥強議員、光軒議員共同要求科技執法設置所致。
本來是發現警局要推行的政策,希望協調出更具效益之方案,結果卻公親變事主,但也沒關係,被誤會就只能多解釋,都是為了地方好。
目前頭份尚未有任何一處的科技執法開始執行,也因為尚需地方討論出共識,故本週五下午兩點半,在頭份市公所清潔隊二樓,會再有一場說明會。
今天上午我和煥強議員、光軒議員的團隊,沿著中正路和東興路,逐戶通知商家們說明會時間,也跟大家仔細解說科技執法的來由和執行方式,多數店家聽完都能理解,也提出不少建議,希望大家週五有空的話都能一同來參加,共同討論出有共識的方案。也會要求分局在施行前,務必要有足夠時間的宣導期。
此次希望能改善的,不僅有違規停車與並排問題,更希望能通盤檢討。因為違規問題不單是為圖方便所致,更多是由於周邊規劃不良所致,所以只用科技執法多開單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在這次的討論中,我們期待能做以下幾點討論:
1. 設置卸貨停車格、讓店家能有合法的卸貨空間,而不會因為做生意的卸貨需求而冒著隨時會被後車檢舉的風險。
2. 在路寬不足的中正路設置酌量的單邊汽車停車格,因為確實有停車需求。
3. 目前中正路機車格寬度過寬,可在適當縮減寬度後劃設更多位子。
4. 下公園的計程車停車格可在時間上做調整,或是位置挪到中華路側等方案,都能增加使用彈性並增加中正路順暢性。
5. 中正路上的苗栗客運站牌也希望能做遷移,目前所在位置,因為老人家行動較緩慢,尖峰時間上下車時間較久,常會導致該路段嚴重堵塞,若能將站牌移到小北百貨對面之公車庭,苗栗客運的路線僅需做一個路口的改變,就能到車流較小的民族路上載客,同時依循原路線在中正路口轉彎回總站。
6. 最後,本次重點的五個科技執法鏡頭,並不會取締路邊邊線旁的範圍,只會針對中正路及東興路在車道上、人行道上與黃網線上的違規並排與違規停車取締,也就是本來就違法的行為,這些違法行為在還沒裝鏡頭的現在,只要警察同仁在現場一樣都可開單。並不會有任何本來允許的行為因為科技執法後被限制,且要連續停止超過三分鐘科技執法鏡頭才會取締。
而所謂的科技執法,其實就是由機器取代警察同仁做執法,故科技執法有多種樣態,像是取締超速的定點測速和區間測速、竹南車站前取締違規停靠的車輛,以及苗栗市三角公園及頭份上下公園間預計要做的,取締違規並排跟違規停車,都是科技執法的一種。
除了早市及上下公園周邊長年的交通問題需解決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頭份大橋在橋樑檢測中出現鋼索、銲道鏽蝕及塗裝脫落等現象,影響結構安全,已被列為U4等級危橋,目前先禁止21頓以上大車通行,待維修工程發包後,將會整座橋封起來施工將近一年。
屆時河背的鄉親以及救護車、消防車對東興路的依賴度會大幅上升,車流量亦將勢必提高,故改善此區交通問題是亟需面對的,希望有空的鄉親週五下午都能來共同討論,凝聚共識。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3的網紅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議員謝美英提出「全面體檢桃園道路標線問題」: 道路標線設計不當逼人吃罰單,政府有責任,不應全由民眾自己承受。包括:公車站牌設在紅線區、計程車紅線區上下客、直行車占用右轉道、沒有機車待轉區…,都藏有違規陷阱。 2020051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之一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問題] 小黃紅線/路口載客檢舉哪條? -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上下乘客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在都會區計程車連一個合法上下客的停靠區都沒有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討論串(共3篇) - [問題] 檢舉計程車紅線載客失敗-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計程車違規載客遭警攔運將嗆警衝業績-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對於COVID-19的通報篩檢,一直都沒有停;從去年疫情爆發,我們就有 #4個醫院篩檢站 持續運作,因應近來本土疫情擴散,社區篩檢站持續整備,下午召開 #基隆醫療整備會議,會後報進度!
隨著基隆個案日增,我知道大家都很緊張!但是,為了維持醫護人力和檢驗量能、及早篩出確診個案,請大家不要抱持著來篩篩看、保平安的心態!
請優先做好 #個人防疫基本功;有接觸確診者、出現發燒上呼吸道等症狀,再撥打 【02-2427-6154】衛生局通報專線,如經評估有需要就醫、篩檢必要,我們一定會協助!
《0521 因應基隆COVID-19疫情記者會 #早場》
我們發現,目前基隆本土個案傳播,大都隨『有萬華活動史、有活動史者返家傳染給家人造成群聚』模式蔓延。
因此,再次呼籲大家務必落實 #室內外戴口罩,出門返家 #口罩要換且不亂丟、衣物清潔要做好!如有收到涉足高風險提醒簡訊,請避免與他人接觸、盡速和衛生局聯繫!
目前全國警戒,#減少室內外任何聚會 是斬斷病毒傳播鏈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早起會、喜歡在外泡茶聊天的長輩民眾們,口罩要戴好!同仁已整隊出發加強巡查!也歡迎民眾協助通報任何違規狀況!
最後,昨日起市府上下各機關已更新簡訊實聯制系統,今天再加碼,#基隆大眾運輸實聯制 上路!搭公車、客運、計程車前開好手機,上車掃一掃、落實實聯制,後續如有疫調需求,才能更快速完成調查、掌握疫情!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談一點所謂「系統性」問題的東西,希望可以透過一些例子,讓讀者可以明白,為何最近講系統性解法的,大多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有知道狀況的人,指出這是整個民族性、群體性格造成,但他也很難知道具體的處理辦法。所以,我想要透過其他例子來提,有一個影響全國安全的例子,而且在幾年內就顯著改善。
這個例子就是酒駕。酒駕是個很好的案例,對大多數人來說,酒駕罰則提高是這些年的事情,記憶還很清楚,而且涉及的範圍也是群體,以及受影響的範圍相當廣泛,與這次的工安問題主要對象,也有較多重疊。拿這個來談比較有切身的感受。
有印象的讀者,應該還記得酒駕被重視,似乎是在前一段時間內,透過媒體大量放送,給了國民很高的存在意識,之後幾年不停修法,但初期提高罰則,一樣有擾民、害死底層等等說法,但這些年卻慢慢消失,酒駕造成的損害已經降低很多。偶爾出現的重大案例,之所以重大就是脫離當前的防範機制,屬於很難掌控到的極端值,而非普遍的現象。
所以,酒駕肇事為何在幾年內,A1、A2的案件數大幅下降?這絕對不是少數人所提,警察故意吃案養案,因為這不符事實,某些地方是可能如此,但要在統計上普遍吃案,說服不了人。
酒駕肇事率下降,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則,可以看見的是
1. 重罰:從幾千調高到幾萬,超過酒測值還吊照。
2. 嚴查:新法施行後,警方有壓力處理,也不會隨意放過。
但,很少有人提到,系統性問題之所以消弭的原因,還有其他的
1. 心理壓力:人都要發現狀況會影響到自己,尤其是對家人,才會感到不行
2. 社會壓力:當身邊的人都告誡你不行,感受到明確的歧視眼光
我自己的經驗,在重罰新法施行的那兩年,遇到很多客戶的春酒與尾牙。剛施行的時候,常常還聽到很多藍領基層抱怨,被罰一次薪水都沒了,怨政府不給小老百姓活路。後來呢?漸漸聽到,彼此會告誡,不要因為喝了幾杯,貪圖方便就被重罰,被罰錢事小,萬一出事你家小孩怎麼辦?
後來普遍到不是重大聚會,平常中午吃飯,晚上下班跟同事小聚,喝了兩杯後想走,都會有沒喝的人說載回去,不要賭這一次。而且很明顯,群體的壓力提高不少,當一桌8個人有一半以上沒喝,或是要請同事載、叫計程車回家,剩下那1個很難堅持酒駕回家。
對警察的態度也是,一開始都是抱怨埋怨,後來慢慢講法也變了,從鴿子只會在餐廳外抓,都不抓大的只抓小的,那些大飯店外的怎麼都不去查?變成,警方也有壓力啦,那麼多酒駕出事,繼續出狀況他們也不好過日。最後轉變為,你不要酒駕就不會被抓了啦,酒駕不好不要這樣,我找人帶你回去。
我不敢說全國都這樣,但至少待過的地方,氣氛就是如此。社會壓力不是只有同事,家人也是這樣,以前在業界看過有老公不敢喝,因為喝酒回家會被老婆罵,如果是開(騎)車回去會被打,聽過當場罵說你想要老娘守寡門都沒,撞死就帶小孩改嫁,超難聽。後來的氣氛演變到,小孩國中的會回家跟喝酒的老爸說很不留情面的話,小學的會講萬一爸爸死掉怎麼辦。
酒駕畢竟是一種「大家都覺得不好的事情」,自己本身就有壓力,當社會壓力不分職場家庭,是全面性的壓迫過來,你不想改都不行。
各位還記得,重罰嚴查後還是有酒駕肇事,造成家庭破碎的案例吧?不是後來又有連帶責任,賣酒的店家也要負責?這真的是不出數月,連店家都有社會責任,覺得看到客人喝茫了就不能讓他開,主動叫車或叫附近的警察來處理。
我想講的是,工安這種事情,你只想嚴罰勤查,設立超廣泛的監視系統,或是常設人力監控,很不實際。以工程貨車來說,我自己看到的狀況,有些縣市首長會為了業績,逼警察去找麻煩,而且真的是找麻煩,明明沒事就是要塞張單給司機。
現在還在平衡狀態,收支還可以接受,多數人討生活而已,不想跟警察嗆這個。但如果直接嚴查重罰任何違規,狀況會如何?保證不會跟酒駕一樣,而是變成虛應故事,大家造假資料,比誰會作弊。
因為期望值差太多,你罰到一個程度,只是讓大量業者不幹,司機不開了,問題只是轉嫁到缺工,必然變成違法司機跟外勞增加。簡稱,原本還在制度內管控的,變成全部都制度外,你為了表面安全,造成的是更不安全的結果。
這也是有人認為提高票價,跟公司化去對付工會與冗員的理由,但這是手段,本質上沒有在社會上造成普遍意識,形成不了社會壓力,是沒有用的。藍領勞工,遠遠比中產階級更重視群體關係,這點我看過很多大學生都不明白,堅持這些都是虛的。
這幾天,各位應該看到很多想要徹底解決問題的人,提出的方案到最後,自己都覺得不會被遵守。也就是有用的方法沒辦法推,能推的辦法沒有用,你以為有效益的,都是在打破平衡,造成另一個更不穩定的狀態。
要解決,得要全面性的,不僅僅是法規上的制定,還要從教育體系著手,讓整代人的安全思維改變,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種社會壓力,連小孩都覺得老爸蓋工程沒有安全設施是混蛋!!!
這樣,不然家庭沒有壓力,社會沒有歧視性的觀感,很難促使普遍性的行為改變。
酒駕肇事可以短期內改善,畢竟是一種大家都不認同的行為,而且實際上只有損害,沒有生產力。
更重要的是,並沒有一種利益團體,很硬核的可以替酒駕辯護。
但是工安不是,工程是有利益團體,法規的嚴罰很容易轉嫁,而且受傷的都是最底層以及最守法的。嚴格說工程是需要合理利潤,不然沒人要幹,而提高工程價格,真的就可以讓老闆把利益發下去?這也不一定。再說一次,這不是酒駕,處罰人都是負責者,工安上的問題,往往是背後造成第一線違法者,在法律上可能是無責的。
你只是處罰到想要過日子的小老百姓,而他的技能、職涯轉換能力很低,不開車不做工,真的沒有其他可以養家的辦法。最後就是逼他們違法營業,造成更多無法管控的漏洞,或是乾脆讓業主找本就違法的,然後弄成靠行制度,把責任切割到個人。
當然,你問我怎樣在教育中改變,我會想到一大堆課程問題,但總是有辦法處理。但這種社會壓力的形成,會花很久時間,酒駕可以在一兩年內形成共識,我要再說一次,不是只因為「沒人覺得酒駕是好事」,而是已經進化到多數人都放棄「大家覺得喝點小酒,短程開車回家『有什麼關係』」。
這不僅僅是要教育中慢慢代入,宣傳要成形到鋪天蓋地,造成實質的社群壓力。
更重要的是,酒駕的處罰對象與責任關係很明確,你要推責任說是老闆要你去應酬,叫計程車回家總不是老闆說不准。
但工安呢?很難處理,因為直接碰到的就是生計,抬高價格要涓滴到最小包,狀況可能跟我們想的不一樣。更何況,台鐵還是國家機關(連國營事業都不算),對公務員的標準怎麼處理,都牽連更多人。
所以要改變「只是這一下下有什麼關係」的思維,沒有那麼簡單。要造成社會壓力說的容易,能夠確實的提高在「那個業界內」的壓力,又是另一回事。
所謂系統問題難解理由就是這樣,這背後扯下去的利益團體,還會牽涉到政治層面。因為,工程安全要直接聯繫到一般人的生活,真的距離很遠很遠,除非你就是直接受影響的,其他只是買最終產品的人,都傾向把成本轉嫁出去。間接處理責任,就是俗稱的政治問題,而政治要處理好就是民眾要去監督,不能什麼事情都透過政客,不然政客一定挑最小路徑走,選一個容易連任選上的辦法。
每一個國家的人都貪圖小利,沒有那種某國家都有大智慧的事,整體的素質提升,指的是透過教育、宣傳機制,花幾十年的時間,把各種安全意識刻在身體習慣上,而且社會壓力促使你不敢違背。
成本不能只看錢,而要連當事人的社群壓力、文化習慣都算進去。而要改變公務體系跟一般人的思維,得要專職的團隊在崗位上十多年,堅持特定的方法去執行,不能因為短期的失誤撤換。這在政治上是不可能的,也是為何有人認為,起碼要先公司化再說的理由。這總是一條路,不然現在就像是十幾個齒輪兩兩卡住,根本不可能動。
這樣下去執行幾十年,等我們要進棺材後再回頭看,就會發現進步非常多,而那個時候的年輕世代,會去關注其他覺得更嚴重的事情。
這就是進步。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桃園市議員謝美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市議員謝美英提出「全面體檢桃園道路標線問題」:
道路標線設計不當逼人吃罰單,政府有責任,不應全由民眾自己承受。包括:公車站牌設在紅線區、計程車紅線區上下客、直行車占用右轉道、沒有機車待轉區…,都藏有違規陷阱。
20200511 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之一
中壢區市議員 謝美英 總質詢:違規陷阱─「全面體檢桃園道路標線問題」
許多駕駛人向美英陳情,道路標線設計不當逼人吃罰單,政府有責任,不應全由民眾自己承受。包括:公車站牌設在紅線區、計程車紅線區上下客、直行車占用右轉道、沒有機車待轉區…,都有違規陷阱。
有的路段,前面是公車專用區、後面是公有停車格,中間只有一段紅線,乘客下車不到兩分鐘,計程車司機就被後車的行車紀錄器檢舉,當天辛苦跑車的錢也飛了!
駕駛向美英抱怨,公車站牌前就是紅線,每天定時定點停靠,一旦被拍照檢舉,只能硬著頭皮吞罰單。
也有民眾收到「直行車占用右轉道」罰單為自己抱屈,民眾說,中壢區普忠路、環中東路口,只有兩線道,上下班尖峰時段,沒有多的選擇,開到右線之後,根本沒機會變換車道,他並非紅燈右轉擋到後車,而是綠燈直行被開單,著實錯愕。
美英要求交通局全面檢視標誌標線,避免設計不當形同陷阱,挖洞給駕駛跳,硬逼民眾吞罰單。
#交通 #違規 #罰單
#市民麥克風 #謝美英 #議會質詢
#市政總質詢 #標線 #陷阱 #紅線
#專用道 #變換車道 #標誌 #駕駛
#公車 #站牌 #行車紀錄器 #變換車道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新竹市議員林彥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30
「真正當媽媽以後才更深刻的瞭解與體會到新竹是個對親子多麼不友善的城市!」
前陣子有位媽媽看到我在議會中質詢輕軌,特別來訊跟我分享她的感受,她平常上下班、帶小孩出門都是以搭大眾運輸為主,但是新竹的公車和步行環境讓她非常失望。看到這位媽媽的話,我心裡很痛心。
其實談新竹公車優化往往是狗吠火車,因為實際使用的人不多,資源也很難投注進去,再加上搭車的人都屬於比較弱勢的族群,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聲,也較少受到市府的重視。不過我相信只要有議員不斷去監督、提出建言,還是可以看見改變的機會。因次在定期會單位業務質詢,時代力量黨團提出六大改善方向,也很高興獲得交通處和警察局的正面回應。
🚌 推行幹線公車,加密班次。
根據市府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民眾不搭乘公車的主因,除了習慣開(騎)比例最高外,其次就是公車班次無法配合或公車班次太少。新竹公車只有藍1區在尖峰時間5至10分鐘有一班車外,其餘尖峰時間都要等15到30分鐘,甚至有些路線在尖峰的班距長達一至兩小時,跟私人運具比起來根本沒有競爭力!
印象很深,十多年前,台中市的公車服務也是為人所詬病,但是歷經兩階段的高潛力公車(20米道路幹線公車,尖峰班距10分鐘)、兩階段的捷運先導快捷公車,才逐漸培養出搭乘公車的人口,爭取到蓋捷運的機會。
市府要推輕軌建設,但是究竟要如何培養民眾搭公車習慣?未來是否考慮增加班次、縮短班距,增加公車的競爭力?
交通處長承諾市府會做運量上做檢討,依據需求比較高的路線去強化,然後慢慢地去培養。同時市府已經有著手進行輕軌先導公車的規劃,希望能夠藉此向中央爭取經費,換新車、增加班次。
🚌 試辦小黃公車,讓偏遠社區也能享有公共運輸服務。
新竹市過去這兩年總共裁撤了10條營運不佳的公車路線,導致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變成沒有公車服務。我們希望市府能夠在香山區試辦 DRTS (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透過預約式的小巴或計程車讓有需求但是撐不起一條公車路線的社區,也能夠享有公共運輸的服務。
處長表示,這個想法很好,針對需求反應式公車,市府已經有初步的規劃,預計會有浸水線和香村線,只要中央的相關計畫一出來,就會立即申請。
🚌 試行假日觀光公車,串聯各大景點,創造需求,培養搭車習慣。
近年來有好幾個打卡景點陸續在香山區出現,像是青青草原、風情海岸豎琴橋等等,但是都沒有任何公車路線會經過。民眾如果要從南寮到青青草原,只能夠開車或騎車,如果搭乘公車要先搭到火車站再轉乘苗栗客運,最後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達,這對於外地搭火車來的觀光客或是帶小孩的媽媽都相當不方便。
我們舉台南市台灣好行的88安平線與99台江線觀光公車為例,這兩條路線幾乎繞遍台南的各大名勝古蹟,讓外來的觀光客能夠輕鬆搭公車由台南,乘車票價比照市區公車且台南人搭乘免費。
處長也認為假日觀光公車值得嘗試,剛好目前有兩條公車路線假日運量不足,準備來調整,希望能努力盡快來促成假日的一個特別班次,來滿足觀光需求,也透過這些景點讓公車運量能夠提高,相輔相成。
🚌 改善火車站前乘車環境,設置雙語轉乘地圖。
現在新竹火車站前搭公車的地點多達10處,非常凌亂,有在民族路、有在中正路、中華路也有,但在火車站內並沒有提供轉乘地圖,沿路上也沒有任何標示。當然我們知道站前的路幅有限,很難將乘車地點統一在同一個地方,但短期間應該要仿照台北市的各大車站和捷運站設置轉乘地圖,讓民眾清楚搭乘相關大眾運輸的資訊。
另外,我們希望轉乘地圖能提供中英雙語的服務,因為新竹市移工和新住民的人數不斷增加,國際觀光客也不少。後年新竹市要辦燈會,如果有雙語資訊更能夠吸引到國外的旅客。
處長表示目前在火車站集中的公車路線超過 50 個班次和路線,以現在火車站的腹地的確沒有辦法集中,在這樣的狀況下,是有必要提供一個良好設計的地圖,讓來到新竹市的民眾知道搭公車要怎麼搭,去哪邊搭。
他承諾很快會有一個規劃案來設置轉乘地圖,希望在今年內可以實施。雙語服務是非常好的建議一定會朝這個方向來做。
🚌 增加低地坂公車,提供親子友善、無障礙服務。
之前參加身障聯繫會議,有肢體障礙的團體不斷反映新竹市的低地板公車數量太少,常常等不到,甚至有次等了三個小時都還等不到低地板公車。
新竹市低地板公車目前有 13 輛,以目前總共有 72 輛(60輛大巴、12輛小巴)營運的公車來計算,等於低地板只佔18%。其實新竹市低地板公車最多的時候其實有 21 輛,後來又變成 18 輛,到現在只剩 13 輛,愈變愈少,離110年要達到 40 % 的目標愈來愈遠。因此我請處長說明原因,並強烈要求要積極來增加低地板公車數量。
處長表示,低地板公車過去為什麼比較多輛是因為早期有所謂的電動巴士,都是低地板,但是隨著時間遞移,這些電動巴士的電池以及它的相關設備沒有辦法再使用,所以低地板公車實際操作的數量是下降的。
不過處長承諾未來業者買任何新車,都會要求要採用低地板公車。其實六月初,新竹客運會再增加五輛的低地板公車來汰換既有的舊車,所以數量會增加到 18 輛,佔60輛大巴士的三成。另外,公車業者在未來的五年內必須汰換到 18 到 24 輛的老舊公車,這部份都會要求業者要添購低地板公車,盡快達到40%以上的這個目標。
🚌 試辦科技執法,加強取締違停。
市民朋友常常會反映公車停靠站、沿線路段時常被車輛違停,不只影響民眾搭乘,也增加塞車情形,像是火車站前和中正路沿線都很嚴重。
交通部從去年 7 月開始,也加重汽機車在於公車停靠區或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罰款,機車可罰900元、汽車可罰1200元。我好奇過去這兩年警察局總共開出過多少在公車站牌10公尺內違停的罰單,是否積極來取締路邊違停的車輛。
另外,桃園市從去年開始在常常被違停公車停靠站試辦科技,成效不錯,民眾檢舉違停件數大幅下降,警方開罰單及出勤次數也明顯降低。我也表達希望新竹市能夠在幾個違停熱點盡快來試辦。
警察局長表示,去年一整年取締違停的件數有將近 10 萬件,其中公車停靠站取締就有 1,035 件;今年一至四月,取締違停有 2 萬 8 千多件,較去年同期略為下降,不過公車停靠區的取締有 884 件,比去年度增加。
關於科技執法的部分,警察局已經跟交通處完成規劃,準備在火車站前的臨時停車區來規劃一個違規停車自動偵測的科技執法系統,會積極在跟交通部來爭取預算。明年會再研議在光復路清華大學前面公車停靠區設置相關系統。
#監督市長落實改善公車競選政見
林智堅市長先前提出《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 105 至 107 年要花費 10.8 億元來改善新竹公車路網,但最後只花費 2 億元左右。我要求交通處一定要積極爭取增加市府預算在公車上,這樣改變才會有可能。
時代力量黨團督促市府改善公車的腳步決不會因為質詢完而結束,我們會持續監督市府是否說到做到,也會跟交通處密切討論未來的相關規劃。
有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才有可能減少私人運具數量,舒緩塞車狀況,並降低交通事故,讓新竹成為一座名符其實的幸福城市。
#處長說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位
#搭公車的議員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蔡文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決策若要能「對症下藥」,事先也需「望、聞、問、切」。
今年初,交通處花了385萬元從噴水到火車站之間的中山路兩側裝設電眼作「科技執法」,目的是取締「併排停車」及「節省警力」。自4/1「科技執法」上路後,這一個月來總共開立了400多件違規停車紅單,每天約10多件。
中山路是嘉義市的「表參道Omotesando」,是嘉義市最繁榮、最具代表性的道路,過去叫「大通」,此處商店鄰立、人車繁忙。噴水到火車站的中山路總長915公尺,交通處在此路段設有99格停車格,收費從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10點,每30分鐘收25元(1小時收50元),1年365天收入約2,250萬元。由於此路段除了停車格以外就是紅線,市民鄉親無法在此臨停上下車,導至送信的郵差被開紅單、計程車載客人到台灣銀行下車被開紅單、送雞蛋的司機被開紅單、年輕媽媽買杯飲料花960元,板信銀行運鈔車保全提著現金袋用跑的。自3月初強力取締違規停車以來,常聽聞鄉親與警員吵架、6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哭訴著他的委屈、各店家抱怨他們的不滿。
大體上大家都反對「併排停車」和「紅線停車」,但為何中山路特別多?解決問題的第1步當然就是要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就像治病一樣,先「望、聞、問、切」,才能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交通處花了385萬元來做「科技執法」以前,應該要先「望、聞、問、切」才是。
交通處在此畫那麼多停車格來收費,那中山路的市民鄉親難道就不用賺錢嗎?把中山路的鄉親搞得緊張兮兮、不得安寧,實在沒有必要。交通處只要在十米紅線外及犧牲幾格停車格改畫成黃線供大家臨時停車上下車、卸貨,即可舒緩這違停亂象,希望交通處能重新通盤檢討。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上下乘客 的推薦與評價
計程車 很多紅線上下客是不舉發的。 12條規定:尚未嚴重影響交通秩序的不 ... 留言違規. 請選擇違規類型, 提供個人聯絡資訊, 文不對題, 名稱選字不正確 ... ... <看更多>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在都會區計程車連一個合法上下客的停靠區都沒有 的推薦與評價
你如果不想當台灣的江青2.0,你就不該放任你麾下交通部倒行逆施。 你知道交通部6月30日起實施的的交通新制規定~交通違規案件(含逕行舉發)均須記點。 ... <看更多>
計程車違規上下客 在 [問題] 小黃紅線/路口載客檢舉哪條? -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streamable.com/zodief
乳提
直行車道右轉 以及
紅線/轉彎處停下來載客
請問如何多檢舉幾張?
謝謝
「職業」駕駛很欠教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98.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44988238.A.580.html
※ 編輯: AMSTERDAM14 (114.136.98.172 臺灣), 02/16/2022 13:11:48
※ 編輯: AMSTERDAM14 (114.136.98.172 臺灣), 02/16/2022 13:12:31
※ 編輯: AMSTERDAM14 (223.140.86.236 臺灣), 02/16/2022 14:45: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