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19土銀正式對外發佈董事會成員名單,相關新聞報導如下。我則是在上週接獲訊息,除祝福土地銀行業務發展蒸蒸日上外,更開心自己能自由自在的享受退休生活。寫下感想如下以為記念。
———
8/13/21(五)常董會視訊會議
台灣土地銀行珍重再見!
今天早上開常董會突然接獲訊息,我在土銀的常務董事的職務將於下週結束。本週五常董會將是我在土銀的最後一次,一方面感到長期相處的依依不捨;但另一方面又感到很開心,我終於沒有任何牽掛,可以好好享受完全的退休生活,未來旅遊安排不用再擔心每週五的常董會,儘情享受較自由自在的退休假期!
由於我個人專注不動產專業領域的研究,過去長期接受財政部邀請擔任台灣土地銀行「常務董事」,前後將近十年(其間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曾辭去此職務),每週五早上都必須要固定開「常董會」,責任重大;再加上在常董之前也曾擔任「董事」職務約五年,每個月固定開一次「大董會」。
因緣際會,有相當長時間深入了解土銀實際業務,參與土銀重大決策工作,尤其對不動產金融業務我一向非常關注。除每週許多包括土建融的各類產業的放審案外,每月亦針對不動產市場現況趨勢提供意見,透過理論研究到實務經驗,讓我獲得許多寶貴的學習心得!
長期以來,我一直關心金融市場對不動產市場的相互影響,希望透過土地銀行提供更多的專業資訊及研究,健全不動產金融業務,其中包括個案分析、大數據、人工智慧、GIS、透過計量經濟模型,能更精準、效率同時控制風險的精進不動產金融相關業務。過去幾年也建議透過近千名土銀專業經理人的問卷調查,提出每季不動產市場動向意見供土銀內部參考,希望藉此建立土地銀行的專業形象與社會影響力。
今天常董會最後,董事長希望我能說幾句感言。我首先非常感謝與珍惜有這難得的機會能在土銀和許多優秀專業的同仁相處學習,豐富我人生經驗!接著我期許「土地銀行」更能發揮「公股」不動產專業銀行功能,產生健全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力,除了精進業務績效外,更能擔負起「利人利己」的社會公益責任!
期待台灣土地銀行不斷成長精進!珍重再見!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10818S441819
計量決策分析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段時間沒接觸行為科學的書籍了。 天下文化 此次出版的《雜訊》,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與另外兩位學者共同撰寫。康納曼在台灣曾經出版過《快思慢想》,這本非常經典之作。雖然當初出版時有部分翻譯問題,但內容中討論的「快思」及「慢想」兩套系統,以及對人類諸多不理性行為的討論,依舊能帶來諸多啟發。
書名名為《雜訊》,聽來費解,但其實這是統計學上未能妥善解釋或改善的變因。本書開頭便以人類打靶時的不同結果,作為解釋「雜訊」的方式。若彈孔集中分布於靶心,則不存在偏誤或雜訊;若彈孔集中但偏離靶心,則產生了「偏誤」;彈孔集中與否的狀態,則取決於是否受到「雜訊」干擾。康納曼於書中明確的說,統計學長期發展皆致力於發現並解決「偏誤」,鮮少花費氣力於消除「雜訊」。
書中將雜訊分作水準雜訊、型態雜訊,而型態雜訊中又包含了場合雜訊。水準雜訊所指,便是不同個體因為性格和專業判斷不同,產生的不同結果。型態雜訊,則是因個體對不同事件好惡有差異之別,導致統計意義上的雜訊。而場合雜訊則屬於無法歸類的項目,諸如天氣、情緒等等。
舉本書中的法官故事為例。有些法官平均起來特別喜歡輕判,有些則喜愛重判,這是水準雜訊。而部分法官針對盜竊案特別重判,或針對單親家庭的罪犯特別寬容,這是型態雜訊。而宣判當天的天氣、法官的情緒、咖啡的好壞等則為場合雜訊,因太不可定義及討論,則被視為單純的隨機變數。本書《雜訊》,即為討論如何消除水準及型態雜訊而寫。
20世紀初,統計學大師高爾頓參加一場鄉間活動,主持人將一頭牛牽至台上,請底下800餘位鄉民猜體重。這些鄉民中有畜牧專家,也有單純的路人。他們將手中的投注票丟到箱中進行活動。高爾頓不相信這麼多閒雜人等能正確猜出牛的體重,事後向主辦單位索取全部投注票,算得所有人猜測的平均體重為1197磅,而牛隻的實際體重為1198磅,平均數離真實數字相去不遠,就連中位數也與實際體重相差無幾。
當然這是群眾智慧的一個現象,但前提是群眾並未產生從眾或錨定等效應。換之,重要的是讓意見彼此獨立,就能發揮群眾智慧,降低雜訊。作者提及許多大型組織的決策,之所以會產生過大的雜訊,有相當程度的因素在於組織內部不願導致爭吵,避免有不團結的氣氛。事實上確實如此,許多企業的中高層幹部,都不願意與其他同級主觀產生紛爭導致雙方不睦,更別提下屬敢當面質疑上司決定了。
當然這些高層都並非是甚麼尋常人,他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只是作者認為這些專家學者們,都對自身過於自信,否定自己有「客觀性的無知」存在,導致許多判斷下得果斷,卻被過多雜訊所影響,進而影響了決策的效益。
如何減少雜訊就成了更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方式,便是保持對事物的開放心態,並衝分理解判斷的目標是準確,而並非是領導人個人特質的展現。決策不能以單一個案去審視當前狀況,而更應該以統計意義為出發點進行思考,並非陷入個案的故事及敘事結構,進而喪失客觀性。更重要的是不要對事情有「絕對」的判斷,更應該以「相對」的數字方式評斷事件。總而言之,這本書以長期被統計領域忽視的「雜訊」為題,寫了一本引人深思的著作。
每次閱讀行為科學或行為經濟學書籍時,我總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反人性傾向」。作者雖然於書中並非否定人類的直覺或第一反應,但本書有相當篇幅皆用於描寫演算法或統計模型優於人類,甚至部分內容還提出,人類針對不同事物的加權比重,遠遠不及於等比重的方式用於統計模型中。
閱讀時,我不斷想起曾火紅一時的電影《魔球》。指MLB奧克蘭運動家隊,曾於2000年以數學統計模型,建立一支低薪資但卻足夠強大的球隊。該部電影中,將所有球員的能力量化分析,並否定了過往球探覓才時的直覺和潛力。果不其然,本書也略帶提到《魔球》原作。魔球確實曾經影響大量運動領域,MLB曾有多支球隊皆引進魔球計量法,進而重新打造隊伍。近幾年就連NBA也出現部分球隊,將這套系統引進,並成功打造勁旅。不過魔球的成功,也僅能代表這套系統能有效打造勁旅,真正遇上統計意義上的「異數」時,統計數字是沒有能力發掘潛力巨星的,如Kawhi Leonard或Stephen Curry於選秀或生涯初期,都是黯淡無光的球員,若全採用魔球方式,這類球員恐將沒有今日之巨星地位。
書中因多次以演算法為主軸,強調人類應該將直覺至於判斷的最後階段,而非是一開始就有直覺先入為主。作者曾以法官判決及醫療診斷為部分篇章的主題,總無可避免地提及人工智慧於這些領域的發展。多少讓人想到,《關鍵報告》中的犯罪預判系統,以及《心靈判官》中的全能西比拉系統。每每讀這類行為經濟學的書籍,總讓人有種反人類和反人性的衝動。
本書相當有趣。若你是《快思慢想》的讀者,則齋主我相當推薦你一讀,畢竟書中大量引用前作的思維陷阱案例,並有大篇幅提及「系統一」的缺失。若齋友你不曾讀過《快思慢想》,那本書有相當篇幅用於介紹這本前作,甚至在幾位作者巧妙的敘述下,你會發現讀完《雜訊》時,你也有了相當《快思慢想》的思維基礎。
《雜訊》已經全台上市。 今天(7/1)博客來還有特殊優惠,《快思慢想》66折,同時還可以用75折的價格加購《雜訊》。有興趣的齋友們還不趕快下單購買嗎?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3007
計量決策分析 在 工研院科技學習 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技經理人一定要懂的數據分析課》
📣什麼人需要學?
本課程以非計量專業知識之科技經理人為主要招生對象,亦歡迎對於本課程有興趣之學員報名參加。
📣我可以學到什麼?
•培養經理人具問題建構、數據分析邏輯及決策評估的系統化思考能力
•培養非計量背景經理人有效運用數據與分析的能力快速學習
📣黃正魁講師經驗豐富
現任中正大學教授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曾擔任經濟部工業局AI與數據創新專家顧問團
資策會智慧系統研究所大數據諮詢委員
台塑集團、臺灣中油、大林慈濟醫院、工研院與聯華電子教育訓練講師、多家企業產學合作、美國Purdue University 與University of the Pacific 訪問學者
專長:大數據 / 資料探勘、資訊管理、IT 價值、電子商務、柔性計算
📣請閱讀講師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之【HBR導師講座】大數據的基本管理原則https://reurl.cc/od3D9D
📣快點我看課程內容:
https://reurl.cc/jq6z7Z
5/27~5/28 共計12小時
#大數據 #數據分析 #科技經理人 #資料探勘 #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