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轉業困難,不是卡在身段不夠軟,而是卡在企業用人觀念落伍】
昨天是日本臨時國會結束的最後一天,被執政黨列為重大法案的「入管法」(「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強行通過。看電視新聞時,我們也看到日本國會與台灣立法院一樣的畫面,朝野對立,激烈攻防,出現肢體上的推擠,可見得它的爭議性。但是這對於一些想去日本工作的人,卻是一項好消息。
因為過去日本只開放大學教授、企業經營者等高階人才取得工作居留資格,這一次修改後的「入管法」,未來5年內最高將可開放34萬外國藍領勞工,包括建設與看護等行業。
不止如此,政府緊接著將在明年針對企業提供獎助,鼓勵他們任用高齡者,修改「高年齡者雇用安定法」。
這兩個舉措在說明什麼﹖
日本在老人化與少子化雙刄夾殺之下,勞工嚴重缺乏,尤其是3D工作(苛刻demanding、骯髒dirty、危險性dangerous)根本找不到人力,逼得他們不得不最後放棄社會安全的考量,一方面開放外籍勞工,另一方面延長日本人工作的夀命。你想,日本連老年人都用上,更遑論善用中年人。
反觀台灣,大叔大嬸早退的現象,一直未能明顯改善。50~55歲的中年男性,從1990年至2016年,勞動參與率減少7.5%,這個數據突顯出一個問題,台灣企業卡在「年齡」這一關,對中年求職者不友善,拒用他們,使得中年人不得不早退。也就是說,台灣在用人未能與時俱進,完全落在社會變遷之後。
一位35歲的男性朋友在企業界當基層主管,請教我怎麼徵才。他的屬下半年前離職,對於在人力銀行收到的履歷都不滿意,向我抱怨:
「不是沒有相關經驗,就是四五十歲太資深。」
我覺得很奇怪,四五十歲資深有經驗,即戰力強,馬上可以上手,怎麼會是問題?他解釋:
「比我年紀大,總是要尊重他們一些,我擔心自己叫不動,也不好意思叫得動。」
「年紀大有主見,還要重新給他reset,更累人!」
後來他決定,等到畢業季,再挑選相關科系的應屆畢業生,於是他放著馬上可用的老鳥不用,花九個月等待毫無經驗的菜鳥。我不信邪,想說這位35歲朋友是特例,於是做了一次小規模調查,樣本數是13位二、三十歲的年輕主管,結果發現錄用大於50歲的屬下,竟然無一人!
對於50歲以上的大叔大嬸,年輕人充滿無名的恐懼,恐懼大叔幹掉自己!恐懼大叔意見多!恐懼大叔脾氣怪!恐懼大叔彎不下腰…致使能力高強、經驗豐富、活力充沛的大叔大嬸被推拒在門外。
中年失業,帶來的痛苦與壓力,不輸給重要親人過世,或個人罹患重病。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往前看還有長長數十年要過,這時候遇上失業,無啻雪上加霜,給人生重重一擊。
奇美董事長許文龍經營事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不只是他不太進公司,還包括他不太裁員!小時候,許文龍的父親突然被公司辭退,從總經理的高位重重摔下來,大受打擊,退縮在家裡足足十年,許文龍沈痛發誓一輩子要對員工好。
一位49歲被裁員的白領男性說,家裡兩個孩子還在念書,他沒有資格對工作挑三揀四,只要有工作都願意去做,可是沒有機會,最後連清潔工、小7門市人員都去應徵。
「我什麼工作都找,即使一再降格以求,都沒有下文。」
這種走投無路,真的會把人逼上絕境。2016年媒體熱議大叔早退,新聞刊登出來的當天晚上,我收到老朋友的line:
「完全找不到工作!是被社會價值絕緣的族群。」
「感覺,好想結束一切。」
可是,當職場拒絕大叔大嬸同時,卻又戴著有色眼鏡看他們,充滿偏見,施以二度傷害。
這些偏見不外乎是,中年人從位高權重摔下來,一直沒有清醒過來,沈浸在過去的榮耀光輝中,拒絕回到現實世界,不想轉換跑道,拒絕學習新技術,不願意將腰桿彎低,拉下身段,不和年輕人打成一片…說得好像這些中年人個個是「老頑固」、「怪叔叔」、「可怕大媽」。
因此,很多局外人,包括專家,都會給這些建議:
調整觀念!
拉下身段!
心情歸零!
而且,親朋好友都會基於善意,給各式各樣的主意,建議他們做這個做那個,好像在大叔大嬸的眼前,有無限多的人生選擇。
事實上,依照學理來說,當一個人在某一個行業浸淫一二十年或二三十年之後,會產生一種心理狀態:「路徑依賴」,讓人難以轉彎,需要花時間調適,改變的過程不如一般人想像的簡單。
「路徑依賴」這個概念,是美國經濟學家Paul A. David提出,他說,當一個人選擇進入某一路經,就會產生依賴,無法脫離。而這條路徑的既定方向,也會回過頭來對此人產生強化效果,決定其生涯發展。
中年轉身,任誰都難。我們覺得不難,是因為還未碰到。因此,在面對中年失業,除了給予協助外,也要有一顆體諒的心,並給予適應的時間。
更何況中年就業困難,根本「罪不在己」,問題主要出在於企業拒絕錄用。主計處調查顯示,2015年5月中高齡失業者有8.2萬人,其中逾半數4.6萬人未曾有工作機會,尋職困難以「年齡限制」占55.0%居多,至於「找不到想要的職業」占19.9%居次、再次為「待遇不符期望」占10.2%。很顯然的,年齡問題才是中高齡失業者尋職的最大障礙。
過去人力充沛,只要用年輕人就足以應付需求,但是走到少子化、老人化的今天,勞動力日減,用人主管還活在天寶年間,不知今夕是何夕,堅持非年輕人不用,一位金融業的人資經理看不下去了,他說回鍋的中年是最好用的一步活棋。
「這是遲早的事,用人主管一定要習慣帶領中年屬下,否則就是沒人可用!」
和各國相比,台灣的退休年齡過早。去年政府公布台灣平均退休年齡58.6歲,媒體居然說是「創歷史新高」。可是,日本平均約在70歲,比我們多11年。再來看看其他國家,即使最浪漫的義大利也有60.8歲、最熱情的西班牙是62歲﹑財政艱辛的希臘是61歲。
過去在台灣,不常見到中年人在職場上活躍,隨著老人化,退休年齡一再往後延,職場勢必要接受大叔大嬸回鍋職場,重新啟用他們。年輕人要學會和中年人共事,年輕主管也要學會帶領中年人,這是大勢所趨,也是一個新時代的新挑戰。
雇用中年人,除了等到企業在無人可用之下,逼不得已才延攬之外,政府可以立法做兩件事:
1. 求職履歷,不得要求寫出年齡。
2. 學習日本,立專法鼓勵企業任用中高齡者。
***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許文龍子女」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兒子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老婆的推薦,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老婆的推薦,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老婆的推薦,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台南地方事- 將來如果我走了,不要為我造墓。辦一場音樂會就 ... 的評價
- 關於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中風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許文龍子女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被畫上格子,就只能寫字了」
「少年時間寶貴,別用來背沒用的東西」
「不要硬塞紙筆,給一個不會畫圖的人」
「減少音樂與美術課,就是教育失敗」
https://goo.gl/3QLhfi
關於教育,前輩企業家許文龍常有著與眾不同,卻又極其平易實在的看法。曾花費12年時間訪談、紀錄他的台中市長林佳龍,無疑是最深入理解、深受其人生哲學影響的人。
4/29(六)下午兩點~四點,林佳龍市長將與其夫人,台南奇美博物館副館長廖婉如女士與大家分享親子教育的甜蜜與苦澀,以及許文龍先生所教給他們的教育理念。
切盼所有關心親子教育,疼愛子女的父母家長一起參與。免費入場,歡迎報名參加。
許文龍子女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時事‧學英文】富裕病毒蔓延到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BOS.English
●其實富裕病毒包括:
◎沒能力煮飯:被外食餵食習慣了˙像家中豢養的動物沒有尋找新鮮乾淨食物的能力。
◎沒有工作價值:太有錢沒有工作的必要˙太聰明→社會付出的功能消失。
◎社會需求消失˙工作需求消失→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這是現代社會的多數現象。
●妳,你,還在當「孝子」「孝女」嗎?
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看完這篇覺得花點自己的辛苦錢享受人生或投資賠點錢也不一定是壞事,避免小孩得富裕病。
美國調查:繼承15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小孩,2成放棄工作,多數一事無成;他們得到越多,越不滿足,甚至失去奮鬥目標。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
「好好待妳的小孩,但不要給他們太多財產。」這是今年一月,美國《商業週刊》出版的25個最佳觀念專題(Thebest25ideas),報導開始的第一句話。配合一張皺著眉頭、不開心的小孩照片,這句話格外引人好奇:為何要這麼慎重其事的談這事?
答案在文章中的一個單字:「富裕病」(affluenza)。先前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AvianInfluenza),讓大家看到富裕病的英文時,感覺好熟悉。沒錯,富裕病這個名詞是1990年代後期才發源於美國,由兩個單字「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於父母供給太多,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症。
●童年富裕、長大負債
美國年輕破產族,每年增加16%。當美國嬰兒潮世代到達人生成就最高峰,即將擁著四百一十兆美元退休,甚至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的階段,卻突然發現,他們的兒女或孫兒女,正受到富裕病毒的威脅。
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的一項調查,2003年有31%的大學生,有超過三千美元的信用卡債,比2000年增加了67%;二十五歲以下因為負債而破產的人數,過去十年也以每年16%的速度快速增長(二十五歲以上破產人口的增加速度只有5%)。不是因為年輕人沒錢,而是因為他們太愛亂花錢,所以如今美國許多大學將消費性負債,列入學生退學的評量因素之一。
●臺灣也不遑多讓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的最新統計,臺灣所有卡債中,五分之一是由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所「貢獻」。他們主要用於購買奢侈品所積欠的現金卡、信用卡卡債,共計一千四百七十八億元,相當於政府兩年的高等教育經費,或未來八年的全國治水經費。
而根據研究,美國的破產族當中,超過七成都來自於中產或者更高收入的家庭。他們的人生因為負債搞得一塌糊塗,並不是他們資源太少,反而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資源的供給非常充裕,甚至是太充裕了。
●美國興起反思浪潮,五分之一富豪寧捐出財富不留給子女
今日的美國,百萬富翁在十年內成長了400%,對財富卻出現了反思的浪潮:2003年,哈佛大學募款人柯立爾估計,全美三百二十萬名百萬富翁中,約有六十萬人因擔心會寵壞子女而將捐出大筆財富。他說:「許多新富之家,希望子女只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好讓他們擁有快樂婚姻,並且養育快樂子女。」
那麼這些新富會留多少錢給子女?柯立爾表示,資產超過三千萬美元的富豪,會留給子女每人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且受良好的教育。連續十二年蟬聯《富比世》全球富人排行榜第一名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則早在一九九九年時宣布,他和妻子將他們兩個孩子的遺產繼承金額,限制在一億美元以內。蓋茲目前的身價有五百億美元,卻只留下五百分之一給孩子,剩餘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和社會福利事業。
富裕人口也快速增加的華人社會而言,如何恰當的給孩子金錢、資源?正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中國傳統上避諱談錢;其次,我們的傳統都還是留遺產給孩子,而非將財富留給社會。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四月二十七日在交通大學演講時表示,他有二女一男,但三個子女現在還不知道,老爸到底會不會留財產給他們。他說:「我錢很多,留一些給子女到底要留多少?」這個問題對他而言,遠比經營事業還困難。
不只有錢的許文龍覺得很難,對大部分中國人的父母而言都不是簡單的事。從事跨文化,本土心理學研究的中研院院士楊國樞指出,包括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東亞儒家文化圈,是集體主義的社會,「至今我們民法的『父債子還』,還是延續這樣的『家族共產主義』精神。」
●富留子孫種下惡果,孩子變得只知享受,不知義務
今年四月十六日,臺南市爆出一家四口燒炭自殺的人倫悲劇,二十八歲的張智凱帶著妻子與五歲長女、五個月大幼女,輕易的結束四條寶貴的生命,自殺原因只因為高中音樂老師退休的媽媽不借給他三十萬元!
悲傷的母親,即便面對兒子指控「媽媽愛錢更甚我的生命」,深痛之餘,仍然替兒子說話,認為是媒體亂寫,「他其實很乖」。老鄰居看到的則是,失婚獨立扶養張智凱長大的陳玉霞,在張智凱從小到大的成長中,只要是張智凱開口要的東西,幾乎沒有說不的。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東吳大學社會係副教授吳明燁觀察指出,在這個家「呈現的似乎是孩子只有權利,沒有義務。」這個永遠只負責享受的孩子,最後走上的是富裕病的最惡後果。
外國人稱臺灣為BossLand,因為臺灣家族對子女高度的經濟支持,讓許多人不需要理性計算風險,就可以隨性創業。「因為得來容易,所以臺灣創業的年輕人投資報酬率常算不清楚。」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翟本瑞說,同樣的,在花錢時,年輕人也預期將來會從家裡繼承財產,而有恃無恐。
●讓孩子走出「金鳥籠」,教導正確用錢觀念,為自己負責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但這並非打不破的魔咒;深入了解一些能夠富過好幾代的家族,對如何與財富相處,都有非常嚴謹的教養。翟本瑞舉例,德國最老的投資銀行梅茲勒(Meztler)家族,富過三代的秘訣只有一個:不讓孩子關進「金鳥籠」;他們的小孩上地區最普通的學校,每天走路去搭公車上學,與所有同學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樣食物。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爾瑪集團的華頓家族,已逝的董事長山姆.華頓(SamWalton),奉行的財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勞動讓人有價值」。老華頓從來不給孩子們零用錢,他的四個孩子很小就開始「打工」,在商店裡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老華頓則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工資」。
這一代華人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是在「漏斗型」的資源灌注下成長──臺灣出生率是世界倒數第一,全臺平均值衹有1.2%,居民社經地位最高的臺北市,出生率更低至1.04%。因此,富裕病毒對華人的考驗,將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更為嚴峻。妳的孩子,做好防疫措施了嗎?妳的財富教育啟動了嗎?
【看時事‧學英文】6/8(六)19:30主題:
高效看懂社會政治新聞 ─ 以六四天安門事件為例
https://docs.google.com/…/1a2VNz7s_jGYrXy01T-GNBV…/viewform…
【看時事‧學英文】富裕病毒蔓延到台灣
●其實富裕病毒包括:
◎沒能力煮飯:被外食餵食習慣了˙像家中豢養的動物沒有尋找新鮮乾淨食物的能力。
◎沒有工作價值:太有錢沒有工作的必要˙太聰明→社會付出的功能消失。
◎社會需求消失˙工作需求消失→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這是現代社會的多數現象。
●妳,你,還在當「孝子」「孝女」嗎?
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看完這篇覺得花點自己的辛苦錢享受人生或投資賠點錢也不一定是壞事,避免小孩得富裕病。
美國調查:繼承15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小孩,2成放棄工作,多數一事無成;他們得到越多,越不滿足,甚至失去奮鬥目標。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
「好好待妳的小孩,但不要給他們太多財產。」這是今年一月,美國《商業週刊》出版的25個最佳觀念專題(Thebest25ideas),報導開始的第一句話。配合一張皺著眉頭、不開心的小孩照片,這句話格外引人好奇:為何要這麼慎重其事的談這事?
答案在文章中的一個單字:「富裕病」(affluenza)。先前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AvianInfluenza),讓大家看到富裕病的英文時,感覺好熟悉。沒錯,富裕病這個名詞是1990年代後期才發源於美國,由兩個單字「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於父母供給太多,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症。
●童年富裕、長大負債
美國年輕破產族,每年增加16%。當美國嬰兒潮世代到達人生成就最高峰,即將擁著四百一十兆美元退休,甚至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的階段,卻突然發現,他們的兒女或孫兒女,正受到富裕病毒的威脅。
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的一項調查,2003年有31%的大學生,有超過三千美元的信用卡債,比2000年增加了67%;二十五歲以下因為負債而破產的人數,過去十年也以每年16%的速度快速增長(二十五歲以上破產人口的增加速度只有5%)。不是因為年輕人沒錢,而是因為他們太愛亂花錢,所以如今美國許多大學將消費性負債,列入學生退學的評量因素之一。
●臺灣也不遑多讓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的最新統計,臺灣所有卡債中,五分之一是由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所「貢獻」。他們主要用於購買奢侈品所積欠的現金卡、信用卡卡債,共計一千四百七十八億元,相當於政府兩年的高等教育經費,或未來八年的全國治水經費。
而根據研究,美國的破產族當中,超過七成都來自於中產或者更高收入的家庭。他們的人生因為負債搞得一塌糊塗,並不是他們資源太少,反而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資源的供給非常充裕,甚至是太充裕了。
●美國興起反思浪潮,五分之一富豪寧捐出財富不留給子女
今日的美國,百萬富翁在十年內成長了400%,對財富卻出現了反思的浪潮:2003年,哈佛大學募款人柯立爾估計,全美三百二十萬名百萬富翁中,約有六十萬人因擔心會寵壞子女而將捐出大筆財富。他說:「許多新富之家,希望子女只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好讓他們擁有快樂婚姻,並且養育快樂子女。」
那麼這些新富會留多少錢給子女?柯立爾表示,資產超過三千萬美元的富豪,會留給子女每人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且受良好的教育。連續十二年蟬聯《富比世》全球富人排行榜第一名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則早在一九九九年時宣布,他和妻子將他們兩個孩子的遺產繼承金額,限制在一億美元以內。蓋茲目前的身價有五百億美元,卻只留下五百分之一給孩子,剩餘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和社會福利事業。
富裕人口也快速增加的華人社會而言,如何恰當的給孩子金錢、資源?正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中國傳統上避諱談錢;其次,我們的傳統都還是留遺產給孩子,而非將財富留給社會。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四月二十七日在交通大學演講時表示,他有二女一男,但三個子女現在還不知道,老爸到底會不會留財產給他們。他說:「我錢很多,留一些給子女到底要留多少?」這個問題對他而言,遠比經營事業還困難。
不只有錢的許文龍覺得很難,對大部分中國人的父母而言都不是簡單的事。從事跨文化,本土心理學研究的中研院院士楊國樞指出,包括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東亞儒家文化圈,是集體主義的社會,「至今我們民法的『父債子還』,還是延續這樣的『家族共產主義』精神。」
●富留子孫種下惡果,孩子變得只知享受,不知義務
今年四月十六日,臺南市爆出一家四口燒炭自殺的人倫悲劇,二十八歲的張智凱帶著妻子與五歲長女、五個月大幼女,輕易的結束四條寶貴的生命,自殺原因只因為高中音樂老師退休的媽媽不借給他三十萬元!
悲傷的母親,即便面對兒子指控「媽媽愛錢更甚我的生命」,深痛之餘,仍然替兒子說話,認為是媒體亂寫,「他其實很乖」。老鄰居看到的則是,失婚獨立扶養張智凱長大的陳玉霞,在張智凱從小到大的成長中,只要是張智凱開口要的東西,幾乎沒有說不的。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東吳大學社會係副教授吳明燁觀察指出,在這個家「呈現的似乎是孩子只有權利,沒有義務。」這個永遠只負責享受的孩子,最後走上的是富裕病的最惡後果。
外國人稱臺灣為BossLand,因為臺灣家族對子女高度的經濟支持,讓許多人不需要理性計算風險,就可以隨性創業。「因為得來容易,所以臺灣創業的年輕人投資報酬率常算不清楚。」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翟本瑞說,同樣的,在花錢時,年輕人也預期將來會從家裡繼承財產,而有恃無恐。
●讓孩子走出「金鳥籠」,教導正確用錢觀念,為自己負責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但這並非打不破的魔咒;深入了解一些能夠富過好幾代的家族,對如何與財富相處,都有非常嚴謹的教養。翟本瑞舉例,德國最老的投資銀行梅茲勒(Meztler)家族,富過三代的秘訣只有一個:不讓孩子關進「金鳥籠」;他們的小孩上地區最普通的學校,每天走路去搭公車上學,與所有同學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樣食物。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爾瑪集團的華頓家族,已逝的董事長山姆.華頓(SamWalton),奉行的財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勞動讓人有價值」。老華頓從來不給孩子們零用錢,他的四個孩子很小就開始「打工」,在商店裡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老華頓則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工資」。
這一代華人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是在「漏斗型」的資源灌注下成長──臺灣出生率是世界倒數第一,全臺平均值衹有1.2%,居民社經地位最高的臺北市,出生率更低至1.04%。因此,富裕病毒對華人的考驗,將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更為嚴峻。妳的孩子,做好防疫措施了嗎?妳的財富教育啟動了嗎?
【德良老師開課囉!】線上學習,快來報名吧!
http://goo.gl/VRmzh
許文龍子女 在 台南地方事- 將來如果我走了,不要為我造墓。辦一場音樂會就 ...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三代不能花我一分錢台灣壓克力之父-許文龍... ... 許文龍笑說,「結婚後,太太比較大,我不敢勉強太太。 ... 問:你不留下財產給子女,這是什麼原因? ... <看更多>
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中風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推薦與評價
2012年5月24日—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 ... ... <看更多>
許文龍子女 在 許文龍兒子 :: 長照機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2010年1月9日—許文龍在五年前卸下奇美集團董事長職務,交棒給小舅子廖錦祥,沒有讓兒子許家彰接班,不過卻很提拔兄姊們的第二代,例如,奇美食品、奇菱科技董事長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