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自己的所有想像裡,都沒有包含這一天:我上雜誌的封面了。
⠀
謝謝《VERSE》選擇了我作為這一期討論20世代美麗與焦慮的封面。
⠀
對我而言,20世代和網路緊密相關,尤其我是一個自社群網路出生的創作者。當社群越多元,就越分眾,分眾是機會讓不同的意見被表達與聆聽,我們有機會表達自己在乎的事,也有機會看見別人在在乎什麼。但同樣的,網路代碼後面的是人,是人就會有人性,會有被認同的需求、會渴望被看見和被理解,知道自己能夠開口,卻免不了句句斟酌(或以為就不需要句句斟酌了)的時代,現實與虛擬混融在一起,生出了這個時代美麗與焦慮共存的生活方式。
⠀
好像很難得聊比較不抒情的主題,但其實我內心一直都只知道,我們要有柔軟的心當作和世界碰撞的緩衝,也要有堅韌的意識作為自己思想的骨架。所以很謝謝這一次有機會討論這些事情(雜誌內中還有更多!),謝謝鐵哥的引導提問、好朋友傑曦擔任攝影、整個《VERSE》團隊以及三采團隊,是非常難得的體驗。
⠀
這期《VERSE》封面總共有三版,除了我以外,還有書法家董陽孜老師與邱澤。整本內容同時包含關注社會議題的意見領袖張志祺、鄭家純,與新創公司Plan b的深度專訪。也有作家朱家安、諮商心理師周慕姿的專文,以及我的好朋友傑曦、許瞳和《VERSE》執行主編銘彰對世代觀察的分享。
⠀
我想,我們都不能代表任何一個20世代的人,但當我們在這個時代聊有所感受、有著觀點時,那都算是存在了。
⠀
VERSE 6月號/2021 第6期已經開始預購!
歡迎上博客來購買「張西版」😆😆😆
⠀
⠀
⠀
最後就是,身於網絡世界,我一直不敢把自己放的太大,所謂標籤、所謂人設,它們隨著追蹤人次的改變而產生新的意義,讓我學著不去忽略自己社會角色的變化,包括身上的影響力、包括當有幸與這個世界擁有更深厚的連結時,隨之而來更多不同面向的責任。
⠀
雖然難免還是有那種時候,一個人躺在小房間裡,覺得自己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但每當那種矛盾的時刻,都會忍不住感謝我擁有創作這條路,可以走向世界,也可以走回自己內心深處,我可以在其中困惑,也可以在其中美麗。
⠀
六月呀,二十八歲末的最後一個禮物,謝謝這些年遇到的所有人事物,謝謝《VERSE》。
⠀
⠀
VERSE
蔡傑曦 Jessy Tsai
⠀
#忍到最後一刻
#啊~~~(這是尖叫)
#第一次上封面
#難得靠臉吃飯(還好不是常常不然會餓死唄)
#請買爆(;´༎ຶ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刺蝟登門拜訪」介紹 訪問作者:許瞳 內容簡介: 當代「進行式」青春文學代表 成人式之前,自我與人間的叩問 「我們將要走入盛年,如今正預支普通的未來。想要不平凡的妳跨上機車後座,在終有盡頭的狹窄巷弄裡蜿蜒前行著。」──許瞳 繼《裙長未及膝》,許瞳最新...
許瞳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作家許瞳:大家都一直嗆我說,妳到底還要拿青春期寫多久?
⠀
⠀
高中畢業之後,許瞳對周遭的格格不入感沒有消失,只是陌異環境變成大學校園、實習的科技公司。第二本散文集《刺蝟登門拜訪》中,她持續調整自己跟世界的關係,有時也推翻前一本書中自己的看法。
⠀
⠀
高中時期在〈淋濕的杜鵑〉看破台大光環,大學四年後,她卻說自己更能理解許多人對台大的嚮往。搬離開家、實習接案,成為半個大人之後,世故如她承認校園是個安樂的所在:「待在學校,可以忘記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死線在壓迫著我:工作的死線、繳水電費的死線⋯⋯」校園允許她一再嘗試與否定,還在塗改的答案,不必急著交出。
⠀
⠀
「大家都一直嗆我說,妳到底離開青春期了沒?妳還要拿青春期寫多久?可是在寫作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啊。」長大不再是單向的時間軸。在一條條死線上打勾的同時,寫作裡的許瞳,依然在青春期滯留著。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vMt8Op
⠀
⠀
2017 年夏天,許瞳與另一位同齡的詩人段戎合辦《不然呢青年文集》,向 18 歲以下的創作者徵稿。那時兩人高中剛畢業、正在為新書進行一系列講座。某天許瞳與段戎通話,談起辦文集刊物的想法:「講回饋有點跋扈。但當時我們很幸運能被出版社看見、在 18 歲出版第一本書。在社群媒體時代,常常要有夠多讚數、夠多追蹤人數才能出書。我們當時只是想打破這樣的限制、讓大家可以刊登自己的單篇稿件。」
⠀
⠀
第一年的審稿、編輯、出資印刷,完全由兩人獨立完成。隔年她們將第一年的入選作者納入編輯團隊。許瞳說編輯工作是寫作者的大人之路:「要開始學會為自己的文字負責。以前自己寫完文章就會丟在旁邊,現在會更去在意一些細節,當然也會有更多限制。」
⠀
⠀
有一篇高中生作者的投稿,內容涉及性暴力的場景。「在讀這些稿子的時候,我常常想到鍾文音老師說過,創作的人要有兩個抽屜。一個抽屜留給自己,另一個是給別人的。有些年輕創作者,是不是太習慣把產出的東西放到給別人的抽屜裡?」
⠀
⠀
作者文字讓人驚豔的同時,許瞳與其他編輯開始思考:「在一本作者群 18 歲以下的刊物上呈現這樣的文字恰不恰當?如果不刊登,算是在保護創作者嗎?我們有義務要保護他嗎?或者那是他的創作自由⋯⋯。」團隊為了一篇稿子開了三次會,最後才決定進行部分刪減之後刊登文章。面對年紀更小的寫作者,她們學會將文字放上天秤,扛起倫理責任,是創作者的成長也是負擔。
⠀
⠀
⠀
▍關於許瞳,關於寫作是:大家圍在一起的感性時間,我哭不出來 ▹▹ https://bit.ly/3vMt8Op
許瞳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中辦活動,結束前的感性時間,我完全哭不出來。看到別人投入在自己的情緒裡,我真的覺得,我就沒什麼好分享的啊。」
⠀
從《裙長未及膝》到《刺蝟登門拜訪》,許瞳的文字看似記錄當下青春,但驅使她寫作的,更常是一種無法融入的尷尬。
⠀
寫作是她獨自感性的時間。年紀漸長,格格不入感似乎並不必消滅:「大家都一直嗆我說,妳到底離開青春期了沒?妳還要拿青春期寫多久?可是在寫作上,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啊。」 ▹▹ https://bit.ly/3enRTt8
⠀
⠀
▍更多哭不出來的人,追蹤 BIOS IG
https://bit.ly/3n6MgDE
▍甚至會和訂戶感性聊天的 BIOS LINE
https://bit.ly/2P8KIwt
⠀
許瞳 Hitomi Xu|《不然呢Brand New 》青年文集|#裙長未及膝|#刺蝟登門拜訪|#BIOS專訪
許瞳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刺蝟登門拜訪」介紹
訪問作者:許瞳
內容簡介:
當代「進行式」青春文學代表
成人式之前,自我與人間的叩問
「我們將要走入盛年,如今正預支普通的未來。想要不平凡的妳跨上機車後座,在終有盡頭的狹窄巷弄裡蜿蜒前行著。」──許瞳
繼《裙長未及膝》,許瞳最新散文創作,以青春的人稱來闡述人與城市的遷徙變化。
書衣以「毛刺」為題製作,凹凸的刺點成了在紙上的手感,生動呈現柔軟皮囊之外,面對生活的偽裝。
是時空轉換的心傷與創痛,
使我們日漸將軀體包裹在扎人的毛刺之下。
生活中的刺無所遁逃、也無須遮掩,
刺蝟必然登門拜訪,使自己或他人流淌血與淚。
毛刺
那時的我們在搖晃的公車上,左耳右耳共聽著歌,想起海風、可樂果,看著閃爍的火光,只是一切並沒能爆炸。
書寫關於大學、戀愛、遷徙間的日常。所承載的青春如時間遺留的荊棘,於默然前行時附著於背脊。
消失點
厭倦於熟門熟路、一切行動都得為生活負責的人生,所以找個全然陌生的角落揮霍金錢、傷透人心。
透過在不同城市,安置「無法真正抵達」的自己,進而「想像另一個人」以揣度個體與集體間的距離。
刺點
最美好的不全然會是最幸福的,美好與幸福的差距之間,得要花費漫長的人生跋涉揣摩,並且遺忘許多執念、使許多花凋謝、毀壞多座城池。
收錄風平浪靜之中,任誰都可能觸發的憂鬱。那些戳破我們的刺點或許帶來輕傷,卻也揭示了生命的隱喻。
裸眼散步
原諒我在這樣下雨的天裡,試圖擁抱誰的時候,總是相互刺傷。
以散文詩描述那些關於隱晦的生活記憶,以及日常所思。
書中三輯由弱漸強,由日常側記開始,進而內化、向生命與社會探索。作者書寫個人生命經驗,卻試圖使記憶形成一只「能夠置換」的容器,在閱讀「個人的故事」時,轉而想像「共同體的日常」。
作者介紹:許瞳 Hitomi Xu
1999年仲夏夜出生。
北一女中畢業,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17歲,出版散文集《裙長未及膝》(聯合文學);因關注年輕世代的青春書寫,18歲時共同創辦《不然呢!Brand New》青年文集。除了中文書寫,偶時透過翻譯練習,為故事轉印不同語言。
如果生命是場接力賽,而筆是手中的棒,那麼,奔跑的人將不斷輪替,故事也將永遠持續。《裙長未及膝》裡絢爛的青春想像,在等待「進行式」變為「完成式」的時間中,《刺蝟登門拜訪》則企圖記錄少年成長過渡期的困惑與領悟,以及在新陳代謝快速的城市裡不同個體、風景的遷徙變化。
許瞳 在 1990世代: 女生的樣子不該只有一種許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90世代: 女生的樣子不該只有一種 許瞳. 141 views 1 year ago. 聯合報United Daily News. 聯合報United Daily News. 10.1K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
許瞳 在 許瞳Hitomi Xu |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許瞳 Hitomi Xu, 台北市。 3987 個讚。春天的故事,豈能留待秋後再寫? 年少的時間是不是也像貓,在日落卸妝後的鏡前,才願意透露自己的死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