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拿鐵製作】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
讓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一夕之間大亂
也讓我們重新審視「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現在拼的不是學歷
不是財力、不是權力
而是免疫力啊!
寫這篇的目的
是希望大家重視一下自己的健康
只要你們能買到安心無毒的蔬菜
其實要跟哪個農場買菜都可以啦(源鮮員工:欸,太太,你到底要不要好好推廣我們的菜啦🤣)
.
我家喝綠拿鐵陸續也有三年的時間了
仿間流傳綠拿鐵的黃金比例是「蔬菜3:水果7」
其實這樣的比例是適合不愛吃菜
或是從沒喝過綠拿鐵的孩子
但如果是大人自己要喝的
長期喝下來可能會發胖XD
.
初學者打綠拿鐵
水果多一點無妨
全家都可以接受這樣的蔬果汁
再慢慢把比例調整成
「蔬菜5:水果5」
想減重的人甚至可以調整成
「蔬菜7:水果3」
.
一般蔬果是偏寒性
所以我都會加入綜合堅果
或一片薑(用薑粉也行)散掉寒性
綜合堅果提供身體了很好的油脂
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跟礦物質
像是芝麻、腰果、亞麻仁籽、南瓜籽這類的堅果
就含有豐富的鎂、銅、錳、硒
另外維生素A、C、E、B群
能協助身體對抗自由基
堅果中的膳食纖維
也能促進消化預防便秘。
.
水果的部分
可以選用平性、低甜度的水果
像是蘋果、芭樂、番茄
一開始怕小孩不能接受的話
就加入香蕉這類高甜度的水果
另外,如果你希望綠拿鐵更營養的話
除了綜合堅果之外
不妨加入一些大豆胜肽(有機店買得到)
.
蔬菜以綠色葉菜為主
像是羽衣甘藍、萵苣、青江菜、小松菜、菠菜、綠花椰菜等等,都是可以跟水果和諧搭配的常用蔬菜。為了避免單一種蔬菜的植酸累積過多,最好要經常更換不同的蔬菜。
.
.
-----
以下文章,是我以前寫的,可能很多人沒看過,有空的人不妨可以看看。或許螢幕前的你/妳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所以對綠拿鐵無感,但是等到哪天被病痛折磨了,腦中想起我今天寫下的這些,那就夠了!這正是我想傳達給大家的意念.....
-----
【關於綠拿鐵】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你們要喝這種綠綠稠稠的東西?」
「好像有點恐怖!」
「好喝嗎?」
「是為了減肥嗎?」
我只能說「沒有足夠的覺悟,就無法身體力行做到。」每個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能把它放在心上的人有多少?因為我們都是等到病了、難受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我也不例外XD)
.
沒有孩子前我跟老白常外食,自從生了個過敏兒,他只要吃到化學添加物,皮膚就會起疹子很癢(後來才知道是異位性皮膚炎)因為他不舒服容易脾氣暴躁,所有的情緒就會往我身上襲擊,照顧他那種心力交瘁的憂鬱日子我一直忘不了.....
.
沮喪之餘我便著手每天下廚做飯給他吃,研究如何挑選食材,這幾年來,細細觀察他吃什麼或接觸到什麼會引起過敏。不過很不容易,因為光一個市售蛋糕或麵包就超過數十種人工添加物,後來我也開始學著做蛋糕麵包給他吃,這一路走來我的筆記本寫得滿滿滿,直到認識綠拿鐵我才恍然大悟.........以前照顧過敏的兒子,我只想著他什麼不能吃,卻從來沒想過其實環境中也很多有毒物質深深影響著他,譬如說:霧霾造成的空氣汙染就是一種呼吸道的慢性傷害,更不要說環境賀爾蒙、塑化劑、農藥等等。
.
就連我們每天煮菜用的玻璃罐上的油嘴都能被驗出有環境賀爾蒙(這是一個賣油的老闆跟我聊到的)油沒問題,但就是敗在塑膠油嘴,因為有疑慮導致他不敢賣。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接觸有無物質,只是我們不知道..........所以不小心吃進去的毒,用健康的方式排出來也很重要。
.
不過,讓我下定決心要開始嘗試打綠拿鐵不是兒子,而是我家老白啊,幾年前他去做了自費健檢,驗出好多紅字,其他小問題先略過,最主要是不菸不酒的他被檢查出有輕微脂肪肝,輕微脂肪肝如果輕忽不理,幾年後可能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醫師跟我說這些可以從飲食上來改善,一切都還來得及。
.
老白在認識我之前,他夜診結束常去買鹽酥雞、雞排那些,認識我之後就變成跟我一起分享(哈哈)他每天的外食便當更離不開炸排骨、炸雞腿、速食,可樂更是他的最愛。婚後我開始為他下廚,只有小夫妻倆人沒有每天煮,是生小孩後,我們全家人的飲食才大幅調整,但我家依然無法吃的很清淡。
.
我家喝綠拿鐵不是為了減肥,而是希望營養均衡,不然我們人每天吃進去的蔬果其實很有限,一來工作、生活忙碌,沒有太多時間吃多樣化的蔬果,如果根本沒在注意這些的人,早餐吃個三明治配奶茶、中餐吃水餃、晚餐吃便當(我只是假設)這樣的蔬果量是不足的。但是,喝一杯綠拿鐵就不一樣了,打一杯富含數十種營養素的飲品,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攝取植物裡的植化素。而且用喝的快多了,適合老白這種沒太多時間的人。這就好比閱讀,用看的要花很多時間,可是看影片比閱讀密密麻麻的文字輕鬆多了(好像有點爛的比喻)
.
如果你說你有在吃維他命不用喝這個,這就見仁見智了,我是比較傾向多攝取天然食物,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顆維他命吃下的是營養還是賦型劑。
.
老白是家庭的經濟之柱。在我30歲前,他願意用他的雙手為這個家撐起一片天,讓我無後顧之憂的照顧家庭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是35歲後,我們都明顯感受到健康在走下坡,常常帶小孩就累到不醒人事.............「萬一哪天老白倒下了,我該怎麼辦?」這樣沒安全感的思緒不時在我腦中浮現,有了小孩後,已經不再像過去天不怕地不怕的,現在真的會怕我們不能陪孩子走得很長遠。
.
從一開始喝綠拿鐵到現在會寫出來跟大家分享的原因是,我在自己、老白跟過敏的兒子身上得到了一些明顯感受,現在就跟大家分享.........最基本的每天排便順暢就不說了。先從我自己說起好了,我的眼睛很容易乾澀,大概是有戴隱形眼鏡又一直看手機跟電腦的關係,喝綠拿鐵三個月後感覺到眼睛乾澀好多了,是明顯改善到自己會查覺的那種。再來經前必頭痛長年困擾著我,喝綠拿鐵很長一段時間後,經前不再頭痛了!(連我自己都嚇到,還在持續觀察中)甚至我之前每天都會肩頸痠痛也大幅改善。
.
老白工作很忙又不太會照顧自己,工時很長的男人都是拿健康去換金錢,如果我不說應該很少人會知道牙醫的職業病就是會腰痛,因為經年累月的彎腰低頭看診,導致他們會腰酸背痛,還有他有喉嚨卡卡慢性咽喉炎的老毛病(跟空氣汙染,飲食都有關)自從我打綠拿鐵給他喝,不敢說他腰痛消失了,但是有改善,還有喉嚨卡卡的老毛病也好多了,連他自己都說太詭異了,也是因為這樣他才願意持續喝,不然他超挑食的好嗎!!!
.
最後就是兒子,他是我一手照顧到現在,他原本是一個流汗就會抓皮膚加脾氣暴躁的人,一直到現在經過各種努力,他的異膚狀況大為改善,甚至他腳上原本有一區紅疹一年多都消不掉,醫師說那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關係。我讓他喝了綠拿鐵一段時間後,那區紅疹竟然消失了,媽啊,真的很不可思議。醫師說孩子長大異膚會改善,不過我身邊朋友的孩子長大後依然深受異膚所苦,所以我相信恩恩過敏有越來越好,是因為我有幫他注意飲食跟環境整潔,當然還有順勢療法也幫助了他(我沒讓他碰西藥,連保養用的欣流跟希普利敏都沒吃)
.
雖然我沒辦法百分百確定身體症狀跟綠拿鐵是否有直接關連,但每天喝身體有感是千真萬確,所以才會持續到現在,我深深相信這種全食物的營養均衡,可以幫助身體代謝跟修護,從每天一點一滴的健康投注來啟動身體自己的療癒力。對於喝綠拿鐵,套一句人家所說的「不做不會怎樣,做了會很不一樣」善待自己的身體,因為身體零件不好配,有錢,卻不一定有貨!
.
最後我想強調一下,喝綠拿鐵不是保證不會生病或罹癌,沒有那麼唬爛。凡事皆適可而止非過猶不及,我覺得就是一種願意為自己跟家人健康而努力的心情,打綠拿鐵不在朝夕,貴在持之以恆啊!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加入 #綠拿鐵同好會 那不是直銷也不是商業性的社團,裡面有10幾萬的社友,大家都是發自內心分享自己喝綠拿鐵的心路歷程。
.
這些年來,國人罹癌率居高不下,很多病不是光靠醫師就能治癒的,主要還是得從生活根本做起,這是我從過敏的兒子身上得到的啟發,希望也能傳達給大家。
------
#我家喝綠拿鐵飲食一樣正常喔
綠拿鐵社團裡有社友分享他三餐全面式只喝綠拿鐵,真的會瘦,我家不是為了減肥,不想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所以目前我跟老白是每天喝一到兩杯,能持之以恆最重要。
許達夫醫師學歷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底,知名YouTuber #愛莉莎莎 發表了一支「喝橄欖油排膽結石」的民俗療法影片,被另一位YouTuber台大兒科醫師 #蒼藍鴿 批評是誤導民眾。2021春節期間,愛莉莎莎拍攝影片反擊對方言論,反而遭到醫療人員和眾多網友嚴厲批評,最後終於發布道歉影片,並且下架前面兩支高度爭議的影片。
底下我彙整了《#專業之死》這本書的重點資訊,交叉比對這起事件可能的起因和過程,整理出我們能從書中學到的五件事情。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eath-of-expertise/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專業之死》的作者是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湯姆.尼可斯(Tom Nichols ),他主要研究蘇聯政局,也曾經在美國參議院擔任過會助理。他感嘆道:「以前的問題是在於資訊不流通、不發達,人民缺少學習知識的機會;現在則是資訊太爆炸,大家充滿了擁有知識的假象,反而開始對知識和專家體系抱持著敵意。」
這本書會說明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後果和影響。作者除了談「專業」兩個字之外,書中也圍繞著「專家」與「公民」在民主社會中的關係來談。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問題:(1) 專家與公民之間的關係可以崩解? (2)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是專家或者公民,又應該如何應對來將此危機化解?
作者從定義什麼是專家、什麼是公民開始,然後說明為什麼這兩個族群之間的溝通越來越難,現在甚至還演變成彼此抱有敵意。然後談到了教育有時候不一定會開啟我們的視野,如果做的不恰當,反而會讓我們變成自以為是的知識分子。
接著,作者談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什麼單純依靠搜尋引擎,並沒有辦法讓我們擁有跟專家一樣的能力,有時候「以為自己弄懂了」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他也同時抨擊新聞媒體和政客官僚,他們為了博取眼球、總是操作意識形態的手法,反而會讓專家和公民漸行漸遠。
最後,作者提醒要如何成為一個恰如其分的公民,也提醒了身為專家應該保持謙虛和溝通的意願。這不是兩邊的拉扯,而是彼此的互相合作,因為專家和公民的良好合作,才能讓民主體制健康地發展,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操弄下的極權統治。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反智像一條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sac Asimov)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我之所以會拿起這本書來讀,是因為在去年的疫情肆虐之下,美國前總統川普總統特立獨行的防疫作為,還有他的支持者對於防疫不屑一顧的態度,都讓我十分納悶。為什麼在現在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還是有這麼多的人,對於這種明明有科學證據的公衛政策,抱有這麼大的敵意呢?
加上有讀者推薦我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精彩,我找來讀完之後的確大呼過癮。通常來說,這種書名加上教授身分的作者,會給人一種「艱澀」和「生硬」的先入為主印象。但是作者的敘事手法,搭配譯者非常「接地氣」的翻譯口吻,簡直讓這本書讀來輕鬆流暢,偶爾詼諧戲謔,偶爾嚴肅正經。
例如在這本書的開頭,作者就開宗明義就說:「萬一你覺得自己從來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見,那就恭喜你,就是你這種人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寫不可。」以及平民是怎麼看待讀書人的:「只要你還讀過兩天書,然後又不願意棄明投暗去跟大眾抱團的,那你就是精英份子,你全家都是精英份子。」
當我讀完這本書,正在整理心得的時候,恰逢最近網路上吵得火熱的「愛莉莎莎和蒼藍鴿的肝膽排石法事件」,這段你來我往的過程,被媒體塑造成了「文組vs.理組」之爭或「網紅vs.醫生」之爭,以這本書來解讀的話,這恰好是一場「公民vs.專家」之爭。
【1.無知的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無知】
許多網路留言抨擊愛莉莎莎的這支影片充滿誤導民眾的惡意,甚至在後來還拍了支反擊的影片,更是罪不可赦。我認為,起初的影片應該不至於是惡意,她很可能只是落入了「鄧寧——克魯格效應」而不自覺。
作者提到,所謂的「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由兩位心理學者鄧寧和克魯格發表的論述,這個現象是在說「愈是笨蛋,就愈有信心自己不是笨蛋」。說話愈是草包的傢伙,就愈不可能知道自己錯、別人對。愈是沒料的人,就愈是會去無中生有、穿鑿附會。
在沒有充足的醫學知識和化學知識之下,她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有任何不妥,恐怕對這種療法會帶來的副作用也毫無所知。我可以想像,當她看到蒼藍鴿的糾正影片時有多麼氣憤,如同作者說的:「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因此,她找了相關書籍和網路資訊,磨刀霍霍準備回擊對方的指點。
【2.搜尋引擎已經不管用了嗎?】
書中提到現代人有一種通病:上網搜尋的過程會讓人自認學識變淵博了,包括跟他們所查知識無關的主題,網友都會覺得自己所知變多了。這也算是一種鄧寧克魯格效應,也就是程度「愈差」的人,「愈難」在上網的時候察覺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吸收進去。
一心想反擊的愛莉莎莎,做了一個在這種處境下,可能很多人都會犯的事情:「他們會先決定好自己要相信什麼,然後再去網路上找證據,也就是一個先射箭再畫靶的概念。」作者也提到,人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對話中有跟不上、聽不懂的情況,特別是在大量資訊唾手可得的今日。當她急著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立場的同時,似乎忘了對方是有醫師執照的執業醫師。
雖然我們不是當事人,但仍然能從作者對「搜尋引擎學習法」的批評學到寶貴一課:「我們希望別人可以幫我們把骨頭都先挑掉,整理成懶人包,呈現方式還得顧及視覺上的舒適。那些字體又小、本身就很容易破損的教科書,我們敬謝不敏。所以與其說很多人在做研究,不如說他們是在:搜尋漂亮的網頁來提供人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花最少力氣吸收的解答。」搜尋引擎只能幫我們找到線索,閱讀和解析的苦工才是我們該練就的真本領。
【3.高等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許多媒體報導愛莉莎莎雖然擁有高學歷背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行銷碩士),卻在醫療這件事上面「不尊重專業」。為什麼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這可以用心理學家鄧寧的說法來解釋:「我們傳統上認為無知就是缺少知識,所以教育就是無知的解藥。但教育即便是辦得好,也還是可能會製造出虛幻的自信。」
如今高等教育已經非常普遍,有時候反而帶給我們一種「我再多學一些就能跟專家平起平坐」的過度自信。我很喜歡《知識的假象》書中提過的一個觀念:「我們自以為擁有的知識,不過是延伸自全人類的知識共同體罷了;許多我們自己為懂的事情,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懂。」
所以愛莉莎莎在反擊影片中,引用《神奇的肝膽排石法》這本書,還把所有替這本書推薦和背書的「專家」也拉了進來,試著讓自己的立場增添一分可信度。只是她沒料想到的是,她引用的這位作者和推薦者們,本身就充滿了爭議,在科學上也站不住腳。受過高等教育的平民要挑戰另一個領域的專家,過度的自信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絆腳石。
【4.專家難道就不會錯嗎?】
當我在閱讀相關報導網友們的評論時,看到許多留言寫道「很多專家也會誤人子弟」,以及「專家也不能全信」。之所以會有這種觀感,大多來自於某些專家曾經「撈過界」或「犯過錯」,如同作者批評某些自以為是的專家:「他們當自己的專業知識是萬用鑰匙,動輒對天下的事情大放厥辭,他們漂亮的博士帽就像佛光普照,一戴上去就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
這次的事件,很明顯的是蒼藍鴿以醫學專業獲得壓倒性勝利,導正了視聽,但身為普通公民的我們,仍然要保持清醒的意識,察覺以後遭遇的其他爭議事件。注意專家發表意見的場合,是針對他們自己真正的專業領域,抑或是他們不小心撈過界了。
雖然作者並不鼓勵我們對專家抱持百分百的盲信,但是在我們保持懷疑的同時,也不要急著對非自己專業領域的事情妄下判斷。他建議平民對專家抱持懷疑之心時,必須符合以下三點:
1. 當專家看法一致時,反面的意見就不能推定為真。
2. 當專家看法有分歧時,非專家的人不能認定任何一個看法為真。
3. 當專家都認為資料不足以做出結論時,一般人也理應不要妄下斷言。
專家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是喜劇收場。他們無法承諾自己永遠不會犯錯,或在思考時不掉進凡人都很容易掉進的陷阱。他們能保證的,只有遵循科學原則和方法,進而把犯錯跟掉進陷阱的機率降到比大多數人低很多。想要享受某種專業帶來的好處,我們就得同時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就得接受他們還是有一定犯錯的風險。
【5.新聞媒體的標題亂象】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現代人會蜻蜓點水掃一下報紙頭條或文章,就分享到社群媒體上,但他們根本沒閱讀報導的內容。儘管如此,人們都希望在別人眼裡既聰明,消息又靈通,所以他們總是會一路裝蒜下去。」不可否認的是,以前的我也曾經這麼做過,看到標題就急著轉發。這個動作最後只為了表達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還很容易造成假新聞的傳遞(用標題引誘轉發、塞假資訊在內容裡)。
你或許會問,那我們該如何對抗假新聞的傳播呢?雖然作者在這本書裡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引,但是我想起了另一位英國科學作家大衛.羅伯森(David Robson)在《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書中給出的兩個建議:
1. 首先,不要推波助瀾。盡量避免轉發誘餌式標題,例如「肝膽排石法到底有沒有效?」這種標題,就無助於資訊的釐清,卻會讓不知詳情的民眾被誤導,只看標題還以為這是某種有效果的療法,很容易越描越黑。反而是「研究已經證明肝膽排石法是無效的民俗療法」這種平淡的論定式標題,才有助於導正視聽。
2. 其次,只轉發有憑有據的正確資訊。例如看到某則醫療資訊,就要很謹慎查證來源是否有公信力,像是衛服部、醫療院所和機構、有名有姓的具名醫師,這些查得到來源出處的資訊才經得起驗證,避免那些連作者和來源都查不到的坊間謠言。
【民主制度仰賴專家與公民的溝通】
除了上面的討論之外,作者認為一個良好的民主制度,得仰賴專家與公民保持良好的溝通,才不至於讓不尊重專業的民粹主義崛起,進一步惡化成極權主義。這個觀點讓我重視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作者在書中這麼說道:「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就跟絕大多數民主制度下的互動關係一樣,都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一旦這樣的基礎崩解,專家與公民就會變成交戰的兩方。一但事態朝此方向惡化,民主本身就可能陷入死亡漩渦,進而讓暴民政治或由技術官僚把持的精英統治,變成迫在眉睫的危險。這兩種終局都是威權統治的變形,也都是美國現狀所面臨的重大危險。這就是為什麼專家與公民關係的崩解,就等同於民主制度的失能。」
對應到台灣的社會狀況,這段評論值得我們作為警惕。歷史上平民的資訊量不足是一碼子事,專業知識又是另外一個問題。現在有問題的不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無視,而是大家對於知識體系抱持敵意。專家必須更加謙遜地傳達知識,公民必須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自覺。
【後記:不敵對,造橋梁】
我認為《專業之死》這本書是寫給所有現代人看的必讀之書,無論你自認為是專業領域中的專家,或者你只是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平民百姓,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觀點。更進一步,讓我們認識民主制度和數位浪潮的結合之下,身為個人該如何保持冷靜和理性,扮演好自己身為公民的角色。
我透過這本書學到的事情,就是除了跟著大眾搖旗吶喊「專業已死」這個選項之外,我還能有別的選擇。回顧到我自己能做出的貢獻,就是在專家和公民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透過部落格和Podcast傳遞我看到且認為正確的資訊,保持謙遜聽取來自各方的意見,讓知識的傳播足夠廣泛,並且時時保持優化。
一支民族若想自治,就必須要先武裝自己,而知識的力量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美國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許達夫醫師學歷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直以來,總是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寫出一篇內容豐富的論文被期刊接受,卻不知道該怎麼學習,也不知道該怎麼準備文章內容。
⠀⠀
當初會報名這次課程,主要是為了 #在有限的時間裡寫出論文,以 #取得參加專科考試的資格,但在課程中學到的遠遠超出我的預期,對日後臨床工作或研究都非常受用。
⠀⠀
▒ #圖表是一門學問
⠀⠀
統計圖表與文稿大概是通篇文字,唯一可以呈現美學的地方。聽了吳爵宏醫師的課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細節要注意,如何推敲 reviewer 的喜好,讓他不要一眼回絕,乍聽之下很莫名,但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啊!
⠀⠀
漂亮順眼的事物總是比較吸睛,在排版與圖表上多下些功夫,除了讓 reviewer 印象深刻,也更能讓讀者瞭解研究數據的重點。
⠀⠀
▒ 統計不假他人之手,自己來學!
⠀⠀
大學時,就已經聽不懂統計學,現在除了知道 p < 0.05 表示統計上有顯著意義外,剩下的統計知識根本所剩無幾。好在陳一銘醫師整理的表格,讓我可以很快知道,什麼種類的 data 要對應使用什麼統計方法,跳過繁雜難懂的理論,直接讓數字說話!
⠀⠀
更重要的是統計實作練習有任何問題,助教可以很快個別指導,讓我在操作時不會卡關太久,最後 #看到自己可以做出一目了然的統計圖表,覺得很神奇!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
# 深陷論文卡關,老被退稿的困境?
#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 在投稿期刊有選擇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寫出論文?
⠀⠀
▍SCI 天天有
⠀⠀
2020 年新思惟校友論文發表數 689 篇,破蛋數高達 93 人,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
⠀⠀
每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的研究入門工作坊,不僅提供「#最好的寫法」完成論文架構、「#最直覺的軟體」跑出統計圖表、「#最高效的策略」選投期刊,而今順應時代改款,進一步推出「#研究計畫申請」,幫自己找經費及資源,讓學術之路更上層樓!
⠀⠀
🔹最新活動|4/18(日)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刻報名|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許達夫醫師學歷 在 但許達夫顯赫的家世背景,實在讓人難以忽略,或許這可以解釋 ... 的推薦與評價
【庸醫害人】庸醫竟有這種家世踢爆的醫師附… - 鏡週刊. 鼓吹「自然療法」的許達夫,叫癌症病患以做 ... ... <看更多>
許達夫醫師學歷 在 許達夫醫師自然診所醫療網 :: 疫苗施打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疫苗施打地圖,親近自然自然健康.生命源自自然自然就是美... 本網站所有圖文所有權屬許達夫醫師自然診所請勿拷貝盜用, 本網保留法律追溯權! ... <看更多>
許達夫醫師學歷 在 【庸醫害人】許達夫鼓吹癌症不開刀醫師怒:我們救一個 的推薦與評價
更多榮總醫師吳元宏日前在臉書發表「不自殺聲明」,披露一名直腸癌病患因聽信知名「自然療法」醫師許達夫的建議,買產品、喝電解水,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