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Chen
每逢清明時節,許多台灣人都會製作「草仔粿」作為掃墓祭祖時的供品,這些都是平埔族人的習俗。
阮阿嬤世居雲林西螺鎮番社,雲林的住民種族非常複雜,除了號稱來自於泉州的福佬人、漳州的福佬人、漳州詔安的客家人、漳州及潮州的福佬及客家人,還有來自於福建晉江的中東阿拉伯人後裔,更重要的是鄭氏殖民以前,原來居住在雲林當地的原住民族部落就有西螺、二崙、莿桐、林內的西螺社,如今稱斗六市的古稱斗六門與古坑的斗六社 (清殖時期改稱柴里社),連結南投埔里的水沙連社,虎尾、土庫、褒忠的虎尾壠社、斗南、大埤、虎尾的他里務社,崙背、土庫、褒忠、東勢、麥寮、台西、口湖、四湖、水林、元長、北港的貓兒干社、南社,土庫王社,茅干社等。
其間居住包含在淺山地區,被列為貓而干部落遺址群,包含雲林、彰化一帶的大武郡、貓兒干、西螺、東螺(如今被列為彰化縣)、他里霧、猴悶、斗六、二林、南社、阿突、眉裡、馬芝遴等龐大的原住民村落,這塊區域的族群被統稱為虎尾壠人。西螺與東螺原屬同一區域,被歸為貓霧拺平埔族,其餘雲嘉南區村落則屬洪安雅平埔族。
那些自稱來自福建的漢人後裔,主要以鍾姓、李姓、張廖三姓家族為主。居住在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三處。尤其張廖家族,據說源自於清康熙年間 (西元1701年) ,由福建漳州詔安客家人廖朝孔帶領一家五兄弟渡海來台,落腳二崙開墾。歷經百年發展,這支廖姓宗族在雲林當地開枝散葉,百年後散居崙背、二崙、西螺當地25個庄,總計高達一千多戶,成為當地強勢家族。
阿嬤家族居住的西螺番社居民幾乎全都姓廖,也稱自己是來自於福建韶安的客家人,與祖先來自於廣東饒平客家人的阿公一樣,都早已不會說客家話。
由於阿嬤說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廣東、福建的客家人,從小我也就認為自己有客家血統。但我最感好奇的是,古代盛極一時的中部大番社,怎麼會沒有半個人認為自己有原住民血統,是當地原住民的後裔。
直到前些年阿爸過世,我返鄉尋根,請求屘叔讓我打開公媽爐給我查看歷代祖先的牌位,終於從不被西螺當地耆老承認有來自於廣東的父系先祖,及兩位連名字都沒有只寫著番婆二字的母系先祖的家世,確認了自己是徹徹底底被漢化的貓霧拺平埔族後裔,也被稱為虎尾壠人。
從小因為阿爸經營當地最大的電器行,每天營業到深夜,阿嬤擔心影響我的教育,要我過去給她帶。從小就看著逢年過節阿嬤搓圓仔、炊粿、拜地基主。原本以為小時候看到的這許許多多的習俗,就是客家人的傳統。直到長大後閱歷逐漸累積,加上網路時代資訊取得越來越容易。慢慢才知道,原來阿嬤以為的家世、籍貫,其實跟阿公那邊一樣,都是被殖民政府漢化賜姓的結果;她一輩子以為是客家習俗的傳統,其實都是平埔族祖先遺留下來的習俗。
而過去很多人以為祖先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的所謂客家人、漢人,非但大多不是真的,即使極少數真的,那些人也只不過是台灣先民在七千年前大屯山火山爆發後,北逃遷徙出走後繁衍出來的後代,只是在北方大陸生活困難,不得不再回到當年祖先的故鄉台灣。整個被漢化、客化的中國南方百越民族,身上同樣流著台灣先祖的血液。
詔安李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知史 武則天顛覆古代政治 二
歷史春秋網
女皇之治
公元688年,垂拱四年。武則天六十五歲了,她加快了稱帝的步伐。一方面,告密運動和酷吏政治發展到了高潮,人心惶惶,無人敢言。另一方面,她大造祥瑞吉兆,使百姓相信改朝換代乃是天意。就這樣雙管齊下,武則天將忠於李唐帝國的臣民,逐漸改造成未來的武家王朝的支持者。這一年,李唐宗室終於意識到,如果再不做些什麼,不僅李唐王朝將被取代,連他們自己身家性命也會不保。一場風波已經在所難免……
狄仁傑去世後,武則天為此深深哀痛,怪蒼天過早奪走了她的國老。而此後武周王朝的政治走向,基本上沿著狄仁傑生前所設計的那樣,又回覆到了李唐天下。
調查民意,製造瑞祥
對於武則天來說,剛過去的公元684年可謂是驚心動魄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安葬了唐高宗,撤換了新皇帝,鎮壓了徐敬業的叛亂,又誅殺了首席宰相裴炎。政局如此動盪不安,或許讓一向精力充沛的武則天都有些身心疲憊了。第二年的正月初一,武則天宣佈改元「垂拱」,取的是「垂衣拱手,天下自治」的古訓。
改元垂拱的第二年,武則天表示願意還政於睿宗李旦,李旦早就嚇破了膽,堅決推辭。武則天也明白,有時候政治上的姿態,並非沒有意義,它讓天下人,甚至讓朝廷當中的百官,瞭解武則天有一種動向,想緩和下來,大家先心閒氣定一點,這個信號是放出來了。睿宗不敢接這個事兒,但是有人要出來說話。這就是武則天的心腹之臣,宰相劉禕之。
他們這些人,在武則天當皇后的時候,他們可以支持她。甚至立了中宗,包括立了睿宗之初,他們也還是支持的,但是現在,劉禕之覺得超出他們的底線了。
劉禕之說,「太后既能廢昏立明,何用臨朝稱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武則天聽到這個話以後,說這個人不能留了,所以就下令把劉禕之給處死了。
劉禕之的這個信息,讓她有一個更大的擔心,我能夠清理朝堂,但是全社會人心怎麼樣呢,我要再走出一步的話,他們會是什麼反應呢?
要瞭解全社會的動向,怎麼辦呢,她要搞民意調查。垂拱二年,在朝堂上設置銅匭。銅匭類似我們現在的意見箱,也是一個方形的東西,它有四面,每一面以不同的顏色來標識,就是青、丹、素、玄四色,接受的投訴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投進去以後,每天下班時候,專人拿鑰匙去開開,直接送給武則天看。
我覺得這在歷朝歷代的皇帝當中,也算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創舉。在皇帝和民間和社會的信息溝通渠道當中是一次創舉。
當然了,也許武則天一開始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民生問題,以及民意問題。可是後來這銅匭的設置,竟然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告密運動。
中國帝制時代的傳統裡面,當政治有重大變革的時候,有祥瑞可以拿過來利用。當時社會上有一些人捕抓到了這個風向。不斷地有地方報告到中央來,說我們這個地方有一隻母雞變成公雞了,當時的話叫「雌雞變雄」。
中國傳統當中最大的祥瑞叫做河出圖,洛出書。垂拱四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在一塊白石頭上刻上兩句話,「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然後派人去到洛河裡面把它挖出來。武則天得到這塊石頭以後,假裝非常高興,給這塊石頭命名為寶圖,給自己加了一個頭銜「聖母神皇」。
為稱帝,武則天還缺一個標誌性的建築,能夠正面支持她稱帝,這就是明堂。垂拱三年的冬天,就在東都推平了乾元殿,建起了一座別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建築,明堂。明堂的圓頂上雕了一個大的鳳凰,鳳凰下面的襯托是九條龍。
宗室起兵
垂拱四年的五月,武則天下發了一道詔令,為了慶賀明堂的建成,詔令所有的李唐宗室成員和各州刺史,在第二年年初齊聚洛陽,大享明堂。這個詔令一下達,原本正在謀劃起兵的宗室成員,心裡就很緊張了,如果我們去了洛陽,會不會被一網打盡呢?他們開始在私底下聯絡,秘密地往來書信,商議好我們怎麼來對付這件事情,畢竟洛陽的命令下達了,我們要抗命不去呢,也是個死,那麼我們去,結果又會怎麼樣。其中有一個人叫做韓王元嘉,他就開始秘密地致書各地的李姓諸王,跟他們說:「大享明堂以後,太后必盡誅諸王,不如先起事。不然的話,我們李氏無種矣。」
所以在武則天要他們明年來洛陽祭享明堂這個命令下達以後,韓王元嘉就授意他的兒子,黃國公李撰給越王李貞和李沖父子寫了一封信,在那封信中,就用隱語給李貞、李沖父子發出了信號說,「內人病漸重,當速療之,若至今冬,恐怕痼疾」。意思是說,現在內人有病,內人指的是武則天,我們不能等了,等到冬天恐怕就來不及了,唐王朝要完蛋了。
正當李貞和李沖父子在策劃協同起兵的時候,元嘉的侄子李藹自己琢磨了一下,覺得李貞父子必敗,所以他最先跑到洛陽去,向武則天告發,說宗室要起兵。
那麼這樣一來,所謂出其不意來合圍洛陽,肯定沒戲了。最著急的是琅邪王李沖,在他的博州境內開始派人去招募兵士,而且秘密地派人分別去聯絡韓王、魯王、霍王、紀王、越王這些人,要他們響應,一起向洛陽進發。可是由於事起倉促,最後真正起兵的,只有李沖的父親,因為是父子的緣故,才在豫州響應了他。越王父子這麼振臂一呼,他們募集到的人馬少得可憐,只募集到五千人左右,武則天為了平定李沖的叛亂,一派就是十萬人。
前後算來,李沖的起兵只過了七天,武則天十萬大軍還沒開到博州呢,李沖就先不戰而敗了。他的父親越王李貞也好不到哪裡去。前後也只不過二十來天,就被徹底地剿滅了。
現在武則天手頭握有肅清李唐宗室的很好的藉口,沒有參與起兵的這些諸王,包括李元嘉、李靈夔這些人都統統被抓到洛陽,武則天下令逼迫他們都自殺了,那個時候酷吏政治已經起來了,從這以後,不管是否參與到起兵當中來,一批又一批的李唐宗室皇親紛紛被殺。到了武則天稱帝之前,690年的時候,武則天下一道令,把所有的原來李唐皇室成員的身份統統削除,把皇家的宗籍也廢掉了,就是說,沒有李唐皇室這麼一回事兒了。
李唐宗親被剿滅得差不多了,這個李唐被武周所取代,也就不費什麼事了,武則天六十五歲,終於要邁出這最後的一步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武則天 #唐玄宗
詔安李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李白與唐朝皇室是不是親戚關係?|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李白是我國唐代乃至我國全部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作變幻莫測、氣象萬千。時而如危聳的險峰,時而如清麗的芙蓉。李白的詩篇廣為流傳,而李白本人也充滿了傳奇色彩,尤其是他的出身,更是成了專家探求的問題。那麼,李白是胡人還是漢人?他到底與李家王室有沒有關係呢?
李白自認為與李唐王室關係很密切,他曾經給唐太宗的曾孫吳王李祗寫過三首詩,名為《寄上吳王三首》,裡面有「小子忝枝葉,亦攀丹桂叢」,意思是他是李唐王室這顆大樹上的枝杈。那麼,李白與李唐王室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大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潯陽獄,八、九月間,經宣慰大使崔渙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營救出獄,十月左右病臥於宿松山。此時,正逢宰相張鎬率軍東徵睢陽(在今河南境內),平定安史叛軍,李白就寫了《贈張相鎬》詩二首給他。在第二首中,李白敘述了自己祖先的功業:
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富年頗惆悵。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
在這首詩中,李白認定自己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二十五代孫。當年李廣全身心投入抗擊匈奴的事業中,身經大小七十餘次戰鬥,氣概象秋風一樣勁壯,其謀略為人驚嘆,其功績為人景仰,可是由於意外的挫折沒有能夠得到封侯,讓後人無不痛惜。他英武的氣概與壯越的情懷留傳給了他的子孫,直至百代之後還旺盛地保持著。而李唐王室也認為他們是李廣的後裔。當年飛將軍李廣的後代有一支定居隴西成紀,這也就是唐代郡望中赫赫有名的隴西李氏。這樣看來,李白與李唐王室關係確實相當密切了。
不過,許多專家指出,當時望族勢力強大,地位崇高,許多人虛假地冒充著姓,當然不排除李唐王室有假冒隴西李氏的嫌疑。但是李唐王室能夠利用手中的職權,使自己的血統合法化,而李白這一族卻未能躋身其中。天寶元年,唐玄宗下詔讓李暠後裔中的絳郡、姑蔵、敦煌、武陽四支編入宗正寺,正式認可他們為金枝玉葉,但號稱李廣十六世孫李暠之後的李白一族卻被排除在外。
後來不少專家認為,當年李白一家從西域回來,為了抵禦當地人的歧視而假冒是李暠之後。至於李白一家是否假冒隴西李氏,還待考察,不過,他們來自西域的說法,卻是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了。據有關碑銘記載,李白的父親名為李客,為什麼起這樣奇怪的名字呢?有關專家認為,「客」並非他父親的本名,而是因為其來自西域,所以被人稱為「胡客」,也就是外鄉人的意思。
李白的族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紹李白的身世時,好像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李白一家在神龍初年來到四川,「復指李樹而伯陽」。所謂「復指李樹」,可能意味著李白一家在西域已經不用「李」姓,回到四川後才回復本姓,也可能暗示李白一家本來與「李」姓毫無關聯,正如老子李耳一樣,很偶然地選擇了這樣一個姓氏。在葛洪《神仙傳》記載:老子的母親在李樹旁生下了他。老子一出生就能說話,指著李樹說要「以此為姓」。倘若是後者,那麼李白一族就與皇室沒有任何牽連了。
「青蓮居士」的稱號,據說也體現了李白對西域若明若暗的思念情愫。「青蓮」語出自西竺,梵語稱作優缽羅花,清淨香潔,不染纖塵,李太白的自號可能源於此意。這就是說,「青蓮居士」的稱號確實寄寓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但詩人思念的可能不是五歲後的那個家鄉,而是出生之地西域——西竺之地,它在古人眼中也屬於西域。
又有專家指出,李白之所以對西域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是因為他有著胡人血統。在《李翰林集序》描寫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餓虎。」頭大目深,似乎有著胡人的身體特徵。與古書中所說的「碧眼胡僧」的樣子差不多。
有人進一步從李白一家的人名字作分析,發現這些名字也指向西域。李白有位妹妹名叫月圓,日出與東,月生於西。李白的父親給女兒取這樣的名字,就意味著她的來歷。李白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伯禽,小名為明月奴。「明月奴」,按照今天說法,就是「西方來的小傢伙」。這麼一說,李白確是帶有胡人血統無疑。
但是,上述關於李白的身世的說法,都不夠圓滿,真成了歷史難以解開的謎了。不過,這些似乎不是很重要,不論他是否有胡人血統,是否與皇室同宗,我們只要讀著他朗朗上口的詩句,體會其中美妙的意境就夠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詔安李姓 在 雲林崙背詔安客家文化館— 追尋詔安客家人的足跡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至於詔安客家人的宗族,主要是廖、李、鍾三大姓,其中人數最多的是廖姓,「生廖死張」的祖訓,至今依然遵守。 雲林崙背詔安客家文化館— 追尋詔安客家人的 ... ... <看更多>
詔安李姓 在 姊妹電台FM105.7 【詔安有意思】 張簡姓氏有故事 廖俊龍 ... 的推薦與評價
張廖簡,是一家人?而且張簡/簡姓,一定是客家人?台灣有許多獨特的「雙姓」(兩姓合為一姓,並世代相傳的 姓氏 ),背後很有故事! ... <看更多>
詔安李姓 在 詔安客家文史工作坊至二崙客庄時地走讀李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廖、李、鍾是詔安客在雲林縣的三大姓,而他們的來台祖,都是以二崙鄉為根據地向外拓展,目前分布在二崙、崙背、西螺等鄉鎮。雲林縣貓兒干文史協會,辦理「地方文史工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