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橋頭園區環評過了 監督才要開始】
環保署今(1)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高雄南部科學園區橋頭園區開發計畫。會中環團訴求成立「草鴞保育推動小組」,並應將受到開發影響的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農民承諾明確文字化;環評委員則對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規畫橋頭園區「綠地」範疇、草鴞保育、斷層等多所討論。
最終,環評大會通過環評審查,但要求包括以下等條件:開發計畫地殼變動監測執行地表水準點監測及GPS監測,且監測點應含括整個開發基地;計畫植栽的空間配置,納入複層次植栽考量;以及成立東方草鴞保育推動小組,成員由生態、環境等相關專家學者與相關保育主管機關、團體組成。
南科橋頭園區環評通過 科技部允設草鴞保育推動小組
→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6123
--
圖片提供/萬俊明導演
#橋科 #東方草鴞 #保育類 #南科 #特有亞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黑潮飄流」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廖鴻基 內容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評審小組組成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 英文校園形象文創海報設計競賽】
透過英文校園形象文創海報設計競賽,培養學生英文文字表達、學校意象設計及校園導覽介紹之能力,並提供學生結合語言傳達及文創設計的學習機會,以培養學生語言溝通力,增進學生跨領域之學習力及就業力。
🔶 競賽主題:以「校園一隅」為主題,如校園風景、建築物、具學校精神或特色之代表物等為創作主題。
🔶參加對象:國內各大專院校之在學學生(含五專部),每件作品可由1至2名同學共同報名,並有1位指導老師。
🔶作品格式:手繪、電繪、作品創作風格不限,參賽者可自由發揮。手繪請自行掃描成『jpg或pdf電子檔』。
海報尺寸請設定A1規格(59.4cm*84cm),解析度 300dpi以上,以jpg或pdf格式繳交。
海報版面約四分之三為校園意象設計,四分之一為校園宣傳英文文字敘述,文字敘述不限字數,以能完整表達校園意象為目的。
🔶報名方式:
🔹報名及收件時間:即日起至110年10月4日(一)中午12:00止。
🔹收件方式:請先至電子表單進行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83Zzjb),再將附件報名表(請親筆填寫後掃描或拍照)、作品(請依照上述格式)、滿意度調查問卷及活動心得報告(可於電子檔直接作答,將不列入評分項目)一併電郵寄至[email protected] 。(電郵名編寫:參加者姓名-作品名稱。(主辦單位會發出回信予各參加者以確認報名資格。)
🔶評審方式:
🔹由主辦單位組成評審小組進行評選。
🔹評分標準:英文文字內容40%,構圖意象30%,色彩結構 30%。
🔶獎勵方式:
🔹冠軍:1名,獎金2000元,獎狀乙張。
🔹亞軍:1名,獎金1500元,獎狀乙張。
🔹季軍:1名,獎金1000元,獎狀乙張。
🔹佳作:2名,獎狀乙張。
🔶比賽結果公告日期:英文校園形象文創海報設計比賽得獎名單將於『110年10月15日(五)』公布於語言中心最新消息。
若有問題請洽-施美任老師
☎️02-2257-6167 #2379
#2021英文校園形象文創海報設計競賽
評審小組組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氣的年輕朋友 很讚
曾有大氣的學弟妹問我,覺得氣象事業這條路,例如氣象主播,都是好像要去氣象局上班建立知名度後,退休才能去電視台,他們對氣象主播有憧憬,但這條路不是很明確~! 都想轉業了。
雖然感覺是這樣,但也有不少朋友走出新的路,這都要看自己的主動,很多新領域,都要靠自己創造生態系,不是憑空而來。
前兩周我們開始啟動的 『台灣天氣隊 Podcast』徵選,共有六隊報名參加,台大大氣三隊,中大大氣兩隊,文化大氣一隊,下周我們會組成評審小組來視訊面試徵選,希望可以選出可以來嘗試的年輕朋友。
看到比我想像中的踴躍,有點高興,的確我們在做對的事情,雖然是小事,但也受到關注。雖然對我們是付出,沒有任何回報,但感覺是一種長期投資,『只要你給他們機會,不讓他們失望,他們就不會讓你失望。』
評審小組組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黑潮飄流」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廖鴻基
內容簡介:
他不是少年PI,他只是老海人,
他的身體是一艘船,
天宇為帳,海波為床,黑潮流動,
下水的那一刻,一切都不一樣了!
★34篇動人文字,台灣第一部無動力黑潮漂流文字全紀錄
★攝影師張皓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攝影躍然海上
他用全身的海味,來說大海的奇幻,離岸12浬的漂流,無可比擬的落拓!
二○一六年八月,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帶著信念以及一艘簡單的方筏,航行到島嶼以東,大洋以西,執行「黑潮一○一漂流計畫」,開啟一段海上壯遊,投進黑潮懷抱裡,以微渺心性,臨摹浩瀚黑潮。廖鴻基深深期盼,黑潮的大洋氣魄,能讓島嶼長出志氣,不再狹隘;一旦讀懂黑潮,我們的心將重新浮現一座島嶼,和不再迷航的自己。當島嶼轉過頭來面對開朗展放的海闊天空,島嶼的氣度、格局必將有所不同。
「浪漫不過是不切實際的代名詞,漂泊根本是失敗、失意者的行為,流浪,一定是魯蛇,而漂流呢?漂流就是集所有不切實際、失敗、失意、魯蛇之大成。但是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最值得拿出來談的,就是這些浪漫、漂泊、流浪和漂流的故事。」—廖鴻基
作者簡介:廖鴻基
1957出生於花蓮市,35歲成為職業討海人。1996年組成尋鯨小組於花蓮海域從事鯨豚生態觀察,1997年參與賞鯨船規劃,並擔任海洋生態解說員,1998年發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任創會董事長,致力於台灣海洋環境、生態及文化工作。
榮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最佳書獎、1996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台北市文學獎文學年金、第十二屆賴和文學獎以及2006年巫永福文學獎、2016年花蓮文化薪傳獎。
出版作品包括《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大島小島》《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飛魚.百合》《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來自深海》《山海小城》《海洋遊俠》《台11線藍色太平洋》《尋找一座島嶼》《漂島》《腳跡船痕》《台灣島巡禮》《海天浮沉》《領土出航》《後山鯨書》《南方以南:海生館駐館筆記》等。多篇文章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5vOdRCn0W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