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黃偉民易經講堂
說了三十多年的港人治港,今年突變成「愛國者治港」,工聯會說:讓我們走得更遠!
一個一個在獄中的區議員辭職了;四成老師,準備劈砲。他們說,現在學校要他們教的,和他們懂的不同,無法教下去了!
有兒女的,收拾細軟,賣樓匯錢,舉家準備離開。中年辭職,徬徬徨徨,連說再見都沒有時間……
這時,林鄭接受澳洲記者訪問,被問及香港出現移民潮,是否擔心人才流失?
這位特首回應:
離開的,都是逃犯,我們不在乎!
當晚特首辦深夜補鑊:
僅指犯罪離港者而已。
林鄭不愧巨門化忌人,兜唔到的,因為她真的是這樣想!
她當香港人都是犯人,所以離開,就是逃犯。她本人不在乎!
艱難,也是修行的好機會。
玄奘法師,十萬八千里的由長安去天竺靈山取經。步步艱難,日日魔考,取的,不是什麼佛祖秘笈真經;取的,其實是沿途的艱難經歷。
佛教的本義是蓮花。
骯髒的淤泥,可以長出潔淨的蓮花,今日香港這個城市是修行的好機遇,也是個人修行的好環境。
佛經中成佛法門的,叫《妙法蓮花經》,也即是《法華經》。
《易經》作為衰世之學,其中第五十二卦,艮為山卦,是教我們止欲修行的卦。
第五十一卦是震為雷,第五十二卦是艮為山。震為雷,艮為山,震代表腳,艮代表手;震為動,艮為止。行是震,止是艮。兩卦合起來,就是人生的行止。
震艮兩卦相綜,互為一體,代表人生的行止關係。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時機成熟便行,時機不當便止。像駕車時兩個腳掣,一時油門,一時煞車。
行中有止,止中有行。行極則止,止極則行。
兩者既對立,又統一。
人,不能永遠的行,也並不可能永遠在止。這便是陰陽循環的道理。
行是陽,止是陰,行止永遠在交替運行。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靜到極致,我便看到萬物的運作模式,是循環往復的。
第五十一卦的震為雷卦,本意是動,上下都是震,重雷疊至,一個又一個的雷響,象徵人生的打擊。一個按一個,永不休止。
生命既有嚇你一跳的打雷,就有五十二卦的艮為山的處理智慧。
上卦是艮,下卦也是艮,重山之象。古人見山即止,這個卦叫你停下腳步。
《論語》里仁篇說:以約失之者,鮮矣。
人生修養第一課,就是學習約束自己。懂得約束自己,在言行上犯上過失,是很少有的。
這個止,是教我們止欲修行。
人生的打擊,往往根源於我們與生俱來的貪嗔癡欲念。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有無窮之欲,像孫悟空的如意金剛棒。這支可大可小,用的時候拿出來的東西,就是人類的煩惱根源。孫悟空就是用它來大鬧天宮。
天翻地覆,群仙束手無策,最後如來佛祖出手,這個手,就是艮卦,艮為手,為指。
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任他法力高強,就是跳不出佛祖的掌心。那便是艮,止欲修行的象。佛祖的手,五根手指,壓住悟空五百年。
現世修行,當下即是。轉煩惱成菩提,金剛棒是煩惱之根,也是降魔之棒。此岸就是彼岸。
艮卦的卦辭: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艮為止,卦名在這裡作動詞用。艮其背,在亂世修行,要止欲,將我們的欲念壓下去。
一切有情眾生的痛苦源頭,都是身體,要修行就得從身體開始修。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這個身體,這副臭皮囊,無論儒家道家佛家的修行,都是為了超脫肉身的障礙。人間的欲望無窮,要修到及吾無身,沒有肉身的包袱,吾有何患?那裡還有什麼煩惱呢?
這就是解脫禍源的概念。
艮其背,就是佛家修行的面壁。用背,對著滾滾紅塵中飲食男女,金錢權力的誘惑。
人開始修行,總因為定力不足,先要跟塵世隔離,到山上,艮為山,塵世人多煩惱多,在山上人少煩惱相對便少。所謂「艮其背」,就是從遠離誘惑開始。
「不獲其身」,好像連肉身都不見了。這是象徵性的說法,因為一切煩惱都是從肉身而來,一旦艮其背,通過面壁苦修,到肉身彷彿都不見了。小乘佛法修到最後就是這個境界。
《金剛經》說:無我相,先空掉自己開始,然後再進一步無人相;做到無我無人,時間空間都失去意義,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進入永恆的空相了。
但這只是羅漢的境界,只不過是個自了漢,只是自渡,沒有渡人,小乘境界而已。
佛教追求的,是兼善天下,普渡眾生,所以必須重返人間,照顧自己以外的眾生,這是菩薩的層次。
有了「艮其背,不獲其身」的基本功,走入人群,各行各業都是修行道場。政客可以修,豬肉佬可以修,有錢佬可以修,乞兒可以修,動中修定,就是「行其庭,不見其人。」
走出門戶,接觸人群,不論在朝在野,都不見其人。芸芸眾生,不管男女老少,鰥寡孤獨廢疾者,無眾生相,都沒有差別。
離一切諸相,即是無一切諸相,故名諸佛。
這樣,結果就是無咎。
艮卦,止欲修行,就是追求無咎。不是吉凶悔吝,不是成敗得失。
無咎,就是沒有遺憾而已。
不要怨恨今日甩甩爛爛的香港,佛教的本義是蓮花,生長在最骯髒的淤泥。修行就是在最髒的地方,開出最潔淨的蓮花。
艮卦《彖傳》:
艮,止也。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易傳十翼》,說到艮卦,都是一個「止」字。所以,一定要從「止」字開始,去瞭解艮卦。
也就是說,艮卦第一步,要停得下來。至少,要暫時停下來。
艮卦的初爻,也是用身體取象,叫:「艮其趾」。
足之所止曰趾。
要在自己立足之地,立定腳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立身的條件。
站不站得住,立場有沒有問題,便很重要。
艮為止,止於至善也是止,要止到什麼境界呢?
止字上面加一條線,便是個「正」字,也是止於一。
《周易》從頭到尾,都是講這個「正」字。得位是正,得中是正,貞 也是正。簡單點說,是要止於一。
什麼叫做一?
老子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是萬物化生的總原理。萬物化生的程序,是由這個道開始,生出一種氣。這氣又分為陰陽,陰陽兩氣交合,又產生了新的和氣。陰陽兩氣如此不斷的交合,不斷的創生,於是,便繁衍成萬物了。
萬物稟賦著陰陽而生,這陰陽兩氣,互相激盪而生成新的和氣,以調和將養萬物。
人的修行,就是要得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一, 不是個東西,而是追求這個完整,不容分割的象。
《雜卦傳》中,有三個卦,都用上這個「止」字。
艮,止也。
大壯,則止。
節,止也。
大壯,覺得自己最勁的時候,便是出事的時候了。
大壯最易闖禍,止,是克制的法門。
艮,止也。是追求止,因為艮卦的錯卦是兌卦。兌為悅,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欲所在。止的對象是人性的欲念。
至於節卦,它的止,是一種限制。水澤節,湖上水位,不能多,不能少,要調節。
三個止,各有重點。
不要以為止,就是停下來什麼都不做。
艮的止,是: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艮卦的止,是活的。
震艮相綜,本為一體。動極轉靜,靜極思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一如。
人的一生,不礙乎行止。
如何決定行止?
止,不是永遠的止,而是等待時機。
止,是有節奏的,時止則止,時行則行,一切由「時」來決定。
《彖傳》告訴我們,對艮卦不要誤解,動靜都要恰到好處。
動靜不失其時,才會其道光明。
艮卦是修行的象。
凡大修行者,頭頂上都有一個光環。這表示,修行者的道,是光明的。
動靜一如,才是真佛。
艮卦能帶來光明的象,就因為定得往,才會有光明智慧,才能看得清楚。
乾卦說:大明終始;
坤卦說:含弘光大。
先有乾卦的明,作為發光的本體,才會產生坤卦外放的光。
乾卦象徵的「明」,加上坤卦象徵的「光」,合起來就叫「光明」。
修行到大宗師頭頂的光明,其道光明,也即是剛柔互濟,陰陽和合,生生不息。
艮其止,止其所也。
人,要守好自己的崗位,不要越界。
靜得下來,就能找到自己的崗位。好好的守在那個位置,自己得其所,眾生各得其所,社會就能夠安定了。
每個人都有他的「所」,《大學》就叫「無所不用其極」,每個人 在每個「所」上,都可以發揮所長。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八純卦六支爻,都是敵應,陰對陰,陽對陽,沒有應與的。為什麼刻意在艮卦提出來呢?
因為艮卦是兩重山,上卦是山,下卦也是山。兩座山對峙,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沒有互動,不相與也。
上下卦內外卦,不相往來,充滿溝通的障礙。但不要擔心,因為艮為止的止,是因時而止的。只要「時」這個因素改變時,一切便變了,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這階段,沒問題的,因為時間會變,行止便會變了。
香港艱難,我們學習艮卦的精神,守好自己的崗位,守住自己的立場。
《大學》說: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敬,
為人子止於孝,
為人父止於慈,
與國人交止於信。
這是說,各止其所,守好自己角色的本份。
論語里仁不患無位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業者常有個思維:沒有名氣無法長存,沒有影響力,賺錢只是暫時,必須把利放最後。而有名的人無實質的權,事實上不會有真正的利。
名權利這三樣確實是相關的,但很多人不理解名權利只是表面
不懂而只單純追求名的人,那只是面子欲
不懂而只單純追求權的人,那只是控制欲
不懂而只單純追求利的人,那只是物質欲
名不代表要讓大家都知道,而是給別人的形象,或是有一群願意支持你的人。
權不代表要能控制別人,而是有影響力,能夠自律且幫助別人。
利不是單純的薪資或其他投資收入,是累積,各種主動上門機會而且持續不斷,不一定是大財但絕對是個人可以滿足的數字。
如果都不理解,那麼名、權、利都只是浮雲。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說:「不怕沒有職位、地位,就怕自己沒有安身立命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理解自己,要追求被別人理解自己的本領。」
很多人因為得不到名、權、利而慌張,他們只在意名、權、利,而忘了本質應該是把做人做事做到好做到對。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謂:「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立德」,既樹立高尚的道德,完美的道德品行,「立功」既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獨到言論。
立德者誠信做人:
良好的精神風貌,優秀的個人品質形象。就是做人的問題,首現在提高個人修養,凈化心靈,完善自我,誠信做人,培養浩然正氣。
立功者嚴謹做事:
人的一生,或大或小,都要做工作,不一定驚天動地的大事,平凡的工作上也可以建功立業。大多數人為了生活,養家餬口而勞動。知識較高的則會有理想抱負,除了金錢之外,能做出對群體、社會、國家有利益貢獻的事,受到百姓愛戴,當然,立功有大小,遍布在不同的領域。
立言者著書立說:
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續,是傳承文明的途徑和載體。古人有條件讀書的人不多,但古人用竹簡刻書,也留下很多寶貴的作品,寫一篇文章,要花費很多心血和精力,如何寫出利益別人、傳播正面力量的文字,就變得很重要的。
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是以「德、功、言」為目標,則名、權、利自然會來。
論語里仁不患無位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老師龍顏講堂的論語課
建中一叟2017.09.12.
《論語泰伯第八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課程摘要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其】,那、那個。
兩個【不】字,雙重否定,就積極面而言,就是【在其位,謀其政】。這兩句話的關鍵字是【位】和【政】,解經的重點在對於【位】的認知。
我們在上一章的【守死善道】,已經提到【位】的問題。儒家重視分際,所以要正名。話說從頭,我們把高度拉到源頭的易經說起。《易經》的〈繫辭上傳〉與〈繫辭下傳〉的第一章,都提到【位】的問題。
〈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第一章開端,劈頭就是簡單的宇宙論:【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尊是高處,卑是低處。天的位在高處,地的位在低處,高低沒有涉及貴賤的問題。下面兩句,【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是結合天地人三才,從三畫卦到六畫卦,由第一爻到第六爻,由低往上,人生處境的位有貴有賤、有好有壞,就會有吉有凶。也就是說,天有天的位,地有地的位,人也有人的位。人生有順有逆,有得有失,人能識時、知勢、守位,就能真正把握貴賤的時機,守死善道,唯變所適,乘時而行貴賤環境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趨吉避凶之道。
〈繫辭下傳〉第一章:「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
天地最偉大的善行就是生育萬物,結合〈繫辭上傳〉第一章的精神,萬物何以能生生不息,就在【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位於天之位,地位於地之位,天地各在其位,萬物就生生不息了。我們再從中庸第一章補充說明:「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裡可見《中庸》和《易經》相表裡。就人的位來講,仍然是中庸首章所說【君子慎其獨】,謹慎保存獨有的本心、本性、本位。
《論語泰伯第八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一章,在《論語憲問第十四27》原文又出現一次,但又多加了【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這顯然是曾子學生紀錄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又見於《易經艮卦象辭》:「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卦講的就是【止】,可見守住自己【位】的智慧。
《大學》經一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綱後頭緊接著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甚麼呢?就是得這個止。
《大學》傳第三章:「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商頌玄鳥篇】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小雅緜篇】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詩經大雅文王篇】
我們再從《中庸》第十四章看怎麼面對這個【位】:「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只有素其位而行的人,才能隨遇而安,仁者不過就在一個【安】字而已。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永遠守身以仁。
一個善守中道的君子人,有按照自己所處的位以行事的智慧,不務乎其外。這不是小器,是把握住中道,守住自己的位。不論是居處於富貴、貧賤、夷狄、患難的環境,都能依照中道的智慧,有為有守。《論語里仁第四1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如何立這個位,政者正也,正自己的身,以立於禮,這是求位之道,也是守位之道,因為【不學禮,無以立】。
《易經第52卦艮卦彖傳》:「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艮止的智慧,就是教我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反過來說,積極的作為就是【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做好本份之內的事,這才是是盡了自己的責任。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所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優不優劣不劣】不重要,有沒有得其所哉,這才是守位的價值,守死善道是堅持原則不是頑固不通。一個人不在這個位,就不計謀這個位的政事,【不在其位,謀其政】,是僭越職分。是失職;【在其位,不謀其政】,是尸位素餐,更是失職。
【男有分,女有歸】、【男主外,女主內】,就是各守其位,各盡其分。《易經第37卦家人卦》〈風火家人〉彖傳:「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修馬路的不管開館子的,賣菜的不管開車的,狗看門,能把門看好的就是好狗,能拿耗子是好貓。認清自己位置,就能行自己的政。要自己找自己人生的位置,不忮不求,不怨不懟,不慌不忙,不怨不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