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爾的教訓】
本來想看,沒有時間,到近來因為武漢肺炎,HBO的Chernobyl成為話題之作,週末五小時睇完。很多內地網民以此劇比較今天中國被指隱瞞疫情的狀況,的確今天重溫1986年前蘇聯企圖隱瞞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意外,不難有此聯想,共產黨官僚控制資訊,聽到不喜歡的意見就說是「假消息」,政治操控為先、偉大的黨不會犯錯的態度,也許令人氣憤,但本劇更要我們思考的是,什麼是真相,人們應該如何面對謊言和真相。
切爾諾貝爾的故事中,還有很多值得尊敬的角色,無論是勇敢尋找真相的科學家,還是在缺乏對輻射保護下捨身救災的核電廠工人、消防員、護士,甚至是明知生命危險而深入險境的礦工。劇中的發掘真相的主角科學家(真人真事),令人想起李文亮醫生,不過,李醫生死於自己想向國家、人民作出預警的病毒,劇中的主角亦於迫害和核輻射影響健康下,選擇結束自己生命。在極權下,說出真相的代價,往往都是:死。
雖然當時才剛上台不久的戈巴喬夫後來曾經說過,切爾諾貝爾是蘇共倒台的轉捩點,當年蘇聯與今日中國卻大不同,始終,核電意外前,戈巴喬夫已經開始進行政治開放改革,中國和習近平在走的方向卻是相反,所以,恐怕要想武漢肺炎能帶來同樣的政治改革,未必能如願。然而,無論人們理它不理它,真相都繼續存在,問題反是,人們為謊言付出的代價,要多大?
一些金句: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It's not that we'll mistake them for the truth. The real danger is that if we hear enough lies, then we no longer recognise the truth at all. What can we do then?
"What else is left but to abandon even the hope of truth and content ourselves instead with stories. In these stories, it doesn't matter who the heroes are. All we want to know is: who is to blame?" -- Episode 1 (0:35)
(當科學家向核電廠負責人提出對意外成因不同意見時,負責人說:)"It's disgraceful, really. To spread disinformation at a time like this." -- Episode 2 (24:50)
"When the truth offends, we lie and lie until we can no longer remember it's even there but it is still there. Every lie we tell incurs as a debt to the truth. Sooner or later that debt is paid." -- Episode 5 (52:00)
"To be a scientist is to be naive. We are so focused on our search for truth that we fail to consider how few actually wants us to find it. But it is always there whether we see it or not, whether we choose to or not. The truth doesn't care about our needs or wants. It doesn't care about our governments, our ideologies, our religions. It will lie in wait, for all time. And this, at least is the gift of Chernobyl. Where I once would fear the cost of truth, now I only ask,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 Episode 5 (59:30)
同時也有7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Marc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电视剧#陸劇#電視劇#大陸劇#追劇#追剧#住在我隔壁的甲方#靈丹妙藥不及你#我的巴比倫戀人#功勛#我的奇妙室友#當愛情遇上科學家#灵丹妙药不及你#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住我隔壁的甲方》 這部劇是由謝彬彬 王子璇領銜主演的,講述了懷揣夢想卻運氣不佳的實習設計師葉璇(王子璇 飾)不僅剛搬家就遇上了奇葩...
諾貝爾的故事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切爾諾貝爾的教訓】
本來想看,沒有時間,到近來因為武漢肺炎,HBO的Chernobyl成為話題之作,週末五小時睇完。很多內地網民以此劇比較今天中國被指隱瞞疫情的狀況,的確今天重溫1986年前蘇聯企圖隱瞞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意外,不難有此聯想,共產黨官僚控制資訊,聽到不喜歡的意見就說是「假消息」,政治操控為先、偉大的黨不會犯錯的態度,也許令人氣憤,但本劇更要我們思考的是,什麼是真相,人們應該如何面對謊言和真相。
切爾諾貝爾的故事中,還有很多值得尊敬的角色,無論是勇敢尋找真相的科學家,還是在缺乏對輻射保護下捨身救災的核電廠工人、消防員、護士,甚至是明知生命危險而深入險境的礦工。劇中的發掘真相的主角科學家(真人真事),令人想起李文亮醫生,不過,李醫生死於自己想向國家、人民作出預警的病毒,劇中的主角亦於迫害和核輻射影響健康下,選擇結束自己生命。在極權下,說出真相的代價,往往都是:死。
雖然當時才剛上台不久的戈巴喬夫後來曾經說過,切爾諾貝爾是蘇共倒台的轉捩點,當年蘇聯與今日中國卻大不同,始終,核電意外前,戈巴喬夫已經開始進行政治開放改革,中國和習近平在走的方向卻是相反,所以,恐怕要想武漢肺炎能帶來同樣的政治改革,未必能如願。然而,無論人們理它不理它,真相都繼續存在,問題反是,人們為謊言付出的代價,要多大?
一些金句: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It's not that we'll mistake them for the truth. The real danger is that if we hear enough lies, then we no longer recognise the truth at all. What can we do then?
"What else is left but to abandon even the hope of truth and content ourselves instead with stories. In these stories, it doesn't matter who the heroes are. All we want to know is: who is to blame?" -\-\ Episode 1 (0:35)
(當科學家向核電廠負責人提出對意外成因不同意見時,負責人說:)"It's disgraceful, really. To spread disinformation at a time like this." -\-\ Episode 2 (24:50)
"When the truth offends, we lie and lie until we can no longer remember it's even there but it is still there. Every lie we tell incurs as a debt to the truth. Sooner or later that debt is paid." -\-\ Episode 5 (52:00)
"To be a scientist is to be naive. We are so focused on our search for truth that we fail to consider how few actually wants us to find it. But it is always there whether we see it or not, whether we choose to or not. The truth doesn't care about our needs or wants. It doesn't care about our governments, our ideologies, our religions. It will lie in wait, for all time. And this, at least is the gift of Chernobyl. Where I once would fear the cost of truth, now I only ask,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 Episode 5 (59:30)
諾貝爾的故事 在 Hoodychen創業生活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幫過多少人》
成功不在於➡贏過多少人,
🌟而是➡【你幫過多少人】。
真正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
🌟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真正領袖不是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
🌟而是【協助最多人成為領袖】的人。
這一生不在於『你超越多少人』,
🌟而是你【協助多少人不斷超越自己】。
🔥上海到倫敦怎麼去才好玩?🔥
這是上海一家電器公司的有獎徵答題目。
第一特獎是四十吋彩色電視機。
參與這個活動的情況異常熱烈,書信有如雪片一般地飛來。
競逐者來至全國各地,其中不乏教授、大學生、上班族甚至家庭主婦等,答案是無所不包,創意是無奇不有。
決選的結果出乎意表:由一個小學生雀屏中選。
他的答案很簡單:「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
的確,誠如評審給於一致的評價:分享的快樂,遠勝過獨自的擁有。
從前瑞典有一個人名叫諾貝爾。
他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
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
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後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
諾貝爾並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
到了學期末了,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諾貝爾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卓越的化學家,最後更發明了火藥而成為鉅富。
當他死後,並將他所有的財產全部捐出,設立了知名的諾貝爾獎。
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孳息,獎勵在國際上對於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經濟及致力於人類和平有所貢獻的人。
因為諾貝爾的開闊心胸與樂於分享的偉大情操,他不但創造了偉大的事業,也留下了後人對他的永遠懷念與追思。
最後在歷史上,大家都認識考第二名的諾貝爾,但鮮少人知道,永遠考試第一名的柏濟啊!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氣度與分享的態度。
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
論力氣,它比不過大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靈敏,猴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關係!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每隻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
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人,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而創造更多價值。
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
➡️ 成功的機會就愈大。⬅️
有錢人不會告訴妳的賺錢秘密
⏩ https://line.me/ti/p/%40ouw5369x
諾貝爾的故事 在 Marc 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电视剧#陸劇#電視劇#大陸劇#追劇#追剧#住在我隔壁的甲方#靈丹妙藥不及你#我的巴比倫戀人#功勛#我的奇妙室友#當愛情遇上科學家#灵丹妙药不及你#当爱情遇上科学家
《住我隔壁的甲方》
這部劇是由謝彬彬 王子璇領銜主演的,講述了懷揣夢想卻運氣不佳的實習設計師葉璇(王子璇 飾)不僅剛搬家就遇上了奇葩鄰居李澤南(謝彬彬 飾),在公司入職半年竟然還沒轉正,好不容易接下奧可集團旗下新品海報的設計機會,卻又被甲方對接人百般刁難。一次偶然,葉璇和鄰居李澤南因相互吐槽職場上的壓力,而覺得彼此分外投緣從而暗生情愫,然而葉璇沒想到的是李澤南原來就是諸多挑剔的甲方對接人,而他口中聲稱水平很爛的乙方竟然就是自己。那麼這對緣分奇妙的鄰居又將會結局如何呢?
《靈丹妙藥不及你》
這部劇是由丁一一 、王浩歌領銜主演的,雖是甜寵劇,卻一改往常霸道總裁愛上傻白甜的套路,而是冷傲醫女為小奶狗化解禍端。講述了醫女依華(丁一一 飾)在上山採藥的途中偶遇因重傷而失憶的葉向(王浩歌 飾),於是將其帶回醫館救治併為失憶的葉向取名雲歸。不料傷癒後的雲歸卻因受傷導致出現了人格分裂,時而乖巧、時而肆虐,常常惹下麻煩而不自知,每次都要依華為其解圍,雲歸逐漸對依華動了真心, 然而云歸失憶前的真實身份又讓這份感情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我的巴比倫戀人》
這部劇是由鳳小岳、卜冠今、許瑋甯、 周遊、 王瑞昌、 朱顏曼滋主演的,故事上帶有一點奇幻色彩,講述了性情孤僻的陳美如(卜冠今 飾)在生日當晚意外發現自己在日記中編造的人物:巴比倫混血王子(鳳小岳 飾),呼風喚雨的公主(許瑋甯 飾),富可敵國的公子(王瑞昌 飾)都變成了真人一一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原本以為只是惡作劇的她卻發現這一切又是那麼的真實,那麼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秘密呢?
《功勛》
這部劇是一部獻禮劇,主演陣容可以說是群星薈萃,總共分八個單元,以不同的敘事風格講述八位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包括:為國防安全事業做出貢獻的于敏(雷佳音 飾),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並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申紀蘭(蔣欣 飾),研發抗瘧新藥並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周迅 飾)等功勛人物。
《我的奇妙室友》
這部劇是一部漫改劇,由李宏毅 潘霜霜 李浩男領銜主演,講述了科技宅男安定(李浩男 飾)一次偶然意外啟動了觸物為人的超能力,讓家中不少物品都變成了活生生的人,原本這些物化人只會存在24小時,然而隨著他們逐漸破除了時間限制,更大的危機也隨之而來。遊戲公司創始人黎昕(李宏毅 飾)因意外發現了安定觸物為人的秘密,也被迫捲入到了這場危機之中。安定和黎昕連同物化人莎布爾(潘霜霜 飾)一起對抗暗黑勢力,最終收穫愛情與友情的故事。
諾貝爾的故事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高金素梅2021.07.16
「正直是對抗瘟疫的唯一方法」,親綠的媒體用這句話用得大義凜然,再加上媒體還註明:這句話,出自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謬的一本小說《瘟疫》,這樣一來,好像這個金句的「政治正確」含金量就更高了,好像只要說出這句話的人,就成了正直的代言人,他批判的所有人就都成了不正直的惡棍。
這句有關「正直」的金句,真的是卡謬的小說中的原意嗎?
在疫情爆發,分流上班,不得不深居簡出的這段日子裡,我重讀了卡謬的《瘟疫》。現在看到有媒體將這一部深刻的著作,消費到只剩下一句政治金句,來為民進黨防疫不力找藉口,搶功勞充英雄,我真的覺得這完全違反了卡謬這部創作的根本精神,這部小說裡所有的情節,從來不是在歌頌政府如何優秀地防疫,而是疫區的人民在政府不聞不問後,如何抗疫自救的過程。這部小說裡從來沒有提到疫區的人民氣質有多好,反而描寫了疫區人民不斷和疫情搏鬥的失敗和堅持。這部小說民進黨應該要邊讀邊反省自己的防疫過錯才是,拿來自我膨脹和吹噓,是對卡謬最嚴重的汙衊!
阿爾貝‧卡謬是法國人,在二戰時期,投入了法國反納粹的抵抗運動,是新聞記者、作家和哲學家,1957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瘟疫》這部小說是他在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的一個海邊城市奧蘭構思創作的,這部小說在1947年出版。這本書裡所說的瘟疫就是鼠疫,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叫做里厄的醫生。那個金句的情節發生在小說第二部的最後,當里厄醫生和防疫衛生志願隊的秘書塔魯去飯店和記者朗貝爾見面的時候。那個金句中被說成是「正直」的字眼,其實依照法文的原意,主要指的是「誠實」的意思。這句話是里厄醫生在回答記者朗貝爾的詢問時,說出來的一句話。記者朗貝爾其實對於防疫衛生志願隊這個主意並不欣賞,他認為這是在搞英雄主義,但里厄醫生回答他說:「我也有必要告訴您,這一切並不存在英雄主義。這只是誠實問題。這個概念可能會引人發笑,但是對抗瘟疫唯一的方法只能是誠實。」 記者朗貝爾問里厄醫生,你說的誠實是甚麼意思,醫生回答說:「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對抗疫情,民進黨你誠實了嗎?
諾貝爾的故事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