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會的「去大台」文化〉
作者:陳韋安
還記得梅豔芳嗎?這樣問可能有點奇怪,但新一代年輕人可能真的不太認識。梅豔芳是香港著名女歌手,她四歲開始演唱生涯,小時候在荔園、啟德遊樂場與家人賣唱,從小不斷累積舞台經驗。後來,梅豔芳參加無線電視的新秀歌唱大賽一舉成名,成為香港「樂壇大姐大」。舞台是梅豔芳的生命。「在台上我覓理想」,用在她身上實在當之無愧。
昔日,一個沒有網絡媒體的年代,沒有「自媒體」,沒有facebook live,沒有clubhouse,「大台」是唯一的公共平台。由於大台空間有限,社會上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站台的機會。因此,社會出現形形色色的選拔方式,讓這有限的空間能被有效善用——根據學歷、經驗、實力、才華、比賽作篩選方式,諸如此類。總言之,或許不是每一個人都完全認同,但能夠站得上「大台」,都不是隨機沒有原因的。
不過,這個年頭出現了「拆大台」文化。大台被拆掉,基於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避免大台長期被霸佔。大台被拆掉,慣性收視被打破,就能夠讓更多人站台發聲;當然,網絡科技也是「拆大台」的客觀因素。隨着社交網絡平台的出現,傳統「大台」如紙媒、電視台、電台的功能被分散,取而代之,它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自媒體」——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建立自己平台,人人都可以在台上發聲。
近年,香港教會也有「拆大台」文化。明顯地,講壇正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大台」。神學院也是另一個大台。知名講員也是另一個大台。不得不承認,昔日教會只有大台,上台説話的流動性低,素人沒有很多機會發聲。如今,教會更注重雙向對話,也重視素人參與。我覺得這是好事。
不過,最近我卻感到這個教會「拆大台」文化,漸漸淪為「逢大台必反」的局面。「知名度」變成了負資產。「受歡迎」總被扣上「消費主義」的帽子,任何人稍為帶着一點知名度站台説話,擁有較多聽眾,它就無端成為了「大台」,「大台」下的聽眾總被標籤為「教會消費者」。
其實,正如上文「梅豔芳」的例子,走上大台絕非偶然。大台的本質(先不論它可能成了慣性收視的問題),正是「有能者居之」的成果。以梅豔芳為例,能夠站得上大台,需要具備質素,再付上十年功架。不過,我擔心的是,大台被拆掉,它背後「有能者居之」的本質都被毀掉,甚至醖釀出另一種基督教民粹主義。
説到底,究竟何謂聲音的「平等」?難道就是「逢大台必反」嗎?我認為,這是老掉大牙的道理:所謂「平等」不是每個人都一樣,而是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回報。因此,拆大台的香港教會,真的是「公平」嗎?
我再説,我贊同「拆大台」的初心——扶持年輕的一代,攪動教會站台的流動性。不過,我認為,每一個站台的人都需要看這「台」為神聖的(不管是大台還是小台),並為此花上寶貴的心血與準備,甚至,在上台之前,甘願好好沉默地預備,直到發聲的一刻。
更多文章: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碧娥、李儒林 內容簡介: 二十三年來,陳碧娥(黃媽媽)接過無數通電話,協助處理了上千件軍中人權事件,這二十個個案是她無法忘記,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故事。全書取材自黃媽媽多年處理軍中人權案件的珍貴紀錄,加上資深記者李儒林的...
講客電台台長 在 飛碟聯播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新格局,新變動,戴上口罩,也別忘了今晚的CALL IN,時間只在1800-1900, #飛碟晚餐 #陳揮文 #時間,就等你來 ~
飛碟聯播網《飛碟晚餐 陳揮文時間》2021 03 02 (二) 「中國不要旺來」 自由特稿嘲諷
中華民國110年3月2日,2021-0302,週二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歡迎大陸聽友微信 暢談兩岸關係
二,陸禁台鳳梨 兩岸關係下一步怎走
三,鳳梨之亂 看1450義和團只會內鬥
四,冷靜理性 一同思考我們未來怎麼辦
五,台長期依賴陸 對統戰欠缺警覺心
六,農產品只佔1% 陸為何選鳳梨下手
七,「中國不要旺來」 自由特稿嘲諷
八,自由特稿:中國觸霉頭 台穩紮穩打
九,習五點 綠撿到槍 禁鳳梨 藍該幹嘛
十,吃鳳梨愛台灣? 愛之適足以害之
第二段:
一,連勝文臉書拋風向 黨主席應專職
二,請問連戰2004選總統 484黨主席
三,黨主席禁選公職 國民黨要修黨章?
四, 若黨章可改 趙一年條款一起修?
五,若不能選總統 趙:就不選黨主席
六,專職黨主席利弊互見 一黨兩太陽?
七,國民黨卡趙? 江:造王 連:專職
八,嗆選黨主席+2024 趙擋人選舉夢
九,藍不改一年條款 技術性卡趙參選?
十,鄉愿不改革 國民黨能重返執政嗎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1-0302
鄭麗君:我不知道我的下一步
狗吠火車2021-0302-297-2藻礁拼公投
不怕被罵蹭藻礁 趙少康連署公投
王定宇嗆國民黨 竟跟人家講環保
連署激增過門檻 蔡沉醉817萬?
飛碟電台全球叩應專線 02-2363-9955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陳揮文 #揮文看社會 #狗吠火車
https://youtu.be/267T5qOnoo8
講客電台台長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總統大選進入最後一周,形勢緊張。上一次辯論,川普指責拜登反對開採和使用頁岩油,拜登說:「我從來沒有這樣說過。」川普說:「你在影片裏說過。」拜登說:「那麼你在網上公布那段影片。」20分鐘後,拜登那段反對頁岩油的講話就上載到川普的競選網頁了。
這件事在邏輯上推論:拜登不是確患有認知障礙,就是習慣了說謊。
然而他兒子參與烏克蘭天然氣利益交換、玩弄女性的色情醜聞,拜登還沒有如頁岩氣問題反應之快。
雖然沒有得投票,但這次總統大選,對於全世界,其中細節,是很好的獨立思考訓練。
又譬如:美國疫情嚴重,是否川普掉以輕心導致二十萬人死亡而應對不力之故?
美國總統不是病毒學家,有如港督不是天文台的氣象學家。無論病毒還是颱風,總統和港督都依靠專業的判斷,前者是世衛組織提供的權威消息,後者是天文台。
世衛組織一開始就說,武漢肺炎並非全球流行疫症。然後世衛組織反對各國對中國閉關。遲至五月,世衛組織的網頁還不建議全球人戴口罩。
無論誰當總統,在程序上當然以世衛的指引為參考,否則要這個組織來做什麼?正如香港的特首要聽天文台長,才知道明天的颱風應該是3號或8號。若天文台的判斷受質疑,應該換掉天文台長。
美國和歐洲各國,都誤信世衛組織頭目譚德塞。因此川普即刻亡羊補牢,宣布退出世衛組織。
何況美國的醫療防疫系統,是州政府和市政府層面的事。聯邦總統管理的是大事情。美國公眾怎樣防疫?又不是三歲小孩,看看香港、台灣紛紛全民戴口罩而對外封關,紐西蘭政府更全國即刻鎖國,美國各州共三億人口,如果性格成熟,就可以自動仿效。但是他們個個認為病毒不會蔓延到美洲,即使會,戴口罩是亞洲人的習慣風俗。
只不過是半年前的事,我都記得美國東西岸那些電台清談主持人一臉不屑嘲笑香港和台灣人戴口罩的那副種族主義嘴臉。
現在一切推給川普。既然東西岸都仇恨川普,川普即使二月就叫他們戴口罩,這些人會聽嗎?
因此,歐洲國家與法國,幾百萬人感染武肺病毒,死人無數,法國國民和輿論卻沒有要總統馬克龍負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輿論也沒有叫各自的總統和總理下台。
只有美國的左翼情緒選民才如此反智。
然而美國還有六個州據說正在「搖擺」。在常識事實前又有什麼好搖擺的?在吃飯和食糞之間,一個智商正常的人會搖擺嗎?
陶傑會客室今晚九點半直播。🙏
https://littlebigchat.com/blog/2020/10/26/%E9%BB%9E%E8%A7%A3-%E6%90%96%E6%93%BA%EF%BC%9F-%E9%A0%90%E8%A6%BD
講客電台台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陳碧娥、李儒林
內容簡介:
二十三年來,陳碧娥(黃媽媽)接過無數通電話,協助處理了上千件軍中人權事件,這二十個個案是她無法忘記,也最希望大家知道的故事。全書取材自黃媽媽多年處理軍中人權案件的珍貴紀錄,加上資深記者李儒林的冷靜筆鋒,每個案件的記述都讓人沉思不已。
透過這些案件,可以看到二十三年來軍隊與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軍中人權事件也有了不同的樣貌。老一輩的人常說:「孩子若能平安退伍就算是撿回來的。」表示軍隊與外界的隔閡,以及不透明的溝通管道。然而到了現在,許多事件的情況,則是因為軍隊管理對於社會變化的反應不及,或是軍民之間權利義務觀念的衝突。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禁開始思索,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軍隊?什麼樣的國防?
本書特色:
事件開頭多半是這樣子,一通直撥到手機上的電話,或長或短的求援語句……
◎「黃媽媽,被關的小朋友都是被刑求的,你快點去救他們……」1999年,空軍桃園基地發生彈藥失竊事件,案發後主管機關迅速宣布掌握疑犯,幾個月之後卻出現了「一案雙破,兩個真相」的情況。這起罪證確鑿的軍中刑求逼供案,揭開了什麼樣的內幕,讓黃媽媽第一個就想說出這個故事。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然而不曾中斷的霸凌、不當管教事件,也提醒著我們重新思考「合理」的界線、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每通在不同時分撥進來的求助電話,她都想盡力幫忙,只因為這些事件中都有個「人家的孩子」。
◎取材自陳碧娥(黃媽媽)協助處理過的軍中人權事件,是第一本講述軍中人權實例故事的專書。
作者簡介:陳碧娥
人稱「黃媽媽」,原本是後山花蓮的一位家庭主婦。1995年,由於大兒子黃國章在軍中離奇落海死亡的事件,她的人生就此改變,踏上了尋找真相、對抗軍方、爭取軍中人權的漫長路程。廿三年來,她持續接受軍方以及家屬的委託,協助處理軍中人權事件,希望能夠改善軍隊封閉、保守的環境。
作者簡介:李儒林
從事媒體工作逾廿五年,於中廣、民視、華視、中視、三立等電視台擔任記者、製作人及主管,主責國會、黨政、軍事路線。另曾任客家電視新聞部經理、台長,世新大學、中央大學兼任講師,現任職於公共電視。出版《史瓦洛的飛行日誌》、《披風少年》等兒童文學故事(國語日報牧笛獎),公暇之餘創作新詩,尚未集結成冊。
講客電台台長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日前(26日)發表「增闢新土地的長遠機制與策略報告」,建議政府應恢復50年代至1997年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例如將船灣淡水湖填平並用作興建住宅,以增加房屋供應。研究者之一的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今日於電台節目表示,水塘本來已是破壞自然生態的建設,有關想法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討論,並重申現時不少新增人口都居於以填海得來的土地,政府可考慮在船灣淡水湖作填海,增加土地儲備。
對於外界批評船灣淡水湖為香港第二大水塘,填海會影響港人的食水來源,「船灣新市鎮」構思者黎照昌指,船灣淡水湖面積達1250公頃,將一半地方用作填海已可提供30萬個單位,加上淡水湖的其他地方亦可以增加儲水設施,故填海工程未必會減少雨水收集量。
前天文台台長、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則形容有關提議是「惡夢」,水的重要性高於一切,認為即使有屋卻沒有水,也於事無補;世界各國亦十分注重水資源的「自生能力」。他強調,由於東江水不會即時進入香港的食水供應系統,並先暫存於淡水湖,故極具重要作用。另外,林超英舉例指,若香港出現旱災,淡水湖可為港人提供食水緩衝,而不用完全依靠中國供水。
852直播室(2017-07-28)主持:游清源、Ches(小小姐)、Yannis、Debby
足本重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mw7RWjnaE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