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北路復興橋】 #第一座高架道路 #天橋
串連中山南北路、橫跨鐵路縱貫線的復興橋為臺灣第一座立體高架道路,最初僅從長安路跨接至中正路(今忠孝東西路口),後於1967年拓寬延長至青島路,總長606公尺,為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又稱「天橋」。
復興橋最初興建為國安考量,旨在避免總統座車於士林官邸和總統府間移動時,因列車通過平交道而影響行進,是當時臺北市最受矚目的大型工程,1955年2月24日舉行通車典禮時,除邀集中央、地方各機關首長及士紳觀禮外,更吸引數以千計的民眾前往一探究竟。
然而隨著鐵路地下化,以及東西向快速道路(今市民大道)的計劃興建,失去最初功能的復興橋終於1995年遭到拆除,結束其長達四十年的任務。
#你還記得這座橋嗎
#回歸平面的都市交通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55-02-24/聯合報/03版/第三版】
復興橋已落成 今行通車典禮
嚴主席將親自剪綵 兩旁慢車道下月起整修
【本報訊】台北市中山北路新建復興橋定今(二十四)日上午九時落成通車,將舉行一隆重通車典禮,中樞地方各機關團體首長,全省二十二縣市局首長,外賓以及地方士紳等一千餘人,均將應邀觀禮,天橋工程由於日內氣候晴好,在一片忙碌聲中已將殘土剩木清理乾淨,全橋已張燈結綵,至為壯觀。
通車典禮將由高市長主持,省府嚴家淦主席剪綵,市府已發出設計大方印刷精美之觀禮證,復興橋於剪綵後,即開放通車。
復興橋建築費時整整六個月,耗資四百零五萬元,由公路局鳳後三設計,足可勝任二十噸重的車輛從橋上通過。
據承造的三中公司統計,共用去一千二百四十噸水泥,三百二十噸鋼筋,三千六百立方公尺石子,七千立方公尺土方,二千石木料,及一萬七千一百五十個工,其中混凝土工三千四百三十個,普通工三千二百八十個,鋼筋工三千二百三十個,木工三千零四十個,土工二千三百個,牛車工一千一百七十個,起重工八百七十個,泥水工八百三十個及大批其他零星品。
橋兩側的慢車道和行人道將復舊觀,市工務局預定下個月開始整修,預計在一個月內完成。
橋的全長是三百七十三點零四公尺,寬十二公尺,當中橋洞高四公尺,可容四列火車并行通過。
市府將於今日通車禮中以名貴紀念品贈予復興橋有功人員鳳後三、林永倉、封雲桐等三人。
【本報訊】復興橋於今日通車典禮後開放一天讓市民通行參觀,自廿五日起除甲級車輛外,禁止行人、三輪車自行車等通行。
【1995-07-17/民生報/22版/都會新聞】
即將走入歷史 回首細說復興橋
當年兩位蔣總統上下班時 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記者黃士榮/報導】坐落在中山南北路的復興橋,今天起將陸續進行施工圍籬,周四起開始拆除工作,九月中旬後復興橋將完全消失;這座橋是光復後,政府遷台才建設,北市工務局官員說,這座橋興建早期是兼具保護元首行車安全考量,此橋與中華商場一樣留給老台北人很多忘不掉的回憶。
工務局官員表示,復興橋大約是在民國四十四年左右完工通車,當時建橋的主要考量是,中山南北路是蔣中正總統由士林官邸到總統府上班的必經幹道,但是這條幹道與縱幹線鐵路交錯,遇到火車經過,平交道柵欄放下,總統車隊行進會受到影響。
中山南北路在兩位蔣總統時,可以「御道」來稱呼,每逢總統上、下班時,沿線布滿警察、安全人員,以「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形容並不為過,而復興橋更是警衛森嚴。
工務局官員表示,這座陸橋興建完成後,取名「復興」顧名思義要復興中華,凸顯當時動員戡亂及反共復國的時代意義,但老台北人卻稱它叫「天橋」。
復興橋原本只有主橋橫跨舊有的縱貫鐵路,民國五十五年擴建後,中間主橋長約六百公尺,兩側副橋長約四百四十五公尺;主橋寬度九公尺、副橋寬度各為七點五公尺。這座橋橋柱結構至目前為止還相當堅固,但是橋面及橋身則較為老舊。
工務局新工處今天起進行圍籬,將以低噪音等多種工法來進行拆除,復興橋拆完後,中山南北路將完全平面化,原有的縱貫鐵路早已地下化,而東西向快速道路從鄭州路凌空而過;復興橋隨著都市的發展而功成身退,這座橋將與中華商場一樣成為老台北人的記憶,而著名的「天橋」下客家菜已遷入華陰街內繼續營業。
同時也有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天新北市雙和醫院,有確診者持開砍傷3名護理師,中和警方立即趕到醫院將人制伏。為了保護執勤警察安全,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承諾,會讓新北員警絕對有足夠的疫苗可施打。而基隆疫情趨緩,但1日公布的兩名確診者分別是髮型師和大廈管理員,由於接觸者眾多,市府公布足跡,希望市民主動通報採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
「警察安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高雄市議長 曾麗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SOちゃんね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保障員警執勤安全! "警界葉問"教自保技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的貼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警察安全 在 警察安全帽-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警察安全 在 高雄市議長 曾麗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第一線員警加油打氣!
麗燕給大家帶來防疫手套,希望每個第一線執法人員都能平安度過疫情的挑戰!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609909
警察安全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嚴峻,第一線警察的工作包山包海,警察暴露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是非常有機會接觸到感染源,甚至有可能變成下一個確診者‼
隨著疫情升溫後警察需要配合更多的防疫政策(疫情警戒第三級期間,外出應依規定戴口罩),警察因勤務、政策更需要常常出入公共場合、包含醫院、各社區進行疫調、防疫工作,甚至需要一同與衛生單位訪視居家隔離的對象,又或者在接到民眾檢舉電話有人不願意配合戴口罩需要蒐證開罰時,這些高風險場合,警察都必須在場。目前已傳出新北市一名警察同仁疑似出現症狀,篩檢後確診、北市刑大小隊長發燒篩檢後確診、以及北市文山分一局一名巡佐疑似感冒,經篩檢後陽性確診。面對如此高風險的工作內容,我們警察的防護防疫裝備真的有足夠嗎?
疫情發生以來,警察對於不願意配合配戴口罩的民眾,真的也好無奈,新北中和一名男子脫口罩「三次跳進跳出超商」並挑釁:打我啊笨蛋;台中一名婦人拒戴口罩並嗆聲「誰規定」,還把警察送的口罩丟在地上;高雄一名女子拒戴口罩,不願配合警察並逃離現場,還大喊「警察打人、要強暴我」。
對於上述的風險、防疫破口,警察始終在第一線,面對這種無法避免的勤務,千萬別忽視了警察同仁的安全健康。政府對於第一線的警察人員的安全、支援都應該還要再更加嚴謹防範,目前衛福部疾管署將照護感染者的醫護人員、採檢站人員,以及疫調人員列為疫苗優先接種對象。
警察疫苗接種順序為第五位,為了警察同仁的健康安全針對第一線警務人員是不是也應該被列為優先對象施打公費疫苗?警政署也應立即協助各單位防疫設備升級、確保物資無虞,全力保護我們辛苦的第一線警察同仁!
#警察安全也要重視
警察安全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昨天新北市雙和醫院,有確診者持開砍傷3名護理師,中和警方立即趕到醫院將人制伏。為了保護執勤警察安全,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承諾,會讓新北員警絕對有足夠的疫苗可施打。而基隆疫情趨緩,但1日公布的兩名確診者分別是髮型師和大廈管理員,由於接觸者眾多,市府公布足跡,希望市民主動通報採檢。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76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警察安全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警察局(4/15)】
#有效的匿名諮商讓需求被看見
昨天在消防局的質詢中,智翔提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能對消防、警察人員造成的結果,以及現行的心理輔導機制可能因沒有匿名保護,導致效果有限。
身處第一線的警察,可能會面臨自殺、兇殺案等重大刑案,或瓦斯氣爆現場等,有時對心理造成的影響不會馬上顯露出來,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累積出更多問題。
現有的心理輔導機制,由於沒有匿名的設計,讓有需求的人深怕接受心理輔導會被貼上「懦弱」的標籤,或是可能被長官過度的關切,進而遭到調職,反而無助壓力的釋放,雖然局長稱不會刻意去詢問何者有接受心理輔導,但智翔認為匿名就是要做全套,長官只需看到最後的統計數據即可,不需要知道「誰」去尋求協助。
因此智翔建議警察局可以先試辦看看,研擬匿名心理諮商機制,且是面對面的諮商,而非僅用電話,鼓勵更多需求者接受諮商,第一線的警察若能降低更多心理壓力,對接受服務的市民而言也會有正向的感受。
#警員福利以及保障
警察人員勤務繁重,執勤過程中難免發生交通事故,如不慎發生,後續得面臨官司與民事賠償事宜,近期也有新北市各分局加碼汽機車保險額度的新聞,想請教桃園市警察局有無相關的保障?
今天警察局長稱,新北加碼都沒有桃園的額度高,包括傷害責任險額度,所以智翔要求警察局提供相關數據,以供檢視。由於桃園地狹人稠,道路狹小,警察執勤時有交通事故發生,提供更高的保險額度正是來自基層的心聲。
智翔也希望以此為後盾,讓警察人員在執行勤務時沒有後顧之憂,警察安全,才能保障市民安全。
第二項則是警察的健檢福利,新竹市自去年起,不分年齡皆每年補助3500元,健康檢查還可以公假一天,桃園目前的措施為何?
警察局回覆,桃園市目前分層級,依警察人員安全基金給予補助,舉例若40歲以下,每兩年補助5000元,40以上的補助也優於其他縣市。
智翔要說的是,提供警察人員在健康檢查上有更多優惠與福利,並非斟酌於一年補助的金額上,除了剛剛提到的提供公假之外,也可以考慮與桃園市的長庚醫院合作,打造為員警量身定做的健檢方案。
#易壅塞路段即時監控影像
接下來要為改善桃園的塞車狀況給予建議。
桃園區的交流道在尖峰時段動彈不得是許多通勤族的日常,包括南崁交流道與國道二號交流道,尤其南崁交流道,從春日路開始,至經國路路口,再到匝道,所屬道路涉及公路總局、高公局與市府交通局管轄。
據聞目前的監控與調度,並無法有效整合三個單位的資訊,因此智翔想建議,是否可建置一套設備,結合公路總局、高公局及本市交通局即時路況於一平台上,監控轄內易壅塞路段(口)及交流道沿線車流。
透過整合各系統即時影像,並隨時調整各鏡頭,讓警察局可以精確掌控堵塞路段、擴充路況資訊涵蓋率,遇車禍事故或交通壅塞立即派遣線上警網支援,盡速疏導車潮並降低事故發生機會。
畢竟若有交通事故或是壅塞需疏導時,三個單位資訊有落差,調度還得依賴通訊軟體來聯絡,造成更大的溝通成本,及早建立單一資訊以及調度平台才能一勞永逸。
#未禮讓行人之取締成效
根據報導,桃園市每年都有因公車未禮讓行人造成死亡事故,智翔認為,每個用路人只要下了車都是行人,行人的安全是用路安全的根本,公車禮讓人行,是否除了宣導之外,也需要加強取締?
另外在宣導上,也應採用「應」讓行人,讓駕駛在轉彎時慢下來,把行人優先內化為駕駛行為的準則,這點再麻煩警察局與執法人員多加強,強化行人的用路安全。
警察安全 在 SOちゃんね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チャリが煽られ警察へ行った結果が話題となっておりま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フォロー待ってまーす
Twitter⇒https://twitter.com/eso250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so250/
YouTube⇒http://u0u1.net/Ofvf
☆☆☆素材サンクス☆☆☆
BANNERKOUBOU サムネ作成
https://www.bannerkoubou.com/
魔王魂 BGM 効果音
https://maoudamashii.jokersounds.com/
警察安全 在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的貼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警察安全 是讓我們能夠平安回家,安心生活的重要議題,除執勤技巧外,還有許多勞動權益是我們平常不曾接觸、未曾瞭解的權益。 . 今警工會特別邀請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 ... ... <看更多>
警察安全 在 警察安全帽- 機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早上醒來坐在床上突然想到,警察在執勤的時候好像安全帽和車都是固定的,機車就是白色警用機車,安全帽一般都是白色3/4,所以是不是代表警察不能戴全 ... ... <看更多>
警察安全 在 保障員警執勤安全! "警界葉問"教自保技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執勤 安全 #自保#逃逸台南殺警案,讓 警察 執勤 安全 ,成了討論話題!台中大甲警分局就請來有稱號的陳姓教官,教導前線員警,當面對歹徒想要開車逃逸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