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系列】History and Movie
1940-MAR-05 卡廷大屠殺 /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2007
.
「卡廷大屠殺」是指蘇聯在1940年4月至5月期間入侵波蘭後,將波蘭戰俘於卡廷森林、加里寧、卡爾可夫等地大規模殺害的事件。由於此事被蘇聯官方刻意掩蓋,直到1990年蘇聯官方承認後,卡廷大屠殺的真相才逐漸明朗;根據當時的處決文書命令推斷,正式的書面命令於1940年3月5日由史達林所批准;估計至少14,500人遇害。
卡廷大屠殺可回朔至蘇聯與波蘭兩國長期因語言文化和地理位置而有多次衝突,於1919年爆發的波蘇戰爭為衝突高峰。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波蘭的東西鄰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建立了蘇德兩國在擴張時的共識,導致兩國從東西兩方夾擊瓜分波蘭;縱使此舉引發英法兩國向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實際上西方盟國是任由波蘭自生自滅。
由於避免大規模傷亡,在二戰初期,波蘭被德蘇兩國瓜分時,波蘭軍警大部分都避免與蘇軍正面衝突而成為俘虜;估計有大約4萬名波蘭戰俘。
大量的波蘭戰俘以及難民管理問題逐漸浮上檯面,1940年3月5日,由時任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即祕密警察)委員的貝利亞,將一份決定處決戰俘的備忘錄呈報包括史達林在內的四位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成員,被視為卡廷大屠殺的開端。有歷史學家認為,此舉是透過處決軍事人才,而削弱波蘭未來的潛在軍事實力。
卡廷大屠殺在1941年6月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後開始被發掘;德國更在1943年組織了多國專家組成的調查委員會調查此事。
可惜的是,納粹德國對「卡廷大屠殺」的調查在二戰期間被操作成東部戰線的政治宣傳工具;二戰期間,蘇德雙方也藉題發揮互相指責的情況下讓慘案的真相調查不了了之。二戰後更因為波蘭的親蘇政權,讓卡廷慘案的調查成為政治上的禁忌話題。
直到1980年代末期,冷戰進入尾聲之際,開始有不少學者著手卡廷慘案的調查;1990年4月13日,蘇聯官方正式為慘案道歉,並承認此事為蘇聯祕密警察機關所為,這一天也被訂為世界卡廷紀念日。
.
.
.
【推薦電影】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2007
.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演員 安德烈切拉、瑪雅奧斯塔夏絲嘉
產地 波蘭
片長 120分鐘
.
由波蘭電影教父 安德烈華依達執導,入圍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故事係根據卡廷大屠殺為背景,描述了四個波蘭家庭在當年戰火蔓延時的遭遇。電影重現了卡廷大屠殺的情景,並透過平民的視角看盡了波蘭在戰前與戰後,全面性的歷史觀點。
波蘭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可說是二戰後奠定波蘭電影基礎的教父級人物;他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作品多半描述波蘭複雜的政治歷史變遷。他的《這一代》《下水道》《灰燼與鑽石》合稱影史上有名的《戰爭三部曲》(或稱《抵抗三部曲》),是波蘭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華依達的父親是波蘭騎兵隊軍官,同時也是卡廷慘案的受難者,《愛在波蘭戰火時》對他而言別具意義。華依達於2000年獲得奧斯卡榮譽獎,2016年10月9日,於波蘭華沙辭世,享耆壽90歲。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卡廷慘案 #卡廷大屠殺 #卡廷森林 #katyn #波蘭 #愛在波蘭戰火時 #安德烈華依達 #AndrzejWajda #katynmassacre #poland #worldwarii #WWI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黑暗騎士三部曲 #邁向天能 #諾蘭全解析 最新影片: 《最後生還者》如何將遊戲化為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JVdvfdD8Y --~-- 你自稱是諾蘭忠實腦粉嗎? 快來追蹤這個系列來一起慶祝這位當今最最討厭椅子的奇才導演! 在這個「邁向天能...
警察榮譽演員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時候會發覺,某些事情冥冥中都會有關聯,最近在讀 John Howard Griffin 於 1969 年出版的著作《#像我一樣黑》(https://pse.is/3bswt7),上個月才問世繁體中文版,關於美國民權運動前夕,一位白人作家透過藥物、曝曬與藥物將自己變成黑色皮膚,冒險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社會實驗,為的就是深入美國南方了解黑人真實的處境,並將這一路來的所見所聞撰寫成書,五十多年後的今天讀來仍深刻而警世。好巧不巧,奪下第九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原創劇本的《#幸福綠皮書》,也將在三月上架 Netflix,它有些許目的性,也有過於政治正確的部分,但它確實有其誕生的必要性,且流暢飽滿、生動有趣、笑淚交織,個人相當喜歡這部電影,因此先行提前回顧,由衷推薦大家可以將上述提及的二者共同搭配服用。
⠀⠀⠀⠀⠀
故事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民權運動之前,南部各州對有色人種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一位紐約曼哈頓的黑人郵差 Victor Hugo Green 為了讓自己族群的旅客出外遊玩時避開陌生地區的潛在危險,因此 1936 年到 1966 年間每年都會編篡一本黑人旅遊指南「綠皮書」,標示出所有對黑人友善的機構與場所,曾經在 1949 年版封面引述馬克吐溫相當著名的一句話「Travel is fatal to prejudice 旅行是消除偏見最好的方法」,從一開始的紐約最後擴散到全美,還成立專門服務非裔族群的旅行社,為的就是讓有色人種能避免遭到歧視與霸凌,很多地方至今依然適用。
⠀⠀⠀⠀⠀
而 1956 年爵士鋼琴家 Nat King Cole 於家鄉阿拉巴馬蒙哥馬利表演時,在台下四千名白人觀眾面前受到三 K 黨成員衝上舞台的攻擊,然而當時的 Nat King Cole 已經創下百萬唱片銷售量,並即將成為史上第一位國際節目的黑人主持人,但蒙哥馬利的家鄉觀眾卻對此事漠不關心。Nat King Cole 當下感到既震驚又困惑,離開醫院之前,對著人群說,「我只是來這裡娛樂你們,我以為這是你們要的」,自此之後,他拒絕在美國南部展開任何一場表演。
⠀⠀⠀⠀⠀
說長不長的六年過去,出身於佛羅里達,同為黑人音樂家的 Don Shirley 準備前往南方展開巡迴演出,因為聽聞太多前車之鑑,因此事先做足萬全準備。Don Shirley 是一位從兩歲就開始接觸鋼琴的音樂神童,十歲時已經參與過多場正規表演,18 歲便成功舉辦生涯首場個人獨奏會,但在他還未拿到兩個榮譽學位與住進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之前,經理告訴他,美國觀眾還沒準備好接受一位有色鋼琴家,諸如此類的事情不斷上演,因此 Don Shirley 決心帶著自身對音樂的熱情,融合熱愛的古典樂與新興音樂類型如爵士樂等,流轉於各個他曾不屑一顧的庸俗夜店巡迴表演。即使事隔二十年,Don Shirley 對於自己音樂生涯與理念因為膚色而被迫受限、妥協感到相當憤怒。
⠀⠀⠀⠀⠀
「如果我不夠黑,也不夠白,又不夠像個男人,那麼請你告訴我,我到底算什麼?」
⠀⠀⠀⠀⠀
只見多數主人笑著端出特製菜色,回頭便只准許黑人使用室外洗手間,口口聲聲當你座上賓,卻只願提供一間儲藏室,打死不肯接受黑人與白人於同一個空間進食,警察先入為主認定有色人種就是作奸犯科,走到最後,這一趟旅程成了自我認同之路。文明是一種包裝,社會底層的人不得不接受自己缺乏文化的無知樣貌,上流階級的附庸風雅又不願暴露真實面,為的是展現受過教育的自己與多數庸俗大眾天差帝遠,這也為一開始 Tony lip 與 Don Shirley 言詞處處針鋒相對的原因,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紐約南下自找這些必然的羞辱?
⠀⠀⠀⠀⠀
Don Shirley 早已預見這種光景,教育不只帶來氣度,也培養了判斷力,他慧眼看出 Tony Lip 真誠、熱情、忠心也富有同理心和責任感的人格特質,因此不惜加碼也要聘請自己認可的人選,而後來更證實他從未看走眼。故事走到後來終於發現,自命不凡的 Don Shirley 有其封閉孤傲不善與人相處之處,骨子裡的自卑感卻源於膚色與同性戀身分;然而世道永遠都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天賦和資質得來不易,那屬於上天的禮物,而勇氣才是最珍貴稀罕的,因為必須仰賴我們給予自己,即使花上無數倍的力氣也並非徒勞,只要堅持抬頭挺胸,贏來的尊嚴自然能夠戰勝一切。
⠀⠀⠀⠀⠀
在這一趟旅程結束之後,1971 年 Don Shirley 終於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表演,1974 年與頗負盛名的 Hamil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管弦樂團一同演出獻給艾靈頓公爵,之後 Don Shirley 的音樂被死忠樂迷不停流傳下去,2000 年時他意外發現網路上竟然存在自己的大批支持者,因此極為感動。而 Tony Lip 則返回原本的夜店繼續擔任保全,意外被星探發掘,陸續參與《教父》、《四海好傢伙》、《蠻牛》、《驚天爆》、《黑道家族》等經典電影的演出,他的兒子告訴媒體,即使到了晚年,兩人仍常常相約共進午餐,Don Shirley 只要有任何生活上的疑難雜症都打電話給自己的父親求助,爸爸也會想盡辦法協助他解決問題。
⠀⠀⠀⠀⠀
Mahershala Ali 曾表示,劇中一顆綠色幸運石應該就是 Viggo Mortensen 慧眼拾起的,他在電影拍攝當下,一直不停注意周遭地上有沒有外觀特殊的小石子,見到滿意的就趕緊撿給導演,更為了演出《幸福綠皮書》,不惜增重 20 公斤左右,導演說,Viggo Mortensen 在成為一位偉大演員之前,早就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了。
⠀⠀⠀⠀⠀
若說誰真正為這部種族喜劇電影撐起深度、增添厚度,絕對莫屬依然清晰保有當年那對湛藍雙眸的亞拉岡。他可以透過肢體眼神就成為隱隱散發不凡氣魄的落魄王族,也足以於三言兩語之際瞬間化身毫無文化素養的粗俗司機,唯妙唯肖複製出所有 Tony Lip 的細微動作,對於偷竊行賄等小惡蠻不在乎,邊開車邊滿手油亮啃食炸雞,整片披薩索性對折就塞入口中,挖鼻孔、菸不離手、吐出口中食物各種不修邊幅的行徑頻頻出現,卻仍將隱藏在吊嘎與大肚腩背後的赤膽忠心、仗義執言、人性本善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
其實歧視者裡往往有好人和壞人,被歧視者裡也有好人和壞人,更常見到的是,我們往往同時身為歧視者和被歧視者,無論膚色、地區、教育、貧富、階級都是偏見的標籤之一,所有歧視說穿了就是為了區隔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而存在。
⠀⠀⠀⠀⠀
即使時間倒流,人類現況面臨的問題依然會再次出現,因為種族歧視並非歷史過失,而是人性必然,Don Shirley 某種程度而言看不起這位司機的油腔滑調與粗鄙行徑,Tony Lip 更不是多麽願意接納黑人的思想獨立份子,畢竟美國社會裡的義大利移民本身也是被壓迫的一群,但這些都難掩他們本性良善,人與人相處久了自會產生理解,理解後衍生信任,信任帶來陪伴與溫暖。
⠀⠀⠀⠀⠀
這世上有太多不敢踏出第一步的寂寞人,假使想打破惡性循環,以直報怨往往不夠,當你不願屏棄成見、放寬心胸,逼迫自己走入人群,隔閡將永遠存在,站在世界的外面是找不到自我歸屬、也無法改變身處的環境。一冷一熱,一雅一俗,一退一進,一居高位,一接地氣,兩人終於磨盡銳氣調和出最完美的相處模式,從獨善其身邁向兼善天下,是否真正活在這個社會裡才是改變的關鍵,《幸福綠皮書》即使政治正確,也以別出心裁的細膩火花和溫暖人性真正打動了觀眾。
⠀⠀⠀⠀⠀
我們無從選擇自己的膚色、出身與資質,也有太多困境無力改變,但是人都希望被愛、接納與得到幸福,因此,首先得認識自己而不敢到惶恐,至於那些殺不死生命的都將使生命更加茁壯堅強,在自卑與自信相互撞擊出的感同身受之下,學會拒絕怨天尤人,永遠銘記自己是誰,或早或晚都將體悟到路是人走出來的,權益是雙手爭取來的,而夢想也是必須仰賴勇氣、智慧、柔軟與膽識才能贏得的。
警察榮譽演員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伊藤健太郎隨時連累木村拓哉 】
即Like大東IG:instagram.com/yautaitung
近年憑《今日我至叻!》(2018)與令和版《東京愛的故事》(2020)上位的23歲日本男藝人伊藤健太郎,周三(28/10)傍晚在東京澀谷街頭期間與電單車相撞,導致電單車上的男女分別受輕傷和重傷,而伊藤竟在事發後一度不顧而去,數分鐘後被一名目擊事發過程的司機勸告後才返回現場,最終伊藤被東京警視廳以涉嫌「違反道路交通法」和「過失駕駛致傷」的罪名拘捕,他落口供時辯稱,因為車禍後受驚才將座駕駛離現場。
周五(30/10)早上,伊藤被安排上警車離開東京灣岸警署前往送檢,並於當地時間大約晚上8點後獲釋,大批傳媒於警署外守候。伊藤健太郎身穿黑色西裝現身,離開警署時,多次面向在場記者和傷者高聲致歉,並承諾往後一生,都會用行動向大家作補償,期間多番鞠躬,合共36秒,之後便上車離去。(https://bit.ly/3kR5fQQ)
由於伊藤今年4月曾因駕車釀成意外,今次事後逃逸更是罪加一等,縱然其經理人公司「IMAGE ENTERTAINMENT」於消息曝光後已公開道歉,但今次事件將直接影響其演藝生涯,就連木村拓哉亦可能被拖累。
伊藤健太郎被捕的消息曝光後,形象即時插水,所有演藝活動即時中止。據報道指,NHK原定12月底播出的新劇《小內》(うっちゃん)已決定易角重拍,而雜誌《小說 野性時代》原本起用他12月號封面人物,需要臨時換人重印,至於其他已錄影電視節目,也要大幅刪減其鏡頭,估計廣告商也會拒絕繼續由他擔任代言人,估計違約金或高逾5億日圓(約3,710萬港元)。
事實上,伊藤是新一代廣告寵兒,2020年上半年他以14個廣告代言,位列一眾男星之冠。另一方面,伊藤健太郎目前有5套電影排隊上映,包括今天在日本開畫的《炸豬排DJ揚太郎》(とんかつDJアゲ太郎)和11月6日上映的《穿着十二單衣的惡魔》(十二単衣を着た悪魔),暫時未知有沒有受影響,但由他主演、12月開鑼的舞台劇《兩國花錦鬥士》(両国花錦闘士)則極可能要變陣,主角要由其他人頂上。
不過最無辜的,相信是日劇天王木村拓哉,事關由他擔正的富士電視台60周年特備劇《教場》,於今年年初播出時,最後一幕見到伊藤的身影。
故事講述工藤阿須加飾演的宮坂定等警察學員順利畢業後,木村飾演的教官風間公親迎接新一屆學員,包括伊藤健太郎、三浦貴大、上白石萌歌、佐久間由衣和嘉島陸,據日本傳媒報道,雖然富士電視台一直沒有公開《教場2》的演員陣容,但伊藤的戲份頗重,並已完成拍攝,但他被捕後,電視台計劃易角重拍,然而木村檔期根本難以遷就,如果趕不及拍攝,將無法如期在2021年1月播出,最壞情況可能是全劇胎死腹中。(https://bit.ly/3eclp4S)
《教場》第一季播出後無論劇集和木村的演出風格都大受好評,於周四(29/10)公布的「2020東京劇集大獎」更獲頒最高榮譽「本賞」(單元劇/特別劇),早前劇組已宣布邀得Johnny's事務所人氣組合Snow Man成員目黑蓮加盟演出。
(1011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日劇 #伊藤健太郎 #木村拓哉 #教場 #東京愛的故事 #今日我至叻 港女講劇 偉士牌的電視筆記 【日劇與生活亂談】 快樂的
警察榮譽演員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黑暗騎士三部曲 #邁向天能 #諾蘭全解析
最新影片: 《最後生還者》如何將遊戲化為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JVdvfdD8Y --~--
你自稱是諾蘭忠實腦粉嗎? 快來追蹤這個系列來一起慶祝這位當今最最討厭椅子的奇才導演!
在這個「邁向天能」系列之中,我們將會一起深入解析諾蘭的每一部電影,迎接他的最新作品。
歡迎來到黑暗騎士解析系列的第二集,這次我們要來談的是史上最有深度的超級英雄電影 黑暗騎士
第一集《蝙蝠俠:開戰時刻》:https://youtu.be/biXnYy2-RV0
第二集《黑暗騎士》:https://youtu.be/zOnzIW3-7YE
第三集《黑暗騎士:黎明升起》: https://youtu.be/EjlXZsOLDWA
00:00 開場回顧
02:53 三角爭奪
04:06 哈維丹特 騎士的殞落
07:37 小丑 混亂的化身
10:17 小丑的目標
13:56 高尚的謊言
15:55 911後恐怖時代的寓言
18:18 蝙蝠俠的意義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Source:
How I Wrote The Dark Knight (Writing Process of Christopher Nol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qlhU6hE14A
The Dark Knight Christopher Nolan 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94gmtVTfs
Creating The Ultimate Post-9/11 Allegory: The Dark Knight on Risk and Terror-
https://youtu.be/W4evCOctDrc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黑暗騎士》2008年在美國上映創下多項票房紀錄,美國影史上的票房第四高,全球票房已逼近10億美金(其他三部是《鐵達尼號》、《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與《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後。 也是影史上唯二在美國票房破5億美金(約台幣165億元)的電影,另一部是《鐵達尼號》。
演活片中大惡人小丑的希斯萊傑獲得2009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他是死後獲此殊榮,成為1976年之後(彼得芬奇在1976年時以《螢光幕後》(Network)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於奧斯卡獎提名公佈前一個月逝世),第2位死後才領到奧斯卡榮譽的演員。
在《黑暗騎士》中,蝙蝠俠向日益囂張的街頭犯罪宣戰,警長吉姆戈登和檢察官哈維丹特始終在一旁協助。蝙蝠俠與他們兩位合作無間,掃蕩了無數危害城市的犯罪組織,打擊犯罪成效卓著,但是他們也很快就發現自己成了邪惡犯罪首領的攻擊目標,也就是令高譚市民聞之喪膽的「小丑」(The Joker)。
這個邪惡的角色由曾獲奧斯卡獎提名的希斯萊傑飾演。除了希斯萊傑外,本片的演員陣容堅強,還包括《蝙蝠俠:開戰時刻》中現身的蓋瑞歐德曼飾演吉姆戈登,亞倫艾克哈特飾演檢察官哈維丹特,加上奧斯卡得主米高肯恩、摩根佛里曼及瑪姬葛倫霍等。
《黑暗騎士》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聯合Legendary影片公司出品,Syncopy影片公司製作,幕後的創意團隊人才雲集,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他多才多藝,除了擔任導演,也參與這部電影的其他許多創意或製作工作,包括編劇和故事構想。電影中的人物原型來自DC漫畫大廠出品、由鮑伯肯恩創作的蝙蝠俠系列。
克里斯丁貝爾眾望所歸將再次出演蝙蝠俠一角,老管家和老科學家也同樣分別由老牌演員米高肯恩和摩根佛利曼等原班人馬擔綱,令人意外的是反派高手蓋瑞歐德曼這回改邪歸正,扮演蝙蝠俠的夥伴警察局長高登。飾演小丑的希斯萊傑日前在家中意外暴斃身亡,為影迷留下許多遺憾。
#黑暗騎士 #諾蘭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