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亞洲第一,台灣完成《公共衛生師法》三讀!公衛專業將「有照」,除可投入公部門強化防疫網,亦可自行開業提升企業及社區健康管理】
推動了20年,今(15日)上午立法院院會不須黨團協商,三讀通過《公共衛生師法》。
《報導者》於2月6日報導《【抗疫前線】首位2019新冠狀病毒病人出院背後,支撐台灣防疫網的雙手與缺口》(https://bit.ly/2T4dNI3)中,提出台灣面對COVID-19疫情,從醫療院所、地方衛生局、警政、里幹事,動員數千數萬雙手,層層建立起防疫網。點出防疫體系缺失的一角,便是公衛師的角色,在社區中進行監測、找出群體的風險。
台灣從2000年開始,推行《公共衛生師法》(後稱《公衛師法》),希望透過建立公衛師證照制度,讓公衛師專業進入社區。SARS後法案曾過一讀,最終失敗。受COVID-19疫情(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影響,終於讓推動20年的《公衛師法》重現曙光,3月3日一讀、4月23日行政院版草案送入立院,與4黨團、12個版本草案一起審議,今(15日)三讀通過。
■公衛學會:讓全民認同公衛師的「職業」
公衛領域因長期沒有專業認證,難以留住人才。這次法案重點即在於透過公衛師認證,肯定專業,並明定執業範圍、場域,以及應考資格,盼能讓公衛相關學生願意留下,發揮所長。
20年前就擔任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秘書長、現任學會理事長的陳保中一路看著《公衛師法》起起落落,終於在今天通關,直呼一切:「好不容易!」他表示:「這是亞洲首例公衛師制度,這也是台灣公衛界的一大步!公衛師絕對不只是一個職業,而是真的可以對民眾健康有所提升。不過,持續發展專業,讓民眾認同公衛師這個職業,才是未來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多位立委在三讀通過後發言,其中民進黨立委蘇巧慧表示,台灣在1972年成立公衛學系,培養專業公衛人才不計其數,但相較於醫學相關科系,有明確教、考、訓、用制度,公衛卻沒有。雖然20年來朝野對立法有高度共識,但是對應考資格、執業範圍都有不同意見,今終於建立了公衛專業服務體系,也保障既有從業人員權益不受影響。民進黨立委、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邱泰源也表示,醫護界很肯定支持公衛專業發展,也努力解決10多年爭議,希望未來更多人投入公衛工作,各專業也都能共同合作。
■專業不專屬,醫事人員也可投入
陳保中說,公衛師就像民間防疫醫師,是從「社區群體」中找出風險問題與解方,補足防疫中可能出現的破口。公衛師也不只能傳染病發揮角色,其他像空氣污染防治、環境、食品、氣候變遷,都可借重公衛師專業,提供健康影響評估、統計數據分析等。
不過,正因為「通才」的訓練,一不小心就可能重疊、排擠其他醫事人員專業,讓公衛師的執業範疇成為法案難產20年的主要原因之一。陳保中說,法案立意在於「專業不專屬」,意即公衛師可與其他醫事人員採「共存合作」模式,工作並不只限於公衛師可做,可同時保障公衛師,也不排擠其他醫事人員的工作。
《公衛師法》第13條也在草案初審協商後明定業務範圍,包括社區、場域的環境健康風險方案、疫病調查、民眾健康狀態調查、健康促進、食品安全風險調查及品質管理等。
另一爭議則是應考資格限制。陳保中說,原先行政院版草案將應考資格侷限在全國5萬多名「公共衛生相關學系畢業生」,與多數黨團主張相同。不過公衛學會認為,公衛師應該要歡迎其他醫事人員加入。幾經協商後,在法案第4條放寬條件,未來「其他醫事相關科系畢業,且修習公共衛生18學分者」,以及「現已從事公共衛生工作3年以上者」,都能參加考試。
■認證考試之前,公衛界大動員、先投入「防疫新生活健康監測」
法案通過後,大家最關心的是在防疫期間,公衛人才何時能加入戰場?雖然公衛師法甫通過,還沒來得及舉辦任何考試,考試內容也都還沒規劃,要開出公衛師職缺,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為了防疫應急,陳保中已先提出計畫,結合國內所有公衛相關系所一同參與防疫。
「其實上週四(7日)陳時中部長來找過我,希望我們可以協助進行防疫新生活的健康行為監測。」陳保中說,目前已集結傳染病、大數據等5位專家,正共同研擬計畫、驗證好的工具,預計下週提報給指揮中心。
主要的做法,陳保中解釋,希望透過即時資料監測,包括可能與警政系統合作攝影機影像、臉書輿論的文字收集等,去做民眾的健康行為監測。屆時除了即時系統,也會配合公衛人力,到社區去做驗證。
「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過去做健康監測,針對的都是慢性病,你會問抽煙、吃檳榔、喝酒、運動習慣;但傳染病是即時、急性的,因此我們要找出好工具,快速監測、提醒民眾在某個時間點多加注意。」陳保中說。
「這個計畫希望可以讓民眾適時放鬆,同時可以隨時監測,口罩要戴,但不用365天都戴,一旦有警訊就調回來。」未來,這也可望成為長期的監測工具,不管是目前的COVID-19,或是每年都來的流感,都能透過即時數據,臆測疫情變化。
■未來公衛師可望在公家機關、私人企業上班,也可自行開業
《公衛師法》通過後,除了肯定公衛人才專業,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薛瑞元表示,未來公衛師執業類型可分成三大類:公家機關、私人企業、自行開業。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解釋,公家機關在人事進用上,若有需要公衛領域的人才,在開出資格條件時,除了學歷、執照等,也能加上「具公共衛生師資格為佳」。
至於是否要新增一個「公衛師」的職系,薛瑞元說,目前類似的職系有衛生行政、衛生技術,未來若要視需求辦理考試,還得跟考試院銓敘部進一步討論。
陳保中認為,第一批可以補充傳染病防治的公衛人力。不少衛生單位都將工作交給替代役,這代表政府確實有需求,尤其在防疫急需用人時期,更應補充更多公衛人才來發揮所長。
此外,以疾病管制署為例,陳保中說,疾管署分局、研究單位、檢驗人員約800多人,其中邊境檢疫佔一大部分。最近也徵召了不少護理人員,「像這種機場邊境檢疫,其實可以採雙職系,意即不只護理師,公衛師也可以做,幫忙規劃策略、統計分析數據,與護理師互相搭配。」同時,疾管署分局也可搭配公衛人力,從事社區疫病防治,像是健康行為監測,若有發病就需疫調,疫調也有社區醫院的傳統感染管制,所有資料的分析、整理、決策,甚至防疫物資的管理,都可以由公衛師來著手。不過,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忙於防疫,還沒有正式聘用公衛師相關的規劃。
未來除了衛福部,環保署、勞動部、甚至教育部體育署也主管學生健康促進,都可以考慮將公衛師加入團隊。
除了公家單位,薛瑞元說,公衛師也可在私人企業上班,例如職場安全、食品安全等,若這些相關事業體有需求,就能聘用具有公衛師資格的人才。
最後是自行開業。薛瑞元說,台灣應該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公衛人才來發揮專長,很期待看到公衛師拓展新的領域。「例如辦一個公共衛生示範社區,社區中大樓裡頭的硬體設計,到居民生活準則、飲水監測、餐廳管理,都由公衛師來監督執行,未來這一區就是最安全的社區。」
(文/陳潔 ; 攝影/余志偉;設計/黃禹禛)
#延伸閱讀:
【防疫網缺口:少了公衛師從社區找出群體風險】https://bit.ly/2T4dNI3
【全台僅275名專責獸醫負責防疫,從天上飛的、地下爬的更管到「偷渡客」】https://bit.ly/2Lu4FbB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護理人員 學歷 統計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醫護及醫院底層工作人員特別報導:
【英國首相強森出院了,他特別感謝了兩名照顧他的醫護人員,這兩名護士分別來自紐西蘭和葡萄牙。根據統計,至2019年六月,非英國籍護理人員佔了英國NHS總人數的17%,而外籍社會服務人員的比例,在倫敦更高達40%。在英國已經有超過30%的醫護人員確診感染,其中有27位殉職死亡。另外,是在醫院負責清潔打掃的移工,社會底層的他們,多數是女性,薪資很低,工作很辛苦,在這一場對抗新冠病毒的疫情裡頭,她們是真正的勇士。】
{內文}
(英國首相/強森)
特別是兩位護士在我的床邊守了48個小時,否則情況可能就很難說了
整整三天,當全英國人的心,隨著強森轉入加護病房而懸在空中時,是兩位白衣天使,48小時寸步不離的守候著他們的首相。
(英國首相/強森)
他們是來自紐西蘭南島Invercargill的珍妮,和來自葡萄牙波爾多(Porto)附近的的路易斯,我的身體最後開始吸收足夠的氧氣的原因是,他們每天晚上都在寸步不離的觀察著
這兩位護士是英國的外勞,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六月,非英國籍護理人員佔了英國NHS總人數的17%,而外籍社會服務人員的比例在倫敦更高達40%,英國已經有超過30%的醫護人員確診感染,其中有27位殉職死亡。
每天晚上掌聲雷動的歡呼,倫敦大橋也以最溫暖的藍色,向所有護理人員致敬,這些守在抗疫最前線,和新冠肺炎短兵相接的護理人員,如果不是外勞,往往也是每個歐洲國家醫療體系裡,最低薪最辛苦的勞工。
(法國社會學者/ Dominique Meda)
在第一線是女性,為什麼呢?被稱之為「Care 職業」的絕大多數是女性,居家看護 老人長照以及護理人員,還有收銀員,完全超乎尋常的是現在是她們被送到最前線,而同時她們又是最低新的階級
這些傳統上都是女性為主的職業,往往被認為不需要太高的門檻及學歷,因為一般認為照顧別人本來就是女性的特質,所以也不受到重視,當然對她們也就視而不見。
(法國France2記者/Paul-Luc Monnier)
全國59萬8千名護理人員裡98%是女性,根據勞工部統計她們稅後月薪淨額僅1500歐元,而全國工作人口平均稅後月薪淨額是1800歐元
這場突如其來天翻地覆的新冠肺炎,讓這些原來被漠視的護理人員,頓時成了抗疫戰衝鋒陷陣的最前鋒。
(法國哲學家/Camille Froidevaux-Metterie)
她們的工作不只是支撐了社會,更凝聚了社會,我們應該要在這場危機結束之前,不但要重新調整她們的薪資,還要調整她們的身分和形象
除了第一線的女性護理人員之外,抗疫戰場上還有其他女性。
(新聞旁白)
這是醫院裡不被注意的面孔,Julie負責打掃清潔,在Macy市Jacques Cariter醫院裡,Julie Dos Santos每天都重複同樣的動作,從早上7點就開始
歐洲平均每10位負責清潔的勞工裡,就有7位女性。
(Julie Dos Santos)
我覺得我是有用的,因為我打掃病人的房間,我也負責醫護人員工作環境的清潔,不然的話誰來打掃
很多女性也是歐洲封城禁足的情況下,必須要繼續工作的族群,缺乏防護設備卻必須站在第一線的女性護理人員,除了擔心自己回家後帶給家人的感染危險之外,還必須面對工作上難以想像的情緒衝擊,她們通常是病患住院治療期間,唯一看得見的臉孔,或者是停止呼吸前看到的最後一張臉孔。
(法國Mulhouse加護病房護士/Maria)
我們在插管之前對病人說我們要讓你睡著了,病人意識到情況的嚴重反問說,那我會不會醒過來,這我們沒法回答,我們為自己害怕,為家人害怕,也為這些病患害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救得活的
(義大利米蘭醫院護士/DANIELA CONFALONIERI)
我們在非常緊張的狀態下工作,心理壓力無法形容,不幸的是我們無法遏制倫巴底的疫情,我們甚至來不及計算死亡人數
(西班牙馬德里醫院護理師/MARIA DE LA CUADRALa Paz)
由於缺乏足夠的醫療資源,我缺乏防護而被感染
即使是全歐洲每晚八點都有人向她們鼓掌致敬,但如果不是自拍自po,她們依舊是媒體上看不見的無名英雄,為她們出聲的是她們的男性主管。
(法國Chochin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醫師/Jean-Daniel Chiche)
病患不幸過世了,我們的護士通常是在病人還有意識的時候,就開始照顧他們了,這時她們必須要做一件極其困難的工作,就是為他們清洗大體,她們絕不肯讓別人經手,(她們要親自來做),她們要親自做,然後緊接著下一分鐘當大體被送往太平間的時候,我們必須立刻清理消毒病房,可能不到一小時我們就到護理站通知這位護士,要接管下一位病人,她們即使有某種程度類似重創的焦慮,也立刻打起精神再上戰場
很多不是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女性,在禁足令期間,還有另一個戰場。
(法國哲學家/Camille Froidevaux-Metterie)
這就是所謂的情緒的負擔,傳統上是由女性來照顧她周圍家人的情緒,是由她來安撫大家,也是由她來連結不同的世代,尤其是在這個居家禁足時期,女性除了遠距離的工作之外,還要另外負擔起家裡的情緒氣象
整整一年了,4月15日晚間8點,浴火重生的巴黎聖母院的鐘聲再度響起,鐘聲為誰而鳴,除了守候在加護病房最前線的護理人員,還有勇敢冒險支援後勤的女性勞工,她們都是2020年戰地鐘聲裏,安靜奮鬥的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