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我愛她,真的愛。但若要說我心中沒有一丁點對她的恨,那我就是在說謊。」
挪威作家卡爾・奧韋・諾斯加德(Karl Ove Knausgård)於2009年至2011年間出版了6部自傳體小說《我的奮鬥》(Min Kamp),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從生活細節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素有「挪威版普魯斯特」之稱。在系列小說完成後,接連獲得挪威文學界最高榮譽布拉哥文學獎、北歐文學獎、德國《世界報》文學獎等許多重量級獎項。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 出版《我的奮鬥》系列小說,繼《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以文學埋葬父親,克瑙斯高於第2部《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揭露自己戀情最深處的情感,描寫了與第二任妻子墜入愛河的故事,從追求、戀愛、結婚到生子,完整地記錄了一段愛情中最熱烈與最黑暗的時刻。
本文邀請作家 #馬翊航 撰寫書評,以眼睛與視覺的觀察切入,從畫作、日常生活、可見與不可見等捕捉克瑙斯高對生命的描繪,領讀者將閱讀角度從「怎麼看他(作者)」,逐步移轉到「他怎麼看」⋯⋯
【閱讀《我的奮鬥》,再多一點】
★書評・言叔夏》宛如洋蔥的生命迷宮:讀《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https://reurl.cc/vq2XLN
_______
👉Follow 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讀我的奮鬥1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我的奮鬥1
一深思,你就理解克瑙斯高這本書無窮盡的短促在漂流些什麼,他劃破了當代幸福與家庭田園詩的幻術。你終於想起人是隱晦與明亮同時增生的,日子有正午就有荒蕪。他的這場奮鬥無疑眾人皆醉我獨醒,於是他行筆如打醉拳地醉下去,在生前就寫下:「此地安眠著一個人,他萬事能忍。最後他被擠壓地粉碎。」
無疑的,這是久違的大師筆法,思緒總棋先一招,他寫生死,寫得千瘡百孔又一語道破。讀者將不只是驚奇他袒露的家族書寫,更是他能這樣捶打生命多層次的蒼白。其用筆之力,如羅丹對抗石頭,成在那有粉碎的決心。
當我拿到《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這本沉甸甸的書時,竟然第一個念頭是:「竟然現在有人敢出這麼厚的書。」
三五年前,我們曾那麼喜歡拿著本厚書,讓裡面高密度思考震瞎我們。如今再讀到時,我這老讀者幾乎要對這樣蒼老又閃著智慧的文字感到「近鄉情怯」了。但當我又出入在台北的防疫的超現實生活中,外帶了一餐。我竟然就在路邊的行人椅上忍不住翻到日暮。
儘管作者翻攪出的是他與家人那些不堪,卻滿載生命力的細節;儘管他自信到(或他無法控制)以近似流水帳的方式講述人生各種韌度下的潰不成軍,但你驚奇地啃咬著他的文字不放(對,他的文字就是這麼多,長達五百頁)但那過於細節的寫法竟然讓你感到驚喜。從他童年到老年倘流出來的自傳,竟然這麼每日每夜平凡到精采。很久沒讀到有人能這樣將平庸平凡的日子榨出這樣翻湧的生命汁液,酸甜苦辣一杯地回湧。從洗碗機旁的貓屎、父親滿是知識障的人生、那表面追求田園牧歌的西方生活,正常到不得了應該要開心的家庭,以及他初為人父的喜悅後夾著更多的矛盾。
那些生活毛屑寫出了生命大格局,他書寫家人與人生太誠實,親屬不諒解他,但你看完他的作品,完全能理解芥川龍之介筆下的那位畫家,為何會在極心痛之下,仍忍不住出神地畫下了那張女兒著火的地獄圖。
如果生命是河,它上面漂流的不論是穢物,還是沉積,你都必須回溯或掏米般篩出來看,所有的打撈清汙都是寫作的一部分,也是寫作的源頭。寫作無非是回應生命。他打撈出的日常與過去細碎又閃回,但克瑙斯高的披露家族寫法,如一醉拳高手,先寫死亡,而生又非死的對立,而是多部曲般的生生死死。
他與他父親有部分很相像,無怪乎彼此難掩嘲諷(誰不嘲諷自己)….
讀我的奮鬥1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許多評論曾提及,克瑙斯高《我的奮鬥》屬於自傳性虛構小說(Autofiction)。這個詞頗為曖昧,意義界定並無明確共識,但有論者認為它不同於自傳體小說(autobiographical novel)與自傳(autobiography),而(有一說認為)其差異正在於,自傳性虛構小說的敘事者必須是第一人稱、與作者同名,且具有高度的創作者自覺,對自己所寫下的內容有反身性。不過,這僅是評論者的看法,當這種對於真實與虛構的討論放諸至大眾媒體或日常語境中,遂不免流於窺探隱私與醜聞八卦。這是提及《我的奮鬥》時必然會連帶提到的事實,但這是理解這部小說的關鍵嗎?這是它之所以被肯認為「偉大」的根本理由嗎?我認為不是。
⠀
⠀
直到,我讀到「碎形」。如果說,偉大的作品體現了碎形;如果說,碎形代表部分與整體的相似性,代表的當我們在極鉅與極微的尺度都會看到類似的東西,那不也就意味著,當我們試圖化約整體,我們還是只能得到跟整體極為相似的東西,就像是我們在豹紋裡又見到豹紋,就像是我們在雲朵形狀的邊緣還是會看見雲朵的形狀。彷彿是一種不可化約性。而,不可化約,與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正好是彼此扞格的。
⠀
⠀
為了理解與掌握,為了溝通與效率,我們不總是在化約事物嗎。勞動被化約為金錢與數字,閱讀被化約為目的與學習成效,彷彿簡單的描述就可以把事物濃縮。但真的是如此嗎?一個好的故事大綱等於一個好的故事嗎?當我們把藝術作品分析拆解為每個細部,那麼再將這些細部拼湊回去,會得到同樣的藝術作品嗎?當我們替亡者的人生書寫一篇訃文,這篇訃文能代表亡者所經歷的所有時間、他曾產生的所有情感、他所想望的每個追求嗎?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2rqC3L
⠀
⠀
是的,時間有限、生命有限,我們無法窮盡所有大大小小的事物與細節,然而,重點或許不在於記住所有東西的「內容」,而是,我們需要一種「形式」,來提醒自己對世界的不可化約性有所覺察與感受。這是文學的本質。事實上,世界文學中那些了不起的作品,都是用其極為繁複的形式宣告這份不可化約性的存在,把這份本質推展至極致;它無法被化約簡述,就像我們即便能用一句話描述完《紅樓夢》、《戰爭與和平》、《百年孤寂》或《二六六六》,但作品本身所承載的、所啟發的,都遠比這一句描述要龐然得多,唯有親身閱讀過一遍,讓文字在讀者流逝的生命中展開,成為經驗,我們才能感受它之所以為它本身、它的「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
對我來說,這也才是克瑙斯高《我的奮鬥》真正的價值所在。我們可以撿拾它其中觸碰到的任何一個主題,然而,這整部作品最核心所欲宣告的、它「奮鬥」了如此鉅量的篇幅所欲傳達給讀者的,就是「真正的存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閱讀《我的奮鬥》,就是重新喚起我們對於他人「存在」的感受性。這份珍貴的感受無法被化約,非得親自閱讀,以時間為籌碼,才能換得。
⠀
⠀
⠀
▌我是我人生的他者——盛浩偉讀《我的奮鬥》 ▹▹ https://bit.ly/32rqC3L
讀我的奮鬥1 在 「給有個明星夢的你」演藝科都是有錢人才讀的起?一個地才 ... 的推薦與評價
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jojo_style69/0:26-演藝學校的真相0:43-我在喬治的荒唐回憶 1 :56-莊敬時的 奮鬥 史3:07-讀演藝科有什麼未來? ... <看更多>
讀我的奮鬥1 在 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我的奮鬥1 的推薦與評價
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我的奮鬥1:父親的葬禮》試讀活動招募. Public · Event · by 木馬文化ECUS Publishing Hous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