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束了一趟書的旅行,下一站? //
在經歷一連串北中南三個地方連線舉辦的分享會後,《#爸爸的小貨車》新書宣傳分享會終於告一個段落了(灑花🌸)。不得不說,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這些分享的片段,現在想來會覺得有點扼腕,早知道每一場都錄影起來留存,因為很多時刻它不單單僅只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多人齊聚一堂時,彼此激盪後而得的美麗的經驗。
這篇文章是想節錄那些過程中迸發的珍貴片段,
趁我的記憶還沒消失之前……
----------------------------------------------------------
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個過程是:有些問題會在不同的分享會中重複,但是因為與談的對象不同以及思考沈澱後的時間不同,答案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回應越來越清晰。舉例來說,很多人會問我這本《爸爸的小貨車》背後的創作動機以及預計服務的對象?是否有設定特定年齡層的讀者?
▎給誰?
對我而言,我自發性的原創作品往往是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把那些想說的話、想藉由文字與圖像傳遞的價值透過繪本這樣子的形式呈現,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我是沒有設定說要給誰看的,我在意的是這個作品是否能夠如實地呈現我所投注的情感與精神?是否能先滿足我的 #內在小孩?
我覺得設定適讀的年齡層對於行銷上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就如同上週日由高雄市立圖書館邀請陳玉金老師以及譚淑娟老師的繪本講座中分享的,作品設定特定的年齡層、有特定的議題其實在行銷操作上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你在規劃這本書之前已經把讀者輪廓畫清晰,你只要找到接觸他們合適的渠道,基本上後續行銷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此外,對於新手爸媽要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時,也是一大福音,特別是現在這種一指下訂的網購時代,你沒有了在實體書店翻閱以及徵詢書店經營者意見的機會,只能憑藉著出版社提供的資訊以及網路上零碎片段的訊息做判斷(但不得不說,踩雷的機率也所在多有😂)。
回到我為何沒特別設定讀者輪廓與年齡層這件事,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繪本」很多時候的使用情境是「#親子之間」,是父母與子女透過一本圖像故事開展的旅行,所以如果只偏重某一方,不覺得很可惜嗎?我心目中所認定的好作品理應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從記憶的資料庫翻找出屬於他們的回憶與體驗或甚至是接下來想獲得的嶄新經驗,就如同聖修伯里的《#小王子》一般,不論你是誰、你在哪個年齡層,你都能在這些文字與圖像間找到你的安身之處。
▎喚起的記憶
另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部份,是讀者在閱讀完這本《爸爸的小貨車》後所喚起的記憶。在這次與寶鳳老師的對談中,她問了一個問題:「在書中一直沒有出現爸爸的臉,作者是設計(希望)讀者能將自己爸爸的形象投射在其中嗎?」其實針對這點我在其他場分享會也有提到,我會這麼處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想投射出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一種保有距離感的關係。或許對於不同家庭的感受不太一樣,但對我而言,爸爸往往是那個處在上位的角色,雖然你知道他總是會在你需要幫助時義不容辭地第一個站出來,但多數時候都是某有一段安全距離的狀態。我曾經想過要打破和家人之間的這種距離感,但老實說,比我想像地難上許多,所以就暫且先安放著。
但不得不說,我非常非常喜歡聽到讀者回饋給我他們的親身經驗,在每一次的分享中聽到不同讀者因為這本書而喚起看似相同卻又不同的經驗,真的是非常美好的收穫。像寶鳳老師就有分享到她小時候家裡是沒有小貨車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台 #kawasaki 的機車還有船(?),而且真正令她印象深刻的不是旋律,反倒是每次機車要發動時,爸爸喊著:「抓緊囉!」的聲音以及他背後的溫度,也有讀者反饋她想起的是雙手無法環抱的爸爸的肚子(笑),還有讀者回信給我她所描繪的與爸爸之間的畫面,樸拙的筆觸滿載著好多好多的情感在裡頭,好美好美~
▎眼淚的味道
那天在分享會之前,小房子書鋪的管家們跟我分享了一個她們在這本書裡頭的觀察,讓我發現了一個從未用這樣的言語詮釋的可能。管家們說,她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畫面看起來用色很繽紛多彩,但不知為何就藏著一種灰灰的感覺?我聽到這裡就順口說出一句:「或許是眼淚的味道吧!?」其實在其他場次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但第一次是用顏色的方式陳述。很多人與我分享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眼淚總忍不住地滑落,可能是這本書中的文字與畫面,讓他們想起一些和家人間的回憶,特別是已經成年的讀者們。我想,這或許跟一個人的閱歷有關,小時候的我們曾經歷的那些事,長大後都慢慢化作一個個寶貴的回憶。
回到這本書,我會回應「#眼淚的味道」是因為在畫這本書的過程中,已經不知道流淚了幾遍,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有點好笑,就這樣不知何故地掉淚,表面上以為自己很堅強,但當觸碰到這些敏感而脆弱的部份時,眼淚還是會撲簌撲簌地掉,然後跟自己說一聲:「阿~好難喔!」繼續拍拍肩膀繼續畫。不過或許這樣淬鍊而出的作品才珍貴吧,它記錄了某一個時刻的我,如實地呈現那個難以拿捏又容易流於濫情的部分。
▎下一站?
很多分享會或訪問都會問到這題:「接下來要準備帶給大家什麼新作嗎?」老實說,早在這個問題被提問之前,我已經自我戰鬥了好一段時間。從2019年發行第一本原創作品《Vacances d'été》(夏天的假期)、2020年《La Rivière》(河流)、2021年《Le petit camion de papa》(爸爸的小貨車),平均每一年推出一本作品,那接下來呢?
一本書的成形動輒一兩年以上,所以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問了自己好一段時間,有一陣子還因此覺得:「阿~是不是江郎才盡了?」然後顯得焦慮,但我發現我還是很認真地生活呀,只是它不再僅只是以繪本創作的方式展現。回顧2020年下半年到現在,我開始嘗試撰寫部落格、建立官網、比較頻繁地更新經營動態、提供插畫設計職涯諮詢服務、開發聯名產品、到大學開課、四處分享開立工作坊或講座、申請國際藝術駐村、持續地進修占卜療癒,甚至經營起了Podcast,當然還有持續地接案創作。某種程度上在回頭看,這些也是很棒的創作與累積呀!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下一個作品是什麼?但我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感受生活、吸收、累積、轉化後產出吧。分享一段近期看到很棒的文章,來自章成禪師 的《#人生瓶頸怎突破?放下自我,去欣賞!》:「這個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提升的感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是從別人對你的眼光、對你的信任、對你的欣賞、給你的位置...你也會看到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一直在往上走了。但這些事情的發生,完全不是像人家講的,有一個成功學,然後因為我想要成功,所以我就去實踐它...這完全不是那種目的取向的東西,而是什麼呢?它就只是「#一種生活」,就只是在「一直這樣去過生活」中,水到渠成時演化出來的實相而已。」有時候會陷入一種需要不停往前的人類木馬程式,但老實說,這個人生迷宮裡頭,你怎麼只想著要往前,而沒想過要往上呢?
最後要感謝所有曾出席或來不及出席的你,願意閱讀至此。不知緣分會帶我們到哪裡?但我對這一切充滿感激,也期待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有任何反饋,都歡迎留言給我或分享給更多人看見,那將會是很棒的收穫:)
★如果你想持續獲得很棒的文章,歡迎至留言區訂閱我的電子報:D
#繪本 #插畫 #繪本分享 #國際 #藝術家 #理想生活 #創作 #療癒 #人生 #生活 #自我成長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插畫家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
「讀者輪廓」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時尚雜誌網站讀者輪廓調查】... -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 ... 的評價
- 關於讀者輪廓 在 【重大公告】創作者數據後台2.0 升級上線 讀者輪廓 - Dcard 的評價
讀者輪廓 在 我在出版業上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博客來報告內的會員閱讀數據觀察,應該是很值得珍藏的資料,例如:十年前與十年後年輕讀者閱讀比例,商業理財占比於國高中、大學生、社會新鮮人三個族群都有提升,北部人閱讀占比高於中南部,那麼未來要推理財書時,「年輕人」、「北部」可能就會是TA關鍵字。
當然,若結合誠品等其他紙書與電子書的報告數據,可以得到更多清楚的讀者輪廓。
對出版行銷而言,TA在哪是很懊惱的問題,即使每一個月都在做職場工具書,也很難有絕對把握可以找到正確TA,或許會議上都會面臨被老闆逼問「讀者到底在哪」。
先前曾聊過,若出版社數位資源足夠,會建議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善用各類型數位、社群工具逐步掌握讀者,未來有類似主題新書就可以很精準投放。
但是單純以書本營利的出版社較難有額外成本可以如此運用,因此經營臉書不公開社團就可以是選項之一。
近期除了臉書粉專觸及率大大降低,KOL說書的轉換率似乎也不再是保證,行銷不能再只是會辦線下活動、會剪影片而已了,該怎麼更有效經營粉絲黏著度,未來也許會逐漸變成行銷更重要的課題,否則就會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重覆找讀者及煩惱寄給KOL有沒有用……
#掌握每一個可能性
#行銷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讀者輪廓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好的人不當,當什麼記者?」這可能是現代許多人對於媒體業負面印象。但你可能沒想到,其實這也是許多媒體從業人員的心聲?
相較於傳統媒體每分每秒都在搶快搶即時,透過海量的報導觸及閱聽眾。故事、端傳媒與研之有物等「慢媒體」,為何堅持要寫這麼長又這麼多,又是如何掌握自己的讀者輪廓呢?
下週日《台灣,再定義》論壇的場次一,我們邀請到研之有物 的人文編輯 #劉芝吟 跟Initium Media 端傳媒 台灣組主編 何欣潔,與故事的主編 #胡芷嫣 一起「再定義,知識」,聊聊網路媒體甘苦談。
這一場,你可以聽到:
1⃣️他們是如何走進媒體產製業的呢?
2⃣️都是「誰」在看深度報導?
3⃣️知識型媒體的未來往哪去?
▚台灣,再定義 —— 故事 StoryStudio 年度論壇▞
時間|10.25 (日)10:00-21:00
地點|華山文創產業園區 西 2 館
票價|單場票 $350(即將完售
手刀購票去⤀⤀⤀http://bit.ly/taiwanredefine
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PhotoGrids」, Sol LeWitt, 1977(Harris Press)
※ https://mcachicago.org/Collection/Items/1977/Sol-Le-Witt-Photo-Grids-1977
②「Then & Now」, Ed Ruscha, 2005(Steidl)
※ https://steidl.de/Books/Then-Now-0814233344.html
美國是當代攝影書歷史中不可不談的國家,不僅從創作者、研究者、策展人、出版者到機構經營者,都建構起當代攝影書的世界,真正意義上認識攝影書可以作為創作的實踐,而兩位觀念藝術重要的先驅者,更將觀念藝術的想法帶入書本之中。攝影是記錄常規事物的媒介,書籍是日常唾手可得的物品,將藝術的觀念透過攝影的視覺呈現,置放在書籍自身的結構與系統運作之中,由攝影的記錄特性過渡到書籍的翻閱動態。Sol LeWitt 曾說,書籍自身即是作品,而不是其他作品的複製品。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影像講堂」 是「《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新單元,每月推出一集,每集一個主題,與讀者分享更廣闊的影像世界。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UFO Presences」, Javier Arcenillas, 2018(RM)
※ https://www.editorialrm.com/libros/ufo-presences/
②「Negative Publicity: Artefacts of Extraordinary Rendition」, Edmund Clark & Crofton Black,
2016(Aperture)
※ https://reurl.cc/VXG8lN
書籍本來就是做為一個蒐集,或者是歸納、歸檔的重要物件,攝影書跟檔案的結合我們不難理解,但有意思的是檔案通常是不被公開的,而攝影書則是一個邁向公眾的出版物,因此這兩者的結合就會產生出一種矛盾的張力,這就是攝影師與合作夥伴一起要來揭露或呈現的重要觀點。這類型的攝影書通常文字量會遠超過一般攝影書的想像,因此這些攝影書也會有「Photo-Text Book」的名稱。檔案常使用的厚殼封面、封底及內頁模造紙、環狀裝幀都是檔案典型的樣貌,而攝影作品則會印刷在異於檔案用紙的塗佈紙材,來突顯照片的精細與層次。
主講/蔡胤勤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讀者輪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英國是攝影書的發源地,本集簡略說明攝影書的起源、轉變,同時提出兩本風格迥異的攝影書,探討創作光譜兩端的內容如何展演在書本的載體裡。
本集提出兩本作品 :
① 「Coexistence」, Stephen Gill, 2012(Nobody Books)
② 「a shimmer of possibility」, Paul Graham, 2007(MACK)
當代攝影書(Photobook)作為⼀種迴返在影像與觀看之間的物件,透過創作者主導以及編輯與視覺、設計師的協助,建⽴⼀連串轉譯至印刷油墨的視覺敘述,將內容與形式組構成⼀個完整的美學經驗,邀請觀者(讀者)在「時間、空間、身體」三者互為主體的運動中與觀念相遇,遂使攝影書與繪畫、雕塑、戲劇以及電影⼀樣成為獨⽴⾃主(autonome)的藝術創作格式;⽽此概念與源⾃1960年代的藝術家書籍(Artists’ books)的源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此系列分享主題將透過後者的系譜考究與前者參照,規劃了不同創作「類型」與「國別」代表共⼗⼆講,試圖加以釐清攝影書的實踐範疇與當代輪廓。
攝影/余志偉、鄭宇辰
剪接/鄭宇辰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影像講堂
讀者輪廓 在 【重大公告】創作者數據後台2.0 升級上線 讀者輪廓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緊接著,就是此次的重頭戲「讀者輪廓」啦! 無論你目前追蹤者數多少,只要你是創作者俱樂部成員,都能看到☀️ 讀者性別分佈☀️ 讀者年齡分佈☀️ ... ... <看更多>
讀者輪廓 在 【時尚雜誌網站讀者輪廓調查】... - 哈潑時尚Harper's Bazaar ... 的推薦與評價
【時尚雜誌網站讀者輪廓調查】 10分鐘填寫問卷,讓我們提供你更好的閱讀內容與環境:) *加入創市際會員,再抽加碼好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