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活】
沒想到以獨裁專制聞名的習近平,背後還有這不為人知的一面…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習近平 #毛澤東 #薄熙來 #胡錦濤 #江澤民 #鄧小平 #習仲勳 #中國共產黨 #反腐打貪 #文化大革命 #習核心 #十九大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Lew Mon-hung劉夢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年11月8日是上山下鄉運動五十週年。 整整五十年前,毛澤東發出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我和全中國數千萬老三屆的中學畢業生一樣,離鄉背井,下放到農村。 所謂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其實是十分荒謬的。因為當時農村的貧下中農大多都是沒有文化、沒有受過教...
貧 下中農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地主是被殺死了,但這裡沒有用「殺」字。「殺」這個字,太刺眼,你要讓貧下中農們在一開始就動殺念,步子跨太大了,情緒是需要醞釀的。
#看史海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21/09/01/982349.html?utm_source=facebookpost&utm_medium=kzgfacebookpost&utm_campaign=monfacebookpost
貧 下中農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六四雜想
天安門廣場上都唱些什麼歌?
天安門大屠殺是80年代中国民主運動的句點。
在1989/6/4之前,它也不叫六四,是六月四日發生屠殺後,才叫六四。
就好像318,在發生的當下,「真正」參與其中的人,叫它318,但外面的人都叫它太陽花,久而久之,我都必須要跟著別人叫它太陽花,不然外人不知道我在講什麼。
但是沒參加的人,或是透過新聞媒體在觀看的人,卻也感覺自己有參與到,有些真的有捐錢、做志工,這就不算沒參與到。不過,光是在電視前面看,也有人認為自己與廣場上發生的事心跳互通,甚至,過了幾年後,他真的相信自己有參加,縱使在當時,他其實沒有。 但當然,我們也要正視,真的有時代思潮這種東西,但我已經不確定那到底該是什麼了。
89民主運動,就這樣稱呼它好了,在當時,也有人,完全在外面,不,不是北京那裡有學生在群聚(?),天津有學生在看報紙,那樣而已。
而是根本就在那個國家的邊界之外,在外國,但他們透過零星的訊息,一起拼湊起來,感覺自己好像也身在其中,哪怕,89民運參與者,跟這些外國人,如果在某個深夜巴士站牌相遇到,就算邂逅,講了話,可能也會話不投機講不下去,因為兩人差異太大。
這些觀看的外國人裡面,就包括了一些台灣人,或更精準地講,在台灣,卻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
他們一直以為,中國人,只有一種。
可是,中國人是一群很少數的人,而且是假貨,真正多數,而且是真貨的,是另一群叫做中国人,的人。
但,在台灣的中國人並不在意這件事,因為,他們一直以來要的,都只是要關起門當皇帝,他們要的,是台灣人跟著他們一起,對自己說,我們都是中國人。
我對時代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一直很有興趣。
1989年,台灣夜市裡,賣錄音帶的攤販,若不是在播陳一郎的「紅燈碼頭」,就是在播「歷史的傷口」。
當然,當時我也跟父母吵著買了那卷錄音帶。老三台也一直不斷播放那首曲子。大概就是小虎隊等級的流行吧。
台灣人講起六四,總是想起這首歌。幾年前,這首歌裡的很多人,都跑去賺人民币了,真香。那整個學歐美「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與「We Are The World」的眾星群集錄製歌曲的企劃,在台灣還沒有發生過很多次,在那之前,只有1986的「快樂天堂」,一首好像被拿來當台北動物園的歌曲,不過,後來變成了救國團的團康必唱歌曲。
這首叫做「歷史的傷口」的歌,被一群台灣人,或者說,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製作了、唱了。
這首歌要唱誰呢?要唱的是,另一邊,一群中国人,在中国,發生的事情。
這裡就有趣了,所以,在台灣的中國人寫了一首歌,傳唱有關於中国的事,給台灣人聽。台灣人聽了很感動,唱片很暢銷。
那,這首歌對中国人來說又是什麼感覺呢?
老實說,我在海外生活多年,我沒有聽過有中国人表示過知道,有這麼一首「歷史的傷口」的存在。
89民主運動,從4/15,開始有北京學生追悼胡耀邦,一路到6/4,這差不多50幾天的日子裡,一個追思運動,演變成一場大型政治運動。
香港人以為,這是個機會,如果中国因此而民主了,那他們97就不用逃跑了。結果中国沒有民主,武器的批判比批判的武器,來得有力量,然後,在香港,過得了97,過不了20。一切都是共产党的功勞。
回來到歌曲。
一群運動者,聚集在一起,要搞事。搞事過程中,需要一些激勵人心的精神食糧,存在主義的哲學、西方民主的理論、東歐民主思潮的思辨,等等。
音樂、歌曲,很重要。
但是,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就無法了解,這群學生都在聽什麼,唱什麼。這群學生,1989年是大學生,但在1966-1976這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整個社會基本上是停擺的,知識青年在下鄉跟貧下中農學習,所以,有一整代的人沒有念大學,或是念到一半書,就斷掉了,後來也補不太回來。
總之,1989的大學生,18歲,差不多都是1970年代出生,而且,他們的童年,差不多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過的。
所以,當他們開始搞事、搞運動,會唱的歌曲,還是一樣的歌,這種歌叫做紅歌。比方,「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
他們也有自己的流行歌曲,崔健的「一無所有」,歌詞裡的「你何時跟我走」,被廣場上的運動者,當作拿來對整個中国呼籲,你們何時要跟我們一起走向民主?
當然,後來的30年證明了,跟著人民币走的人,還是多了些。
香港維園紀念晚會很愛唱的「血染的風采」則是另一首從香港傳唱起來的歌曲。對了,今年香港維園不能辦六四晚會了,國民黨,你怎麼看?
他們也有台灣來的中國人寫的中國歌曲,但不是「歷史的傷口」,是侯德健的「龍的傳人」。
但侯德健就是因為太愛中国了,只好逃離假中國(台灣),逃到真中国去。
在當時的台灣,不是隨便愛中國都可以,要照規矩來,要愛國民黨要你愛的蔣家國民黨中國,如果你愛到的是真正的中国,那你就要傷腦筋了。
所以,國民黨真正要台灣人愛的,其實是國民黨,不是中國。
這些,就是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在傳唱,啟發他們的歌曲「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际歌」、「龍的傳人」、「血染的風采」、「一無所有」。
一種中国民族主義、早期社會主義理想、抗日情節,幾個矛盾又在共产党的手中捏揉在一起的綜合體。
不過,台灣這邊,還是會以為,他們應該也有聽過「歷史的傷口」吧?
「歷史的傷口」由當時的國民黨政治金童趙少康發起,在1989年5月28日錄製,我不確定是錄製,還是普遍在一般零售唱片行發行。
不過,5/28,距離6/4,只有7天。
天安門廣場這麼大,人這麼多,要忙的、要鬥的,都扯不完了,誰有空聽你個台灣送來的錄音帶?
在「歷史的傷口」發行的7天之後,天安門真的大屠殺了。
這個運動,就結束了。至少,「廣場運動」已經結束了。應該這時候也沒人有心情去唱歌,就算唱,也不會去唱遠自台灣一群自嗨的人,送來的歌。
外國發生了一件事,我們國內的一群人,自嗨,寫了一首歌,歌頌那群外國人。
如果那群外國人也有聽這首歌,也覺得這首歌可以代表他們,那也許還可以。
可是,那群外國人,沒有聽這首歌。
趙少康那群人,因為沒有真正住過中国,而且他們也是蔣介石、蔣經國統治下的乖寶寶,會唱的當然是「第一支舞」跟「反攻回大陸去」,但是,他們不會,也不可能,聽「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或是「国际歌」。
所以,要討論、紀念六四,都很好。
不過,假中國的「歷史的傷口」跟真中国的「六四」,關聯不大。
「歷史的傷口」是「在台的中國人透過六四來動員最後一波的中國民族主義」的嘗試。
趙少康一輩想要傳達的,想要發起的,想挽回的,是在家天下的國民黨的蔣經國過世不久時(1988),最後一波的「國民黨中國愛黨愛國運動」。
1989年,從大學畢業出社會的人,現在也才54歲。
1989年,如果一個人已經報效國民黨的黨國已經十年,今年都還沒退休。
這篇雜想不是在直接講六四天安門,這篇雜想是在回顧當年用天安門來騙台灣人的國民黨。
喔,然後,在今天的台灣,他們還在,而且沒什麼變。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在六四,談六四,不是為了中國,或者中国。
在六四,談六四,是為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封建帝國的對抗,這樣的東西。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貧 下中農 在 Lew Mon-hung劉夢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年11月8日是上山下鄉運動五十週年。
整整五十年前,毛澤東發出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於是,我和全中國數千萬老三屆的中學畢業生一樣,離鄉背井,下放到農村。
所謂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其實是十分荒謬的。因為當時農村的貧下中農大多都是沒有文化、沒有受過教育的。他們的素質、見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完全沒有資格去教育初中和高中的畢業生。很多愚昧、保守、迷信、落後的東西都在他們身上存在。
為什麼要上山下鄉呢?1966年毛澤東發動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革命壓下生產,弄得不少工廠停工,很多企業處於停產狀態,無法吸收連續三年的中學畢業生。於是毛澤東便想了一個主意,就是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實際上是把城市未能吸收的勞動力卸到農村。
在1968年到1973年五年的上山下鄉歲月中,我曾經在洪水衝崩了堤壩的時候,奮不顧身跳進缺口,用身體擋住了洶洶的洪水,爭取時間讓戰友拿沙包和泥頭把缺口堵住;也試過戰天鬥地,參與十萬人會戰東江水利引淡工程,被評為標兵中的標兵。不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領導說:「對阿劉只可以利用,不可以信用,更不能重用,因為他爸爸是個摘帽右派!」
我由希望變成失望,由失望變成絕望,最後投奔自由,經過六日六夜的荒山野嶺,九個小時的驚濤駭浪,一條泳褲來到了香港,開始了人生的新征途。
回顧五十年前的上山下鄉,可以說是往事不堪回首。我們一定要警鐘長鳴,記住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所說的,中國要警惕右,主要防止「左」,不可以讓文革再現,中國人民不可以走回頭路、吃二遍苦。

貧 下中農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何俊仁 Raymond Lai 嘉賓 : 吳思諾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PayPal 付款賬號: donation@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貧 下中農 在 James Hong Official 項明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母校香港大學一百周年晚宴, 宴開365席, 出席校友包括現任及所有特首候選人, 曾蔭權、唐英年、梁振英, 還有陳方安生等, 以及眾多現任及政府局長。席間校友歌神許冠傑還為母校作曲,校友林夕填詞,一曲《明我以德》,由校友謝安琪、明年畢業的許廷鏗及同學們合唱。謝安琪聲音明亮甜美, 是為一德。
歌詞認真口水化, 中文小學雞獻世。唉, 台下的饒宗頤, 聽到不停唱 "廣大學識"都應該皺眉頭, 打冷震。學識有淵博, 有廣博, 有八斗, 有文江學海。神通廣大的小學雞, 以及廣大的貧下中農, 怎麼變成廣大的學識了?
路 前人踏過 用見識為我點燈
學養光照了靈魂 學會致知格物懷疑發問
時代在變 未變的是我的根
世紀耕作百年人 在這裡磨利眼光 敞開我心
明我以德 明我以堅貞的勇敢
承繼了知識作護蔭 維護我思考的足印
無論 長夜再深 持續發光發熱
廣大學識彰顯我校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