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貼肌貼長水泡 在 林凱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每到夏季金針進入盛產,花東地區就被金黃耀眼的天使花毯覆蓋著,其中又以六十石山與赤科山最受矚目,景色壯觀秀麗,在陽光下更顯璀璨奪目,是不容錯過的暑期美景!
「金針」又名萱草、黃花菜、忘憂草、一日百合,自古便作為尋常菜餚食用;亦可入藥,《本草注》即提及「萱草味甘,令人好歡,樂而忘憂」;《本草綱目》則將金針名為「療愁」,並記載其可「祛溫利水,除濕通淋,止渴消煩,開胸開膈,令人心平氣和,無憂鬱。」。因生長期易受氣溫及日照影響,於海拔800-1000公尺山區培育最合適,以花蓮縣玉里鎮赤科山、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台東縣太麻里鄉金針山,為主要培植重點區。這回即彙整了「5個金針的優點」,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❶彈潤美肌增勻淨
內含鈣、鐵、鋅等礦物元素,可有助肌膚保持彈性,還可減緩脂漏性皮膚炎的困擾,並有助預防色素沉澱與斑點淡化
❷通乳利尿保體力
含有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維生素B1與B2,有良好通乳利尿的作用。哺乳期若乳汁分泌不足,可煲湯食用,以促進乳汁分泌與補充體力
❸高纖飽足助消化
每100公克的乾燥金針花,熱量約為307大卡,其膳食纖維含量即有19.7公克,屬高纖食物。可助提升飽足感、促進腸道蠕動與排便順暢
❹腦力活絡有元氣
具有卵磷脂、鈣、磷、維生素E等多種養分,對於延緩老化、活化腦部及防止過度疲勞有助益,並可改善精神渙散、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問題
❺補鐵養血氣色佳
每100公克的乾燥金針花,鐵質含量為7.5毫克,是菠菜的2倍、萵苣的10倍,具良好補血作用。可減緩缺鐵造成的缺氧、疲憊、掉髮、心悸及氣色不佳等情況
#金針的種類
新鮮金針的盛產期為每年八至九月,因不耐儲存,所以多會趁花朵綻放前將花苞摘下,經過烘乾、加工等處理製成乾燥品。乾金針少了水分,除了維生素C之外,包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鈣、鐵及維生素A、E等營養都相對更豐富。不過若以一餐食用份量約20支相比,新鮮金針的膳食纖維、鈣、鉀及維生素A、E則略勝一籌
此外,新鮮金針因含有「秋水仙鹼」,是金針花為了自我保護所製造出來的天然物質,以防範真菌、昆蟲和捕獵者侵害的天然毒素。食用未經清水浸透和徹底煮熟的鮮金針可能會中毒。中毒的症狀包括腸胃不適,例如腹痛、嘔吐和腹瀉。料理前應先用水浸泡洗淨後再煮熟,使其去除毒素,以避免食物中毒。而乾金針則因加工處理關係,秋水仙鹼已被破壞,則不需擔心
#金針挑選法
1. 色澤太鮮豔不選,應呈現淺褐色或橘棕色
2. 沒有酸敗或藥水等異味,帶有些微花香味為優
3. 觸摸時應有乾燥感,無吸濕受潮黏膩等現象
4. 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又以貼有綠底菊線的「台灣金針」標章產品為佳,以確認來源安全性,相對更安心
#金針清洗法
二氧化硫,是加工食品的「必要之惡」,除了金針外,中藥材、脆梅、蝦米、菜脯等都曾查出二氧化硫超標。這些加工食品經常使用二氧化硫燻製,以加強色澤。選購時若發現顏色異常鮮豔,或聞起來有刺鼻酸味,可能跟漂白、染色及過度燻硫有關。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若一次大量攝入二氧化硫,可能會造成腸胃道不適,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對於二氧化硫過敏者,即使食品含量未超標,只要攝入微量就可能誘發過敏反應,出現蕁麻疹、氣喘現象
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經實驗結果,得出以下作法可去除九成以上的二氧化硫殘留,瀝乾後就可以下鍋烹煮
1. 金針拆封後先以清水沖洗1遍,放入鍋中加入等同金針份量約20倍的水
2. 適合浸泡金針的水溫最好是45℃
3. 水中加入少許白醋,有助消除二氧化硫
4. 整個浸泡過程約20~30分鐘,但泡浸10分鐘後便需換水1次
#金針小廚房
🔸金針排骨湯
金針花(乾)1小把、豬小排8塊、蔥段1支、鹽、米酒適量。金針花用溫水泡過再行沖洗,豬小排以熱水沖淋數遍。將豬小排與泡軟金針花放入電鍋內鍋中,注入約8分水位,外鍋180cc水,燉煮一小時,放入蔥段與適量鹽與米酒調味即可
🔸涼拌金針花茭白筍
茭白筍3-4支、新鮮金針花約4兩、木耳3朵、水1000c.c、冰糖1大匙、烏醋1大匙、鹽適量、香油2大匙、辣椒1條切末。將茭白筍與木耳切絲。以熱鹽水汆燙茭白筍撈起,接續燙木耳撈後,再燙金針花,三樣瀝乾備用。把食材放入盆中,淋上調味料並拌勻即可
#凱鈞話重點
#5個金針的優點
貼肌貼長水泡 在 康承親子概念藥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紛紛出門上學去了嗎?回來有一包一包的被蚊蟲叮咬嗎?
剛始降級後,大家紛紛在緊戴口罩的狀態下出遊去走走
尤其是到戶外活動時,總是出動各式各樣的防蚊大戰啊!!!
孩子稚嫩的肌膚最害怕蚊子的摧殘了,嚴重的還會起大水泡😬
看到真的好捨不得啊😭😭😭😭
皮膚紅腫不說有時孩子忍不住亂抓最後引起皮膚流血發炎,
看自己的孩子被蚊子如此荼毒當爸媽的真的很心疼阿~~
#蚊子真是個不討人喜歡的生物
#你孩子半夜皮膚又腫又癢罵罵浩來源是蚊子
#貓狗心絲蟲的傳染媒介也是牠
#如果你有養寵物也很需要
局長已經幫大家開發很多厲害的防蚊液/防蚊膏/防蚊貼
還有驅蚊的精油手環和捕蚊燈
總以為萬無一失,
但蚊子就是在我們那麼不經意的時刻突擊孩子們!!!
局長找到這款 #西班牙RADARCAN音波驅蚊系列
對孩子傷害最低但又有效的防蚊產品
因為小孩是蚊子第一攻擊的對象,
所以使用在身上或是生活環境中的都要非常慎選!!
不想蚊蟲還沒死掉之前,孩子已經聞到頭暈啦~~~!!
以前去歐洲旅行時
曾在飯店陽台看過這插電款的驅蚊儀插在插座上,
當時以為只是偵測煙霧的偵測器,
好奇拍了照等回國時才上網搜尋,
原來這是在歐洲非常受歡迎的音波驅蚊器,
來自西班牙已經有27年的歷史了!!
-
外國人講求人道不殺害大自然生物,
但為了解決蚊子的困擾所以模擬了公蚊的音波來驅趕會叮人的母蚊。
音波不但有效驅趕蚊子外,還會讓蚊子變笨,飛行速度變慢,讓你更簡單可以打到蚊子(媽媽看到蚊子怎能不打死呢~)。
#而且隨插隨用
不用擔心有期限、用量問題。
在戶外也有電池款跟手環款可以帶著走。
戶外的兩款的我真的很推薦,
特別是露營時帶上,
真的有降低蚊子接近的頻率,
裝上電池後就可以使用這點真的很深得我心。
另外當孩子在活動時可以戴上手環款,
手錶式的設計不用擔心因為激烈運動而掉了!!!
錶帶還是矽膠的,弄髒了還可以拔下來清洗,
大人戴長度也非常OK。
-
#聲波部分更做了二段式加強版的升級,
可以依照戶外的噪音調整而調整音波大小。
不用害怕戶外環境吵雜而掩蓋了音波驅蚊的效果。
#音頻的涵蓋範圍大約2公尺
#升級版音頻保護加倍
#家蚊 #瘧蚊 #虎蚊 #病媒傳染蚊通通OUT
#戶外手環還可拆下隨意扣在任何地方
#矽膠材質手環不過敏好清洗
#採用全球專利SOUNUERIT技術
#不含化學物質
#不需要填充
#節省花費
#百分百安全無味無害
#衛生實用
#適合嬰兒孕婦老人寵物
💁♂️何謂音波驅蚊?
RADARCAN模仿公蚊所發出的聲頻來驅逐因繁殖需求而叮咬人們的母蚊,母蚊存活是透過叮咬人們獲取血液的養分。其音波功效已被歐洲大學及獨立實驗室證實。
簡單來說就是發射出母蚊不喜歡的音頻來防止母蚊靠近,或是降低飛行速度以更簡單將蚊子驅離或撲滅。
#使用方式:
手環:透過按鍵啟用和關閉。連按兩下可切換到大聲頻提升防護等級。
戶外款:裝上電池後即可使用。無須按壓任何開關。
室內款:直接插在插座上即可使用。
覆蓋面積:2 公尺直徑範圍
#有興趣想要開團通知請留言+1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