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英國後我看見的東西 #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事 #希望自己高中就知道的事 #希望自己一出生就知道的事 #文超長慎入
另外打了一篇關於前面分享半路出家的矽谷軟體工程師的文章,不然那邊已經很長了,還要另外看完很長的心得,應該很累。
不知道大家看完了故事的想法是什麼。
看了作者的粉絲頁,顯然也是非常有人氣。其實我想說的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像是幾年前的我,看了以後大概會覺得,這條路是遙不可及的吧!
雖然作者一直提到自己只是個普通人,自己是半路出家,自己艱辛的路程,但在台灣已經可以說是人生勝利組了。
來英國後,很多想法都改變了,以前看不見的東西,或者覺得遙不可及的東西,現在好像都沒那麼遙遠。
從小名列前茅、考上台大化工,這要是發生在我家,大概已經會是讓我爸媽可以到處去說嘴的事情。不知道該說這是城鄉差距還是因為我們是井底之蛙。
這邊並不是想要戰什麼,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每個人的能力也不同。一路走來我一直覺得,看看身邊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大概是在作夢或者無比幸運吧!
就像作者說到,在矽谷,自己身邊的人都是名校畢業,血統純正之類的,其實看到以後我都很想說,難道在台灣你不是名校畢業,血統純正嗎0.0? 在台灣,你已經是在台灣的頂端了,所以看見的東西跟其他人不一樣。應該說,現實生活中,就好像線上遊戲裡的世界一樣,當你在新手村的時後,遇到的人都是低等級的人,然後當你到100等之類的,你身邊的都是100等的強者,這個時候如果出現了110等的人,你就會覺得對方很強之類的。(雖然這個比喻可能不太好。)
不知道為什麼,「#小池子裡的一尾大魚」,這句話一直讓人想起,即使我根本已經記不得到底是哪一本國文課本裡面的哪一個作者寫到的,我只記得是作者的爸爸跟他說的,但這句話一直烙印在我心中。(小時候沒有好好念書沒關係,只要記得有用的句子XD)
其實我從來都沒去過美國,我也不知道矽谷長什麼樣子,或許是待在英國很安逸,在劍橋的生活很安全又舒適,人家又常說什麼劍橋就像是歐洲的矽谷之類的,所以我也沒有特別想去美國生活(觀光可能可以考慮)。
還記得念研究所的時後,有人和我說,他覺得在英國找工作其實滿容易的,比美國容易多了(比較級),但那個人後來回台灣了。可是對當時的我來說,在英國找工作已經是萬般艱難了,聽起來當然也是覺得很刺耳,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我又能怎麼樣?沒有任何的相關工作經驗,大學也不是理工科的。(說真的連在英國都沒有人認為歷史系畢業會跑去寫程式,一般他們文科的就會一路在文科世界打轉居多)
我記得當時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我去買了他們高中的數學課本,因為即使是畢業生等級的工程師的工作,都要考簡單的數字能力測驗(有點像我們國高中數學那樣),對很多人來講可能輕而易舉,但我還是花了很多時間練習。
來英國以後,發現長期留下來工作的人,幾乎也是台灣頂尖大學畢業的人居多,多到可以組成同學會、校友會等等之類的,當然這也是好事,代表來英國工作生活的人真的好多好多。有時候自己也會想,自己看見的世界真的改變了很多,以前在大學的時候,身邊的人幾乎沒什麼人想出國,大家都說我們都是一科殘廢才會考上這間大學.......即使學校有好多交換學生的機會,大部分的學生卻只會申請去大陸,因為不用考多益。光是畢業要多益成績這件事情,就搞得大家很苦惱。
反觀這些在台大根本不可能發生的。真的就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那些在台灣頂尖大學生活過的人們應該會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他們總是一直朝著像往國外生活的目標前進,或者嚮往去更遙遠的地方生活,挑戰困難的工作,因為身邊的人都是如此,這些事情也看起來是如此的平凡。
然後,以前在我的大學,當你跟其它人說你想出國念書時,大家只會跟你說「加油」,除非你家有錢,不然根本不會有多少人想像我一樣,堅持去搞什麼留學貸款,然後一路走到現在(遙遠的還款道路)。但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當初去聽了一堂通識課,通識課的國文老師是東華博士班的學生,他說了原本自己都看好留學貸款要出國,最後還是留下來了,以及我的國中班導,他的夢想是出國念美術,他說了自己以前很努力兼兩三份工作,存了錢,很想出國,最後還是把錢在台北買了間小套房,然後結婚生子。那些人的遺憾,都成了我心中的動機,就是,難道像我們這樣的背景,就沒有機會達成夢想嗎?那這樣我老的時後會和他們一樣後悔嗎?
在台灣似乎已經沒什麼翻身的機會了(當時我是這麼想的),畢竟當你已經上了大學,念到了大三、大四,基本上事已成定局,出社會工作以後,更難去翻轉你原本的局勢。
從來我都不覺得,自己可能在寫程式或在電腦相關方面特別有天份,我也覺得看文件很煩,我喜歡看動漫、打電動、逛街、吃美食,和大家一樣,也不是一個工作狂(除非我做自己很喜歡的事情),常常也覺得好煩喔,為什麼薪水不能多一點。
我沒辦法像那些很厲害的人一樣,一直想要讓自己變強,一路拚到矽谷,或者一直想往上爬,一直努力精進自己(大部分時候我努力的學習或看書,也只是因為現實所逼)。常常我只是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許是有點安逸耍廢的日子。
我想要說的事情很多,但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很多事情是非常無比複雜的。這些事情牽扯到,台灣整體的社會發展、政治社會文化、教育,階級複製,產業。並不是只是單純的,小孩能不能考上好學校以及出國念書工作,跟家庭背景的關聯性而已。
而且這件事情,並不是只有發生在台灣,是發生在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國家,即使英國也是如此。
如果出生在一個鄉下地方(例如基隆市),爸媽只是很普通的人,普通到可能會跟你說,好好念書,考上台大,然後看你的科系是什麼,假設是文科可能叫你考公務人員,假設是理工科可能就會一路支持你念書,尊重你的決定,即使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你在做什麼,如果是商科就會希望你找間穩定的大公司進去工作。 如果是女生,可能快要三十歲了就會希望你快點結婚,或者有穩定對象就會趕快希望你結婚,如果是男生就會問你,有沒有交女朋友,幫你準備聘金聘禮娶老婆。
如果你考上了清大或交大的理工科,畢業後進去聯發科或台積電或竹科大廠,爸媽也會覺得很驕傲,然後你可能在那邊沒日沒夜的工作,努力存錢買房子,希望賺錢好好孝順辛苦的爸媽,或阿公阿嬤。漸漸地你成為了科技新貴,你很努力地賺錢,為了要給家人好的生活,結婚生子之類的。
如果考上了普通或所謂後段的國立大學,家裡也會覺得,還好是國立大學已經很努力了,然後也是想辦法進入大企業工作,或中小企業,走類似的人生。
如果考上了私立大學,或者所謂的排名不太好的大學,家裡也是會覺得,好了,這樣也沒辦法了,那就趕快學習一技之長,看看能不能找份穩定的工作做做,也是努力朝向和前面兩條路的人生前進。
看完自己打的文字以後,都覺得可以畫一個流程圖了。
然後在這些人當中,有多少人可以跳脫這個流程圖? 追求自己想過的人生,甚至會想到我要出國,我要挑戰世界的舞台?大部分的人畢業以後都還在還大學跟研究所的就學貸款,過著每天上班下班 加班熬夜的生活。
我覺得自己算滿幸運的, 家裡不用靠我養家活口,另外也因為我的阿嬤總是告訴我他去夏威夷旅遊看到的事情、去美國旅遊看到的事情(好像退休以後跟我阿公兩個人跟著宗親會一起去的),後來我阿公掛了以後阿嬤常常懷念,但也是因為這樣讓我很想知道世界長什麼樣子。
(阿公阿嬤都沒念過什麼書,因為戰亂,家裡貧困,但阿公很努力自學,算是識字,後來阿嬤才去念了補校,學國語)
反觀我的爸媽,雖然念到了五專、大學,但是卻非常無比的保守,總是希望我找個好人家嫁了(最好家裡有房子),然後考公務人員,沒事不要念研究所,念那麼多書幹嘛。
即使我們家是這樣,但從小學到國中,我們家已經比同地區的大部分的同學的家庭環境好很多了。
小時候也常常有書可以看,要買參考書、自修、課外書也可以買,甚至小學還可以去芝麻街美語學了快兩年,已經比其他同齡的小孩好很多了。
從小學以來,家裡也已經有電腦、印表機,這些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那些東西,我也沒辦法用ADSL,也不懂網路的重要性,也不懂電腦是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由此可見,我大概比同地區的一些小孩,更有機會跳脫那個流程圖。
接著,即使沒有考上台北的明星高中,也進所謂的基隆第一志願,爸媽雖然不太高興,也就算了。高中時期,我的課業表現也不太好,也不太想去上學,也覺得念書很煩。學測考得不好,指考也沒好好念書,其實到現在我也不懂,當時為什麼念不下書呢?即使一直去圖書館,即使一直和同學揪團念書,即使知道自己應該要努力考上台大。
另一方面,高二的數學老師說,高一的數學老師沒教好,高一的數學老師說,國中的數學老師沒教好。但事情是,時光也沒辦法倒轉,他們說那些也沒什麼用,所以我數學學測和指考還是考得很爛。
其它科目,英文也普通,我最喜歡的還是國文跟歷史,但國文我偏偏又很討厭現代散文和現代詩,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喜歡的大概是作文吧!
剩下喜歡的是美術,可是除了美術課以外,平常也沒什麼機會可以接觸到,根本不可能跟其它學過畫畫的同學比,更不用想說去考設計系那類需要術課考試的系。
於是大學就自己填了喜歡的歷史系,就這樣了。
然後爸媽又吵著叫我轉系轉學,說什麼歷史系畢業會沒工作(這句話自從我考上歷史系以後不知道聽了幾百萬遍),我說可以去博物館啊! 也是公務人員啊! (之後他們就一直叫我考公務人員)。
我媽一直想要我念財金或會計系,其實商科我實在沒甚麼興趣,比較想念的大概是國際企業或者資管、企管那類的。我一直對電腦很有興趣(當時認為),然後因為不知道從哪個時候就想要創業之類的,或想當高階經理人,所以想念個國際企業(其實也不知道裡面在幹嘛)。
後來就雙主修了國企,經歷了一些挫敗,其實到最後自己也覺得沒什麼興趣,應該說覺得那些,商業策略滿有趣的,但實際上還要念會計、經濟、財務管理,然後一大堆分組報告,也覺得那些東西都很主觀。期間也是滿心灰意冷的,但是為了混個文憑,出社會好找工作以及對爸媽交代(畢竟他們還是給了微薄的生活費),還是得努力混到畢業。然後也覺得自己應該去努力弄個實習,參加了華碩校園CEO那個計劃,然後從此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價值的廉價工讀生,又一次心灰意冷。
然後緊接著又推甄研究所失敗,韓國交換了半年學生回來,只好先隨便找份工作做,一邊準備來英國念書。
期間,我的代辦一直擔心我會放棄,他說很多人工作以後就放棄出國念書了。當時我心裡想,怎麼樣都不可能放棄,要是放棄我就要一輩子領28K了。期間也經歷了在外商公司看到的人情冷暖,台灣人被外商壓榨,高階主管幾乎都是海外外派,看似著在外商公司工作的光環,實際上領著28K還要犧牲生活品質。
寫著寫著連我自己都在想我的人生怎麼這麼悲慘,同時還要跟當時男友的爸媽吵架,我爸媽吵架,各種吵架,當時男友的爸媽也是傳統型的,想要找乖乖牌媳婦伺候他們,又覺得我配不上他們兒子,各種搞破壞搞分手,搞到兩家爸媽都一直吵架,搞到我媽都要去報警= =(大概跟台灣鄉土狗血劇情一樣)
還好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很重視感情的人,因為當時工作累得跟狗一樣,還要準備考雅思,擔心留學貸款,根本已經無法分心去搞那些事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馬斯洛的基本需求都滿足到,自己都快要餓死累死了,怎麼有辦法去思考其它的問題,什麼自我成就。(雖然胖子說那些心理學大師都沒有科學根據 不足採信就是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也是一路上很慶幸得自己果斷的做出一系列的決定。
如果現在要來回顧說,希望自己大學就知道的事情,或者希望自己高中就知道的事情,好像也不算太多.........因為如果當時就知道很多事情,今天大概也不會一路走到這裡,做出那些決定吧! 如果我一開始就念了資工系,可能就會去普通的公司當工程師,領著比做海運多一點點的薪水,過著偶爾去吃大餐、打桌遊、加班的小確幸生活,然後跟男朋友結婚生子之類的我猜.......
如果要說希望自己以前就知道的事情,我大概會說,希望自己在Durham念書的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以及剛畢業去工作的時候,積極進取一點,努力的跟同事多social 一點(雖然這個也很難啦!) ,然後多念一點英文,法文,多認真做一點事情?
目前回顧自己過去的人生,大概只有在英國這段日子覺得要改進,在台灣的日子其實都覺得是必經之路啊!
其實來留學的時後,認識的朋友們,有滿多都是家裡本身條件還不錯,爸媽也希望他們出國留學。有一個日本朋友和我說,以前有些霸凌他的人會說,還不都是因為他家有錢,所以可以去澳洲念書,可以去英國念書,可以好像有成功的人生,其實他根本什麼都不會。
所以我也不想說自己好像很努力之類的,別人都不努力,我相信那些家庭背景比較好的人,也是很努力的在他們的路上走。
也看過很多人,雖然家裡不錯,也不會跟家裡拿錢,一路打拼。
就像那些考上頂尖大學的人,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覺得他們優秀,也是因為他們可能從小就是很認真努力的人,所以才名列前茅,可能我們在打電動的時候,在看漫畫的時候,他們都在家裡念書,當然也有很聰明的人,可以邊打電動看漫畫、參加各種活動、興趣,還是考上了頂尖大學。
我並不喜歡去做人跟人之間的比較,因為被什麼好比的,胖子也常說,他並不覺得劍橋大學畢業的學生有比其他人優秀,就只是他們可能比較幸運,可能從小環境薰陶,可能就是家裡有錢念了私立學校,可能就是剛好面試官喜歡他們? 各種可能性,但絕對沒有誰比誰優秀這件事情。(大概自從二戰以後他們很怕這種優越感?!)
這篇文章我主要想表達的還是,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視野就會不同,所以那個作者上了大學,就像小池子裡的一尾大魚,他的每一段挫折,也都是因為小池子裡的大魚去了大池子或者大海,遇到其它更大的魚,所以才會有這種感覺。
可是如果把他放回台灣這個小池子,他已經算是超級超級大魚了!
所以即使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廢,自己跑到某個小池子裡可能會變成大魚?!
應該說我常常寫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所以才說是廢文XDDD 看得懂了人大概就看得懂吧!哈哈哈
同時也有1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崇右資管系TQC+ANDROID教師研習心得 今天一早又 Android 中! 來到一個熟析又陌生的地方, 在基隆長大,知道崇右,卻沒進來過。 今天的對象有老師也有學生, 感覺很不錯,資管系的程式設計程度似乎有點跟不上, 不過還好放慢速度也可以!但時間可能來不及而已。 兩天要將證照題目解完,並要...
「資管所考試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111/2022資管所考試心得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1跨考資管所考試心得PTT推薦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110台/政/清/交/山資管資應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資管所考試心得(附成績) -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跨考資管所、資管研究所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跨考資管所、資管研究所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研究所#資管所正取心得- 考試板| Dcard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大碩補習班- 一般人聽到資工資管系 - Eve止痛藥屈臣氏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 - graduat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2011碩士龍門研究所考取心得分享-資管所車育賢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資管所管理組考試心得- graduate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文組跨考資管所心得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轉錄自PTT【研究所跨考】學員上榜心得:用對方法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徵求] 大碩資工題庫班講義- graduate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高點資管Dcard :: 全國安養院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资管所考试心得(有补习) - 研究所板- WEB批踢踢。目录 ...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2023112年研究所考試時間出來囉! 台大預計2/4、5筆試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交大科管考試心得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資工研究所dcard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在資策會、教師e學院 的評價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崇右資管系TQC+ANDROID教師研習心得
今天一早又 Android 中!
來到一個熟析又陌生的地方,
在基隆長大,知道崇右,卻沒進來過。
今天的對象有老師也有學生,
感覺很不錯,資管系的程式設計程度似乎有點跟不上,
不過還好放慢速度也可以!但時間可能來不及而已。
兩天要將證照題目解完,並要老師們考證照,真的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在答應技能基金會汪經理的邀約後,就不斷思考如何可以讓老師們在短時間內學會Android,
並能通過證照的教學方式,幾番思索,數位影音教學檔的錄製似乎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看的出來剛開始大家對於自己要不要考証照這件事非常沒有信心,可能是對考試的的陌生吧!
考試只是一個過程,從我的角度看,若是學習結果可以銜接上證照考試,有可學到ANDROID,
是一舉兩得的事,至於學完要不要考試,那就看自己了!
所以這次上課也不刻意提到考試,只是鼓勵大家多多參予,
畢竟就像畢業證書一樣,一張薄薄的祇,上面多蓋了幾個章,證明你在學校四年,
證照也是一張紙,一樣是一種證明,找工作看的就是證明,你的證明越多,自然越有競爭力,
除了證件證明,作品、經歷一樣重要,看你能拿出多少了!
這次研習把三類題目的考試方式與評分方式做了很透徹的說明,自己也曾擔任過評分人員,
順便分享評分重點,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每個得分的機會,之後再分別挑出幾題作為範例,
讓同學漸進式的學習,加上我的逐課錄影,並用YOTUBE分享給老師們學習,
這樣幾乎讓想學習的學生很快的就學會。
上課過程中的問題一定都有,但經過了淡江資工、佛光資應、東南科大、華夏等校的研習經驗,
已經漸漸可以駕馭 ANDROID這樣疊床架屋的怪獸。
由於 ANDROID的開發環境是在JAVA的JDK之上,放置自己的ANDROID SDK,
加上開發環境用的是 ECPLISE IDE,兩者都不是GOOGLE自己的產品,
因此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所幸經過幾次磨難後,
已經可以歸納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於是在課程中也分享給學生,
如何快速建置開發環境的技巧,這些經驗分享對老師們很有幫助,也看的出大家在兩天研習中的收穫。
最近剛好也在元智與東吳大學教這方面的課程,並有許多輔導學生考證照通過的經驗,
順便和老師們分享,此外,身為湜憶電腦執行長,
順便分享公司最近得獎的心得,
除了獲得金峰獎創業青年楷模外,教育部辦的證照達人比賽,前六名有五名是來自湜憶電腦,
今年的技職之光振傑,也是湜憶的學生,他也是這次ANDROID五零高手大賽的第二名得主。
而振傑的國中基測成績只考54分,在程式設計與證照上,找到人生方向,積極努力必然成功。
當天的教學影影音分享: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1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2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3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4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5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6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7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8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09
01_課前簡報(Android教學)10
02_系統安裝與HELLOWORLD
03_HELLOWORLD介面設計
04_問卷結果與下載檔案說明
05_HELLOWORLD程式設計
06_考題說明與開啟302練習題
07_說明302題邏輯與DDMS
08_302題的Manifest設定
09_302題的Manifest設定
10_image版面與程式設計
11_檔案分享說明與JVAVDOC設定
12_104計算BMI值解說
13_104計算BMI界面解說
14_104計算BMI程式解說之一
15_104計算BMI程式解說之二
16_208我是誰邏輯解說
17_208我是誰程式解說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化創新, Google Andriod, TQC PLUS, 吳清輝老師, 吳老師提供, 東南科大, 湜憶, 程式開發, 線上教學, 資訊應用系, 雲端計算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華夏資工 Android2證照研習心得
當天的教學影影音分享: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2011/10/android2.html
華夏資工 Android2證照研習心得
這次應邀到華夏資工系教TQC+Android2證照課程,大部分是學生,也有幾個老師一同學習,
來的人數眾多,可見對Android的重視程度。
雲端問卷調查學生程度,JAVA部份還有進步空間:
來的學生大多似乎是沒什麼JAVA基礎,好像除了資工系學生,還有資管系等其他系參予,
程度大多尚可。
上課內容似乎想多些實例大過證照考試些:
學習動機:
未來運用:
看的出來剛開始大家對於自己要不要考証照這件事非常沒有信心,可能是對考試的的陌生吧!
考試只是一個過程,從我的角度看,若是學習結果可以銜接上證照考試,有可學到ANDROID,
是一舉兩德的事,至於學完要不要考試,那就看自己了!
所以這次上課也不刻意提到考試,只是鼓勵大家多多參予,
畢竟就像畢業證書一樣,一張薄薄的祇,上面多蓋了幾個章,證明你在學校四年,
證照也是一張紙,一樣是一種證明,找工作看的就是證明,你的證明越多,自然越有競爭力,
除了證件證明,作品、經歷一樣重要,看你能拿出多少了!
這次研習把三類題目的考試方式與評分方式做了很透徹的說明,自己也曾當任評分人員,
順便分享評分重點,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每個得分的機會,之後再分別挑出幾題作為範例,
讓同學漸進式的學習,加上我的逐課錄影,並用YOTUBE分享給學生學習,
這樣幾乎讓想學習的學生很快的就學會。
上課過程中的問題一定都有,但經過了淡江資工、佛光資應、東南科大等校的研習經驗,
已經漸漸可以駕馭 ANDROID這樣疊床架屋的怪獸。
由於 ANDROID的開發環境是在JAVA的JDK之上,放置自己的ANDROID SDK,
加上開發環境用的是 ECPLISE IDE,兩者都不是GOOGLE自己的產品,
因此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所幸經過幾次磨難後,
已經可以歸納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於是在課程中也分享給學生,
如何快速建置開發環境的技巧,這些經驗分享對學生很有幫助,也看的出大家在兩天研習中的收
穫。
吳老師 2011/10/31
01_開頭簡報0101
01_開頭簡報0102
01_開頭簡報0103
01_開頭簡報02
02_ANDROID開發環境設定
03_試題說明與HELLOWORLD專案
04_執行HELLOWORLD專案
05_不執行ECLIPSE更新
06_用新的ECLIPSE程式執行專案並加入按鈕
07_在按鈕上加入事件程式
08_HelloWorld程式碼(進階)解說
09_110題動態密碼提示解說
10_110題動態密碼程式碼說明
11_110題背景變白色字變黑色練習
12_104題計算BMI值題目解說
13_104題計算BMI值介面解說
14_104題計算BMI值介面解說
15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解說
16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解說
17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_Child解說
18_104題GDD01解說與ACTIVITY切換
19_210題題目解說
20_210題LISTVIEW程式解說
21_210題程式解說
22_210題配分項目說明
23_210題新增修改刪除
24_208我是誰程式解說
25_如何輸出與輸入APK檔
26_302接收SMSManifest設定
27_302接收SMSManifest設定
28_302_SMSRecceiver程式撰寫
30_302_SMSRecceiver程式撰寫
31_310成是背景音樂播放程式說明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化創新, Google Andriod, TQC PLUS, 吳清輝老師, 吳老師提供, 東南科大, 湜憶, 程式開發, 線上教學, 資訊應用系, 雲端計算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華夏資工 Android2證照研習心得
當天的教學影影音分享: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2011/10/android2.html
華夏資工 Android2證照研習心得
這次應邀到華夏資工系教TQC+Android2證照課程,大部分是學生,也有幾個老師一同學習,
來的人數眾多,可見對Android的重視程度。
雲端問卷調查學生程度,JAVA部份還有進步空間:
來的學生大多似乎是沒什麼JAVA基礎,好像除了資工系學生,還有資管系等其他系參予,
程度大多尚可。
上課內容似乎想多些實例大過證照考試些:
學習動機:
未來運用:
看的出來剛開始大家對於自己要不要考証照這件事非常沒有信心,可能是對考試的的陌生吧!
考試只是一個過程,從我的角度看,若是學習結果可以銜接上證照考試,有可學到ANDROID,
是一舉兩德的事,至於學完要不要考試,那就看自己了!
所以這次上課也不刻意提到考試,只是鼓勵大家多多參予,
畢竟就像畢業證書一樣,一張薄薄的祇,上面多蓋了幾個章,證明你在學校四年,
證照也是一張紙,一樣是一種證明,找工作看的就是證明,你的證明越多,自然越有競爭力,
除了證件證明,作品、經歷一樣重要,看你能拿出多少了!
這次研習把三類題目的考試方式與評分方式做了很透徹的說明,自己也曾當任評分人員,
順便分享評分重點,讓大家不要輕易放棄每個得分的機會,之後再分別挑出幾題作為範例,
讓同學漸進式的學習,加上我的逐課錄影,並用YOTUBE分享給學生學習,
這樣幾乎讓想學習的學生很快的就學會。
上課過程中的問題一定都有,但經過了淡江資工、佛光資應、東南科大等校的研習經驗,
已經漸漸可以駕馭 ANDROID這樣疊床架屋的怪獸。
由於 ANDROID的開發環境是在JAVA的JDK之上,放置自己的ANDROID SDK,
加上開發環境用的是 ECPLISE IDE,兩者都不是GOOGLE自己的產品,
因此在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所幸經過幾次磨難後,
已經可以歸納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於是在課程中也分享給學生,
如何快速建置開發環境的技巧,這些經驗分享對學生很有幫助,也看的出大家在兩天研習中的收
穫。
吳老師 2011/10/31
01_開頭簡報0101
01_開頭簡報0102
01_開頭簡報0103
01_開頭簡報02
02_ANDROID開發環境設定
03_試題說明與HELLOWORLD專案
04_執行HELLOWORLD專案
05_不執行ECLIPSE更新
06_用新的ECLIPSE程式執行專案並加入按鈕
07_在按鈕上加入事件程式
08_HelloWorld程式碼(進階)解說
09_110題動態密碼提示解說
10_110題動態密碼程式碼說明
11_110題背景變白色字變黑色練習
12_104題計算BMI值題目解說
13_104題計算BMI值介面解說
14_104題計算BMI值介面解說
15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解說
16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解說
17_104題計算BMI值程式GDD01_Child解說
18_104題GDD01解說與ACTIVITY切換
19_210題題目解說
20_210題LISTVIEW程式解說
21_210題程式解說
22_210題配分項目說明
23_210題新增修改刪除
24_208我是誰程式解說
25_如何輸出與輸入APK檔
26_302接收SMSManifest設定
27_302接收SMSManifest設定
28_302_SMSRecceiver程式撰寫
30_302_SMSRecceiver程式撰寫
31_310成是背景音樂播放程式說明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溫馨考場論壇:
http://123.205.192.177/uc/bbs/index.php/
e化創新, Google Andriod, TQC PLUS, 吳清輝老師, 吳老師提供, 東南科大, 湜憶, 程式開發, 線上教學, 資訊應用系, 雲端計算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111/2022資管所考試心得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進去幫我拍個手:一、成績,二、考生背景,1. 私立大學本科系,25%,2. TOEIC 785,3. 專題資服競賽第三- 資管,研究所,資管所,資管所心得,研究所考試. ... <看更多>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1跨考資管所考試心得PTT推薦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代po) 一、考試結果二、背景動機考上了資管所,有感於版上各位前輩的幫助,因此決定來分享一下考試心得。雖然不是甚. ... <看更多>
資管所考試心得 在 [心得] 110資管所考試心得(有補習) -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目錄
考生背景 > 成績 > 應考策略 > 各科準備 > 各校準備 > 結語
一、考生背景
119資管應屆畢業生,系排約60%。大X補習班。校內畢業專案有得名,專案拿去
參加資服競賽也有得獎。擔任系上老師科技部計畫兼任助理,無實習經驗。自認是惰性頗
高的懶學生。
二、成績
報了台/政/交/央,因為想留台北,真正志願是台政。
(怕跑版直接附圖)
三、應考策略
沒想過要自己讀,2020年4月時直接跟同學一起報補習班,各科都上數位/雲端,
準備期間約10個月。
4-6月:大三下主要還是專注在學校課業,一個禮拜應該去上1-2次數位學堂的課
,以緩慢進度開始上資結。
7-9月:數位學堂的課約得較頻繁,我記得那時都要提早一個禮拜在凌晨12點搶
課,有夠刺激,但只要準時在那個時間搶課通常約得到。一個禮拜約上3-5次課。暑假的
生活是每天睡飽,接著去上下午的課,再回家耍廢,那段時間好像沒有什麼在自己唸書,
大都以上正課為主而已(好浪費時間)。
10月:開學,但選的課非常少,10月底把資結/計概/資管上完,趕在題庫班開始
前複習模糊的上課內容。
11月:複習資結/計概/資管,跟著資管題庫班進度、讀書會進度走。
12月:一週寫一校考古題,讀書會時對答案與討論。自認為沒有很認真寫,認真
寫的學校應該只有台政。還有練計概題庫班小考題目。
1月:1/14放寒假後,一直到2月前,每天都跟讀書會約圖書館讀書,從早9到晚
上,那兩個禮拜無疑是整個準備考研過程中最認真的時光。主要是讀自己整理的筆記,還
有檢討考古與題庫班題目。每日一份英文考古題、讀補習班發的時事講義,並且花約1小
時跟同學們互相出題、討論。
四、各科準備
I. 資料結構
洪老師數位課程,理解上課內容,筆記抄得漂亮好讀,在接近考試時可以再
做幾次精簡版的筆記,裡頭的演算法都要抄上去並理解、背起來,非常容易考到。因為資
結是跟
資工一起上課,老師有時會提到資管不用會,那些內容我很常會直接跳過,雖然知道這樣
學習態度不太好,但自認腦容量比較小的人真的不用硬理解。很常考的有各種tree、sear
ch、sort、圖論。這科就是筆記熟讀!
II. 計算機概論
洪老師數位課程,跟資結上課方法差不多,就是抄筆記,但筆記非常精華,
數位邏輯部分似乎不常考,且常常有很多特例要背,其實到考前我那部分沒有很清楚..考
題主要著重在第一部分與OS那塊,這兩部分我有做自己的精簡版筆記,這些內容就是常常
翻筆記才能釐清。
III. 資訊管理
丁老師的雲端課程,正課時要理解上課內容,我之後還再做一次上課筆記
作複習。我只讀了老師那三本正課講義,沒有額外讀聖經Laudon。到了題庫班才真的練比
較多題目,每週讀書會討論老師勾選的題目,討論各自寫的構面,也可以好好參考課堂上
同學的答題技巧。最推的還是老師的解答,可以反覆讀老師的解答,並期許自己寫得像老
師那麼全面。準備考試期間要好好跟上科技時事,推薦數位時代官方LINE帳號每天都會推
播相關新聞或整理。資管的答題技巧我覺得構面真的蠻重要,是個可以幫助你短時間把答
案寫得很全面的方法,但一定要適時加上自己的見解,不然補習班的每位同學可能會寫得
超像的。
IV. 網路
林老師數位課程。網路真的是很多內容的一科,個人覺得老師的上課內容
非常足夠,有時甚至覺得太多了,公職的考題方向與研究所差異蠻多,可以好好衡量是否
有時間搞懂公職題目。我沒有把課程上完,只有讀完前人的完整網路筆記,考前發現網路
最後一本講義台大考得非常多,可以好好讀一遍。應用層的協定與用途也超常考到,整理
完整的比較表
會很有幫助!
V. 資料庫
林老師的雲端課程。正規化與SQL是重點,而且資料庫上完後不容易忘記,
可以自己在網頁版SQL建立題目的data並直接操作,是個非常直觀的方法。通常只有交大S
QL會考很難,其他學校出現的考題都算基本的題目。
五、各校準備
I. 台大
筆試:
台大的計概我練習考古題到100年,其實一份寫超快,選擇題有幾題會重複出
,一定要把握好選擇題,錯一題還要倒扣!非選部分大部分都能從洪老師的資結筆記裡頭
找到,偶爾有些變形,但我相信寫出一個概念+註解也會拿到一定分數!據學長姐表示台
大一窩蜂在研究數據、機器學習,相關考題極有可能出現,今年就考了confusion matrix
,要好好準備這些補習班應該不會教到的內容。
MIS方面,台大的給分真的非常吝嗇,而且題目也不好猜題,要隨時把自己
放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答題,學長之前也有提到老師十分重視邏輯,可能將自己的思考邏輯
寫出來會是
不錯的方法。可以打聽一下當年出題老師,並針對其研究領域做一些準備。
口試:
生涯關->資訊管理關->資訊技術關->統計關,順序每個人不一樣。會很準時
的換關。口試前推薦找朋友一關一關練習。
1.生涯關:自我介紹、專案做的內容與負責的工作、未來想研究教授、我還
有被問在校成績怎麼看起來不太好..
2.資訊管理關 :抽籤答題,桌上有4個題。競合策略帶給企業什麼好處,數
位轉型與數位化的差異?過程中教授會針對你的答題再問得更深。
3.資訊技術關:問近半年關注的資訊科技,我答疫情之下電商跟外送平台,
教授再追問其中科技的部分,我只想得到很基本的,例如媒合外送員、餐廳、顧客,我當
下真的是
想不出很難的技術在其中...甚至還說了外送員跟顧客的介面要不一樣之類的鬼話^^ 時間
很快就過了,這關我答得好爛。
4.統計關:需要特別準備的就是統計關,我當時被問的是二項分佈、其樣本
平均數、標準差、假設檢定怎麼定、定完後如何操作。除了基本的統計、檢定觀念,據同
學說今年也考了非常多管理科學的內容,這部分要準備自己當時學了什麼內容,最好不要
讓自己完全答不出來。
II. 交大
準備過程會不斷聽說交大是題目超難的學校,所以其實我沒有認真準備。說
說當天考試心得好了,為了讓自己活力充沛前一天晚上就先去新竹住一晚(有種出去玩兩
天一夜的感覺!)還吃了很好吃的鴨肉飯。交大的考題通常就是兩份計概,歷屆很難的SQ
L題組通常會挑在一個科目裡出,但今年的SQL考得特別簡單。還有名詞解釋的部分感覺平
時要接觸很多技術才會寫得出來..意外地過了一階,是低空飛過,才高最低錄取分4分。
書審時把一堆有的沒的資料都丟進去,放了很多堂課做的小project,最後裝訂成一本成
有模有樣的備審(成就感極高),最後結果是備23。在這邊誇獎一下交大二階是不會再收
費的唷。
III. 政大
筆試:政大計概的準備主要還是熟悉近年考古題出題方向,不會考到很難
,今年考了CNN、RNN比較題組與Process State題組,這兩個題組都佔很多分,但分數應
該都還算好拿。MIS的準備我認為很適合使用丁老師教的各種構面,內容就是寫得非常全
面、寫好寫滿。考題時常針對時事或電商領域。
口試:團體面試,4人一組,一組20分鐘。內容有英文自我介紹、唸英文文
章與逐句翻譯、資訊管理內容、針對個人研究計畫問問題。一個人分到的時間其實只有5
分鐘,扣掉自我介紹與英文翻譯這種生硬內容,剩下的時間真的是少之又少,全面搞懂自
己的研究計畫我覺得就差不多了!只是團面會讓人壓力比較大,我認為在當下不要太在意
別人的表現,注意對教授、其他考生的禮貌即可。
IV. 中央
筆試:完全沒特別準備,而且考試當下再幾天就要過年了,心早已飛走,
看我的成績就知道...能肯定的是中央正取的同學們實力一定都超好。
六、結語
謝謝大家看完,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在準備期間我很常搜尋PTT Graduate
版的歷年心得,有好幾篇我都看了好幾遍,對我的幫助非常大,也感謝Dcard研究所版總
是有超快的放榜資訊。我知道自己準備方法蠻不謹慎,過程也沒有很認真。其實我沒有一
個想念研究所很強的動機,可以從我很隨便的準備態度看出,這種人怎麼可能對知識有熱
忱,遑
論做研究?考完到做備審、面試、找教授的過程,每個過程都在不斷質疑著這件事。雖然
最後得到不錯的結果,算是意料之外,但考上研究所不是結果,未來還有得努力了!
準備考試的過程難免會擔心一些有的沒的的事,想著今年沒考上怎麼辦、筆試完
要準備備審時想著會不會根本沒過一階、面試前想著會不會自己的筆試分數是低分飛過,
勉勵大家不要太過焦慮於自己無法改變的事,能做的只有把手邊的事做好,並相信自己,
很雞湯但還是很難做到。
謝謝提供金援並幫我到處求神拜佛的爸媽、讀書會很厲害的戰友們、時常督促我
的男友。最後,許個願,希望我在開學前能備上台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26.1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raduate/M.1617936755.A.8DD.html
※ 編輯: ding88510 (223.136.226.197 臺灣), 04/09/2021 11:05:35
※ 編輯: ding88510 (223.136.226.197 臺灣), 04/09/2021 11:12: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