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秦可卿給王熙鳳的最後一句警告,為什麼女人必須要聽?】
閱讀《#紅樓夢》大概超過百次,隨手一翻都可以找到值得分析的部分,有時候看一看,我都覺得裡頭的女主角不是林黛玉,而是王熙鳳。
不,應該說,最讓我感到激勵與熱血的部分,多數是王熙鳳。
因為賈母的緣故,她向林黛玉形容王熙鳳是「潑皮落破戶」、「鳳辣子」,主強調王熙鳳的潑辣和精明。
於是不熟知《紅樓夢》的讀者們,便鮮少注意到王熙鳳那個像水一般的手腕、她對閨蜜的有情有義,以及對試圖騷擾她的男人施行制裁。
王熙鳳重新定義女性的潑辣並不是單純嗓門大、蠻不講理,更不是莎士比亞《馴悍記》直男視角下的刁鑽好辯的凱薩琳娜。
論王熙鳳的潑辣,我形容她是:
笑嘻嘻的革命、有原則的溫柔、有邏輯的談判,將所有商業頭腦與識人術都藏在腦袋,佐以撒嬌式笑容點綴一旁。
沒錯,撒嬌女人最好命,但凡腦袋足夠聰慧的女子,撒嬌在她們眼裡可以視為武器。
如此精明王熙鳳,她有一個極其要好的閨蜜,是早早便病逝的秦可卿。
王熙鳳與秦可卿,她們會互訴衷腸、商量家務事、湊桌打麻將,由於秦可卿受到榮寧兩府上上下下的喜愛和尊重,外加王熙鳳對這個姊妹很是尊敬,哪怕曹公對秦可卿筆墨稍淡,我仍可判斷秦可卿自有厲害之處,實力不可小覷,而她這份「實力」在第 13 回被放到最大。
第 13 回,秦可卿到底教了王熙鳳什麼呢?
/
第 13 回,講的是王熙鳳在睡夢中見到秦可卿,對方給了她幾句警告,話還沒說完,王熙鳳便被傳事急促的敲門喚醒,宣布秦可卿過世,令她「嚇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
夢裡,秦可卿先是稱讚王熙鳳是「脂粉間的英雄」,很多話只能告訴她,跟其他人說了未必有用,她向王熙鳳表達欣賞與喜愛:「娘兒們(我們)素日相好,我捨不得嬸子。」
秦可卿預吿王熙鳳,接下來賈府會發生一件非常重大的喜事,然正因這樁喜事,會讓全家陷入極端得意、登高必跌重的狀況。
關於這件喜事,讀者沒過多久就會曉得,講的是「元妃省親大觀園」。
秦可卿希望王熙鳳保持自覺:「榮辱自古周而復始,豈人力能可保常?但如今能於榮時籌劃下將來衰時的世業,亦可謂常保永全了。」
她認為現在賈府只有 2 件問題要解決,如果能把這 2 件事情辦好,賈府即便未來勢力衰落,全家老小依然能順利過完一生、保障下一代。
這 2 件事情,狀似無關聯,實際上就一個重點:投資理財。
/
首先來看秦可卿建議王熙鳳的以下一大段話,她憂心地說:
「如今祖墳雖四時祭祀,但沒有固定錢糧;第二,家塾雖立,沒有固定供給。依我看來,現在家族繁盛,自然不缺祭祀供給,可是將來敗落,這二項有何出處?」
這就必須帶到當時政策,若有錢人被抄家,官員可以抄各地豪宅,抄富人的資產,但唯獨祖墳、祭祀相關事物不能碰。
秦可卿抓到政策漏洞,也發現賈府完全沒有人在注意祖墳與家塾問題,把能夠「守財」的 2 大項目擱在一旁。
秦可卿建議王熙鳳,可以在祖墳範圍內買房子,暫時將這些房子租給別人收租金,或是租給農夫種田。
「若未來有罪,很多物件會被上繳入官,但祭祀產業官是不入的,子孫可以回家讀書跟務農,大家都有退路,祭祀又可永繼。」
她警告王熙鳳:「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若不早為後慮,只恐後悔無益。」
後來我們曉得,王熙鳳與賈探春努力推行財務改革,礙於賈母等大家長缺乏憂患意識與前瞻性,一味阻擋不給後輩發揮,終究導致爾後賈府全數抄家,流放的流放,死亡的死亡,一夕衰敗。
/
有段時間,我發現只要跟年輕朋友聊到「理財」話題,喜歡聽這些的都是男孩,女孩則大多給我一種意興闌珊之感,即便知道不該扯性別與年紀,但參數相較,我確實感慨:
如果是生在小康或富貴家庭,女人驚覺到資產的重要性,多半是從 30 歲才開始。
女人可以聊的東西非常多,哲學、心理學、職場人性觀察、婚姻與關係、文學、藝術攝影,每每與閨蜜聊這些,我內心常有澎湃之感,但就是「投資心法」這項議題上,的確是有年齡之差。
然而,我希望女人對理財的危機意識能早早就開始,越小就知道越好。
就拿看《紅樓夢》舉例,我相信女性讀者對於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的戀愛關注度,遠遠勝於觀察鳳姐如何治理寧國府、如何操辦大觀園、大觀園耗費的銀兩換算台幣又是多少。
再看各大女性網站,又有多少理財相關話題?就算寫了,流量好不到哪裡去,久了也就無人再寫。
一如秦可卿不斷提醒的,人要在榮時未雨綢繆,在還有錢的時候就要懂得規劃錢,晚年沒力氣賺錢時才有辦法養活自己、不怕選擇,更不用擔心「被」別人選擇或拋棄。
/
吳爾芙提到一句關於女性自主的名言,每個女人耳熟能詳了:「女人要有錢,還要有自己的房間。」
房間象徵獨立思考的場域,但她的「錢」擺在「房間」前面,代表錢是最重要的,女性自主是包含「自己」掌控金錢的能力,並不是仰賴他者財源。
秦可卿的話很不中聽,我知道這是曹雪芹的血淚教訓。
執著關係之間的小情小愛,探索婚姻裡頭的權力與意義,這些都是極好的,但若無「個人資產」做基底,那就是呼應秦可卿的那句「各自尋需各自門」,大家好自為之,後悔莫及。
又或者只能一味容忍承擔,依附在無愛婚姻,日夜都是苟且。
原文刊載: A Day Madazine
https://www.adaymag.com/2020/11/06/the-story-of-the-stone-wang-xifeng-and-qin-keqing.html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關係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本今天要繼續早起寫 Linkedin,上禮拜卻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衝擊,我覺得我需要用一個早上仔細的疏理出來。
說是「衝擊」沒有那麼準確,應該是「針對這將近30年來發生的事情,我又更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結論」,而這個結論,事實上是一個「方向」。
先說結論,結論是「多維度思考決定了我的樂觀、策略與態度」。
首先,「『多』維度」究竟要「多多」?
答案是:越多越好。
我想,就說三件事情就好。
1.
我一直被說是一個樂觀的人。
這件事情,我一直覺得那裡怪,卻又說不上來。
我的確是看起來、反應都比別人還要樂觀、向上、正面,但是,我對我自己的理解卻不是只有這樣的。
我甚至覺得,曾經,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
例如說,我以前只要某一天過得特別快樂,我就會怕是不是會很有衰的事情要來了。(笑)
這樣的我,究竟為何會被說「樂觀、正面、向上」呢?
我要如何解釋我的自覺與他人看法的差距呢?
上禮拜我懂了,是「思考的維度比別人多」。
舉例來說,遇到了一個難解的專案,可能內心還是會murmur,但我比較不擔心。
我知道,我可以問很多人,「請教」是一個粗的維度。
然後,我知道我可以問「財務、法務、產品、技術」,「請教的對象」是一個細的維度。
我知道這些人有些我認識、有些我不認識,但是沒關係,我可以請認識的介紹我不認識的給我,因此,我最後都會認識的。
在這些還沒做完前,我不會覺得擔心。
而且,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跟這些人請教完之後,我就會得到新的維度了。這個很像你玩世紀帝國,還沒到的地方都是黑的,一旦你去過了,地圖就會發亮了,就看清楚了。
所以,我會說「啊這個還好,我覺得我們先去問問看好了,說不定就會有解答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外表上,我就是一個樂觀的人。
其實,這和樂觀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因為一個維度是一個條路,我的維度多,我就有大馬路與小巷子,因此,我的路線就比別人多,儘管一個地方被封起來了,我還是覺得可以走其他的路。
因為我一直覺得我還有其他路可以走,我是一個還有選擇的人,因此這是樂觀的由來。
2.
念中文系到底可以做什麼?
身為一個中文系的人,一直有人問念這個系要做什麼?不只不是中文系的人問,中文系自己也問。
我自己說不上來,但是,我知道我很喜歡中文系。
我想幫自己喜歡的系所辯駁,但是我除了我自己很喜歡外,我找不到一個好的理由。
我上禮拜知道了,中文系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文學」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歷史」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文人」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小說」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提供給我很多維度,這些維度是真的維度。
人家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為什麼要知興替?因為知興替,可以找到現在、預測未來。
我為什麼喜歡《紅樓夢》,因為我從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身上知道,我們人就是這三個人物在轉。我們都想是林黛玉,什麼事都不做就有賈寶玉喜歡,卻也討厭林黛玉。我們很有可能是薛寶釵,什麼事情都做了,卻還是得不到賈寶玉(那個你最想要的東西)。而有些事情,我們是賈寶玉,有了一切,但卻被爸爸罵不好好讀書,明明我其他地方也很好啊。
這是一個維度,不管是看我還是看別人。
我為什麼喜歡「思想史」?因為,五千年來古人把你想的都想了,他們都不是笨蛋,他們一代與一代不停的辯論、思考、寫作,他們想過的、推翻過的,遠遠大過於我們。
在思想史裡,我知道:我這輩子不會孤單到老死,因為,怎樣荒誕的言論都有古人為友,而且在那個朝代,他們也有朋友。你想想,竹林七賢這麼瘋狂,但還是有七個人是一組的啊,是誰會不穿衣服在樹林居住,人家來就說「欸,你為什麼要鑽進我的褲襠?因為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褲子,你現在在我的褲襠!」
他們都有朋友耶!我一定也會有。
這是一個維度。
我為什麼喜歡「文字學」?因為,每一個文字,都是一個想法,不管你現在是否可以辨識出來,不管你是否可以理解,每個文字都是由一個想法誕生出來的。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任何事情都有其來源,如果我不知道,不是我笨,而是,我還沒知道。
這是一個維度。
我可以再講10個中文系給我的維度,但是,中文系給我的底蘊,是一個複雜的維度。
一個複雜的維度,可以托住一個人,給他支持。
我想,我又更搞懂了宇宙讓我去念中文系的原因了。
3.
學習是為了什麼?
為了增加維度。
很多人說我喜歡上課、喜歡看書、喜歡學習,那到底我為什麼這麼喜歡?
我以前也不知道,我只是覺得:這些不好嗎?
這些沒有不好,但是為什麼呢?
我現在知道了,因為「學習可以增加緯度」。
我以前一直覺得,我需要商業思維嗎?
我還沒想清楚前,我還是在明年的目標裡面寫下了「商業邏輯思維的提升」。
但我想,這樣會有用嗎?我真會去做嗎?
我現在知道了,我需要商業思維,因為它是一個維度,而且如同中文系帶給我的複雜維度,商業思維是另外一個複雜的維度。
複雜的維度會形成一個人的「選擇變多(內心)」、「變樂觀(外在)」。
而,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選擇多,很快樂。
因此,沒有興趣的,也可以學習。因為多一個維度,就是多一條路。
沒有興趣,更要學。
你的人生,可能會因為多了這個維度而更精彩。 (例如我現在就很期待我如果加入了商業思維這個維度,我有什麼突破)
我想,我找了了明年學習商業邏輯思維的原因與目標了。
願你們也都能成為「選擇多,很快樂」的人。
btw, 明天繼續LinkedIn囉!
★ 本篇好讀blog版:https://goldfishblog.tw/what-made-me/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91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關係 在 李民傑(奸的好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人問我,到底看舊版87年的《紅樓夢》連續劇,或者看10年版的紅樓夢電視連續劇,哪個版本比較好看?
我兩個版本都沒正式看過,由於有人提問,我匆匆對照了兩個版本:
如果說你要看場景佈置,細節描述,要看87年版本的,如果你只是要看故事大概,知道整個小說故事大概的話,看10年版本的。
兩齣我都沒看完,我用前面六集做對照來看(我的對照是,看87年一集,再看10年一集),以上是我大概的印象。
問題是,我邊看邊有疑問,如:
10年的林黛玉出口毒辣暗攻賈寶玉與薛寶釵;
87年版本的,焦大醉酒狂罵賈家的伏筆,帶出秦可卿淫喪天香樓,87年拍得明白,瑞珠也變成死得合理;
10年賈寶玉與秦鐘的關係拍得很明,學堂打架後的賈瑞之死……
當然還有很多紅樓夢原書的伏筆,連續劇都有輕輕勾勒出來……
這些劇情衝擊,加上對白算是很遵照原著,可是沒讀過小說的,會不會看得過癮?
對我而言,我已經知道整個故事發展,我只不過是將故事視覺化罷了,沒看過小說的,看出滋味否?現在反而是我的疑問了!
當然,有些連續劇拍得會比小說好,只是看連續劇就足夠了!
紅樓夢兩齣連續劇都無法超越小說的千里伏線,一些陰暗權力的角力,拍得比宮廷劇差(用前面六集比較),拍不出張力,不過由於遵照原著,又拍得含蓄,至於觀眾感受到張力嗎,這是我的疑問?
接下來的我需要在飛機上看完才有辦法評理。
現在我的好奇是,沒看完小說的,先看連續劇,是不是也覺得好看呢?
這是我的疑問了,而且需要沒看小說的告訴我你們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