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om Thread (2017)
—
觀影當下,雖然不知是否正確,但直覺讓我想到了蕭伯納的《賣花女》。蕭伯納的這部作品,其創作原型來自於羅馬神話,雕刻家皮革馬利翁終身不愛女色,卻愛上了自己所雕刻的雕像,最終祈求維納斯成全,才圓滿了這段戀情。
—
但《霓裳魅影》終究不是那種傳統式王子公主從此幸福快樂的故事,而是那種看了令人震驚,甚至有點不舒服、有點病態的黑色成人童話。你可以說是這是一場堅強與脆弱、獨立與依賴間的競爭戲碼,也可以說這是一段精美、殘酷,卻病態的詩意版《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式雙人合舞。
—
端看《霓裳魅影》,起先會被它美的令人屏息的畫面以及詩意的剪接所吸引,其次是演員精湛的表現,最後才不知不覺的陷入前詭譎的劇情之中。男主角雷納茲是是個站在英國時尚中心的王牌服裝設計師,他的成功來自於他的一絲不苟以及。對於完美的近乎苛求,規律嚴謹的生活,甚至是像修道士般對自我感情的武裝。他的身邊不乏女人相伴,但來來去去的只像服飾店中的人型模特,激發他工作上的靈感,也僅止於工作上的往來。艾瑪的出現打破了這樣規律的平衡,相較於開場工整嚴謹的開工過程,艾瑪的出場來自一個童稚式的笨拙動作,她的大剌剌以及破格勾出了雷諾斯內心深處身為人感性的一面,也一步步瓦解了他所構築出且亟欲保護的完美城堡。
—
對於我而言,《霓裳魅影》說的是一個男女間相愛相殺的故事。雷諾斯像縫紉禮服般的精心雕琢艾瑪成為他理想中的繆思,透過她的臂膀、她的腰際、她臀部的曲線,她的胸、她的腿,一套套精美華麗的禮服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像是皮革馬利翁對他的雕像一般,雷諾斯投注了所有的愛在他的作品之中,愛護它、照顧它、夢著它,像溺水似的緊抓不放,彷彿稍不注意,便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因此本質上來說,他們對於完美的要求,來自於對失去依戀的恐懼,因為恐懼、所以疏離,所以自我武裝。《賣花女》中的希金斯是,本片中的雷諾斯也是,他們都恐懼著也武裝著,同時也被挑動著。不過,兩部片不同的是,《賣花女》故事止於幸福快樂的結局,但《霓裳魅影》卻更盡一步說出了結局之後的反撲以及相殺相愛,看起來更靠近真實,也更加虐心。
—
雖然叨叨絮絮的說了許多,但卻無法完整表達出對於本部片的喜愛。如果要將本部片分章討論,我想第一章會是控制,第二章將名為被控制,每一個亟欲控制所有的人,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都渴望被控制,而往往平衡被破壞之後隨之而來是更極端的平衡,導演不僅翻轉劇情的走向,也翻轉了我們對於控制與被控制的認知,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步的推高情緒的張力,虐心的力道也一步步的加強。最後不僅讓觀眾感受到詭譎的氣氛,讓我們震驚不已,也深深的擄獲了觀眾的心。老實說一開始是衝著丹尼爾戴路易斯息影之作的口號進場觀影,實際上獲得的卻比原先預期的多上許多,丹尼爾完美的示範了男人如何是個男人,從言行、舉止、服儀、堅強到脆弱,每一個瞬間都吸引著觀眾的目光。雖然本年度看得電影還不是很多,但我想本部片已在我心中佔了極大的位置。
—
#PhantomThread #danieldaylewis
賣花女 結局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漫談現代小說 (9):小說生童話 童話殺小說
童話的出現改寫了大眾對故事的觀念,只是這改變太過隱約,研究小說史的學者未必輕易察覺得到。本來,作家們想現代小說的大門亦向兒童打開,將其精神植入童話之中,但他們沒想到「童話精神」後來會謀殺小說。何出此言呢?早前談到蕭伯納的《賣花女》大收旺場,因為它諷刺了上流社會,拉近了雅俗距離,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大眾眼裡只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別,並不理會我所謂的小說精神,甚至連蕭伯納自己也未必意識得到,他的一個讓步,竟然會成為某種幫兇。
他的讓步在當時來說是一個正確的商業考慮,將《賣花女》改編成《窈窕淑女》放在戲院和百老匯上演,觀眾的口味當然至上,蕭伯納為了票房,甘願背叛了故事的原有結局。女主角貧民伊莉莎不再為了捍衛自尊而遠走高飛,離開男主角希金斯教授,她為了觀眾得到一個大團圓結局,被迫要與希金斯雙宿雙棲,共諧連理,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讓每一個觀眾都滿足地散場,而非帶着遺憾離開。在電影的世界裡,故事的結局可以悲慘,但必須是圓滿的,因為觀眾進場是為了享受和快慰,即使悲劇去到最終都要安排一個解決式過場,讓觀眾可以釋懷。可是,這種設定是現代小說的德性嗎?
我沒法回去訪問浪漫時期的大眾,了解人類幾時開始渴慕每個故事都要有大團圓結局,但我覺得十七世紀童話概念的誕生正是一個轉捩點,令全人類對故事的看法與需求從此改寫。在文藝史上,悲劇一直稱王,你難以從莎翁、荷馬等大作中找到所謂大團圓結局,故事創作的主要目的不是討好大眾,而是讓人窺見宿命、正邪、偽善、愚蠢、荒謬,《伊利亞特》也好,《崔斯坦與伊索德》也好,那些結局全都折磨人心,直到童話出現,一群天真又喜愛光明的作家有感文壇太過灰暗,便搖身一變成仙子,把灰姑娘身上的不堪統統變走,讓小朋友帶着滿足地睡得着覺。童話的正能量那麼澎湃,哪有不風行的道理?但童話的本質是甚麼?不就是用一個美麗的謊言去隱瞞殘酷的原有版本嗎?不就是跟志在拆穿謊言的現代小說精神相違背嗎?
這種衝突是根本的,這解釋了我為甚麼說《史力加》具有現代小說的特質,因為它有強烈的反童話意識,怪物與公主接吻,史力加沒有變回俊男,反而公主變成史力加。這一代的動畫製作人經已意識到童話的結構是時候要改變,挑戰大團圓的底線,我當然樂見其成。然而,童話的威力沒有那麼容易可以抵銷,最諷刺的莫過於童話本意是怕大人的世界荼毒小孩,沒料到現況卻是童話荼毒了大人,很多成人一直依戀童話,強求故事一定要顯淺明白,最好有大團圓結局,樂意長期困在童話世界裡,怎也不願跨過成熟的門檻,進入小說的殿堂。現代甚至退步到一個地步,作者們爭相寫一些給大人看的童話,圖文書愈來愈暢銷,真正的文本卻無人問津。小說生童話,童話卻謀殺了小說。
蕭伯納將《賣花女》童話化的例子,說明作者的敵人不只是市場主導,更難對付的是深植於人類腦中的童話意識。很多人都誤會人類走在時代的尖端,自己思想已經解放了,但心水清就會看見大眾停滯於未解放的狀態,好多人仍是小朋友,情況毫不樂觀。你覺得我太悲觀嗎?難怪,我活在小說的國度,你卻在童話之中自得其樂。
作者
=========
作者首本小說《地球另一端》序言書室有售,亦已接受網購,每本連郵費港幣$75,歡迎inbox洽訂。下一本小說《捉姦》亦即將面世。
賣花女 結局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蕭伯納《Pygmalion》的電影改編--《賣花女》以及《窈窕淑女》
-/
Pygmalion一詞起源於希臘神話。根據古羅馬詩人奧維的《變形記》的敘述,Pygmalion是一位有才華的雕刻家,他非常崇拜愛與美之神維納斯,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的上她,因此他決定用雕刻來表達出對於維納斯的敬意。他開始日日夜夜的雕刻,從五官、輪廓、體態細心的琢磨,於是漸漸地,一個體態優美面容姣好的女性雕像出現在Pygmalion的面前。此時,這個雕像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無生命的雕像,因為Pygmalion在雕刻過程當中,將自己所有的技術、將自己對於維納斯對於美的崇拜、甚至將自己的情感灌注其中,雕像穠纖合度的體態,柔美天真的面容,讓許多人以為它彷彿是真的一樣。而Pygmalion每天看著這巧奪天工的傑作,與她說話、關心它、呵護它、甚至送他禮物,在他心中,這個雕像早已經是他的愛人。Pygmalion也將這座雕像取名為Galatea,意思是沉睡中的美人。但畢竟它不是真的活生生的女子,於是Pygmalion便到維納斯祈求維納斯賜給他有如雕像般完美的情人。而維納斯基於Pygmalion平時對於自己的崇敬,來到了Pygmalion的家中,將Galatea化為真人。Pygmalion得知這樣的消息,感到欣喜若狂,因為自己朝朝暮暮的事情終於成真。而他與Galatea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後來這一的故事衍伸出一個Pygmalion效應,意指說當一個人獲得更高的期待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會表現得更好的一個現象。而這樣的效應也常用於老師教育學生的情境上,老師賦予學生一個高的期望以及目標,學生漸漸地達到自己以往不敢想像的成果。
-/
而到了現代,蕭伯納運用了過往Pygmalion在希臘神話中的情節以及概念,並加以延伸,不僅討論到了Pygmalion與Galatea原先的故事,更進一步的探討了他們相處上可能遇到的問題。而蕭伯納現代版的Pygmalion故事日後也改編成電影版本,分別是1938年的《賣花女》以及1964年的歌舞片《窈窕淑女》。
-/
如要討論Pygmalion的電影改變,首先必須先分析戲劇與電影各自的特性以及他們的差異。根據亞里斯多德《詩學》中對於戲劇的分類以及定義。戲劇主要分為悲劇、喜劇、薩堤爾劇、抒情詩和史詩等類型。而一個戲劇演出,基本上包含了情節、角色、思想、語言、音樂以及景觀等要素。所謂的情節便是指戲劇全盤的構造。它包含了故事內容,也同時是所有構成意義類型因素的總結構。而在情節裡面又包含了開端、中段以及結尾三個部分,這也是我們現今所熟知的三幕劇結構。人物創造角色,同時也提供了戲劇當中所有情節的資源,因為戲劇中事件的發展大多要經戲劇人物的言語行動來表現,而人物造型,便是劇作家用以區別各戲劇人物的方法。至於思想方面,他包括劇本的主題、論點、總體意思與戲劇行動的意義。可以說情節提供了一個大略的結構、骨架,而思想則賦予這個骨架的內容。語言則是戲劇當中劇作家主要表達的工具,人物透過語言來闡述戲劇本身的思想,而思想豐富的情節,語言則依循著前面的架構補足剩餘沒有交代清楚地部分。至於景觀部分,除了語言之外,劇作家也透過景觀的視覺因素來傳達劇作本身的意念。觀眾如果沒辦法看到五態上的行動、人物、燈光、布景、服裝、道具與空間關係,很可能就不能領略戲劇的力量,也無法全然的了解戲劇本身。所以景觀也是戲劇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
至於電影自1895年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咖啡館首映《火車進站》之後,電影藝術在這一百多年來迅速的發展。從一開始流行於中低下勞到階級一種奇觀式的娛樂方式,一直到後來歷經許多電影運動的影響,更吸取了許多以往只觀賞戲劇作品的觀眾,逐漸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藝術形式。早期的電影,一開始僅只是利用攝影的技術以及影像殘像的特性所製造出來的類似馬戲團式的新奇事物。如走馬盤、活動電影放映機等東西都是類似的產物。而之後隨著攝影技術的進步,攝影機可以更高速的捕捉影像,也讓電影工作者對於影片的內容有更多的運用空間,更促使電影開始往劇情上發展。但縱使如此早期的電影的剪接就如戲劇演出的換幕一般,只是場與場之間的一個切換工具。而攝影景框的取景則也是仿造劇院前排的觀眾的視野。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時的電影說穿了只是戲劇的影像紀錄罷了,除了可以大量重複撥放之外,其實很難凸顯出其作為影像作品的優勢。到了蘇聯的蒙太奇運動時期,電影作為影像進展才大大的提升。這些電影運動的先驅們,如庫列雪夫、艾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認為電影的本質奠基於剪接,影響可以透過剪接,將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重新的排列組合,進而達到新的戲劇效果。而如果說戲劇的本質來自於情節、角色之間的衝突,而電影也可以說是利用剪接來造成畫面與畫面之間的衝突。而如果以這樣的前提之下進行思考。電影藝術的產生,甚至可說是變革,在某種意義上跳脫了傳統戲劇本身的現場性以及距離感。以往我們觀賞戲劇作品時,我們欣賞來自於現場的演出,演員、布景、情節在現場形成一個整體,這樣的經驗是不可逆且很難切割的。而另一方面,受限於舞台與觀眾距離的關係,觀眾很難近距離地觀看到演員細微的表現,所以導致演員往往需要運用大量的台詞以及誇張的動作來詮釋當下的感受,而這樣的經驗與電影本身來比,在真實性上明顯有所落差,也導致了戲劇與電影表現形式上的差異。
-/
戲劇與電影在本質上都是奠基於相同的元素,兩者同樣以情節作為架構,人物作為推進劇情的關鍵要素,也同樣的具有中心思想跟景觀。但差別在於戲劇是以對白作為說故事最主要的工具,而電影則主要由畫面來說故事。改編自蕭伯納《Pygmalion》的《賣花女》以及《窈窕淑女》在故事上相同,劇情邏輯以及敘事上的順序也大同小異。故事描述一個英國的語言學家亨利·希金斯跟朋友打賭要改造路邊賣花的女孩伊萊莎·杜立德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個言行得體,用字精準的標準的淑女。一開始伊萊莎·杜立德想要藉由改善自己的用字以及發聲藉此來提供自己的社會地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花店上班,而不用再到街頭賣花。而亨利·希金斯則是希望藉由訓練伊萊莎來獲得賭局的勝利,以證明自己是世界最偉大的語言學老師。但是就像希臘神話中的Pygmalion,希金斯教授在語言上的研究與鑽研就像是Pygmalion對於雕像的熱愛一般。因此伊萊莎也可以說是他的Galatea。而他們同樣的最終都喜歡上了他們製造的作品。但不同的事,蕭伯納的版本添加了許多彼此之間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啦。比如說教授的過度男性本位主義,將伊萊莎當成作品、物品等。對其講話粗俗、不尊重,導致伊萊莎的反感。而在當中也可以看出那種英國社會中階級社會的藩籬,以及禮儀社會的束縛。可說是蕭伯納在希臘神話中又賦予了它現代意義之後產生的作品。
-/
回到電影本身,兩部改編電影中《賣花女》可以說是較忠實的呈現蕭伯納原著中的意義,大抵而言中規中矩的重述了戲劇的故事。同樣的行為與旁白勾勒出兩人之間的關係。而與蕭伯納戲劇版本演出不同的是,《賣花女》利用了前述電影的特性,將不同位置、距離、角度的畫面相互剪接重新排列組合,賦予角色在電影中情感的意義。也利用了許多特寫的鏡頭,聚焦在角色間表情的細微變化。如此一來提供了觀眾有別於以往戲劇演出多只能仰賴台詞理解表演的限制,使其更貼近角色本身,也更能感同身受。而《窈窕淑女》的改編,基本上是以《賣花女》的故事基調再加上更多細節支線上的敘述以及歌舞元素而成。在支線劇情上貼加了許多關於伊萊莎父親的劇情,藉此更凸顯當時那種階級分明的情況,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現象。而至於歌舞元素方面,在每個重要的場之間添加歌舞的演出,有種類似舞台戲劇的處理方式,將角色當下的心情、情緒、想法加以具象化,不僅創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歌曲以及記憶點,也使觀眾更能深入角色的內心。而如果要比較兩部電影,其實就前三分之二而言是更喜歡前者的簡潔有力不落俗套,但後者的後三分之一的前後呼應,情感渲染則又更勝一籌,可說是各有優劣。不過如果就結局而言,前者顯然高出後者許多,或許背影的取景更能顯的教授的尷尬及放不下身段,也更能凸顯兩者之間的感情。相較之下,《窈窕淑女》的結局以正面取景,我個人覺得就有些刻意且不自然了。
-/
總體而言,觀察蕭伯納《Pygmalion》的電影改編,便可初略的看出戲劇與電影,甚至是傳統劇情片與歌舞片之間的差異。戲劇與電影方面,本質上對於故事的闡述作用是相同的,主要差異在於電影跳脫了戲劇的現場性以及距離感,運用剪輯跟攝影,使劇情的排列方式跟敘述產生更多的可能。至於傳統劇情片以及歌舞片的本質上的劇情也是大同小異的,差別在於歌舞片會在個別的情緒節點上加以渲染,誇張化以及具象化,讓觀眾能夠更簡單的產生情緒的波動,觀賞起來也較無負擔。
P.S.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什麼,應該也不會有人看,不過既然電腦上的檔案全部都不見了,那就當作一個紀念吧!
#myfairlady #georgecukor #audreyhepburn #pygmalion
賣花女 結局 在 [窈窕淑女]1. 換了一個開心結局1964年的《My Fair... 的推薦與評價
Higgins訓練賣花女Eliza的口音儀態,把她改造為上流社會人仕,連對白也盡量採用本來的。不過,結局的改動就來了個180度改變。 ... <看更多>
賣花女 結局 在 文學|《賣花女》:男人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塑造女人嗎? 的推薦與評價
聽書筆記 《 賣花女 》是愛爾蘭籍文學家蕭伯納創作的一部戲劇,發表於1912年,是他的衆多作品中最爲 ... 這種皆大歡喜的 結局 ,顯然並不是蕭伯納的初衷。 ... <看更多>
賣花女 結局 在 看板AC_In - [請神] 賣花女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年代應該有點久遠了
記得當時劇情看得有點零零散散
好像是一個村落有個長的很漂亮的黑長直
大家都稱他是賣花女 不要接近
他會用肉體來換取一些食物之類的
男主有跟他接觸過 詳細怎樣就忘了
中間有一頁是寫著 "樁 2002" 樁好像就是女主名字
結局好像是消失了 有點玄幻的作品
謝謝大家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01.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C_In/M.1490113454.A.BC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