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夏族播種祭送臀鈴 神祕飾品元氣大增
中央社中央社 – 2016年5月12日 下午7:43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2日電)充滿神秘色彩的臀鈴,在賽夏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主要的目的是嚇阻邪惡、召喚良善及增加信心與力量,與漢人在過年期間放鞭炮,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原住民中文化中,賽夏族是瀕臨危機最深的族群,也是最神秘的族群,新北市府原住民行政局今天表示,新北市賽夏族人口數約逾400人,多聚集蘆洲區、永和區。
賽夏族矮靈祭典,腰後專用的臀鈴(Tapangasan)飾物,又稱「背響」,是指「製造音效」的意思。
臀鈴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出現日據時期,又稱「臀板」,傳統的臀鈴主要以竹子、果食製作。配合舞步擺動,發出叮噹作響的節奏,與邵族豐年節的手敲牆壁、卑南族手持警鈴通知族人,及漢人過年放鞭炮所發出聲響的意義類似,主要在嚇阻邪惡、召喚良善及增加信心與力量。
榮獲多項國家級工藝獎的老師章潘三妹,出身苗栗南庄蓬萊村,章潘三妹將所學的編織工藝,應用在賽夏族祭典使用的臀鈴,所呈現的籐編技藝相當精美。
「臀鈴」神祕之處在於一般由男子負責製作,北賽夏則有製作姓氏或家族的規定。但若家有孕婦者,則不可觸碰,這是禁忌。此外,在非祭典期間,是不可製作與使用,是具有神聖意義的物品。因此,更增添臀鈴的神秘感。
「賽夏族播種祭」將於15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於蘆洲區成蘆橋下,揭開祭告與播種祭儀式的神秘面紗,還可以瞭解賽夏族的特殊臀鈴,除了可以親自體驗,還有教學Q版的臀鈴DIY。
臀鈴傳統的顏色是紅、白、黑3色,但隨時代的進步,臀鈴結合現代感,開始大量使用銅管、鈴鐺、垂珠、竹管、鋼管及牛鈴等裝飾品,使臀鈴在敲擊臀部時,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賽夏族的「臀鈴」是台灣原住民最具特色的舞具之一,也是絕無僅有。還是「巴斯達隘矮靈祭典」中唯一發出樂音的傳統樂器。
臀鈴多數的形狀均呈三角形,為迎合年輕人的創新,Q版臀鈴更加入許多現代的元素與色彩,還有薏苡串珠等,當成小裝飾物,相當可愛吉祥。1050512 古佩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賽夏族祭典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賽夏族播種祭送臀鈴 神祕飾品元氣大增
中央社中央社 – 2016年5月12日 下午7:43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2日電)充滿神秘色彩的臀鈴,在賽夏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最主要的目的是嚇阻邪惡、召喚良善及增加信心與力量,與漢人在過年期間放鞭炮,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台灣原住民中文化中,賽夏族是瀕臨危機最深的族群,也是最神秘的族群,新北市府原住民行政局今天表示,新北市賽夏族人口數約逾400人,多聚集蘆洲區、永和區。
賽夏族矮靈祭典,腰後專用的臀鈴(Tapangasan)飾物,又稱「背響」,是指「製造音效」的意思。
臀鈴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出現日據時期,又稱「臀板」,傳統的臀鈴主要以竹子、果食製作。配合舞步擺動,發出叮噹作響的節奏,與邵族豐年節的手敲牆壁、卑南族手持警鈴通知族人,及漢人過年放鞭炮所發出聲響的意義類似,主要在嚇阻邪惡、召喚良善及增加信心與力量。
榮獲多項國家級工藝獎的老師章潘三妹,出身苗栗南庄蓬萊村,章潘三妹將所學的編織工藝,應用在賽夏族祭典使用的臀鈴,所呈現的籐編技藝相當精美。
「臀鈴」神祕之處在於一般由男子負責製作,北賽夏則有製作姓氏或家族的規定。但若家有孕婦者,則不可觸碰,這是禁忌。此外,在非祭典期間,是不可製作與使用,是具有神聖意義的物品。因此,更增添臀鈴的神秘感。
「賽夏族播種祭」將於15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於蘆洲區成蘆橋下,揭開祭告與播種祭儀式的神秘面紗,還可以瞭解賽夏族的特殊臀鈴,除了可以親自體驗,還有教學Q版的臀鈴DIY。
臀鈴傳統的顏色是紅、白、黑3色,但隨時代的進步,臀鈴結合現代感,開始大量使用銅管、鈴鐺、垂珠、竹管、鋼管及牛鈴等裝飾品,使臀鈴在敲擊臀部時,發出更響亮的聲音。
賽夏族的「臀鈴」是台灣原住民最具特色的舞具之一,也是絕無僅有。還是「巴斯達隘矮靈祭典」中唯一發出樂音的傳統樂器。
臀鈴多數的形狀均呈三角形,為迎合年輕人的創新,Q版臀鈴更加入許多現代的元素與色彩,還有薏苡果實、串珠等,當成小裝飾物,相當可愛吉祥。1050512
賽夏族祭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賽夏族祭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分合與連結等。展廳中除了呈現原九族文化,亦介紹近年歷經民族識別過程的七族,以完整呈現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發展歷程,及其族群文化,並且延伸介紹世界南島語族跨越海洋的文化連結。觀眾參觀所有的展示廳之後,對於南島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且做為更進一步探討的基礎。
社會人群關係:
本展示室為南島民族廳的第一廳,介紹了世界南島語族的範圍以及可能擴張的途徑,試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的關係。透過多媒體的互動,一覽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概況,同時在展廳內迴廊上,還有多媒體觸控語言學習機,以真人發聲,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問候語。本展示室另呈現族群之間的人群關係,諸如透過契約的展示介紹平埔族與外來族群的互動關係。泰雅族與周邊族群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文面與織布文化上,又擁有在地的文化獨特性。排灣族的聚落與建築是以大型繪圖介紹部落的選址與空間佈局,而建築生活空間,則是以石板屋立體模型呈現。此外,在族群人群關係中,還介紹了阿美族重要的兩性分工的互動模式。
工藝、生計與社會:
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卑南族會所制度的社會組織、魯凱族現代的生計方式等。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作為展示室的標題。本展示室最醒目吸引人的,即是放置展廳中間的三艘雅美族拼板舟,並採用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整體架構的組成。展示中有十二人座的大型刻紋的拼板舟,也有小型無紋飾的拼板舟,它各具什麼特性,邀請您來參觀討論。在卑南族會所制度的介紹是運用多媒體播放,同時也放置了少年會所的模型,並且透過大型繪圖介紹了會所內學習的內容。此外,為了讓大眾瞭解臺灣原住民的現代生活情況,特別將魯凱族散布在各行各業的工作照片,製作成大型百工圖呈現在展示室的挑高牆面上。
祭儀與精靈觀念:
臺灣原住民族的原始信仰相當地特殊,本廳採用大型繪圖、文物與看板介紹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的祭儀與精靈觀念。 並以多媒體播放賽夏族、鄒族的祭典紀錄片。賽夏族的矮人祭是南島民族之中相當特殊的祭典,祭祀中述說著族人與矮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族人展現傳統祭儀、服飾與
社會型態的重要祭典:
戰祭與小米祭是鄒族的重要祭典,呈現部落與家屋的結構關係。近年來鄒族積極走出部落,進行以傳統儀式為基礎的文化展演,1997年演出舞台劇《Tsou伊底帕斯》。 布農族的巫術具有除病消災或使人身陷災厄的效果。巫術多由巫師進行,成巫儀式、法器以及每年增強法力的祭典是巫師力量的來源。但巫術絕非巫師的專利,而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嘗試學會的一種能力。
分合與連結:
近年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漸提升,2000年後政府識別出七個民族。本主題除了用圖文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概況,以及識別出的七族傳統文化,同時也呈現七族強化的文化特質。如噶瑪蘭族的香蕉絲文創產業;撒奇萊雅族的重現火神祭;太魯閣族語言文字化的族語詞典;賽德克族文化展演的多媒體運用產物;邵族的觀光在地發展的神話商品;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已跨越到世界南島語族的視野。在最後,以大量的活動照片(包括南島語族文化特徵,以及在臺灣與海外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南島文化節」、「世界原住民廣電聯展」、「南島語族至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探尋」、「臺灣原住民族海外南島文化交流」等),呈現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關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賽夏族祭典 在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賽夏族矮靈祭典即將舉行】... 的推薦與評價
【賽夏族矮靈祭典即將舉行】 paSta'ay(矮靈祭)在臺灣原住民族賽夏族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祭典活動。 連續幾天的祭儀是賽夏族精神的具體展現, ... ... <看更多>
賽夏族祭典 在 五峰鄉賽夏族矮靈祭年輕族人踴躍參加祭典 的推薦與評價
新竹縣五峰鄉的賽夏族,最近舉辦了兩年一度的矮靈祭,許多族人們都趕回部落,參加這場傳統祭典。矮靈祭又稱為巴斯達隘,每兩年舉辦一次小祭、每十年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