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我們走在正確的方向】#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面對歷史的教訓,沒有人想重蹈覆轍,讓那極權主義再起,但那對權力集中的渴望,就像在海上所朦朧看見的美人魚一般,聲聲呼喚執政者往觸礁的航路上前進,處於同艘船上的我們,如果預見了船的未來,怎能不適時出手阻止?
《邪惡的見證者》中肯地提醒我們:「記住,重述,才能持續進行」。作者提到,已發生的、已過去的錯誤,不會簡單地在歷史中消失,而會成為不斷糾纏著的傷痛,面對的方法就是不能忽略過去,加害者必須負起責任,倖存者必須不怕揭開傷口,去與那段歷史交鋒,如此才可建立正常家園。
在 2 月 28 日,從德國的轉型正義,一起思考:那麼台灣呢?我們究竟是會走向徹底遺忘,還是撿起那破碎的記憶,一起拼成未來對美好家園的共識?
▍最新《世界人才在台灣》季刊入手 >> bit.ly/3pQtPE7
▍線上書展優惠,2021 全新季刊這裡訂 >> bit.ly/3cmoa4z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的推薦目錄: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 《平凡的邪惡:艾 ...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2020.04.04 週末煉金術專訪【邪惡的見證者】蔡慶樺-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當兵行李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當兵行李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當兵行李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 年10 月開始,德國同性婚姻正式取得法律效力,德國同志權益運動的漫漫長路,終於走到了今天。
說到同志權益,不能不說起曾經存在於德國的一個歧視性法律:刑法第一七五條,男同性戀被法律上正式區別並視為有罪。
甚至有個專屬於他們的簡稱:「一七五族」(175er)。
蔡慶樺,《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臺北: 天下雜誌 ,2020。
▎博客來☞https://bit.ly/3ehVlVf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月8日婦女節,讓我們來回顧一段由女人寫下的歷史。
將近80年前,1943年的柏林,還有大約8,000名猶太人低調的生活著。但帝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決定採取更激進的手段,把柏林的猶太人全數淨空。猶太人優利烏斯.以色列就是其中一個。他在1943年2月27日依法前往柏林警局領取猶太人的特殊駕車證,隨即遭到逮捕。
他的妻子夏洛特要求進入安置所見先生一面,但被納粹禁衛軍拒絕了。她與其他丈夫也被當局抓走的女人們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示威活動:每天,她們齊聚到安置所外,佔領整條街道,怒喊:「你們這些兇手!你們這些懦夫!女人們就站在這裡!還人來!」
3月6日,經過一週的對峙後,一個奇蹟發生了。http://bit.ly/2Ip0Q5S
更多來自納粹時代的故事:
🇩🇪《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http://bit.ly/2Ii3875
🇩🇪《爭論中的德國:如何在歧異中共存,理性明辨走向成熟民主?》http://bit.ly/2xd4uxB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2020.04.04 週末煉金術專訪【邪惡的見證者】蔡慶樺-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見證了過往殘酷的許多名字,就這麼被時間抹去。 ... < 邪惡的見證者: 走出過往 、 銘記傷痛 ,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 作者: 蔡慶樺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 ... <看更多>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當兵行李箱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 當兵行李箱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為了解決 當兵行李箱 的問題,作者HowHow陳孜昊這樣論述 ... ... <看更多>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 在 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 《平凡的邪惡:艾 ... 的推薦與評價
《邪惡的見證者:走出過往、銘記傷痛,德國的轉型正義思考》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 勞動議題《做工的人》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