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一千零一夜 - G (跋)|
我和G的故事,某次我在台北和好友們酒過三巡後,為了安慰一位剛失婚的朋友,曾經講了出來。後來我和當時在場的一位導演朋友相約用彼此的名字,寫下自己最瞎的人生經歷。只是我的人生進度很快,他一部電影還沒拍完,我在法國已經做了好幾檔的展覽、寫了好多文章、女兒上了國中、成為家長代表⋯⋯等,最後也快手地把G的故事寫了,然後他的電影還是沒有拍完......
好多朋友問我:「妳先生看得懂中文嗎?他不會怎麼樣?」我們都是向前看的人,誰的過去沒有那點破事兒?我們每天的生活比糾結這些已經過去的故事更重要,寫這些陳年往事的時候,我反而更珍惜眼前的一切。在這裡像日記般的書寫紀錄,不是緬懷過去或舊情難忘,較像是對過去某件事情透過文字的方式自我療癒,寫完了就坦然了。
和G在柏林相遇的時候,我才二十多歲,現在我以41歲的年紀,從各方面跟大家一起看看當年的事,人生中很多事情大概也就能理清頭緒。
*工作
柏林的實習工作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實習,因為歐洲學生的實習工作是要從企業中學到什麼,像我們公司的法國實習生在面試時都會問清楚他們的實習工作內容、能學到什麼、什麼他們有興趣、什麼他們不會⋯⋯很多很多,各個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然而我當時剛到歐洲,完全不懂得「學生也可以幫自己爭取權利」的道理,只知道學校說要實習,就為了實習證書而去實習。所以我畫了三個月的設計圖,吐了三個月的腦汁。
這點面試我的伍夫應該早就知道,因此願意提出專案設計臨時合約一個月三千多歐的offer,只是我當時的人生目標是在法國完成學業而不是到德國賺錢,為了學校的那張實習證書就拒絕了高薪合約。
後來離職時,為了向學校老師做實習期末報告,我向公司要我參與案子的設計圖檔,公司一口回絕而且很快地將我的內部電腦連線帳號關閉。伍夫私底下告訴我,公司高層怕我是中國間諜。
ㄟ?中國間諜有沒有好耳熟?嗯,這是我在歐洲第一次被當成中國間諜,當時聽了還真不爽!後來我只好在辦公桌上和抽屜裡撿一些伍夫挑剩的、我畫在草圖紙上的設計圖,集結成冊也厚厚的一大疊當作實習報告。法國老師們翻完我那一大疊用0.4mm鋼珠筆和日本麥克筆Copic畫的設計草圖只問了一句:「他們一個月付妳多少錢?」我說250歐月薪,老師們搖搖頭嘆口氣就讓我高分過關,因為德國公司真是賺到!
這個DHL在波昂的展示中心後來得了德國設計大獎,當然,我這個中國間諜的名字是不會出現在團隊成員裡的。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對德國人很感冒,他們總是擔心亞洲人剽竊他們,殊不知他們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時間再拉長一點到現在,我卻覺得當初看似吃了點虧,卻對我後來的專業發展影響甚巨。因為當時我參與的案子是一個高科技的互動展場,十幾年前就全場互動感應式LED、互動桌、RFID掃描系統⋯等,無論在技術或設計上都領先全球,啟發我往當時還很新的互動科技設計方面發展。回到法國後,我在法東的藝術學院裡成為第一批做科技藝術的學生,還順利考入巴黎高等裝飾藝術學院成為第一屆ENSADLab的研究員。很多人生軌跡中累積的一點一點,殊不知對後來都有很多的影響,現在想起曾經有過這個工作經驗,我覺得自己運氣很好。
*寂寞
我在第一篇和第二篇文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描述自己初到柏林時的寂寞。到異鄉求學、工作或生活都是會有點寂寞的,但是在法國有許多的台灣人或亞洲餐館。而那個年代的柏林,不要說台灣人,連中國人都沒幾個。和現在滿街的亞洲餐館的柏林相比,當時從Prenzlauerberg到Mitte一大片地區,只有一家日本料理店Sasaya和一家越南餐廳monsieur Wong和我常去吃的那家泰國餐廳。當時走在柏林的街頭,極少有亞洲面孔。
我身邊有不少想把孩子送去「純白人」環境求學的朋友,因為我自己的切身體驗,其實我都很為他們的孩子感到擔心。外來人口越少的地方越封閉,亞洲小孩子很容易被當成異類,根本是送孩子去被欺負、霸凌的環境。我當時是一個成年人最後都變成酗酒度日,更何況是年輕的孩子?
在我開始酗酒之前,我曾經走出家門,試著去酒吧喝一杯,看看能不能有正常的面對面談話。很不幸的,我去的酒吧都不像巴黎的小酒館。巴黎小酒館很容易就和旁邊不認識的人聊起來,我18歲第一次到英法旅遊時,剛好遇到李登輝總統發表兩岸重要言論。在巴黎的小酒館裡遇到一對男女,他們一聽到我從台灣來,就問我對李六條的看法,法國人的世界觀和好奇心當時就讓我感到相當驚訝。
而柏林的酒吧沒人和我說話,自己一人抱著一大杯啤酒、自己乾杯呆坐到喝完走人,更顯得傻呆無趣。每天去吃的泰國餐廳,老闆店員雖然常常見面,卻也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聊上二句。那室友呢?我那位德國室友和他女友的冷漠,可以說是導致我開始酗酒的間接原因。
我後來已經習慣室友的女友每週末都要上演激情卡門,他們總是關在自己房裡,也很少下廚,然而廚房裡卻有著全套的廚具和各種的烤盤、器具等,看起來女主人應該以前也是常下廚的。某個週末我為了釋出善意,上網查了食譜做了溶岩巧克力蛋糕,蛋糕烤好我問室友的女友要不要一起吃蛋糕?她拿了二個蛋糕說謝謝之後,就轉頭回房關門和她男友一起享用。
她這種已經不合人之常情的態度,在我幾年後回柏林度假時,和室友相約喝一杯才知道,這一切背後大有故事。原來室友的這位女友在我之前還是之後,去我的公司應徵卻沒上,最後得去萊比錫工作。原本就不得已要離開柏林,和男友精心佈置的愛巢也得將房間出租,沒想到來住的房客,就是那個得到她理想工作的人,所以她每週末挑時間上演激情卡門,用這種方式羞辱我這個獨居單身女子。室友曾經阻止過她,無奈愛情使人盲目,他只能配合對方,最後卻被女友背叛,她在萊比錫認識了另一個男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教我女兒不用在意被人家討厭、孤立或是說壞話什麼的,也不用試著去討好或修補和那些討厭自己的人的關係,因為問題不在於我們,而是對方。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在當下不知道原因,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被討厭?但我們不需要浪費時間和消耗精神去想它,因為我們什麼都無法改變。
*G
好多人對於G的毛事感到好奇,私訊問我到底是怎樣的程度?是哪裡沒毛?其實毛可能不是我們錯過的主要原因,而是敲響我的警鐘。
G的父母都是希臘人,他生長在德國卻得不到社會認同,這樣的感受像原罪一樣壓在十分敏感的G身上三十多年,因此他抑鬱、他寫詩抒發。而他對自己的性向問題,也像對國家認同問題一樣的迷惘。過於俊美的外表讓他輕易遊走於兩性之間,他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能和他過日子的是男人還是女人,所以總是在男女朋友之間轉換交往。
年輕的時候我很容易被這種憂鬱的性格吸引,想發掘對方的秘密、想帶著對方走出傷心的世界。但是柏林這一次,我自己當時都快要溺斃了,深感自己實在無力帶著G一起往上游。他性格中的陰暗面的確很吸引我,但我當時自己一個人在語言不通的異鄉,另一半過於沈重的壓力讓我覺得會一起淪陷。飛機起飛前的安全影片總是告訴我們,遇到危急時要先幫自己帶上氧氣罩然後再幫別人。獨自在柏林過了一段非常封閉、自閉的時間,我當時的心裡狀況就像在水中掙扎著求生,精神狀況隨時可能斷線,而我知道自己一定要撐著,幫自己帶上氧氣罩。
所以當我摸到G那光滑細緻的私處時,這一切像警鐘一樣的敲醒我,直覺告訴我有什麼不對勁,G的浴室有二人生活的軌跡卻沒有女性用品,私處除毛是歐洲某些男同志的象徵⋯⋯等。
隔天晚上G在我家附近的酒吧坦承以告,證實了我的直覺無誤。他的敘述讓我有感G的俊美讓他在和男人的關係遇到問題時,就轉向女性,和女人的關係遇到問題時,就轉向男性。後來好像也是這樣,他和他女兒的媽媽出現了問題之後,就又回到同志圈。
所以G在我之前交往的是男人,我覺得他和我的交往不是因為我是天上的仙女或古早的西施,我可能對他來說很特別,但主要原因是我是個女人,在這種不確定對方的想法時,我對這段感情持保留態度。
只是我一直感到懊悔的,是卡蜜演唱會這件事。那是天色漸暗的柏林,G在一樓昏暗的玄關等了很久,而我被A綁在電腦前不準我離開。
G很有耐心的每隔十多分鐘按一次電鈴,我從對講機裡拒絕他,這樣來來回回好多次,直到演唱會已經開始,他才離開。那天,他大概等了二個多小時。
這件事情讓我一直感到很愧疚,就算是一般朋友我也不會如此,所以至今聽到關鍵字柏林、希臘、卡蜜,都會讓我想起這段往事。
最後,讓我們再聽一首卡蜜的歌吧!這麼多年來,我偶爾會在這裡分享卡蜜的歌,現在大家都知道為何了。
越南女人對感情的態度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六晚上十點直播回信
還會細談10/28高雄場的「愛與寂寞」的講座
告訴你為什麼這個講座主題對你的重要性
認識清楚愛與寂寞
一切就無敵了
1
我是從越南來台灣工作的。
談了很多短暫的感情,每次都是對方劈腿。
我需要愛情所以一次又一次被劈腿。
是命運還是個性?
但最拉扯的是上上個月說好的分手,只要對方來找我
我就心軟
又想分手因為男友太過份了!
交往到住在一起都很好,不會懷疑什麽。
聽我的,載我四處玩,給我自由,脾氣好。
認識我的人都說真好命,好好珍惜。
在今年的母親節我發現男友背著我交女友,而且是很多個瞹昧女友。
我問,男友不承認
說只是朋友。
後來我一個一個問,才知道男友不只劈腿還跟每個交往或瞹昧的女人拿出去的花費跟生活費
這對我來說晴天霹靂
我說分手大家問我原因
我不敢說,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男友對我很好。
跟女人拿錢的事
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那會傷到男友自尊。
好為難
我想分手,該怎麼做才能徹底離開,不再心軟?
2
老師您好,這段期間,還是收看著您的直播、文章,從中吸取一些智慧。
我跟我老公有一段時間相安無事(只要我不主動挑起事端),我也在上個月找到一份工作,雖待遇不如預期,但可以顧到家裡跟小孩,所以還算不錯⋯⋯
但最近又因為他的墮性(先做想做的-打電動,再做該做的,加上記性差,事情沒馬上做,過了便忘記),什麼事情都是老婆處理的態度,再加上前些日子,跟婆婆出去購物,把我丟在後頭,自顧自往前走,也不會找我,直到要結帳才找我(卡是我的名字),新愁舊恨,於是我又跟他提了離婚⋯⋯因為我不知道自己這麼撐著,在現實生活、心靈上他都無法給我支持(假日夫妻,平常小孩、家裡都是我包辦,然而他認為這沒有什麼好辛苦;他賺不夠,所以我出去工作是理所當然⋯⋯)。
我已經不只一次提出離婚,然而離婚之後帶著小孩,最需要的是娘家的支持,可這次提了離婚之後,條件談不攏,便決定要讓法院裁決⋯⋯前一秒在我面前展現超有氣魄,下一秒我便聽到他打電話跟我娘家爸爸告狀,而我爸也因此生了我好大的氣。
我爸一直不贊成我離婚,他認為一個女人帶著小孩會很辛苦,也很難再有第二春,我會很痛苦,因為他不忍看我的痛苦,所以便一直極力阻止⋯⋯
他認為多了我老公是多一份力量,再者,比起時下一些渣男,他真的還算及格,要我多看看他的優點,他甚至認為是我造就了我老公如今的樣子⋯⋯
以下是他傳給我的一段話⋯
人從出生張開眼睛,兩眼朦朧。進而看見所有新奇事物。學習時要目不轉睛!才能學得好。選擇一生伴侶,更要放大放亮眼睛。才能看透!結婚後要半瞇著眼睛。可以視而不見。能裝糊塗就裝糊塗。老了就閉了眼離開人世。這就是人的一生。切莫本末顛倒。婚前瞇著眼、婚後卻眼睜著大大的。會帶給你無限的煩惱。
做人做事也要下功夫。對沒有感情的事物。千萬不能服輸。才能克服萬難!
對於有生命有感情的人。就不能只用一個方式。就要付出於情。千萬千萬不能不服輸。孩子患錯時有時你也得採取誘導溫情方式。尤其是丈夫。如果你一直以嚴苛的態度方式。檢視他對待他。他回報你的大部分是反擊。除非這個人很孬或是對妳已經沒感覺。不理你!那結果一定很糟!妳!我都用分析解釋道理給你聽了!妳都還是改不了個性。跟你地位同等的先生、老公、妳的天、一家之主。妳都以嚴苛的檢視他。會有好結果!我不相信?還說教他。我覺得妳的心態有嚴重的缺失。
你一直說他對家庭都沒責任!你很在意很氣!但今天妳們離婚了。從此以後就沒有他的協助幫忙!差別在哪裡?只是妳的心裡容不下他人的缺點!你的眼和心時時刻刻都緊迫盯著缺點看!使你看不到他的優。妳會過的很苦!
簡單一句!
對人包容!
對人用情!
不求回報!
對事負責!
凡事用心!
它會回報!
他一直希望我能長智慧,用成熟穩重的態度去面對一切事物。可我心中一直有好多結,好多不平衡,很累、很想休息,但摩羯座的我又放不下⋯
一直嚷嚷沒錢的老公,昨天跟公司去日本員工旅遊,而我因為小孩學校腸病毒停課,跟公司請假在家帶小孩,於是不平衡的心情完全爆發!
有人勸我放生他,但我知道此時此刻的我對他還沒完全死心,我太過心軟,加上經濟還不穩定,所以我告訴自己「多愛自己一點,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等小孩大一點再來打算自己的未來」⋯
老師,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我該怎麼做?
ps. 關於您之前直播回覆的建議,跟我老公討論如何分配家用支出,我們有談了,我的感覺是他不想承擔任何壓力,也不想傷腦筋,於是他同意把錢再交給我管,可 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心甘情願,事後是否又會抱怨?
3
阿德老師你好,不好意思再次打擾你。請問孩子(高一)基礎不好讀書都讀不懂沒有人可以教她經濟環境也沒辦法讓他補習讀的很痛苦怎麼辦?她對科學實驗(類似物理化學)很有興趣最喜歡看"生活與科學"的節目,國中時班級裡有一套科學方面的書籍沒有人有興趣去翻閱只有她很喜歡把它全部看完。但在校學業成績都不理想,從小學國中都是班上倒數名次的所以都很挫敗沒自信,有興趣似乎也是徒然。我猶豫考慮是否乾脆放棄學業休學去學美髮,我朋友想找她去店裡當學徒,問過她的意願也不排斥。還是就這樣繼續挫敗混個高中文憑?
4
我承認這段婚姻是我主動放棄的
也是我主動提出要離婚
他氣我,所以不肯讓我常見到小孩
娘家媽媽更不能接受我是因為不愛他,提出者是我而威脅我不準我離婚
每次一提到離婚話題,當晚他總是行李收一收就帶著兩個幼子回婆家
然後要我交出婆家的鑰匙
已經上演好幾次
而每次總是因故和好後又帶著小孩回來
我真的覺得我們大人好殘忍
讓小孩看我們這樣,他們得被迫成熟面對爸媽這種鬧劇
我這次真的想不顧娘家的反對
不想再因為割捨不下小孩而留下
不想再讓小孩像個財產般的被爸爸帶來帶去
他只是想懲罰我所以不讓我看小孩
但是受傷的都是小孩
大人何嘗不痛?
我只是想放過我們彼此
但是為什麼這麼難?
娘家媽媽在接到先生的電話後連夜趕來了
跟我說我離婚她就去出家
我其實不想理她了
真的要出家就去吧
說我不孝也認了
今天我都擔起提離婚者原罪了
我不能過我自己想過的人生嗎?
一定都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下嗎?
5
老師 請問一下 有一個男生 給自己三個月我(他以結婚為前提)但我卻對他愛理不理的 而三個月到了 他說他累了 要放棄了 當他離開我的世界我的心好痛好痛 打電話給他 他說給他時間想想
但我等了3天 還是沒等到回應
我到底要怎麼做才好
他是個金牛男 聽說要婉回他 應該很難⋯⋯⋯
越南女人對感情的態度 在 早安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owntown is for people── Jane Jacobs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作者Jane Jacobs生平
Jane Jacobs(1916-2006)(出生名Jane Butzner)是都市規劃領域非常重要的作者,徹底改寫了建築與都市計畫的理論與實作。無論是贊同或是有所批評,都無法排除她論述的影響。2016年5月4日百歲冥誕時,Google就是以她的頭像做為網站的Logo。
她父親是醫師,母親曾經擔任小學老師與護士。從小受到父親很深遠的影響,喜歡查閱百科全書。父親告訴小孩,不要輕易許下自己無法實現的承諾,尤其是「我這一輩子(the rest of my life)都….」。就讀小學時,有次老師要學生承諾從今以後每天都要刷牙,她就不舉手,也說服同學不要舉手,結果被趕出教室。她痛恨學校教育,所以高中畢業就急著去工作,想要寫作或當記者。父親則認為應該先學習一技之長再上班,於是她學了速記(當時還沒有錄音機)。第一份工作是某小報的婦女版編輯的無薪助理。18歲到紐約尋找工作機會,住在姐姐家(布魯克林皇冠高地)。有天在曼哈坦搭公車,受到站名Christopher Street吸引,下了車,就愛上格林威治村了。
這裡有吸引人的建築、蜿蜒的馬路,有市場、書店、咖啡館、劇院、修鞋店… 是很有創造力的鄰里,她覺得這裡才是應該定居的場所。她的速記能力,幫她找到一家公司秘書的職位,於是有能力搬到格林威治村居住。後來,紐約先鋒論壇報刊載了她的一首詩。這幾年她經常探索、觀察、描繪紐約的鄰里,就幾個主題報導。Vogue雜誌刊載一些她的文章,一篇文章的稿費就相當於她一個月的薪水。她接著從觀察人孔蓋(上面的文字)進而研究其下(紐約地下世界)管線的運作。
當時,哥倫比亞大學還沒有招收女生,她只能進入推廣課程,修了地質學、化學、動物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得到很高的成績。不過她並沒有大學的畢業文憑。25歲的時候,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就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比較美國的憲法以及草擬憲法當時不同的爭議。後來到The Iron Age雜誌工作,寫文。有鑑於家鄉Scranton礦產關門,二萬多人失業,數千家庭外移尋找其他工作機會,家鄉有可能成為鬼城,她撰文討論這個問題,引來注意,政府也因此將(服飾、背包)工廠設置在此,增加許多工作機會。但是雜誌社老闆卻認為她是麻煩製造者。當時性別歧視嚴重,她因為是女性所以薪水只有男人的一半。於是她又組工會,爭取工人的權益。1943年進入政府單位(戰爭資訊)工作,為鼓勵愛國心、說服美國人參與二次大戰。此辦公室於1945年收攤,她進入另一政府雜誌部門工作(Amerika Illustrated),宣揚美國的民主來對抗共產獨裁,文章翻譯成俄文,以對俄宣傳。
28歲與建築師Jacobs結婚,在格林威治村買房。這裡有各種族、不同背景的居民,有餐廳、小店、廠房、洗衣店、理髮廳、披薩店、酒吧,是個有趣的成長地點。有了兩個兒子後,母親的角色又讓她有了不同的觀看城市的觀點。這個城市會是一個有活力而安全的地方嗎?1952年政府雜誌部門關閉,她轉到Architectural Forum雜誌任職。她開始撰寫有關建築、都市計畫的文章。戰後,大量少數族裔搬遷進都市中心來找工作機會,居住在擁擠、條件很差的環境裡。政府開始大量都市更新,清除舊房,興建高級華夏、劇院、政府辦公大樓,也為貧窮者興建國民住宅(現代主義風格的高樓)。Architectural Forum雜誌就非常關心以下諸問題:什麼是都市更新/重建美國城市的好方法?人們應該住在高層還是低層的建物?都市空間要如何安排,讓小汽車得以通行?商業與住宅空間的關係為何?她後來到費城、波士頓參訪,看到了舊社區的活絡與多樣,新高層國宅的單調與危險。當時超大街廓的國宅,缺少轉角的報攤與雜貨店(可以聯絡社區感情),高層阻礙了家長關照遊戲的兒童,犯罪的危險讓人更不敢出門。
1956年Architectural Forum雜誌編輯臨時無法到哈佛大學演講,請她代打,她勉強答應,結果演講空前成功。她批評都市規劃師偏愛單調無聊的超大街廓高層國宅,卻不喜歡沿街的低矮建築。她認為如果沒有糖果店、小飯館、洗衣店這些居民可以碰面的地點,居民就更難有機會相遇。將傳統社區剷除的同時,也將社會社區一併剷除了。當時Fortune雜誌的編輯William F. Whyte就坐在台下,深受她原創的想法所吸引,邀請她為Fortune寫一篇專文。但是雜誌社其他工作人員卻抱持保留態度,認為一個騎腳踏車上班的女人,沒事的時候在鄰里搞社會運動,從沒寫過一篇偉大的文章,恐怕無法勝任此大任。她寫了名為Downtown is for people的文章,強調都市之所以有趣就在於豐富的街道生活。她宣稱都市規劃師所推動的開闊、公園式的、不擁擠的、對稱、有秩序的空間計畫,其實就跟墓園一樣。舊都市中心也許有些髒、有些醜,但是大規模的空間計畫會摧毀街道。洛克菲勒基金會希望她可以將此文擴大成為一本書,給她經費,可以暫時不用工作來寫書。Random House出版社的著名編輯也幫忙要幫她出書。
正在寫書當時,Robert Moses規劃了一條四線道快速道路將會穿過格林威治村,毀了華盛頓廣場。然而此廣場,是社區各族群非常重要的活動地點。Jacobs於是組織當地居民,起來反對此道路計畫。Moses擁有權力與傲慢,開闢快速道路、橋樑、公園、聯合國總部,讓汽車族可以住在郊區,到市中心上班。任何擋在他計畫前面的,都將遭他摧毀。他認為讓快速增加的汽車快速移動的重要性,值得付出摧毀舊有社區當作代價。Moses在會議上大吼:其實沒有人、沒有任何人反對這個計畫,除了一堆媽媽桑。然而Jacobs等人成功阻擋了快速道路的興建,她也成為著名的社區領導人與公眾人物。Moses認為應付汽車,就是拓寬馬路;但Jacobs認為道路愈寬汽車就愈多。後來她又成功阻擋了Hudson Street削減人行道寬度以拓寬車道的計畫(她就住在555號)。
書籍正要出版之際,又聽聞市政府從聯邦政府拿到經費,要研究West Village是否是貧民窟,是否應該拆除/更新。她們馬上組織起來,到市政府。市政府給一個月的時間,要她們證明它不是貧民窟。她們組織、辦活動、調查、示威、遊說、參加公聽會,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成功阻止這個清除計畫。(看中某塊地、指定為貧民窟、清除房屋、財團得力)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帶來巨大衝擊,無論贊成或批評,都會受到此書觀念的影響。批評者認為,她只是想要複製格林威治村、太過羅曼蒂克、工廠會帶來污染、不是每個人都住得起。城市史學者Lewis Mumford同意她對都市更新的批評,但是不贊同她批評花園城市。出版社收到讀者寄回此書,上面寫道:作者用不實證據,破壞他的名聲。揚言要告作者,署名Robert Moses。多數讀者則稱讚她的想法有原創、啟發、挑戰。紐約警察局喜歡她的人行道安全的論述,邀她演講,並將此書列為警察訓練課程的必讀書籍。此書,也很快受到國際矚目,翻譯成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荷蘭文、葡萄牙文、日文,目前已經銷售數百萬本。
接著Moses又提出連結荷蘭隧道與威廉斯堡橋額的東西向快速道路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的計畫,他認為經過之地已經是衰敗之地,十線道的快速道路可以讓東西向汽車通行,經過重建之後,此地的房地產價格也會上升。教堂神父聯合Jacobs,組織社區民眾反對快速道路興建。(會摧毀小義大利、部分中國城、猶太區等)她們成功擋下快速道路。可是幾年後,此計畫又捲土重來。Jacobs笑稱,快速道路必須要殺三次才會死。在公聽會上,因主持人不公正,偏袒規劃方,民眾呼喊We want Jane。Jacobs發表意見後,提議來個和平遊行,經過講台。速記員緊張得把錄音帶掉到地上,遊行隊伍故意將錄音帶踩爛。大家喊:沒有記錄,公聽會不曾存在。主席叫警察把Jacobs逮捕。她在警局待了兩個小時後釋放。經過幾個月,判決她小額罰款。社區民眾籌款,幫她繳交罰鍰。經過漫長努力,最後終於才又將快速道路擋下。
Jacobs的書籍/言論,影響許多世界其他城市,阻擋大規模摧毀傳統鄰里的都市更新,阻擋撕裂鄰里的快速道路。成功說服政府停止大幅用推土機剷除窮人的家以及各式小店,鼓勵人們欣賞城市的各種機會與刺激。1965年,紐約市通過Landmarks Preservation Law(註:應該是受到Penn Station拆除的影響),次年聯邦政府通過National Historic Preservation Act,1974年國會正式廢止都市更新計畫。建築與都市計畫,也開始教導學生要民眾參與,而非一味地從上而下規劃。
1968年參與反越戰示威而入獄。也為防止兒子遭徵兵到越南打仗,舉家搬到加拿大多倫多。到了多倫多又遇到快速道路計畫,聯合市民將其擋下。在加拿大,她一方面持續參與社區運動,一方面持續寫作,出版好幾本其他重要書籍。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是誠品書局推動的經典書籍之一。臺灣的城市究竟要設置哪種大眾運輸系統(台灣都市使用大眾運輸的人口比例在全世界中排名後段班)、推動怎樣的都市更新、房價過高導致城市變得單調無聊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藉由土地規劃建物保存來增加自然的街道之眼(而不是無所不在的監視器),都值得來閱讀此書以為借鏡。出版社如果有再刷機會,也可以藉此修正幾個翻譯錯誤的地方(像是將「家父長制」的花園城市理念,翻成「合夥」)。
此文主要重點摘要自
Lang, G., & Wunsch, M. (2009). Genius of common sense: Jane Jacobs and the story of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Boston: Godine.
Kanigel, R. (2016). Eyes on the street: The life of Jane Jacobs. New York: Kno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