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梁啟智:當農曆新年變成「中國年」17/2/21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年來臨本應是喜慶之時。可惜在今天的中國,就連過年也被政治化。扭開電視,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反覆強調大家是在「過中國年」。把農曆新年稱之為「中國年」,細想之下其實相當不嚴謹。當中的問題,中國官媒不可能不知道。硬要反覆強調,恐怕又是一個效忠先行的政治操作。
為甚麼說「中國年」不是一個嚴謹的說法?首先,不是所有中國人都在這天慶祝新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劃分的56個民族當中,不少都不在同一天慶祝新年。例如維吾爾族和回族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就按伊斯蘭曆慶祝節日。曾經有香港親中政治人物聲稱「不認同中國人就勿收利是」,好像忘記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只是漢族才是中國人,他對過年習俗的要求恐怕已有分裂國家之嫌。
中國境內文化多元,如果漢族按農曆曆法過年就稱之為「過中國年」,那麼同屬56個民族當中的俄羅斯族按東正教曆法過聖誕節又該不該稱為「過中國聖誕」?這個表面上荒謬滑稽的說法,後面其實要問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中國《憲法》規定「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把農曆新年稱之為「中國年」的說法是否過於抬高漢族,有違國策?
或者有人會問:農曆新年源於中國,和上面說的伊斯蘭或東正教節慶不一樣,不是外來傳入的。那麼西藏的藏曆新年和貴州水族的水曆新年又如何?西藏和貴州總不能稱之為外來傳入吧?他們的新年為何又不算是「中國年」呢?
說起來,如果我們真的要以外來與否為標準,亦會陷入何謂「外來傳入」的定義困難。首先,慶祝新年是世界各地都有的節日,不是中國獨有。按農曆曆法來慶祝新年,則得先問一問這個曆法本身從何而來。原來現在使用得農曆緣於明朝崇禎年的《時憲曆》,本身也是舶來品。在此之前,明朝所用的曆書是元朝的《授時曆》,但因年代久遠而誤差漸大。禮部侍郎徐光啟找來在華的外國傳教士繙譯哥伯尼、伽利略和克卜勒等歐洲天文學家的著作,成為中國曆法的藍本。換句話說,所謂「中國年」的日期原來也是通過外來定義而來。
本來中國人自己要怎樣稱謂中國境內慶祝的節日,後面有怎樣的邏輯,外人不必過於介意。不幸的是近年中國出現一個怪現象,連別人過年該怎樣叫也要管一下。事源農曆新年並不只在中國被慶祝,東亞地區以至世界各地都有在同一天慶祝新年的習慣,如何稱呼這個節日就成為政治問題。
早前有韓國網民向谷歌搜尋引擎投訴,說搜尋「農曆新年」的時候會彈出的日期是以「中國新年」為標示。谷歌隨即更正,卻又引來中國網民不滿,紛紛譴責韓國人要盜取中國的文化承傳云云。兩個地方在同一天慶祝新年,慶祝方式不一樣,外國網站採取一個相對中立的說法來描述這個日期是自然不過,但在中國網民眼中卻成了問題。
過中國年是國族主義政治工程
中國、韓國和越南等地都在同一天過年,相互之間也有文化連結,但我們總不能因為中國人多就硬要別人把這天稱為「中國年」吧。正如很多歐美國家都會慶祝聖誕節,但我們不會因為美國慶祝聖誕節的人數眾多,產出的聖誕節文化內涵最有影響力,就把「美國」冠在聖誕節的前面,稱之為「美國聖誕」吧。
我對「過中國年」的說法感到困惑,是因為農曆新年作為一個文化傳承,本身和國族觀念並不完全對等;中國之外有很多地方過農曆新年,中國之內又有很多地方不過農曆新年。強行把農曆新年稱之為「過中國年」,未免太顯得是個國族主義的政治工程。把文化和政治畫上等號,可以方便為政治提供正當性。國族主義需要敵人,前面說到「韓國施壓谷歌」就成為上佳的政治宣傳題目。
活在香港,當然明白文化和政治相關但不相等。很多香港人對中國文化有感情,卻對中國政治十分警惕。正如一個英國人可以認同有件事情叫「歐洲文化」,甚至認同自己是「歐洲人」,卻又可以在脫歐公投當中投贊成票,本身並無必然衝突。無奈近年中國政府的國族主義政治工程變本加厲,把漢文化、中國身份認同,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綑綁在一起,為求營造內聚力而無視常識,並且理所當然地向下一代灌輸,實非中國之福。
梁啟智
時事評論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南越,北越過新年習俗介紹 大年初三的特別節目,專訪了一位嫁到台灣的南越新住民和一位來台灣工作的北越朋友,他們同時也是台灣新住民親子關懷協會的成員。請他們來介紹家鄉的過年習俗和南北越過年的差異。 晶菁的過年習俗:(來台超過16年,一個兒子就讀國二,現職在外勞仲介公司上...
越南新年習俗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越南人過年包粽子的習俗,據說與始祖雄王傳位的故事有關...
--------------------------------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bit.ly/2tehBg1
越南新年習俗 在 謝佩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昨天除夕圍爐,大家有吃飽嗎?🈵️🈵️🈵️
台灣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大家知道東南亞各國的新年習俗和年菜嗎?
【🤫 #吃貨一百芬 預告:台北市 #大安區 有很多好吃的東南亞料理!我改天一一為大家介紹喔!٩(˃̶͈̀௰˂̶͈́)و】
【#越南】
越南跟台灣一樣,都會過農曆新年,每年的農曆新年為國定假日!🎉🎉🎉
在新年時,越南人會吃包著糯米、綠豆、豬肉的粽子,並且會準備「#苦瓜包肉湯」。🍲🍲🍲
他們認為苦瓜會讓苦的過去,象徵「苦盡甘來」!將苦瓜剖開挖籽,放入絞肉煮湯,簡單的材料和作法卻包含著對未來一年滿滿的期待,煮的軟爛的苦瓜可是一點也不苦,精華全跑到湯裡,甘甜帶少許胡椒的辣味,還有魚露的鹹鮮味,也令苦瓜和肉的味道更加鮮明!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的新年也是農曆春節!🧧🧧🧧
在新年,他們會食用撈魚生、年餅、盆菜、橘子、肉乾,以求新的一年富足、健康、平安。
顏色繽紛的 #撈魚生,裡面的配料可是各有來頭:紅蘿蔔絲象徵「鴻運當頭」、白蘿蔔絲代表「風生水起」、青木瓜絲期許「青春永駐」、生魚片是「年年有餘」。🐠🐠🐠
撈魚生中的酸柑汁、酸甜醬更有「大吉大利」、「甜甜蜜蜜」的美好寓意,五香粉和胡椒粉則是希望一整年招財進寶,五福臨門;花生、堅果、黃金脆片更是黃金滿屋的祝福!🏆🏆🏆
淋上特製醬汁後,大家就一起用筷子夾起食物,一邊將食物高高挑起,馬來西亞的華人們認為,撈得越高越多、場面越熱鬧,表示新的一年就能步步高升、財運旺盛,新年的願望也能實現,如果大家一起撈魚生,常常會把桌面弄的一片狼籍,代表福運多到滿出來!🀄🀄🀄
【#泰國、#緬甸、#柬埔寨】
泰國、緬甸、柬埔寨則是過4月潑水節,也就是佛曆新年!
在潑水節,人們會準備棕櫚湯圓、糯米飯糰、波羅蜜咖哩、涼拌菜,祈求事業更上一層樓、讓新年順風順水,整年好運。
#棕櫚湯圓 和 #糯米飯糰 是當地民眾新年食譜上的重要甜點,由糯米和米粉的混合物做皮,包入棕櫚糖、椰肉。糯米飯糰煮好後放在香蕉葉上,佐以椰蓉提味。🥥🥥🥥
#波羅蜜咖哩 則是用嫩波羅蜜,加上豬排骨、小番茄、辣椒、羽葉金合歡、蒜、紅蔥等材料一起燉煮而成,因為波羅蜜泰文諧音有幫助、支持的意思,所以吃了就會有好運,期許事業更上一層樓,會有貴人來幫忙,所有事情順風順水,馬到成功!👍👍👍
【#印尼】
印尼則是因為國民普遍為穆斯林,每年過完齋戒月後,五月的開齋節類似於我們的新年。
在開齋節時,穆斯林們會準備薑黃飯塔、爪哇炸雞、巴東牛肉、千層糕,期許好運祝福。
#薑黃飯塔 的黃色代表吉祥,疊成高高的塔狀,還有祈求眾神庇佑、風調雨順的意思。開動前將黃薑飯塔的塔尖取下,敬重地遞給長輩,或席間最有地位的人享用。以香蘭葉、檸檬葉、黃薑及椰漿煮成的鬆香米飯再配上 #爪哇炸雞、 #巴東牛肉,與家人朋友們度過熱鬧的開齋節!💛💛💛
看完這些東南亞的新年美食,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都肚子餓了呢?😋😋😋 佩芬祝福大家,新年連假,口福滿滿!😻😻😻 牛年行大運!🐮🐮🐮
#大安吃起來
#民進黨婦女部
* * *
💟 追蹤佩芬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eifen_hsieh/
💚 成為佩芬的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896dvscg
越南新年習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南越,北越過新年習俗介紹
大年初三的特別節目,專訪了一位嫁到台灣的南越新住民和一位來台灣工作的北越朋友,他們同時也是台灣新住民親子關懷協會的成員。請他們來介紹家鄉的過年習俗和南北越過年的差異。
晶菁的過年習俗:(來台超過16年,一個兒子就讀國二,現職在外勞仲介公司上班擔任翻譯)
說到過年我們越南可熱鬧了,尤其是在鄉下特別熱鬧,因為在城市工作的人都會回鄉過年。南越的習俗除夕要吃團圓飯,初一要跟著爸媽回爺爺家拜年,初二跟著爸媽回外公家拜年,初三去老師家拜年,初四家裡辦春酒親朋好友一起來聚一聚。我還記得在我還小的時候,非常期待過年因為可以跟爸媽去年貨大街買新衣服和領紅包。小朋友覺得很好玩但大人可忙了,看著爸媽從農曆23號就開始忙了,23號送神完了就開始打掃家裡所謂的(除舊布新)然後就帶著我們去年貨大街買年貨。我們南越過年家家戶戶家裡都要有【花,水果,粽子,控肉滷鴨蛋】這是最基本的來祭拜祖先不可缺少。
1.【花】就有很多但菊花跟梅花比較多人用因為菊花代表大吉大利、梅花代表好運一整年,梅花在越南過年期間都會開花代表花開富貴的意思。
2.【水果】在南越的會用五種水果:(釋迦、椰子、木瓜、芒果、鳳梨)它們的諧音是求來的剛好夠用一整年。
3.【粽子】在南越的會包兩種【鹹跟甜】形狀是圓住子會在除夕晚上煮,初一早上就可以用來拜祖先了,粽子比較能放不容易壞掉,客人到家拜年也可以請客人嘗一嘗因為手工做的就會有獨特的味道。
4.【控肉滷鴨蛋】在南越可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喔!這道菜比較花時間,要花半天的時間去滷,滷到瘦肉變硬肥肉變軟鴨蛋便積近鐵蛋的硬度才算成功而且一定要用椰子水去滷才好吃,這道菜還要配上一盤涼拌(醃製的久菜苗酸菜)比較解膩。
我家比較傳統媽媽都會自己製作白酒來宴客,我們小朋友就喝汽水或是椰子水因為家裡有種摘下就可以喝了非常方便又好玩。
過年的那段時間從(除夕夜至初四夜)市政府都會舉辦一些活動;例如選美比賽、泰拳比賽、耍特技表演,還有一些奇特的展覽,給大家參觀。也會邀請歌星唱歌、市政府也會在除夕那晚倒數,跟初四結束那晚都會放煙火......等等。特別的是這些活動只有晚上才有周圍都會有很多攤位吃喝玩樂都有非常好玩。
其實台灣跟越南都是過農曆新年所以大同小異,不一樣在拜拜的東西有些不同例如台灣拜神明要用三性(魚、豬肉、雞肉),神桌上一定要有橘子、年糕、發糕。特別在橘子跟年糕發糕要放到農曆1/15才可以收下,過年期間要說吉祥話例如:不小心打破碗了就馬上碎碎平安,筷子掉了就說有人要請客。
越南新年習俗 在 交流/越南過年這樣過Video cuối về Tết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套公式學 越南 語"購書資訊Thông tin đặt mua sách博客來(可寄送海外Có thể ship hải ngoại)https://reurl.cc/O0Vrev誠品網路 ... ... <看更多>
越南新年習俗 在 鴻毅旅行社- 越南也跟台灣一樣過農曆年(春節) 越南的新年 ... 的推薦與評價
越南 的新年(越南語:Nông lịch tân niên/農曆新年),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的節日,和大中華地區及朝鮮半島地區日期一致,是越南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越南政府規定農曆新年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