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替我預設立場,
以為我是個膽小怕事的媽媽,
有時候我會堅強到,讓你以為女人不掉淚。
我現在常常要一個人帶著將將跑醫院,
有時他一個星期幾乎每天都得跟幼兒園請假,
只為去評估治療語言遲緩。
語言遲緩必須要看小兒科、耳鼻喉科、神經科、復建科、聽力測驗、腦波檢查,
還要做語言評估、物理評估、社工評估、職能評估、心理評估,
看完醫生且做完以上評估,林林總總,
才開始進入早療治療階段。
其實早療真的是個非常、非常冗長的治療,
許多的父母都是用對孩子強大的愛去支撐著,
說真的,這樣帶著孩子一直跑醫院,
都比我自己癌症開刀住院還辛苦。
大多數時候,
我們其實需要的不是支援,不是幫助,
而是溫暖的同理心,
一個具有溫度的態度。
前幾天將將去大醫院看神經科,
一進去診間,醫生要我不要說話,他要測試將將。
醫生直接進入測試,
問將將燈在哪裡?媽媽在哪裡?
一連串問了好幾個問題,
而將將都只是害羞地在我旁邊玩著那張會轉的椅子,
偶爾看了下醫生,
並小聲地開口回答醫生問題。
不到三分鐘時間,
醫生便說
“他這個狀況就是自閉症啊!”
首先我要非常正式的聲明:
我完全不覺得自閉症有什麼不好,
甚至我不覺得它是一種疾病或缺陷。
因為我從小就被家人說我有自閉傾向,
我幼兒時期開始,
每天都自己一個人躲在陽台玩,
就是不喜歡跟任何人玩耍互動,
長大後創業前也很不擅交際應酬。
所以大家以為我小時候有自閉症,
那個時候我父母若帶我去做檢測的話,搞不好就有可能是。
但因為我現在活得好好的,
我從小到大都有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我名校研究所畢業,
我事業順利小有成就,
我雖無交友廣闊,但知心朋友也是好幾個。
所以之前曾經有個醫生說將將有自閉症時,
我也只是提出質疑,
因為憑藉幾個動作、認識十分鐘不到的時間,
而判定一個孩子所有行為,
我覺得不客觀。
除此之外,我完全不會有任何不高興或煩惱。
但這次,我很生氣。
因為這個神經科醫生只花了三分鐘,就說將將就是自閉症時,
他看著病歷並同時提出質疑...
“咦?妳之前不是給小兒科R醫生看過?她沒有發現妳兒子有自閉症嗎?”
“沒有,R醫生說他絕對不是自閉症。可能是因為我兒子那天看診測驗的表現比較好,跟R醫生也有很多互動。”
我如實說,
我也怕這醫生覺得尷尬,
所以解釋說將將比較喜歡女醫生。
“我看過這麼多病患,妳兒子就是自閉症!媽媽妳自己沒有發現嗎?”
神經科醫生口氣開始不太好。
“我兒子在家裡狀況還挺正常的,親友們沒有人覺得他有自閉傾向。可是他在學校跟新同學很少有互動,也不太愛說話。”
這是事實沒錯,
將將跟親友都能玩在一起,
就連遇到第一次來的家教老師,他也很熱情。
可是在學校狀況就相反。
“既然媽媽妳覺得妳兒子在家正常,那妳帶他來看醫生幹嘛?!”
“學校老師說妳兒子在校跟同學沒什麼互動、不愛說話,我也跟妳說妳兒子這情況就是自閉,媽媽妳如果不能接受事實,就在家就好啦,他在家很正常啊,妳幹嘛帶他來?”
不知道到底吃錯什麼藥,
這神經科醫生態度變得很差勁。
“很多家長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孩子有問題,但我看過這麼多自閉症的孩子,妳兒子就是自閉症不會錯!”
我也開始很不爽,表情應該很臭。
“好,那請問醫生,我兒子有自閉症,那我接下來應該要怎麼做?”
真的真的很想直接在診間開吵,
礙於孩子在旁邊,我忍。
“那也要安排做個腦波檢查,才能知道是什麼問題...”
醫生開始交代一旁的護理師安排下一次的檢查,
說這樣就可以了,
明顯就是下逐客令。
反正他全程也不太給我機會說話,
一開始便預設了立場,
認為當他說出自閉症診斷時,
我這個家長會玻璃心無法忍受。
既然如此,
為何不一開始就先安排做檢查,
檢查報告出來清清楚楚,再直接判定也不遲。
為什麼台灣這麼多醫病關係緊張,
就是因為病患已經身心俱疲的狀況下,心中一定有一堆疑問想問,
而某些醫生卻只想趕快打發解決掉換下一個,
讓病患如何願意相信把生命交予你。
人說醫者父母心,
不用當父母!
只要一點點站在病患和家屬角度的同理心,
多一點點同理心不是更好?
三分鐘的口語診斷就直接說孩子有問題,
不給家長什麼陳述的機會,
誰規定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要回話?
誰判定愛玩旋轉的椅子就是自閉症?
誰說躲在媽媽旁邊不敢看你這阿伯就是有問題?
身為一個醫者,
不能有同理心就很糟糕了,嘴還這麼賤。
什麼叫做孩子有問題,
你才有問題,
你全家都有問題!
少了同理心的醫者,
失去的不單單是病患對你的信任,
也失去了醫治的資格。
#看診完心情真的很差
#不是因為自閉症而是因為醫生很討厭
#趕快看看周遭物品的顏色並默念
#結果把整個醫院一樓的物品顏色全都唸完才氣消😂😂😂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