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躺平(物理上)的時候,突然間想起初中時候中國語文科的其中一篇古文《習慣說》,作者是劉蓉。
話說以前有個人叫劉蓉,他讀書的房間地面有個洞,最初腳踏上去感覺不適,習慣了就覺得不怎麼樣。後來他的父親發現家中怎麼有個洞,就找人把它填平了。劉蓉再次踏上去時,千萬個不習慣,覺得地板隆起了⋯⋯
劉蓉還真是典型的儒生,這麼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聯想到君子聖賢治學之道:「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履平地,不與窪適也;及其久,而漥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慎始。」—意思就是習慣這東西對人影響很大,有些事情習慣了就沒問題。因此我們學習時,開始是很重要的。
換轉是我,單純的地板凹陷絕不可能聯想到這些人生大道理。我會叫他不要太多FF,早點修理地板吧。
話說鄙人曾經有個堅持5年(便自以為)很了不起的習慣,就是剛剛出來工作時便開始使用Excel記帳。熟悉了自己的消費模式及習慣,自然會懂得量入為出,也能夠大概掌握自己的支出,以至儲蓄投資等等。
疫情期間比以前更加習慣執屋,沒用的東西就送走,最初可能會不捨得,習慣了扔東西就平常心;好多朋友現在總是在埋怨的「執筆忘字」,由於我還有看書看紀錄片手寫筆記的習慣,常用的中文字總算還記着。
此外,無論有事沒事,我總會讓自己寫點東西:小時候就是嘗試習慣作文、年青時用來訓練表達能力、至於未來也要繼續維持,才不會老人癡呆(所以你見到這篇文)。
至於有什麼壞習慣,已經(無可奈何地)習慣了、改不掉呢?對我來說是用語音輸入法。
懶開有條路唔想打就唔想打。
スマホが入力してくれるのに!
圖:習慣了文章總要有幅圖片,不貼不習慣。行李箱聯想到移民,如果那個標誌變成英國國旗,就更加攞景贈興。
另一方面,總不能把最近要拆卸的兩幢危樓貼出來比喻劉蓉書房地板凹陷吧?唯有貼兩個蛋糕算。
足履平地意思 在 故事柑仔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篇連載|玄墨行者 ──學道(十一)|剪溜】
🔎《玄墨行者》前面全部篇章:https://reurl.cc/ODyd3
====
☯一章 學道(十一)成年禮☯
心跳聲原來能這麼急。如擂鼓,如馬奔。
無數次,拾兒想像過蒙叟及其房,如今他終於走了進來。
廂房比他想像還要簡陋,周遭是光禿禿的石壁,一張破了洞翻出棉絮的床墊擺在地上,蒙叟則坐在一邊的蒲團上。他比想像中還矮還瘦還老。
最引人注目的,是超過半人高的預天儀。包圍著青銅簍雕銅球的木環,一環刻著六十干支,一環則載八門八神,中央銅球則畫上了如勺的北斗七星。
「輪到你啦?」身形乾瘦、頂上稀疏的蒙叟嘿嘿笑了起來。他爛紅眼皮外翻,光明正大露出一對昏濁灰白眼珠。
沒有人碰,銅球自個震動起來,慢慢旋轉,朝左、朝右,摸不清方向。蒙叟豎耳傾聽儀器因震動而發出的細微聲響,左手劍指朝著右掌心不知比劃著什麼,忽然又怔住了。
「輕而易舉之事,你要弄得難如登天。」蒙叟語氣聽不出擔憂,反而有種興味。
「蛤?什麼意思啊?」拾兒反問。
蒙叟伸出細長而枯槁的食指,敲了敲拾兒腰間的羅盤,原本僵住不動的指針,竟開始靈巧轉動。
「入死,才能出生。往北下山去吧。」蒙叟丟下這句,便爬上床躺下,隨即發出鼾聲。
一頭霧水的拾兒,猶疑步出廂房,穿過七者眼光,出內堂,石門一開,虹月已等在外廳,迫不及待問:「怎麼樣呢?」
遲疑一秒,拾兒答:「說我骨骼精奇,是個練武奇才!別瞎操心,想買什麼?我收妖後得空給妳帶回來!」
收妖,才是成年禮的重頭戲。習了十多年功夫,有沒有那命格,就看今趟。
出孤峰,踏林中湖,穿樹叢。拾兒掏出剛獲的小羅盤,指針晃蕩,他歪頭想了會,腳步輕快往斷崖跑去,毫不遲疑,翻攀石壁,垂直往下。崖邊僅一人能通過的刀片岩,他一步一踏如履平地,老樹也是去路,他攀枝轉葉,很快來到一大片蒼茫草原。
山中無晨昏,來到此他才發現太陽隱沒,夜幕暈染。草是黃綠色的,乾燥蓬鬆如雲朵,被四周深廣如海的山包圍。
拾兒在此睡了一夜,在日出前醒來,瞧瞧羅盤,繼續前行。天地真大,也唯有天地,才容得下他雄心壯志。
從天傾洩的瀑布打得他渾身清涼,一身濕淋很快曬乾,他興奮側翻過橫跨溪谷的吊橋,來到一處熱氣蒸騰的溫泉街。溪畔是一整排莊園或民房,掛著「住宿」、「泡湯」、「山產」招牌,遊客三兩。
若是平常的他,肯定會在此走走玩玩。畢竟身為傳人,一年只能下山兩次,還得由師父帶著,學學怎麼買車票、掏錢買東西、哪間店很雷不要踩,根本不能玩個痛快。
可惜今日有要事在身,不宜散漫。他來到一大彎路口旁簡陋客運站,依循著師父當初教的,排隊、掏錢買票、搞清楚方向,再排隊上車。
下了車,他其實很難想像此處怎會有妖,但羅盤指示的確是這。
空氣中飄來不尋常的氣味。
拾兒循著氣味,沿著溪畔,在這清疏之地,竟見人群聚攏,莫非有妖物作祟?他伸長脖子一瞧,原來是一不起眼的肉圓店,掛著董字招牌。
難怪覺得不尋常,原來是肚餓,拍拍口袋中七師叔瑤光前日塞給他的一捲鈔票,他索性也排起隊來,一顆顆油泡肉圓淋滿帶甜醬汁,他吃得十分滿意,可惜虹月吃不到。接著,又學鄰桌,抄起水壺往碗內注大骨湯,和著醬汁喝盡。
吃飽喝足,他晃蕩溪畔,時不時得小心急速通過的自行車。看慣大山大谷,想不到這溪也是連綿遼闊的,一路蜿蜒不知要流往何處。山在很遠很遠的那頭了,自己的來時路顯得這麼長,十八年,等的不就是今天。
夕陽餘暉將溪水染金,偶然車輛經過的轟隆響,夾雜著規律的「哐、哐」聲。拾兒心裡一跳,豎耳傾聽,直覺聲音有異,掏出羅盤歪頭看了半晌。
「指著哪裡呀?!看不懂啦!」不等指針擺動停止,他便不耐地收起羅盤,一躍而起,乾脆逡巡小鎮,尋找聲響來源。
這裡的房子矮矮的,馬路大大的,車少少的,拾兒曾聽過師父形容大城市台北的模樣,擁擠、濕熱、大樓林立、五光十色。
正當他幻想著台北時,腳步突然停住了。
眼前平房屋簷下,有三個尖耳尖牙、頂上無毛的妖精,正往屋頂丟石頭,發出「哐!哐!哐!」聲響。每敲響一次屋頂,他們的臉便皺成酸梅似的笑得開懷。
那是一種愛惡作劇的妖精,拾兒笑了起來:「這種檔次啊?也太瞧不起人了。」
-----
#新連載依舊兩天一篇每晚準時六點半喔
#請人客多多指教
#記得去各大書店買我們的書故事柑仔店哩
足履平地意思 在 故事柑仔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篇連載|玄墨行者 ──學道(十一)|剪溜】
🔎《玄墨行者》前面全部篇章:https://reurl.cc/ODyd3
====
☯一章 學道(十一)成年禮☯
心跳聲原來能這麼急。如擂鼓,如馬奔。
無數次,拾兒想像過蒙叟及其房,如今他終於走了進來。
廂房比他想像還要簡陋,周遭是光禿禿的石壁,一張破了洞翻出棉絮的床墊擺在地上,蒙叟則坐在一邊的蒲團上。他比想像中還矮還瘦還老。
最引人注目的,是超過半人高的預天儀。包圍著青銅簍雕銅球的木環,一環刻著六十干支,一環則載八門八神,中央銅球則畫上了如勺的北斗七星。
「輪到你啦?」身形乾瘦、頂上稀疏的蒙叟嘿嘿笑了起來。他爛紅眼皮外翻,光明正大露出一對昏濁灰白眼珠。
沒有人碰,銅球自個震動起來,慢慢旋轉,朝左、朝右,摸不清方向。蒙叟豎耳傾聽儀器因震動而發出的細微聲響,左手劍指朝著右掌心不知比劃著什麼,忽然又怔住了。
「輕而易舉之事,你要弄得難如登天。」蒙叟語氣聽不出擔憂,反而有種興味。
「蛤?什麼意思啊?」拾兒反問。
蒙叟伸出細長而枯槁的食指,敲了敲拾兒腰間的羅盤,原本僵住不動的指針,竟開始靈巧轉動。
「入死,才能出生。往北下山去吧。」蒙叟丟下這句,便爬上床躺下,隨即發出鼾聲。
一頭霧水的拾兒,猶疑步出廂房,穿過七者眼光,出內堂,石門一開,虹月已等在外廳,迫不及待問:「怎麼樣呢?」
遲疑一秒,拾兒答:「說我骨骼精奇,是個練武奇才!別瞎操心,想買什麼?我收妖後得空給妳帶回來!」
收妖,才是成年禮的重頭戲。習了十多年功夫,有沒有那命格,就看今趟。
出孤峰,踏林中湖,穿樹叢。拾兒掏出剛獲的小羅盤,指針晃蕩,他歪頭想了會,腳步輕快往斷崖跑去,毫不遲疑,翻攀石壁,垂直往下。崖邊僅一人能通過的刀片岩,他一步一踏如履平地,老樹也是去路,他攀枝轉葉,很快來到一大片蒼茫草原。
山中無晨昏,來到此他才發現太陽隱沒,夜幕暈染。草是黃綠色的,乾燥蓬鬆如雲朵,被四周深廣如海的山包圍。
拾兒在此睡了一夜,在日出前醒來,瞧瞧羅盤,繼續前行。天地真大,也唯有天地,才容得下他雄心壯志。
從天傾洩的瀑布打得他渾身清涼,一身濕淋很快曬乾,他興奮側翻過橫跨溪谷的吊橋,來到一處熱氣蒸騰的溫泉街。溪畔是一整排莊園或民房,掛著「住宿」、「泡湯」、「山產」招牌,遊客三兩。
若是平常的他,肯定會在此走走玩玩。畢竟身為傳人,一年只能下山兩次,還得由師父帶著,學學怎麼買車票、掏錢買東西、哪間店很雷不要踩,根本不能玩個痛快。
可惜今日有要事在身,不宜散漫。他來到一大彎路口旁簡陋客運站,依循著師父當初教的,排隊、掏錢買票、搞清楚方向,再排隊上車。
下了車,他其實很難想像此處怎會有妖,但羅盤指示的確是這。
空氣中飄來不尋常的氣味。
拾兒循著氣味,沿著溪畔,在這清疏之地,竟見人群聚攏,莫非有妖物作祟?他伸長脖子一瞧,原來是一不起眼的肉圓店,掛著董字招牌。
難怪覺得不尋常,原來是肚餓,拍拍口袋中七師叔瑤光前日塞給他的一捲鈔票,他索性也排起隊來,一顆顆油泡肉圓淋滿帶甜醬汁,他吃得十分滿意,可惜虹月吃不到。接著,又學鄰桌,抄起水壺往碗內注大骨湯,和著醬汁喝盡。
吃飽喝足,他晃蕩溪畔,時不時得小心急速通過的自行車。看慣大山大谷,想不到這溪也是連綿遼闊的,一路蜿蜒不知要流往何處。山在很遠很遠的那頭了,自己的來時路顯得這麼長,十八年,等的不就是今天。
夕陽餘暉將溪水染金,偶然車輛經過的轟隆響,夾雜著規律的「哐、哐」聲。拾兒心裡一跳,豎耳傾聽,直覺聲音有異,掏出羅盤歪頭看了半晌。
「指著哪裡呀?!看不懂啦!」不等指針擺動停止,他便不耐地收起羅盤,一躍而起,乾脆逡巡小鎮,尋找聲響來源。
這裡的房子矮矮的,馬路大大的,車少少的,拾兒曾聽過師父形容大城市台北的模樣,擁擠、濕熱、大樓林立、五光十色。
正當他幻想著台北時,腳步突然停住了。
眼前平房屋簷下,有三個尖耳尖牙、頂上無毛的妖精,正往屋頂丟石頭,發出「哐!哐!哐!」聲響。每敲響一次屋頂,他們的臉便皺成酸梅似的笑得開懷。
那是一種愛惡作劇的妖精,拾兒笑了起來:「這種檔次啊?也太瞧不起人了。」
-----
#新連載依舊兩天一篇每晚準時六點半喔
#請人客多多指教
#記得去各大書店買我們的書故事柑仔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