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下車練轉換跑的好處:(其實對一些純跑步的選手也有幫助)
1. 不用暖身,可以直接上速度
因為騎車後肌肉都已經暖了,可以利用這個減少不需要的跑量,也省很多時間進入狀況
2. 練習從單車轉換成跑步需要的肌肉適應
雖然跑步和騎車用的肌肉大致上是一樣的(臀部) 但畢竟跑步時腿撐著你而騎車是坐著。肌肉應用方式和動作也不一樣。
3. 學習怎麼在疲勞的狀況下跑
騎完車後大部分肝糖都不燒光。即使有補膠,肌肉還是騎車過還是耗損很多力氣。這種耐力和strength 是可以慢慢培養練出來的。到你不管騎多長跳下來什麼配速都能跑。
4. 跑量因為受傷而不能太高時可以利用騎車轉換跑來練。第一點有說過,騎車後暖身什麼的都省了,可以直接跑課表。我一般都需要5-6km 來暖身進入狀況。騎車比較不傷腿和關節。雖然騎車不能取代跑步,但比什麼都不做好,有些時候還是可以好好利用。
這一年來的轉換跑幾個分享覺得對我個人最有效的做參考
1. 簡單快一下
1-4km 的 半馬或是全馬速,跑完5-10分cool down
2. 賽前peak 的轉換跑(一年一兩次就好,比賽前peak 用)
用比賽速度(可以快一點) 跑目標比賽距離的30-50% 。 可以每個月慢慢從30% 增加到 50%
這個不要勉強,差不多就可以停了
3. 高速間歇 (適合90-120分單車課表後做)
2-4x(800-1000m) 10k-5k 速
休息跟跑的時間一樣長,可以停下來走,完全恢復
4. 變速跑
3-10x(60s 快 60s 中等)
快是 10k-5k 中等是 long pace
5. 大鐵跑
3-5x(1km 快 1km 中等)
6. progression Dave Scott變速跑
1-3x(5 分 MP 3分 HMp 1分 5k 1 分慢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跑步 需要的肌肉 在 麥克健身 Marky's Train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麥克最愛帖文重温系列——Train Hard Train Smart》
https://www.facebook.com/943282212409235/posts/1053589964711792/
《訓練篇》- Train Hard, Train Smart
教練經常會說:「Relax!!! (放鬆!)」
跳繩、跑步、游泳這些重覆性活動,有人可以做很久,有人做幾十秒就要停下來,當然耐力是其中因素,但大大阻止進步的並非weakness(虛弱),而是Stiffness(繃緊)。
好像肱二頭肌(肘屈)與肱三頭肌(肘伸)這對孖寶一樣,身體的所有肌肉在功能上都以一對組成,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原則,是一組肌肉開始活動,中樞神經會命令相對肌肉(antagonist) 放鬆,關節才能有效活動。然而當身體肌肉緊張呈繃緊狀態,交互抑制被擾亂,關節活動會變得生硬,身體使用的肌肉(無論該與不該用到的肌肉)會增加,消耗的能量也比正常多很多。
Train hard, but more importantly——Train Smart.
(努力地訓練很重要,但絶不及聰明地訓練來得更重要。)
Train Hard 的人不斷重複練習,為做而做,為練而練;
Train Smart 的人會重複訓練之餘並感受訓練動作中應該使用的肌肉,從而慢慢放鬆其餘不需要的肌肉。提升運動效率。
相同訓練量,但結果會是兩極。
跑步 需要的肌肉 在 Mona's Running Lab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閒聊:實在是最喜歡第一手教學的手感XD
剛剛又寫完一封課後信件:
『To. XX:
Week1 筆記
1. 兩腳足弓弱,右腳比左腳弱
2. 跑姿沒有很大的問題,慢慢調整細節即可
3. 練習:強化足部支撐功能:腳踝上面夾物品(例如毛巾折成一方塊),花五到十秒鐘慢慢把腳跟提到最高點,最高點停三秒鐘,再花五到十秒鐘腳跟回到地面。過程中兩腳小腿要持續去夾兩腳中間的毛巾。一天請做三次,跑前也可以做三次。
4. 單腳站立的側向穩定:彈力帶可以套在髖部,外側腳離地,內側腳單腳站立。建議先練習能夠原地站立。一邊做十五秒,一天各做三到五組。
5. 跑步:躺姿腳跟滑到臀部下方十下後小跑一段。
6. 跑步:第一個觀念:不要只跑同一個速度,只使用同樣的肌肉,是受傷的很大原因!練習看看:在三十秒左右的時間,『隨意變換速度』,很喘也無妨!強度高一定會喘,這個練習的目的是讓身體去嘗試不同速度所需要的肌肉還有動作模式。
7. 課表的第二個觀念:循序漸進!跑量一般來說一個禮拜加上10%是比較安全的。每個人吃得下的量會差很多。如果你上禮拜共跑了十公里,下禮拜可以跑到11~12公里左右,這是比較保險的。
8. 一定要找時間練習看看,不用花很多時間,只是一定要自己做看看!這樣才知道哪些有吸收那些忘了喔!』
雖然拍影片可以給比較多人看,不過親自看到跑者實在效率高很多!
影片只能看出大致的跑姿,看左右失衡或是細部的問題,還是看到本人最快XD
另外訓練的觀念,也是每個人差很多!有些東西以為大家都知道,不過發現每個人目前的認知都不太一樣!
不過,如果不看你身體構造,只看跑姿,一系列的文章跟影片倒是完成了XD
『跑步,用全身跑!』的前言/上集/中集/下集,如果你照著步驟做,大概就會知道Mona目前對於『跑步技術觀念』的想法囉!
http://paradoxcyt.blogspot.tw/…/runwithwholebody-prologue.h…
至於訓練還有矯正/肌力等等,我覺得要寫成文章或是拍成影片,還需要一點時間思考以及努力...XD